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隸屬於河北承德市,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6°32′~118°14′,北緯41°35′~42°40′,東、西、北三面分別與內蒙古的喀喇沁旗、松山區、克什克騰旗、多倫縣接壤,南和西南面分別與豐寧滿族自治縣隆化縣相接。縣境東西長138公里,南北寬118公里,總面積9219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轄12鎮、25鄉,總人口54萬人。全縣是以滿族、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境內共有滿族、蒙古族、回族、漢族等30個民族。2011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1.7億元,並先後被確定為中國馬鈴薯之鄉、國家級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全國商品牛基地縣中國旅遊明星縣等。

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1]。2018年9月26日,榮獲2018年「中國天然氧吧」創建地區稱號[2]。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被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介於東經116°32′~118°14′,北緯41°35′~42°40′,東、西、北三面分別與內蒙古的喀喇沁旗、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多倫縣接壤,西南和南面分別與豐寧滿族自治縣、隆化縣相連。距承德市區138公里,距省會石家莊643公里,距首都北京384公里。縣境東西長138公里,南北寬118公里,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

地貌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處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過渡帶,為陰山山脈、大興安嶺山脈的尾部與燕山山脈的結合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處壩下、接壩、壩上三大地形區,主要位於壩上草原地區,全縣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處為大光頂子山,海拔2067米。

氣候

圍場屬北(寒)溫帶—中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型、高原—山地氣候。冬長夏短;夏半年,受副熱帶暖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天氣溫暖多雨,無明顯盛暑季節;冬半年受西伯利亞冷高壓控制,盛行偏北風,氣候寒冷乾燥。春秋兩季則是這兩種氣團的轉換季節,風向多變,天氣複雜,氣溫變化劇烈,春季氣溫回暖快天氣乾燥少雨,而秋季則氣溫迅速變涼,氣候涼爽怡人。且壩上、壩下不同區域氣候條件很不一致,小氣候差異很大。

輻射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7~134千卡/平方厘米,其中向陽坡太陽輻射較多。其分布趨勢是北少南多。季節分布是春夏兩季居多,占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的64%,冬季輻射量最小,12月份僅為530千卡/平方厘米。平均生理輻射≥0℃、≥5℃、≥10℃、≥15℃、≥20℃期間總量分別為99.90、83.90、57.70、50.20、15.50千卡/平方厘米。5~9月份作物生長期間的太陽輻射量為73.6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55%。

日照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77~2832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8%~64%。其中4~9月日照時數近1500小時,超過全年日照時數的55%;作物生育期間日照時達為1200小時以上,占全年日照時數的43%以上。全縣大部作物為一季短作,所以均能滿足作物對光能的需求。

氣溫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年平均氣溫3.3℃。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13.2℃,極端最低氣溫-42.90℃,出現在御道口牧場;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0.7℃。年平均最高氣溫在7.00~13.00℃之間,年平均最低氣溫在-8~4℃之間;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9.40℃,出現於2000年7月14日。

20世紀80年代後出現持續暖冬現象,年平均氣溫發生明顯變化,1991~2005年,年平均氣溫為5.80℃,較80年代前平均值升高1.10℃。氣溫變化尤以1~3月最為明顯,分別較歷史平均值上升1.40、2.70和1.50℃。夏季上升為0.60℃。

降水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年降水量為300~560毫米,時空分布上差異較大。從地理分布看,縣西為少雨區,縣東為較少雨區,縣中為多雨區。從季節分布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8%~72%,春季雨量較少,僅占全年降水量的12%~15%。在冬季,北部壩上地區降水量多於中南部,可達10毫米以上,其他鄉鎮為3~5毫米。作物生育期間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

1991~2005年降水平均值無明顯變化,但15年間經歷一個相對多雨期和一個少雨期。1991~1999年為相對多雨階段,均降水量為535.80毫米;2000年後為相對少雨期,特別是2000~2002年連續年出現較為嚴重的旱情,2000年盛夏6、7月降水量僅為59.70毫米,2001年春季乾旱持續到5月;2002年春夏乾旱間斷出現,5月降水僅5.20毫米,7月降水22.70毫米,旱象十分嚴重。2003年降水出現3個歷史極值,即8月降水量僅10.40毫米,為歷史同期最少;9月降水量為198.00毫米,為歷史同期最多;全年降水總量達604.00毫米,為歷史上最多的年份。

蒸發

年平均蒸發量為1491.10毫米左右,冬季蒸發量最小,夏季最大。以蒸發量和降水量之比來看,春季最大,蒸發量是降水量的8~10倍,因此土壤失墒嚴重,導致春旱和風沙天氣。

霜期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各區霜期差異較大。1980年前,中南部地區初霜為9月20日,終霜為5月14日,無霜期128天;西北部地區初霜為9月12日,終霜為5月25日,無霜期111天;壩上高原區初霜為8月25日,終霜為6月22日,無霜期63天。1980~2005年間,全縣初霜日延遲到9月21日;終霜日提前到5月8日;各區無霜期分別延長3~4天。

地溫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年平均地面溫度為7.90℃,極端地面最高溫度為68.90℃,出現於1992年7月6日;極端地面最低溫度為-36.70℃,出現於1971年3月6日。5.0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2℃、14℃、15℃的平均初日分別為10/5,15/5,18/5。

凍土

1981~1990年,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年平均凍土深度103.20厘米。1991年後,由於氣候變暖,凍土層深度變淺,多數年份均小於100.00厘米。到2005年,15年平均凍土深度90.20厘米。

水文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河流多,且均於縣境內,水淺流急,受雨水補給影響,流量變化大。可分為灤河和遼河水系。伊遜河是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一條主要河流,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長88.5公里,流域內為主要經濟區。小灤河自北向南流經西部地區,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長 95公里,該河源於塞罕壩上茂密的森林,因匯入灤河故得名「小灤河」。陰河源於北部接壩地區,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長62.1公里,也是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最大的河流。

人口

截至2016年底,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共有159616戶,其中鄉村戶數為120453戶。全縣共有人口421400人,其中男219928人、女201472人;其中農業人口340175人,非農業人口81225人。全縣有少數民族人口30.29萬,占總人口的71.89%,其中滿族213986人,占總人口的50.78%,蒙古族86007人,占總人口的20.41%,回族1686人,占總人口的0.4%,其他26個少數民族1263人,占總人口的0.3%。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是以滿族、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境內共有滿族、蒙古族、回族、漢族、朝鮮族、苗族維吾爾族白族壯族侗族布依族瑤族黎族高山族土家族彝族藏族達斡爾族傣族土族哈尼族羌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哈薩克族普米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基諾族30個民族。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礦產以非金屬礦為主,主要有硅砂、沸石、瑩石、油母頁岩、玄武岩等,其中硅砂儲量3億噸,居河北省第一位。已探明的礦產有36種,開發利用的20種,是全國規模較大的造型材料生產基地,適合於大規模開採。

生物資源

按多年調查統計,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域內各門植物有170餘科、470餘屬、1100餘種或變種,其中:大型真菌30餘科70餘種,苔蘚植物35科200餘種,蕨類植物12科20餘種,裸子植物3科15種,被子植物90餘科800餘種或變種。有很多品種形成了龐大的植物群落,有些屬國家級或省級保護植物,有些屬當地稀有罕見珍貴品種。除人工從外地引進(含建國前引進)外,純屬鄉土品種。

大型菌類有:猴頭菌耳木菌珊瑚菌密環菌即榛蘑白口蘑木靈芝等。

當地稀有罕見或新確認植物有:照山白鹿蹄草臭冷杉堅樺黃胭脂花東方草莓等。

可供園林綠化植物有:油松、杜松、雲衫、核桃楸、冷海棠黃檗五角楓糠椴小葉白蠟稠李暴馬丁香花楸紅瑞木接骨木興安杜鵑山刺玫、忍冬、莢蓮、山櫻桃、珍珠梅八仙花等。

可供飲用或藥用的珍貴植物有:沙棘、山杏、胡枝子、小葉錦雞兒刺五加、鼠李、岩青蘭、黃芹、黃芪、石韋、野金絲桃、白屈菜、曼陀羅列當俗、青蒿、小叢紅景天等。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已查明的脊椎動物計5綱28目78科183屬323種,其中:魚綱4目5科21屬23種,如細鱗魚、鯽魚、泥鰍。兩棲綱1目3科5種,如中國林蛙中華大蟾蜍。爬行綱1目5科5屬15種,如虎斑頸槽蛇,俗稱野雞脖子、雙錦蛇俗稱花帶子。鳥綱16目50科121屬228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大鴇、白鸛、黑鸛白頭鸛等。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大天鵝、高山禿鷲、黑琴雞、灰鶴、白枕鶴草原雕、烏雕、蒼鷹、雀鷹、松雀鷹、白尾鷂、獵隼、紅隼、雕鴞、長耳鴞、縱紋腹小鴞等。哺乳鋼6目15科35屬51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梅花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黑熊、猞猁、兔猻、石貂、水獺、豹貓、馬鹿、蒙古羚斑羚等。

交通運輸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為華北地區通往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交通要道之一。圍多(圍場—多倫)公路、承赤(承德—赤峰)西線公路和承圍公路交匯於此;京通鐵路(北京—通遼)從廟宮入境,經四合永、腰站、銀窩溝、克勒溝、朝陽地等5個鄉(鎮)出境入內蒙古自治區。縣城距境內最近的火車站——四合永站18公里。

歷史文化

民族文化

木蘭圍場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苑,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居民在這裡繁衍生息,蘊藏着五千年的紅山文化,千餘年的遼金文化和三百年的大清木蘭秋獮文化。木蘭圍場從新石器時期有人類居住開始,到戰國時期的古墓群,燕、秦時期的長城,遼金時期的古城遺址,元朝的白塔,再到境內現存的康、乾、嘉三位皇帝御筆所書的碑刻等眾多的文物古蹟,孕育了豐厚獨特的滿蒙文化。滿族特色的《霸王鞭》、《太平八角鼓》、《太平薩滿舞》、《滿族說唱》、滿族宮廷舞蹈、滿族《二人轉》、「二貴摔跤」和蒙古族舞蹈、蒙族曲藝《好來寶》、蒙族器樂演奏等一批具有民族風情的特色節目,至今興盛不衰。特別是《太平薩滿舞》曾獲得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文藝匯演銀獎,蒙族曲藝《好來寶》曾獲得河北省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一等獎。

民間文藝

根雕

根雕又稱為「根的藝術」或「根藝」,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的一種民間藝術。

剪紙

剪紙是勞動人民為了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的一種藝術形式。剪紙不是依靠機器而是純粹手工製作,常用的方法有剪刀剪和刀剪兩種。剪紙的紋理大致可分為:人物、鳥獸、文字、器皿、花木、果菜、山水等。

竹板落子

在圍場表演的竹板落(lào)子中,一人「單口」的稱作「耍單錘」,二人「對口」的稱作「一把鞭」。為配合春節、廟會等秧歌會,可就地圓場,也可登台,二人對口唱時,根據情況進行化妝,即化妝為丑、旦角各一人,一般旦角(多為男旦)打板,承擔主要唱段與劇情中的一個或幾個主要角色,可伴有簡單輕盈穩健的舞步,如另有專司伴奏人員可持並耍扇子及手絹,而丑角一般在開場白以數板形式先打一「辮穗」,在旦角主唱到具有轉折、過渡、人物變換等唱段,接旦角「下音」。丑角若不打板,可持手絹或半截「霸王鞭」,還可見景生情插科打諢,臨時抓詞,給觀眾以詼諧俏皮的幽默感。

名優特產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特產主要有:一品鹿唇、杏仁露、煎碗坨、年糕、烙糕、散狀、甘溝口粘豆包等。

名勝古蹟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內旅遊資源主要有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木蘭圍場、千年雙榆樹、東廟宮、將軍泡子、塞罕廟、月亮湖、七星湖、塞罕塔等旅遊景點。

木蘭圍場

木蘭圍場,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灤河上游地區,以其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山川形勝甲於紫塞載入史冊。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首次看中這塊「萬里山河通遠檄,九邊行勝抱神京」的境地。清帝為「肄武綏藩」設立木蘭圍場,每次秋季到這裡舉行圍獵,史稱木蘭秋獮。

東廟宮

東廟宮座落於縣城以南26公里,伊遜河畔。該廟宮又稱「興安大嶺神祠」建於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作為嘉慶皇帝「拈香小憩」和接見內、外蒙古、新 疆、青海各少數民族首領隨圍射獵、賜宴的活動場所。總面積為2400.5平方米,屬木蘭圍場七十二圍中的「塔里雅圖伊遜哈巴齊」圍場。東廟宮內外,現存參天古松75棵,已有190餘年樹齡,山門題額:敕建敦仁鎮遠神祠,在青山碧野之中形成了國內現存較為獨特的廟宮合一建築。

月亮湖

月亮湖是一個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湖,外觀形狀圓似天上之月,是一處集森林、草原湖泊為一體的自然景點。

七星湖

七星湖,原名火泡子,因康熙火燒噶爾丹糧草得名,原有七個小湖,現已連為一體,08年從新改建。

著名人物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著名人物有:陳鏡湖蹇先任王克東于海洲車慶豐王文澤丁明亞江峰惠世如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