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文不加点

文不加点
wén bù jiā diǎn

近义词一气呵成

反义词咬文嚼字

出 处祢衡鹦鹉赋序

体 裁成语

释 义: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文不加点汉语成语,拼音是wén bù jiā diǎn,意思说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1]

目录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一气呵成 倚马七纸 倚马千言一挥而就手不停挥 [2]

反义词:咬文嚼字才竭智疲江郎才尽

示例

北史·卷二六·杜铨传》:“又试官人有奇器,并立成,文不加点。素大嗟之,命吏部优叙。”

陈善扪虱新话·文贵精工》:“ 杨大年 每遇作文……以小方纸细书,挥翰如飞,文不加点。”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九:“ 陈其年 作俪体,文不加点,信笔直书。”亦作“ 文无加点 ”。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南史·傅縡传》:“时 陈文帝 使 颜晃 赐 阳 杂物, 阳 托 縡 启谢,词理周洽,文无加点。”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也作“文无加点”。

援笔一挥,文不加点。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唐才子传·王勃》载:“……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举座大惊。”

黄庭坚词全集》序:“因以金荷酬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成语出处

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3]

成语典故

来由:“文不加点”最早语见萧统祢衡鹦鹉赋>· 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4]

祢衡,汉末文学家,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人,长于文章辞赋,文采斐然。但他为人恃才傲物,喜讥嘲权贵。曹操刘表都接受不了他,把他转送至江夏黄祖处作书记官。任内,读到蔡邕所作碑文,过目不忘,事后默写,一字不误。此事深受黄祖之子黄射敬佩。一次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一只。祢衡应黄射之请,于江夏黄祖公堂上即席作《鹦鹉赋》一篇,援笔一挥而就,文不加点。这里是形容祢衡写《鹦鹉赋》时虽下笔千言,但瞬间一挥而就。

“文不加点”里的“点”是改动、修改的意思。成语的意义是指作文章水平极高,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笔下的这一千古名句,点出了古代武昌人文景观的一处精华所在。鹦鹉洲,以中国古典文学中十分有名的赋体作品———祢衡的《鹦鹉赋》而知名的景点,加上崔颢等历代名人学士的吟咏,千百年来,它已成了黄鹤楼长江岸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祢衡(173—198年)不仅为后世留下《鹦鹉赋》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留下了“文不加点”这则成语。

汉献帝兴平年间,避难于荆州。建安初年,受孔融杨修等人引荐,曹操欲见他。华歆等谋臣对祢衡十分忌妒,献谗于曹操,曹操因此怠慢他。祢衡知道后十分气愤,大骂华歆等人。曹操装得很大度,不想背上杀贤的罪名,就在大堂上让祢衡击鼓,借此羞辱他。祢衡就在大堂上脱光衣服,一边击鼓,一边骂曹操。曹操仍很大度,把祢衡送到荆州刘表处。不久,刘表也接受不了他,又把祢衡转送至江夏黄祖处作书记官。其文辞章华丽,情怀慷慨。但由于在宴会上祢衡顶撞了黄祖,黄祖一怒之下杀了祢衡。

祢衡死后,好友黄射将其厚葬。现今武汉市汉阳鹦鹉洲上有祢衡墓,清光绪26年(1900年)曾予重修,墓为石结构,方形,甚为古朴、别致,人们对这位性格耿介、才华出众的文学家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与钦敬。

外文翻译

英语 Write well, fast and without need of revision ; never blot a line in writing;have a facile with unimprovable style

日语 文章が少しも足りない

参考文献

  1. 文不加点 .汉典[引用日期2020-04-04
  2. 文不加点的解释_汉语词典_词典网 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 朱据, 据 令赋一物然后坐, 纯 应声便成,文不加点...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回复:文不加点汉语 快速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
  3. 文不加点介绍_历史知识_词典网 文不加点历史词典解释: 《文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初学记》十七引汉.张隐《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骠骑将军...
  4. 文不加点的解释_在线词典_快学网 《初学记》卷十七引 汉 张衡 《文士传》:“ 吴郡 张纯 ,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 朱据 ,据 令赋一物然后坐, 纯 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宋 陈善 《扪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