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拉丁字母发展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File:Duenos inscription.jpg
估计在公元前6世纪制作的Duenos inscription是现时古意大利字母的最早期型态。

拉丁字母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出现,经历了大约2500年历史的转变,成为今时今日的样式,是现时世上应用最广泛的书写系统

起源

Template:Alphabet

一般相信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西部分支优卑亚字母。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时,罗马人从古希腊人在今日南意大利建立的大希腊殖民地的人民学会使用文字。这种源于库迈城的古文字成为了当时刚冒现的各种古意大利字母的其中一员。

根据罗马的传说,拉丁字母是由女预言家西碧(Sibyl)的儿子Evander特洛伊战争发生前的60年引进罗马的。这种说法未有得到历史的支持。

库迈字母中,古代的意大利人发展出埃特鲁斯坎字母。这套埃特鲁斯坎字母有26个字母,而罗马人从这26个字母中只采纳了21个字母,成为了拉丁字母的雏型: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24px
A B C D E F Z H I K L M N O P Q R S T V X

当中:

  • C用来表示/g/
  • I用来表示/i//j/
  • V用来表示/u//w/

古拉丁语时期

由于一般人倾向使用C,使这个字母在这时期可以同时表示/g/和/k/,K因为不受欢迎而被边缘化。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Z被放弃,而其位置则被G所取代。在这时候,/g/和/k/又再分工:C 现时只代表 /k/,而 G 则只代表 /g/。

A B C D E F G H I K L M N O P Q R S T V X

古典拉丁语时期

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在未登基前曾发明过三个新字母,用来完善当时的拉丁字母[1]。这三个新字母在克劳狄登基后,亦曾一度通行,但在克劳狄死后就被人遗忘了。不过在公元前1世纪,当希腊被罗马帝国征服之后,Y和Z分别被引进和再引进到拉丁字母中,并放置到最后。在这时,拉丁字母的成员扩展至23个:

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K L M
名称 ā[[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ē[[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ef[[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ī[[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el[[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e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发音 (以IPA标音) /aː/ /beː/ /keː/ /deː/ /eː/ /ef/ /geː/ /haː/ /iː/ /kaː/ /el/ /em/
字母 N O P Q R S T V X Y Z
名称 en[[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ō[[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er[[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es[[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ū[[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ex[[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ī Graec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zēt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
发音 (以IPA标音) /en/ /oː/ /peː/ /kʷuː/ /er/ /es/ /teː/ /uː/ /eks/ /iː ˈgraika/ dzeːta/

有部份字母的名称有争议。一般来说,罗马人并不会跟希腊人一样使用传统闪语族的字母名称,而是有它的独特命名法则:

  1. 除了C、K和Q以外,每个塞音之后接上/eː/来作为字母的名称,
  2. 对于C、K和Q,三个字母用了不同的母音来分辨(这种做法亦演变成日后拉丁语系语言的拼写法则),
  3. 在每个持续辅音之前加上/e/作名称,
  4. 所有母音以字母本身作名称,
  5. 对于两个新加入的字母:
    1. Y字的名字最初估计是叫作“hy”(/hyː/),但后来改了作“i Graec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意思就是“希腊人的i”。这很大可能是因为说拉丁语的人难以分辨/i//y/这两个音。
    2. Z字采用原来的希腊语名称,即zeta

早期的文字都是在石碑或建筑物上的铭刻。这种书体被称为“铭刻体”。当文字抄写在莎草纸兽皮书上时,因为抄写工具的转变,使字体亦跟随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书体,被称为“粗俗体大写[2]

File:Hocgracili.jpg
公元100年的罗马草书体的复制本[3]。内容:"Hoc gracili currenteque / vix hodie patefactas / Romani tabulas ornarunt calamo" ("With this slender and running pen the Romans decorated writing tablets, which today scarcely have been brought to light.")

罗马草书体”或“拉丁草书体”是一种于日常书信往来使用的字体,是从铭刻的大楷字体演变出来。一般用于商人在日常记帐、又或学童学习字母时、甚或罗马帝皇在发司号令时使用。比较正式的书体有罗马方体,但在非正式场合,草书体使用起来比较快捷。这种罗马草书体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后3世纪通行,但相信在更早的时间就已存在。

参看:粗俗体大写罗马方体

近古时代

晚期古希腊罗马时代(亦作近古时代),透过拉丁语作传播媒体,拉丁字母的应用范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亦从意大利半岛扩展到环地中海地区;不过帝国的东部,包括希腊小亚细亚累范特埃及继续沿用希腊语通用语。当通行拉丁语的帝国西部陷落以后,拉丁语继续演化成为当地的本土语言,例如: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加泰隆尼亚语等各种罗曼语族的语言。这些语言一直到现在还在使用拉丁字母。

参看:西哥德文字罗马草书体

中世纪

大约在1300年左近,W才以一个独立字母的姿态出现。

另一方面,小楷字体亦是在中世纪时期从新罗马草书体演变出来。大约在4世纪时,一种名为“安色尔字体”(又译“安自尔字体”)的书体从大楷文字演变出来。这种文字后来又再演变成为了小楷文字的雏型。不过,古罗马的文字在铭刻、正式的文件及需要强调的文字中依旧保留原来的风格。后来,大楷和小楷字体开始在文字里分工:大楷字体只用于段落及句子的开首和专有名词,而其他程况转用了小楷。大小写的规则随着时代转变及不同的语言而有所不同,直到现在亦如是。举个例子:在古英语里绝少看到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但从18世纪开始的现代英语却变得跟今日的德语一样,所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都用大写。

安色尔字体除了演化成后来的小楷文字以外,源自爱尔兰岛风字体亦是从安色尔字体演化而来的。这种独特的书体随着塞尔特人在欧洲的活动而传播。直到今日,有不少角色扮演游戏都特意采用这种岛风字体来塑做出一种中世纪的情怀。

随着拉丁文在欧洲大陆的传播,拉丁文的应用变得广泛。因此,不少常用的词语或词干都被简化,以使抄写更便捷。这些各种简化及变体,以及各种欧洲语言对拉丁文字的适应修改,都被后世统称为中古拉丁文字变体 (Scribal abbreviation)[1]

北欧生活的日耳曼语族人口本来一直都使用如尼字母,但自从西方基督教的传播,他们亦渐渐改用拉丁字母。这趋势后来更影响到位于波罗的海周边的其他民族的语言,例如: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以及其他非印欧语系的语言,例如:芬兰-乌戈尔语族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在中世纪时期,西斯拉夫语族的语言人口亦采用了拉丁字母,包括了今日的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等民族的祖先。这些民族在接纳了罗马天主教的同时,亦接纳了拉丁字母;相反的,他们在东部的兄弟民族─说东斯拉夫语族语言的民族,他们信奉东正教,并使用西里尔字母

直到1492年,拉丁字母的应用仍然只在西欧、北欧及中欧;在东欧及东南欧的人大多数都使用西里尔字母;东地中海地区说希腊语的民族依然在使用希腊字母;而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字母在这些地区通行,除了阿拉伯人以外,波斯伊朗印尼中亚非洲北部的人都在使用。在亚洲的其他地方,若不是使用从婆罗米文字演变出来的文字,就是在使用汉字

File:Evolution of minuscule.svg
简化后的中世纪字体的演化

参看:加洛林小写体岛风字体安色尔字体中古拉丁文字变体

早现代时期

大约在16世纪,IJ这两个字母开始分化;虽然UV的分化亦间中出现,但这分别要到18世纪才成为标准。

随着印刷术文艺复兴后期的传播,拉丁字母的字体开始出现,都是根据中世纪时的多种小楷字体而设计的。

参看:哥德体

现代时期

File:Latin alphabet world distribution.png
拉丁字母在世界的分布。深绿色的部份是以拉丁字母为主要书体的国家,而浅绿色的是拉丁字母在当地与其他字母共存

到了18世纪,拉丁字母的标准才跟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相同,有26个不同的字母。

殖民主义时期,拉丁字母开始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主要被用于书写过往没有文字的语言,特别是透过基督教的传播,用于圣经的翻译本上。透过这些活动,拉丁字母从欧洲传播至南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部份及非洲,伴随着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法语荷语的进入。

到了18世纪后期,罗马尼亚人亦转了使用拉丁字母:虽然罗马尼亚语亦是罗曼语族的成员,但当时的罗马尼亚人主要还是信奉东正教,直到18世纪之前,他们还一直在使用西里尔字母。另外,在法国管治下的越南亦采纳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国语字来书写越南语,以取代过去使用的汉字字喃。拉丁字母亦成为了南岛语系诸语的书写系统:过往在马来群岛上各种语言都是使用阿拉伯字母或其各自从婆罗米文字演变而来的字母,到这时都转用了拉丁字母,例如:马来语印尼语他加禄语等。

1928年,土耳其共和国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为准备新成立的国家实施改革,决定采用拉丁字母来书写土耳其语,以代替过往鄂图曼帝国时代的阿拉伯字母。与此同时,在中亚地区的突厥诸语都一同转用一种约在1930年代成型的统一土耳其字母。这些语言包括有:塔塔尔语巴什基尔语阿塞拜疆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等。在1940年代,在前苏联总书记斯大林的指令下,这些中亚地区的语言都改用了西里尔字母来书写他们的语言。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这些地区有不少新成立的国家再度重新使用拉丁字母取代西里尔字母。这些新成立的国家计有:阿塞拜疆乌兹别克土库曼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为普通话订立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方案,是为汉语拼音方案,以方便儿童以及外国人学习普通话。不过,在当地依然以汉字作为读写的主要形式。之后,也为少数名族制定了用拉丁字母书写的文字,如壮文布依文等。

西斯拉夫语及大多数南斯拉夫语都使用拉丁字母,而不是西里尔字母,或多或少反映了主流宗教对大众的影响。当中,波兰语用上了好几种特别的标音符及二字符字母来表示其独特的语音,例如:ł(代表了一种近以/w/的音)。在捷克语,亦有使用háček(意思是:小钩)来增加可用的字母。“háček”这个字本身就是源自捷克语。此外,在克罗地亚语及拉丁化了的塞尔维亚语亦有采用加了“小钩”的字母,例如:“č”、“š”、“ž”,以及加了尖音符ć和加了横杠的đ。信奉东正教的国家一般使用西里尔字母,因为它与希腊字母比较相近。现时,塞尔维亚语同时在使用拉丁字母及西里尔字母两套不同的书体系统。

参看

参考及注释

  1. 1.0 1.1 Medieval Unicode Font Initiative (MUFI). MUFI character recommendation (PDF). 2006-08-01 [2008-02-14]. 
  2. 后设资料国际标准中文化:艺术品描述类目(CDWA) (PDF). 台湾中央研究院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画后设资料工作组. [2008-02-15]. 
  3. Vindolanda tablets

Template:Latin alphab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