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释虚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释虚云

图片来自newton

释虚云(?-1959年10月13日)[1] [2],俗姓,名古岩演彻德清幻游老人,男,福建泉州人,中国佛教比丘禅宗高僧,曹洞四十七代,临济四十三代,云门第十二代,法眼第八代,沩仰第八代。

介绍

其禅功和苦行倍受称赞,以一身而兼禅宗五宗法脉,整顿佛教丛林,兴建名刹,为现代中国禅宗杰出代表。虚云老和尚的法脉传遍中国疆域,其中最有名的徒孙,为创立法鼓山释圣严法师以及创建灵泉寺中台佛教学院中台禅寺释惟觉法师。还有释宣化法师在美开演大乘经典,并创办法界佛教总会万佛圣城国际译经学院等正法道场;美国法界佛教大学以及中学、小学教育机构 。

生平

家世

虚云和尚原籍湖南省湘乡县,生于福建省泉州府署中

出生时母亲就去世,由庶母抚养长大。俗姓(简体往往作“”),初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别号幻游。一说为梁武帝萧衍后代,其父萧玉堂举人出身,官至泉州府幕僚

生年

出生年有不同说法,岑学吕编年谱言出生道光二十年(1840年);杨树达记载虚云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鼓山虚公禅行述闻〉言生于咸丰十年(1860年);虚云作于1929年的〈云南西山靖国云栖禅寺募捐启〉自言:“自念年将古稀,一龛待死久矣。”可知至少生于1860年后[3]祝圣寺〈云南鸡足山祝圣寺虚云和尚略传〉言生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有学者考证出生约同治年间。

学者比对《联芳集》、《槟城鹤山极乐寺志》相关记载,认为是岑学吕多处纂改,如将《联芳集》中的“行年七十馀”改为“行年九十馀”、将妙莲和尚塔铭中的纪年修改,造成《虚云年谱》、《虚云法汇》上的生年是道光二十年。

深具佛缘

青年时就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一心出家修行。据他后来的弟子净慧长老撰文表示,虚云前世是憨山大师,可知虚云的佛缘深远,固不奇怪了。虚云17岁时,其父为防止出家乃为其娶妻田氏、谭氏,然法师与田谭二氏同居而不染,至心佛道。18岁作〈皮袋歌〉行于世,作“皮袋歌”一章是为留别田谭二氏,并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田谭二氏以后也相继出家,成为清修的净侣。

咸丰九年(1859年)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从妙莲和尚(1844年-1907年)受具足戒[4],师承曹洞宗四十六世鼓山鼎峰耀成禅师(1858年-?)。

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离开鼓山。

参拜名山

曾遍参金山高旻天童天宁诸名刹,巡礼佛教四大名山。后从天台华顶融镜法师习天台教义。朝拜五台山。后经终南山入川,转赴西藏,折至云南大理,重兴鸡足山迎祥寺。法师发心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以报答父母之恩。遂从普陀山出发,历经两年到达五台山,传说途中两次遇险时,都遇到文殊菩萨化身相救。

法师经四川西藏,至印度,从云南入境,过大理,朝宾川鸡足山。过昆明曲靖,如贵州省湖北省。至武昌时,于宝通寺礼志摩和尚。学“大悲忏”。赴九江入庐山。于海会寺志善和尚。参加念佛会。过境安徽。游黄山后。朝九华山。礼地藏王菩萨塔、百岁宫、礼宝悟和尚。渡长江宝华山。礼圣性和尚。留住过年。此后至1901年,先在江南一带讲经说法,后入北京,时逢八国联军入侵,离京至西安,于1901年,经终南山入川,转赴西藏,折至云南大理,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到达宾川鸡足山,重兴鸡足山迎祥寺(即祝圣寺)。光绪三十年前往泰国槟城等地,考察东南亚佛教,讲经说法。

振兴佛教

1911年(宣统三年),为团结佛教徒,保护寺院,斡旋上海佛教会与南京大同会的对峙,虚云出滇至沪。接着,赴南京晋见孙中山,议定修改佛教会会章诸事宜。同年4月,因政府更迭,在见过孙中山之后,又前往北京去见袁世凯。在上海改组中国佛教会,成立中华佛教总会。1920年重兴昆明西山华亭寺,改名云栖寺。历任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曲江南华寺、广东韶州云门寺诸大寺住持。

融合汉藏

1913年(民国二年),西藏有些王公活佛受到英国印度政府煽动,不肯承认民国政府袁世凯乃下令云南都督蔡锷准备出兵西藏。为避免生灵涂炭,蔡锷乃托请虚云老和尚冒险深入藏区,商请在西藏德高望重的东宝法王,出面游说当时主政的西藏活佛承认民国政府,消弭化解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

领导佛协

1949年,应邀赴北京参加佛教协会筹备会议,在广济寺圆瑛法师赵朴初等成立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10月,他代表中国佛教徒接受锡兰佛教代表团赠送的“佛舍利”、“贝叶经”、“菩提树”三宝。

1951年春,虚云老和尚拟在云门山大觉寺传戒。适值中国展开“镇反运动”(镇压反革命),广东省乳源县民兵包围寺院,以该寺隐匿反革命分子,窝藏军械及金银为由,将虚云老和尚等二十六名僧人囚禁起来拷打。虚云和尚被拘禁于方丈室内,门窗封闭,绝其饮食,大小便均不许外出,并遭四次毒打,虚云和尚肋骨折断,遂阖目不视,闭口不语,呈入定状,八日后始苏醒,虚云和尚呕心沥血所撰《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遗教经注释》、《圆觉经玄义》、《心经解》等著作毁失殆尽。事发后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通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斡旋,事件至1951年5月下旬,历时三个月才告一段落,海内外佛教界称之为“云门事变”。

1952年参与发起中国佛教协会,获推为首席发起人。1953年获推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但拒绝出任,到江西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带徒修行。期间多方筹划修复寺庙,并开荒造田,自给自足,种植茶树、果树,开辟花园。写有《重建云居山真如寺事略》与《云居山志重修流通序》,交由香港志莲净苑与佛经流通联合出版,流传于世。

逝世

1959年10月13日虚云圆寂于云居山

参考文献

  1. 王见川. 〈还“虚云”一个本来面目: 他的年纪与事迹新论〉 (PDF). 《圆光佛学学报》 (台湾: 圆光佛学研究所). 2008-06, (第13期) (Chinese (Taiwan)). 
  2. 湘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湘潭市志》. 中国: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3 (Chinese (China)). 
  3. 宗舜法师、马德. 虚云老和尚佚文拾零《2》. 云居山佛教. [2014-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7) (Chinese (China)). 
  4. 虚云和尚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