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天童寺,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東25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於西晉永康元年(300年),佛教禪宗五大名山之一,號稱「東南佛國」。 全寺占地面積7.64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達3.88萬餘平方米。有殿、堂、樓、閣、軒、寮、居30餘個計999間。寺院坐落在層巒疊嶂的太白山下,「群峰抱一寺,一寺鎮群峰」,東、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擁。背枕巍巍主峰太白峰;左依東峰、中峰、乳峰;右靠缽盂峰,圓秀突起,狀如覆缽,聿旗峰,陡驚峻險,似旌展揚。唯獨南面天闊山遠,一條鬱鬱蔥蔥萬松大道恭迎賓客朝山進香。[1]
景點介紹
少白嶺
少白嶺是去天童寺參觀遊覽必經之地。少白嶺上建有五佛鎮蟒塔,俗稱少白塔。相傳唐會昌年間(841-846年)有巨蟒作祟,吞噬行人,心鏡禪師以石饅頭誘殺除害,鎮於塔下,故俗稱鐵蛇關。
深徑回松
是天童十景之一。從伏虎亭至景倩亭約1.5公里,深徑兩側,千年蒼松,直刺青天。南宋袁奎詩云:「太白峰前三十里,古松夾道奏竽笙;清輝秀色交相映,未羨山陰道上行。」
鳳崗修竹
在寺東山腳幽徑旁,有一片翠綠竹林,遮蔽雲天,山風起時,秀竹婆娑弄影。傳說曾有鳳來儀,故稱「鳳崗修竹」,也是「天童十景」之一。盛夏來此,清涼沁人。在此路上還有清關橋,山上之水匯聚於萬工池流經清關橋注入溪流中。每當大雨過後,橋下溪流飛濺,噴涌似雪團,與萬松、鐵蛇合稱「天童三關」。此處也是「天童十景」之一,稱「清關噴雪」。
雙池印景
是指天童寺前的內外兩個萬工池,舊為放生池。池水清澈,碧瓦朱牆倒映入池,更添佳趣,池上方有琵琶石,以足頓之,鏗鏘發音如琵琶聲。這也是「天童十景」之一,就是「雙池印景」。
天童寺掩映於茂林修竹間,群山環抱,古木參天。天童寺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東30公里的鄞縣東鄉太白山麓(現屬於寧波市鄞州區東吳鎮天童村境內),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天童寺創建於西晉永康元年(300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是寧波東部地區最著名的兩大古代寺廟之一(另一座為阿育王寺)。僧人義興雲遊至南山之東谷,見此地山明水秀,遂結茅修持,當時有童子日奉薪水,臨辭時自稱是「太白金星」化身,受玉帝派遣前來護持。自此山名「太白」,寺曰「天童」。唐開元二十年(732年),法璇禪師建太白精舍,後人稱之為「古天童」。至德二年(757年),宗弼禪師將寺遷到太白峰下,即今寺址。乾元二年(759年),肅宗賜名為「天童玲瓏寺。」
咸通十年(869年),唐懿宗敕賜「天壽寺」名。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敕賜「天童景德禪寺」額。寺僧惟白多次與神宗皇帝研討佛理,宋徽宗敕賜他「佛國禪師」稱號,並御書天童景德寺惟白續燈錄序。建炎三年(1129年),曹洞宗著名禪師正覺(1091—1157)住持,住山30年,弘傳曹洞宗教義,倡導「默照禪」。1134年,寺內修建容納千人僧堂,繼而擴大山門為佛閣,內供千佛。中建盧舍那閣,置五十三善智識像,稱「千佛閣」。
寺內常住僧人上千,被稱為中興時期。淳熙十六年(1189年),日本僧人榮西本寺習禪,承臨濟法脈,回國後創立日本臨濟宗。宋淳熙五年(1178年),孝宗賜「太白名山」四字。紹興四年(1134年)虛庵禪師來寺住持,擴建千佛閣,高3層12丈,成為東南第一大殿。宋嘉定年間被列為「禪院五山」之第三山。天王殿四大天王特高特大,為江南諸剎所不及。
天童寺寺院殿堂順着山勢,由低漸高,從寺前的六塔到天王殿到佛殿到法堂再到羅漢堂,整個建築梯級布局,錯落有致。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為外萬工池、七塔苑、內萬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先覺堂、羅漢堂,均重檐歇山頂,筒瓦騎縫,並飾以鴟尾脊獸。天王殿、鐘樓、東禪堂等重建於1936年。天王殿高19.6米,寬31.77米,深23.64米,四天王總高7.77米,特高特大,為江南諸剎所不及。
現存佛殿為1635年(明崇禎八年)建,系寺內最古建築,殿高21.5米,寬39米,深29.25米,殿內三世佛坐像3尊,總高13.5米,其中佛身高6.38米。迦葉、阿難侍立釋迦佛左右,兩翼為高約2米的十八羅漢坐像。三世佛後為海島觀音。法堂改建於1931年,上層為藏經樓,堂西為羅漢堂,內層高1.5米的十八羅漢石刻像碑,刀工精細,形象生動,傳說在水災時,這18羅漢拯救了此寺、。從天王殿到法堂,兩側有廡廊與配殿相連。中軸線西有佛祖殿、選佛場、禪場,後有東桂堂,又西為大鑒堂。
中軸線東有鐘樓、御書樓、御碑亭等。登上台階,從上面望去棗黑色的屋瓦像波浪一般伸展開來,煞是出色。寺內佛殿前有清順治帝書"敬佛"碑、康熙帝書"名香清梵"匾、雍正帝書"慈雲密布"匾。寺內有宋、元、明、清碑刻30餘方。「曹洞宗」是日本佛教重要派別之一,其開山祖師道元禪師曾在該寺參禪得法。日本「臨濟宗」始祖千光榮西,也曾來此參學,並從日本募大批百圍巨木,建成千佛閣。此外,日本一代繪畫巨匠雪舟和尚,還曾任過天童寺首座。以後代有日僧來此學禪。天童寺景區正在進行舊房拆遷和環境整治,這是景區多年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的整治。此後,寺院外圍綜合性的綠化、修路、布景等建設也將啟動,讓這個聞名海內外的「東南佛國」環境更加優美,旅遊設施更加完備。
寺院環境
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天童寺,曾列入禪宗五大寺院之一,賜「中華禪宗五山之第二山」,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揚州高旻寺並稱禪宗四大叢林。天童寺占地近6萬平方米,傍山而築,梯級布局,有建築物720間。宋代王安石曾寫詩讚美:「二十里松林欲盡,青山捧出梵王宮。」但天童寺山門外建築物雜亂無章,有的樹木面臨枯萎,環境髒亂差,與風景名勝很不協調。鄞州區政府決定出資對景區外圍進行大規模拆遷整治,當地村民對這一重大工程也給予了積極配合。拆遷工程已經過半,全長1175米的三塘村新的繞村道路也已基本完工。
據悉,此次天童寺景區集中整治需拆遷各類建築物的面積共計2.1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天童伏虎亭周邊,有民房、廠房、賓館、飯店、農用房、集體用房等,性質複雜。對此,東吳鎮幹部對有關的天童、三塘村村民進行政策宣傳與思想引導,先後多次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座談會,講清景區整治的現實意義,同時,組織部分村民代表到杭州靈隱寺(梅家塢)參觀考察。在拆遷過程中,鎮裡還請了專業的評估單位會同村民進行全面丈量評估,此舉也得到了村民的全力支持。自全面動遷以來,已累計拆除房屋1.29餘萬平方米。
傳說
由來傳說
一天,小孩向義興和尚告辭:"我是太白金星,玉皇太帝見你精進虔誠,派我變作童子照顧你,現大功告成,我去了"。說完騰雲而去,後人便以太白名山,以天童名寺。天童禪寺從義興結廬至今近1700年,幾度興毀。其中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一次特大山洪幾乎使天童寺蕩然無存。一直到崇禎四年(1631年),密雲禪師主持修建,經10年,建成殿屋999間,規模恢宏,建築華麗,佛像高大,為國內罕見。寺院殿堂順着山勢,由低漸高,從寺前的六塔到天王殿到佛殿到法堂再到羅漢堂,錯落有致。
寺名傳說
相傳,西晉僧人義興和尚雲遊到此,開山搭廬,潛心苦修。渺無人煙的山中有一小孩每天給他送齋送水,最後寺院建成。一天,小孩向義興和尚告辭:「我是太白金星,玉皇大帝見你精進虔誠,派我變作童子照顧你,現大功告成,我去了。」說完騰雲而去,後人便以太白名山,以天童名寺。
勝景傳說
寺內佛殿前有清順治帝書「敬佛碑、康熙帝書」名香清梵「匾、雍正帝書「慈雲密布」匾,及宋、元、明、清碑刻30餘方。 天童寺四周群山環抱,重嶂疊翠,古松參天,有「深徑回松」、「鳳崗修竹」、「雙池印景」、「西澗分鐘」、「平台鋪月」、「玲瓏天鑿」、「太白生雲」等十大勝景。
歷史沿革
西晉期間
西晉永康年(公元300年),僧人義興雲遊至揚州部會郡縣(即今鄞州)南山之東谷,因愛其山水,遂在此結茅修持。相傳,當時東谷附近並無人煙,卻有一位童子每天前來送給薪水。不久精舍建成,童子對義興大師說:我是太白金星,因為大師篤於道行,感動玉帝,命我化為童子前來護持左右。如今大功告成,特此告辭。言訖童子不見。由此山名太白,寺名天童。
唐朝期間
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法璇僧在太白山谷重建,名「太白精舍」,今人稱之為古天童。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僧宗弼、縣聰等遷太白精舍於太白峰下即現今天童寺,成為禪宗十方叢林。
唐會昌元年(841年)心鏡禪師住持天童寺,創建鎮莽塔,寺院進一步擴展,宋代列入禪宗五大寺院之一。
宋朝期間
中國的禪宗到宋代日益昌盛,至南宋時達鼎盛時期,天童禪寺也成為禪宗之名剎。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真宗帝敕賜「天童景德禪寺」額。神宗帝即位後,召寺僧惟白人禁問道,三登高座。並於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賜惟白金紫衣一襲。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微宗帝敕賜惟白「佛國禪師」號,並御製天童景德寺惟白續燈錄序。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覺禪師繼席,住山30年,復弘曹洞宗風,僧人常住千人以上,為天童禪寺中興時期。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建成能容納千人的僧堂,前後14間、20架、三過廊、二天井,縱200尺廣16丈。繼而擴大山門,成為巍峨傑閣,安奉千佛。中建盧舍那閣,旁設五十三善智識像,名為「千佛閣」。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右丞相永國公史浩奏請,孝宗帝翰揮「太白名山」四字賜寺。紹熙四年(公元1193年),虛庵禪師擴建千佛閣,鳩工庀材,歷三寒署。擴建後的千佛閣高三層12丈,飛異,隱接雲霄,宏麗甲東南。嘉定年間(公元1208-1224年),太師右丞相史彌遠奏請定「禪院五山十剎」,天童禪寺列為五山之第三山。
元朝期間
元大德三年(公元1301年),成宗帝賜千佛閣為朝元寶閣,後殿。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元良禪師重建朝元寶閣,鑄萬銅佛供於閣中,閣旁增置二樓,左鴻鍾,右輪藏,煙雲繚繞,金碧輝煌。有詩讚曰:「雲從太白山頭起,香自朝元閣上飄」。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順帝敕賜元良禪師「善覺普光祥師」號。
明朝期間
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冊立天下寺名時,定名為天童禪寺。
賜「中華禪宗五山之第二山」,清代則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揚州高旻寺並稱禪宗四大叢林。導遊:建成後屢遭損毀,1631年(崇禎四年)重建,築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覺堂等,共有寺舍999間。
到神宗年間,寺院遭受了一次歷史性的災難。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七月二十一日,鄞縣發生特大水災,風雨驟作,山洪暴發,天童禪寺殿宇盡圮,礎礫無存。是年歲冬住持因懷在廢墟上重建殿堂。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密雲禪師住持天童,鼎力重興。於崇禎八年(公元1653年)建佛殿、天王殿,繼而建法堂、先覺堂、藏經閣、方丈殿;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 建雲水堂、供應堂、延壽堂;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建西禪堂、東西兩客堂;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建東禪堂、新新堂、迥光閣、返照樓,並重浚萬工池,修造七寶塔,所有工程,無不建造完備,奠定了今日寺院的規模和格局。
時為寺院的鼎盛時期,現存的鑄於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的千僧鍋右以佐證,該鍋直徑2.36米,深1.07米,重4000公斤。
清朝期間
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世祖帝召寺僧道進就敕諭,並賜三衣、黃衣、緣雲緞袍各一襲。次年賜帑金千兩命重修佛殿,敕封道「弘覺禪師」號,並賜銀印一顆,重40兩,方廣三寸許,右為漢篆「弘覺禪師之印」,左鐫滿文一行,賜三衣、五衣、七衣、黃祖衣、宮道袍、沉香色道袍及千衲衣、袷衣等。御書僧詩一首,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忱。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9年),聖祖帝敕賜天童寺御書金字心經寶塔一幅,旁記康熙歲次乙酉二月南巡舟中書。五月又賜金字心經一卷、僧詩一幅、白綾四條。寺內佛殿前有清順治帝書「敬佛」碑、康熙帝書「名香清梵」匾、雍正帝書「慈雲密布」匾。寺內有宋、元、明、清碑刻30餘方。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3年),世宗帝賜御書「慈雲密布」匾額及柱聯、贊釋迦、觀音偈各一。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寄禪和尚住持後,將十方叢林住持繼承制度改為十方選賢制度,稱為選賢叢林,這種制度是叢林住持史上的一個進步。
民國期間
中國佛教界領袖圓瑛大師於民國十九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930-1936年)住持天童6年,使古剎更為壯嚴,由他主持鑄成的大銅鐘高2.76米,下口徑1.86米,鐘面鑄有81卷《華嚴經》,重達1.5萬斤,現掛鐘樓上。
解放後
新中國成立後,天童禪寺得到了人民政府保護,僧眾殿堂功課,威儀整肅,參禪修持,不廢古規。同時發揚「農禪並重」優良傳統,參加農業生產勞動。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寺院移作它用,佛像被毀。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並撥款進行修復,古寺重輝,法炬復燃,全寺僧眾又晨鐘暮鼓,誦經禮佛,參究禪理,紹隆三寶,如法如律地進行宗教活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