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城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是北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市政府驻地,总面积141.24平方千米(其中涠洲岛24.99平方千米、斜阳岛1.89平方千米)。
2017年末全区总人口30.9万人(常住人口34.86万人)。从2011年1月1日起,涠洲镇成建制委托给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管理。
海城区基础设施完善,钦北铁路与中国铁路并网运营;邕北线是指从南宁到北海的一条高速铁路,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公里,为国铁I级电气化铁路。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之间形成“1小时城市经济圈”,2014年1月正式营运。南宁至北海约190公里路程,约50分钟即可到达;有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西亚、欧洲最近港口之一的国家一级口岸北海港;有多条高速公路;有广西三大机场之一的北海机场。
海城区海洋资源富饶。濒临的北部湾是中国四大著名渔场之一;区内有外沙内港和涠洲南湾两个优良天然港湾;海岸线长55公里,有可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10万亩。海城区自然资源丰富。濒临的北部湾是中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石英砂矿、钛铁矿、陶土矿、石膏矿等。
目录
建制沿革
海城区辖境在清道光年间,为合浦县靖海团局驻辖。咸丰(1851~1861年)初,为珠场司衙署驻辖。清末至民国初,仍为靖海团局驻辖。民国15年(1926年),裁撤靖海团局,改市建制,成立北海市政筹备处。20年至34年(1931~1945年),先后属合浦县自治第二区之北海镇(20年设),第五行政区和第三行政区之北海东、西2镇(30年设),历为区署驻地。35年裁撤第三区,仍归北海东、西2镇管辖,直属合浦县。
1949年12月4日,北海解放,今海城区辖境属北海东、西街人民政府管辖。1950年3月6日涠洲解放,6月建立健全乡街人民政权,为北海镇人民政府所辖。1951年1月北海脱离合浦县成为直属广东省的地级市,同年5月转托广西省领导。1952年3月正式划归广西省,属北海市第二区、第三区分辖。1953年1月属第一区人民政府管辖。1955年5月改属广东省,建制不变。1956年归属合浦专区的北海市(县级市)。1958年11月改属合浦县北海人民公社。1959年6月北海改属湛江专区县级镇,归北海镇城镇、涠洲、郊区3个公社分辖。1964年10月北海复为县级市,分属城镇公社和涠洲、高德、地角、西塘公社。1965年北海归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县级市,建制延旧。1983年10月恢复地级市。1984年9月11日撤销公社建制和街道办事处,成立海城区。
1990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桂政函[1990]20号):北海市郊区的地角镇和西塘乡的徐屋、谭屋、张屋、大乪、体育里、塘仔、石子岭、三合口、沈四、油行、火烧床、屋仔、发宝、红坎、沙井头、丁屋、劳屋、上村、陈屋、莫屋、后塘、李屋等22自然村,以及高德镇的勒棚村划归海城区管辖;同时,将地角镇改为街道办事处,作为海城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137号):扩大海城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的涠洲镇(含斜阳岛)、高德镇的马栏、军屯、开江、垌尾、翁山、赤西、高农8个村公所和第一、第二、沙脚、岭底、庙山5个居委会及平阳村公所的螺壳村、龙沟芦村,西塘镇的西塘、西边垌、驿马3个村公所划归海城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北部湾大道。将大墩海、南万、新村3个居委会划归银海区管辖。
至此,海城区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约21万人。辖5个街道、1个镇:地角街道、海角街道、西街街道、中街街道、东街街道、涠洲镇。区政府驻环卫路。
1996年7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靖海镇。至此,海城区辖东街、中街、西街、海角、地角5个街道和涠洲、靖海2个镇,51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
1998年4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驿马镇。调整后,海城区辖5个街道、3个镇:中街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海角街道、地角街道、靖海镇、涠州镇、驿马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海城区总人口273413人。其中:中街街道46402人,东街街道40798人,西街街道44995人,海角街道39914人,地角街道15434人,靖海镇28900人,涠洲镇11978人,驿马镇44992人。
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75号)同意调整海城区部分镇的行政区划:撤销驿马镇,改设街道办事处,以原驿马镇的行政区域为该街道办事处的辖区;撤销靖海镇,改设街道办事处,以原靖海镇的行政区域为该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同年7月4日,海城区政府下发《关于撤销靖海镇改设为高德街道办事处和撤销驿马镇改设为驿马街道办事处的通知》(北城政发[2005]7号)。
行政区划
清道光年间,属靖海团管辖,下分设北海、高德和涠洲3个分局。民国20年属合浦县第二自治行政区。21年,原第二区拆为第六、第七、第八区,第六区治北海,第七区治涠洲,第八区治高德。28年,第六、第七、第八区又合并为第五区。30年,北海镇分为东、西2镇。
1950年5月,设北海镇人民政府,城区设立东联街、西联街2个街道办事处,辖中山外街、中山东街、中山西街、珠海东街、珠海西街、新民街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城郊设东靖乡、西靖乡、高德乡、七星乡、海东乡、涠洲乡6个乡政府。1953年,全市调整为3个区,市区为第一区,市郊为第二区,涠洲岛为第三区。1956年城区扩大至高德和地角,共建6个街道办事处21个居委会。
1958~1983年,城区属城镇公社,下辖东街、中街、西街、海角4个街道办事处14个居委会。1984年9月11日,海城区成立,管辖原东街、中街、西街、海角4个街道办事处下辖的居民委员会和原外沙公社的外沙大队、独树根大队(外沙、独树根大队划入后改为外沙、独树根居民委员会)。1987年10月复设东街、中街、西街、海角街道办事处。各街道办事处管辖居委会分别是:东街辖中山东、中山外、珠海东、北部湾东、新安街、政法路6个居委会;中街辖珠海中、新中路、文明路、文明里、公园路5个居委会;西街辖中山西、建文路、珠海西、北部湾西4个居委会;海角辖民建街、新兴路、外沙、前进路、独树根5个居委会。
1990年8月23日郊区所辖的地角镇划入海城区管辖,改称地角街道办事处。同时将郊区西塘乡的共和、群和、大囊村3个村公所以及西边垌村公所的徐屋村、张屋村、新安村、石子岭村、体育里、西塘村公所的沈四村、油行村和高德镇的高农村公所的勒棚村等区域划给海城区。各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又有变动,东街增辖南珠东、铜鼓里、茶亭路、黄海路4个居委会;中街增辖南珠中、环卫路、体育里、塘仔里4个居委会;西街增辖广场西里、广场东里、平安街、贵州西、贵州南5个居委会。海角增辖海角大道、共和、群和3个居委会。地角辖上寮、中寮、下寮、新街、新营、新村、南澫、大墩海8个居委会。
1994年2月,划海城区辖的大墩海、南澫、新村3个居委会归银海区。1994年7月西街街道办事处增设怡海新村居委会。
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划原郊区的涠洲镇(含斜阳岛),高德镇的马栏、军屯、开江、垌尾、翁山、赤西、高菜、高农8个村公所和第一、第二、沙脚、岭底、庙山5个居委会及平阳村公所的螺壳村、龙沟芦村,西塘镇的西塘、西边垌、驿马3个村公所划归海城区管辖。涠洲镇辖东湾、南湾2个居委会和百代寮、盛塘、公山、荔枝山、后背塘、城仔、西角、竹蔗寮、斜阳9个村委会。
1995年4月5日海城区成立城北镇、城南镇2个镇筹建领导小组,1996年8月15日撤销城北镇筹建领导小组,正式设立靖海镇。划原银海区高德镇的翁山、马栏、军屯、开江、垌尾、赤西、高菜、高农8个村委和高德第一、第二居委会、沙脚、岭底、庙山居委会及龙沟芦、螺壳村为靖海镇的行政区划(其中龙沟芦、螺壳村划为翁山村委会管辖)。1998年4月24日撤销城南镇筹建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驿马镇。划原银海区西塘镇的驿马、西塘、西边垌3个村委和海角办事处的共和、群和及新设的沙坡居委会为驿马镇的行政区划。
1999年3月东街街道办事处辖区增设徐屋西居委会。1999年9月8日海城区将原东街街道办事处管辖的珠海东、中山东、新安街、中山外4个居委会划归中街街道办事处管辖;将原西街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建文路、珠海西、中山西3个居委会划归海角街道办事处管辖(珠海西和中山西2个居委会划归海角街道办事处管辖后合并为中山西1个居委会)。1999年11月西街街道办事处辖区增设云南南路居委会。2002年3月13日驿马镇增设白屋、湖海路2个居委会。2002年7月1日起原街道居委会更名为社区居委会。
至2002年12月海城区行政管辖范围有东街、中街、西街、海角、地角5个街道办事处和靖海、驿马、涠洲3个行政镇,其中东街街道办事处下辖北部湾东、茶亭路、政法路、铜鼓里、南珠东、黄海路、徐屋西7个社区居委会;
中街街道办事处下辖珠海中、珠海东、中山东、中山外、新安街、新中路、文明里、环卫路、南珠路、体育里、文明路、公园路、塘仔里13个社区居委会;
西街街道办事处下辖北部湾西、贵州西、贵州南、广场西里、广场东里、平安街、怡海新村、云南南8个社区居委会;
海角街道办事处下辖独树根东、独树根西、民建街、新兴街、外沙、前进路、海角大道、中山西、建文路9个社区居委会;
地角街道办事处下辖上寮、中寮、下寮、新街、新营5个社区居委会;
靖海镇下辖翁山、马栏、军屯、开江、垌尾、赤西、高菜、高农8个村委会和一居、二居、沙脚、岭底、庙山5个居委会;
驿马镇下辖驿马、西塘、西边垌3个村委会和共和、群和、沙坡、白屋、湖海路5个居委会;
涠洲镇下辖百代寮、盛塘、公山、荔枝山、后背塘、城仔、西角、竹蔗寮、斜阳9个村委会和东湾、南湾2个居委会。
辖区包括大陆和海岛两大部分,大陆部分位于北海半岛北岸,海岛部分地处北海半岛南面的涠洲、斜阳两岛,下辖涠洲镇和东街、中街、西街、海角、地角、驿马、高德7个街道办事处,共有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45个。
人口
1985年,海城区辖原东街、中街、西街、海角4个街道办事处所属的居民委员会,全区人口841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291人。1990年8月23日,北海市行政区划变动后,郊区西塘乡、高德镇的一部分村公所和地角镇划归海城区管辖,海城区人口116616人,其中城镇人口99163人,占总人口的85%,乡村人口17453人,占总人口15%。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272人。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北海市行政区划调整,海城区行政区划扩大,1995年全区人口1491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1263人。辖区陆地总面积140平方公里。2000年,海城区辖靖海、驿马、涠洲3个镇和东街、中街、西街、海角、地角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30882人,其中城镇人口183695人,占总人口79.56%,乡村人口47187人,占总人口20.44%。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649人,比1990年减少2623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辖区面积扩大,农业人口增加,进城投资、居住人员增多。2002年涠洲镇总人口14463人。
2010年末全区总人口27.82万人,常住人口34.86万人。
交通
区域内有北海港、地角港、高德港、南湾港等深水良港,近海可通中国沿海港口,远洋可达世界各国;铁路直通广西首府南宁;高速公路连接南宁、柳州、桂林、钦州、防城港等广西主要城市和广东湛江市;北海飞机场距市区仅23公里。区域内城市道路呈井字型,东西向主要有疏港大道、北海大道、北部湾路、中山路、珠海路,南北向主要有上海路、广东路、北京路、四川路、贵州路、西藏路。
公共交通
市内公共交通主要有公共汽车、出租小汽车(的士)、三轮车、小客车等。20世纪80年代出现脚踏三轮车。同期,市区到银滩、侨港镇有专线运营的小客车。
1966年市区第一辆公共汽车投入运营,设高德至地角1条线路。1974年9月,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有公共汽车8辆。1985年有公共汽车27辆。1994年有公共汽车51辆,4条线路,总里程30公里。1996年有运营线路7条,总里程76公里。2002年有运营线路14条,车辆118台。
公路运输
北海在汉代时已有驿道。民国13年(1924年)北海第一条公路(北海—廉州)开通,由商办普益汽车运输公司经营客运,有汽车9辆,客位78个。解放后,公路建设加快,客货运量增加。解放初期有运输汽车10辆,1972年增至87辆。1990年南北二级公路通车,北海有各类汽车3735辆,载重11578吨。1995年北铁一级公路开通。2000年南北高速公路通车。2002年辖区内主要有西南出海大道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和北海至山口高速公路、国道209线(北海至呼和浩特)北海段、国道325线(广州至南宁)北海段等干线公路以及广西滨海公路北海银滩支线⑴公路。有营业运输车辆16709辆。已开通公路客运班线190条,日均发车1072班次,可直达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等省的主要城市和广西各地。
海上运输
北海港是古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清康熙年间北海港有国内不定期航线7条,通潮州、广州、琼州、安铺、钦州、东兴、澳门,与国外的安南、占城、暹罗、真腊有往来。光绪二年(1876年)北海开埠后,航线日增,航程延伸。光绪五年至民国26年(1879~1937年)与国内大部分港口有往来,对外有定期或不定期航线8条。抗日战争时期,海上运输基本停顿。解放前夕,北海港航线逐步恢复,仍未达到抗日战争前的水平。解放后,北海港与中国沿海港口有航线相连,远洋航线延伸到大西洋彼岸。1978年与67个国家和地区的132个港口有贸易往来。1988年上升到87个国家和地区的173个港口,航线120条,总里程39000多海里。2002年有大小港区10个,泊位74个,年吞吐能力415万吨。其中北海港石步岭港区有万吨级泊位4个(1万吨级2个,2万吨级1个,3.5万吨级1个),年吞吐能力204万吨。有营业性运输船舶138艘、31122载重吨,客船6艘、1346客位,滚装船3艘、1195客位、1210载重吨,旅游艇61艘、1202客位。已开通海上客运航线有:北海—涠洲、涠洲—斜阳、北海—海南海口、北海—海南洋浦和国际旅游客运航线北海—越南下龙—海防。
铁路运输
钦州至北海铁路于1991年11月开工建设,1995年4月7日建成通车,全长98.42公里。1995年7月1日钦北铁路开业营运,并与中国铁路并网运营。北海站开行北海至南宁城际特快旅客快车;原南宁—成都的特快列车延伸到北海,由北海始发车。钦北铁路开创中国铁路史上开业先客运后货运的先河。1995年7月28日,北海港铁路专用线动工兴建,由北海火车站至北海港码头共长2351米,1996年7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1996年8月,北海石油化工厂的铁路专用线建成开通使用。北海火车站驻市北京路南端。2002年北海站铁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4.94万人次,完成货运量167.2万吨。
邕北线是指从南宁到北海的一条高速铁路,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公里,为国铁I级电气化铁路。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之间形成“1小时城市经济圈”,同时,铁路年运输能力也将从2500多万吨提升至2亿吨以上。邕北线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公里,2013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2014年1月正式营运。南宁至北海约190公里路程,约50分钟即可到达。邕北线为国铁I级电气化铁路。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之间形成“1小时城市经济圈”,同时,铁路年运输能力也将从2500多万吨提升至2亿吨以上。
民用航空
1985年4月1日在距市区23公里的福成乡动工兴建北海民用机场,机场占地1.73平方公里,1986年10月主体工程竣工,12月10日试飞成功,1987年3月15日通航营运。北海机场是一个全天候中型机场,机场跑道长3200米,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机。航线有北海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杭州、长沙、武汉、海口、桂林、柳州、西安、郑州等航线。2002年共保障飞机起降5439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45918人次、货邮量3935吨,换算旅客吞吐量389640人次。
地理环境
位置
海城区位于北海市西南部,市区中心向西延伸地带,处于东经108°5′—109°47′,北纬20°26′—21°55′之间。东南与银海区相邻,西北临海,北与合浦县相接。总面积141.24平方千米(其中涠洲岛24.99平方千米、斜阳岛1.89平方千米)。
地貌
海城区大陆无可资灌溉的江河,唯湖海运河(人工渠道)流贯区境。涠洲岛有几条放射状间歇性溪流,西角有一座容量191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海城区海岸线总长57.2公里,其中陆区海岸线25.27公里,岛屿海岸线31.93公里。陆区地角至南澫一线为岩线,岸线曲折。北海港附近有一条东西向标高-5至-10米的深水槽。其余海岸为砂堤、砂坝或沙质海滩,岸线较平直。斜阳岛及涠洲岛的南部为岩岸,涠洲岛北岸为沙质海岸。境内有北海港、高德港、涠洲港。
气候
海城区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气候特色。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受偏北季风控制,4月至9月受热带高压、强风和偏南风影响。四季不明显,秋春相连,长夏无冬,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境内年平均日照时数2089.3小时,年日照率47%。最多为7月份月平均日照时数240.8小时,最少为2月份月平均日照时数81.5小时。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923兆焦每平方米每年。
陆区年平均气温22.6℃,涠洲岛为23.0℃。常年最热月份为6月、7月、8月,平均最高气温26.5℃,极端最高气温37.1℃。常年最冷月份为1月、2月、12月,平均最低气温19.8℃,极端最低气温2.0℃。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据1997年调查统计,海城区辖区土地总面积21281.913公顷。在各类土地面积中,海域面积7356.58公顷,耕地面积5670.893公顷,园地面积136.32公顷,林地面积1901.589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4440.087公顷,交通用地444.593公顷,未利用地1331.853公顷。
水资源
海城区地表水系不发育,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绝大部分是透明、无色、无味、无臭的低矿化淡水,PH值一般小于6.5而呈弱酸性,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主要分布于海城区水源地、禾塘村水源地、后塘村水源地等处。海岛的生活生产用水也是依靠地下水。
植物资源
海城区植物资源较为匮乏,野生果树和风景林、防护林有少量分布。主要有:黄榄、乌榄、荔枝、龙眼、黄皮、杨桃、马尾松、榕树、木麻黄、桉树、苦楝树等。药用植物有樟树、干葛、金钱草、金银花、田基黄等有零星分布。
陆上动物资源
鸟类:较多见的有:斑鸠、麻雀、喜鹊、槟榔青、翠鸟、鹌鹑、鹰、啄木鸟等,候鸟有白鹤、天鹅、雁、海鸥、野鸭等。
爬行类:鳖、眼镜蛇、蟒蛇、瓜蛇、金环蛇、银环蛇、青竹蛇、泥蛇等。两栖类黑斑蛙、泽蛙、虎纹蛙、饰纹蛙、蟾蜍等。
淡水鱼类:鲢鱼、鲫鱼、泥鳅、鲮鱼、鳙(大头河)、塘角鱼、斑鱼、鲩鱼(草鱼)、白鲳、罗非鱼等。
海洋动物资源
鱼类:银鲶、河豚、圆腹鲱、青鳞鱼、沙丁鱼、黄鲫、中华海鲶、小吻鲈、黄鱼、平鲷金线鱼、鳗鲶、马鲛、鲳鱼、大眼鲷、带鱼、刺鱼、沙带鱼、蓝圆鯵、鱿鱼、墨鱼、鲨鱼、石斑鱼等500多种。
虾蟹类:长毛对虾、日本对虾、短钩对虾、宽沟对虾、斑节对虾、竹节对虾、黄新对虾、须赤虾、鹰爪虾等;有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锯缘青蟹等。
头足类:中国枪乌贼、杜氏枪乌贼、虎斑乌贼等,以中国枪乌贼最多,约占85%。
贝类:牡蛎、日月贝、珍珠贝、鲍鱼、泥蚶、文蛤、毛蚶、江珧等。
其他种类有方格星虫、海蛇、海龟、玳瑁、中国鲎、海蜇、海参等。
矿产资源
海城区辖区矿产资源种类较少,大部分矿种储量有限。海城区海域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藏。涠西南油气田面积3760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4亿吨,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965万吨,已建成涠10~3油田和涠11~4油田。
经济发展
海城区产业基础雄厚。已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制药、食品、电子、机械为主的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以休闲、观光、购物于一体的商贸旅游体系,以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产品深加工的海洋产业体系,产业格局已实现由单一向多元化的跨越,初步形成“一园、一带、一区、一个中心”的经济板块和发展格局,一个全方位大开放的新兴海城。
1984年,北海市被国务院定为中国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城区以改革开放为契机,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以发展工业和渔业为主体。工业在以街道集体厂组为主体的基础上,实行外引内联,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区街工业。渔业进行体制改革,实行“三权”(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下放,保本保值、折价承包、分散经营,渔业生产稳步发展。1984年,全区有区直工业企业8家,其中外引内联企业5家,“三资”企业2家,民政福利企业和街办企业1家,主要工业产品有建材、纺织品、爆竹烟花、兔毛、铝合金系列制品、电子元件、传真机等,其中爆竹烟花、兔毛、铝质电筒等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全区共有渔业公司3家,有渔船54艘,总功率7534千瓦。1985年实现全区国内生产总值3974万元,工业总产值1414万元,渔业总产量16000吨,总产值964万元,财政收入240.3万元。以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也逐步兴起,全区有4个街道贸易公司,23个商店,218名职工,旅社68间1640个床位。1984年至1989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业、渔业生产结构在改革发展中逐步优化,经济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总量明显增长,全民、集体、内联、“三资”企业和个体、联户企业并存发展。1989年全区拥有渔船157艘,总功率12402千瓦,捕捞产量22250吨,产值2774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39.06%和1.88倍;财政收入834.4万元,比1985年增长2.47倍。
1992年至2002年是海城区的重要发展时期。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城市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城区迅速扩大,人口迅速增长。旅游商贸业迅速崛起,工业迅速向现代化和高科技发展。1994年,接管原银海区涠洲镇和原银海区高德镇、西塘镇部分辖区,并于1996年和1998年分别成立靖海镇和驿马镇。经济结构也相应调整,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增加,199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431万元,是1985年的8.9倍。区直工业企业发展到13家。攀钢北海分公司、银翔摩托车厂、通海集装箱厂、北海石化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税利超千万的北海市骨干企业落户区内,新建了一大批大商厦、星级宾馆和花园小区。短短的10年,海城区构建了经济结构合理、体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配套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基本框架。
2002年,北海市贯彻自治区提出的“富民兴桂新跨越”的决策,全面部署“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北海”战略。海城区以发展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4234万元;全区引进项目89个,利用外资506.6万美元,内资12440.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7000万元;各类企业个数达2771个,主要工业产品21种;培植了北海国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企业,实现规模企业产值35622万元。建设占地面积206.88亩的海城区民营工业园。黑珍珠化妆品、东南亚商贸中心、万家兴商厦等一个个大项目相继动工建设。2005年,涠洲岛申请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国内评审,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海岛”,涠洲岛开发引起国内外客商关注,一批项目陆续上马开工,成为北海新的投资开发热点。2005年,区财政总收入21900万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828元增到2005年的95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1175元增到2005年的3215元。
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8.36亿元,比增20%,完成全年任务104%;财政收入2.98亿元,比增18.15%,完成全年任务107.15%;固定资产投资57.3亿元,比增45.2%,完成全年任务109.6%。
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亿元,比增20.6%,完成全年任务的103%;财政收入3.55亿元,比增19.1%,完成全年任务的100.9%。
2009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8亿元,比增15.3%,完成全年任务的102%;财政总收入4.77亿元,比增34.39%,完成全年任务的105.87%。
2012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9亿元,比增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6.3亿元,比增16.3%;财政收入6.35亿元,比增11.39%;招商引资项目28个,到位内资48.8亿元,比增10%,完成年计划109%,实际利用外资3051万美元,比增86%。)2008、2009、2011年连续三年荣获“自治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区)”称号。
农业
1994年12月以前,海城区只种植水稻、蔬菜、甘蔗等作物。1994年12月北海市行政区划调整,从原郊区划出涠洲镇及高德镇、西塘镇部分辖区归海城区管辖,农业生产初具规模。全区264个生产队全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联户承包为纽带,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承包方法,按人口计算到户来承包责任田。1999年,进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全区范围内建立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即原来的生产队主要承担如下职能: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主要解决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统一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承担资产积累职能;搞好管理,协调工作,加强对集体土地和承包合同管理。1999年全区264个合作经济组织(发包方)与承包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6313份,占应签户的99.7%。1999~2002年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为了保护好耕地,1996年4月海城区设立了两个基本农田保护区,一个是以靖海镇赤西村为中心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24.14公顷;另一个是涠洲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356.93公顷。保护区四周立有标志、界桩、牌坊。保护区的设立,对提高群众保护耕地、爱护耕地的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1999年,全区耕地面积2002.6公顷,其中水田567公顷,旱坡地1435.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38公顷。至2002年底,全区耕地面积不变。
199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122万元,是1985年的40倍。
2007年,农业产值14.48亿元,比增9%,完成全年任务101.4%。
2008年农业总产值17.34亿元,比增3.38%,完成全年任务的106.5%。
2009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0.01亿元,比增4.04%。
工业
1984年海城区建区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只有8家区直工业企业和一些街道小厂,大部分企业生产的是渔业配套商品和日用小商品,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结构单一,档次较低,在北海市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小。规模比较大的区直企业有北海市兔毛厂、北海市第二炮竹厂、北海市东风机械厂、北海市针织厂、北海市建筑器材厂等。全部企业职工总数1136人。198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1105.81万元。
海城区成立后,利用地处北海市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北海市当时被列为中国第一批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的有利条件,对外招商引资,对内进行横向联合,与各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结为友好区,加强经济合作。1984年9月,北海市东风机械厂和广西大华化工厂内联组成北海市铝制品厂。1985年底,北海市铝制品厂与香港万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双方共投资700多万元合资成立中外合资北海市海港铝业有限公司,该企业是海城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海燕”牌铝合金型材产品和铝合金门窗。1986年,北海市兔毛厂与香港致丰针织厂有限公司各投资150万美元合资兴建中外合资北海市致丰毛纺织有限公司。该公司当时是北海市规模较大的中外合资企业。1988年,海城区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合资兴办北海市烟用材料厂。
1990年,海城区政府号召各街道办事处大办企业,并作出每个居委会都要办一个以上企业的决定。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利用各自的有利条件,自办和合办了一批企业。规模较大的有海角办事处的外沙冷冻厂、中街办事处的海运公司。1990年8月,北海市把原郊区的地角镇划归海城区管辖,增加了一部分企业;教育、民政等部门也相继办了一部分企业,增强了海城区的工业实力。1992年,海城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491万元,总量首次超亿元大关,比1984年的总产值翻了3.3番,1983年至1992年,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4%。
1992年后,区直工业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海城区工业的骨干力量;街道工业、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形成工业的支柱及最有活力的新增长点;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兴起,成为后起之秀。1994年,区直工业企业发展到13家,全区工业总产值达23387万元,比1992年翻了一番,1993年和1994年两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2.7%。1995年,海城区制订了简化审批手续,减免部分税金等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筹措资金,引进人才对区直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强区直工业企业的实力。同年北海市行政区划变动,把原郊区的涠洲镇及西塘镇、高德镇的一部分划归海城区管辖,增加了一部分企业。1996年,根据属地统计的有关规定,北海市把在海城区落户的企业归口海城区统计,又新增加了一批企业。这些企业科技起点高、技术设备先进,管理比较完善,规模较大的有北海市通海集装箱厂、北海市南方迈迪森药业有限公司、北海市和利制药有限公司、北海市超人燃气具实业公司等企业。199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84913万元,比1994年翻了1.8番,1995年和1996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1%,实现了海城区经济跨越式的发展。1998年,海城区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城区企业的通知》,要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各有关部门要每年发展1至3家企业;各镇、办事处要每年发展3家以上企业。区委、区政府把发展企业工作作为考核部门及领导实绩的主要依据。199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14019万元,总量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2001年,北海市下放25家中小型企业由海城区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海城区的工业基础。是年,全区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757家,工业总产值147779万元。2002年,全区国有、集体、民营工业企业发展到2771家,其中年销售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9家,年销售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8家,全区工业总产值149924万元。行业涵盖电子信息、机电、建材、有色金属加工、船舶制造、工艺美术、精细化工、饲料、纺织、水产品加工、食品、制糖、医药、农药、化妆品等众多行业。主要产品有:蓄电池、铝型材、燃气具、电焊条、饲料、毛纱、罐头、糖、药品、农药、叶面肥、珍珠化妆品等。
2007年,工业产值43.18亿元,比增33.5%,完成全年任务11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8亿元,比增69.1%,完成全年任务137.5%。
2008年工业总产值55.4亿元,比增28.6%,完成全年任务的100.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7.88亿元,比增41.1%,完成全年任务的100.2%。
2009年工业经济逆势向好,新培植3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7.27亿元,比增17.1%,其中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7.36亿元,比增22.8%;完成工业增加值7.09亿元,比增19.4%;完成工业企业新增贷款7900万元、技改资金6.88亿元。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通过调研走访、召开座谈会、举办税法知识培训班等形式,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组建1家小额贷款公司。继续推进企业改制,市瓷器厂已办理土地确权手续;已争取市政府返还市电器总厂的土地出让金,并制定了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方案。海洋产业保持广西领先地位,全年完成海洋捕捞产量15.36万吨、产值12.46亿元,水产品加工总量12.3万吨、产值9.56亿元。农业稳步发展,特色花卉、无公害蔬菜、香蕉等农产品基地进一步扩大;林权改革取得突破,完成自治区下达的0.69万亩林权发证任务,发证率、综合评分名列广西前茅。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9亿元,比增12%。
地区特产
北海所濒临的北部湾是中国沿海四大渔场之一,有经济鱼类600多种、虾类10多种,海产品十分丰富。北海,又是珍珠的故乡。这里出产的珍珠是中国“南珠”中的佳品,自古以来一直是进贡朝庭的珍品。北海盛产亚热带水果、蔬菜和花卉,品种优良;北海的贝雕、角雕、竹编工艺品美轮美奂;作为中国烟花炮竹生产基地之一,五彩缤纷的烟花叫人眼花缭乱。
旅游资源
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
毗邻国家王牌景点--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辖区内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涠洲、斜阳两岛被誉为“大小蓬莱”,其中涠洲岛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1995年被列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与涠洲岛相距9海里的斜阳岛,四周峭壁危耸,深穴罗布。两个岛集岛、海、山、林、洞、崖、滩、石景观于一体。[1]
白龙珍珠城遗址
古珠城位于到城东南36公里营盘镇白龙村。珍珠城又名白龙城,传说古时有一条白龙飞到这里上空,落地不见踪影,人们认为白龙降临乃吉祥之地,便从那里建城,称为白龙城。城为正方形,南北长320米,东南宽233米,周长1107米,墙高6米,城基宽6米,条石为脚,火砖为墙,中心黄土夹珠贝夯筑而成。城墙内外砌火砖,中心每10公分一层黄土夹一层珍珠贝贝壳,层层夯实,珍珠城因此得名。城墙周围可见古代加工作坊的遗址和明代钦差大臣《李爷德政碑》、《黄爷去思碑》等的遗迹。古珠城在抗日战争前还保存完好,抗战期间,大部分城墙及城门被拆毁。解放后只剩下一道城墙和一座南城门,1958年也遭毁尽。珍珠城遗址已列为广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
海角亭
海角亭位于合浦县廉州镇西南面,今廉州中学内,始建于北宋景年间(公元1004~1007年),距今将近千年。汉代孟尝任合浦太守,施政廉洁,后人为了纪念他,特建此亭。亭以海角为名,是因此地当年滨临大海,“在南海之角”。亭后方立有巨碑刻“古海角亭”。亭内后门上方悬挂着“万里瞻天”匾额。这是苏东坡于符元三年(公元1100年)获赦,从儋县到廉州,于海角亭挥毫而写的。但该亭几经兴废,匾额早已无存。悬于亭中一幅,是集苏东坡字体仿制的。
海滩公园
海滩公园是银滩国家旅游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北海市中心以南十公里的北海银滩中部。公园由三部份组成,东区设有琴、棋、书、画院.中间是海滩、海上活动区;西区是海洋生物馆、儿童戏水池、大型露天舞池等组成的游乐区,可同时容纳游客6万多人。
钢塑“潮”位于银滩旅游度假区的海滩公园内,它是由地道的北海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魏小明设计,由中房北海公司投资一千多万元,用两个月零15天建成。整座雕塑以象征一颗大明珠的球体和七位裸体少女护卫球为主体,并由安装有5200个喷头的音乐喷泉组成。雕塑高23米,钢球直径20米。巨大的钢球是用不锈钢镂空制成。整座建筑以大海、珍珠、潮水为背影。
斜阳岛
斜阳岛位于涠洲岛东南海面上,亦由火山喷发堆积形成,距涠洲岛9海里,距北海市区44海里,面积1.89平方公里。因从涠洲岛可观太阳斜照此岛全景,又因该岛横亘在涠洲岛东南面,南面为阳,故称斜阳岛。[3] 岛上冬暖夏凉,野花繁多,森林原始,山径迷离,海蚀、海积及溶岩景观奇特。斜阳岛上住着200多客家人。[4]
东坡亭
东坡亭位于廉州大东门街合浦师范学校校园内,亭四周风景优美。北宋元符三年(1110年),苏东坡获赦从儋州迁移廉州时曾下榻于邓氏园林的清乐轩与长春亭,只住了两个月,期间撰写了《廉州龙眼质味珠绝可敌荔枝》、《雨夜宿净行院》等诗篇和《记合浦老人语》等札记。后人为纪念他在清乐轩故址修建了东坡亭。东坡亭为单檐,歇山顶结构,座北面南,分前后两进,环以回廊,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第一进为别亭,第二进为主亭。别亭两侧有两大圆门,主亭正门上方悬“东坡亭”三字大匾额,为铁禅和尚所书。主亭前面和左右山墙各有古朴的大圆窗,亭四周回廊相通,亭内外镶有许多碑碣,碑碣书体楷、草、隶、篆俱全。亭的正面壁上有一幅苏东坡阴纹石刻像。在东坡像上方有"仙吏遗踪"四字。[5]
侨港渡假浴场
与银滩相邻,东起侨港导航灯塔,西至天湖酒店往西350米。滩宽500米左右,滩面平缓宽广而无礁石。浴场海域无工业污染,海水透明度大于两米,超过中国沿海海水平均标准一倍以上,空气中所含负离子每立方米5000个以上,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0倍。浴场内游乐项目多样,有海上游艇、骑马、冲浪、沙滩足球等,配套设施完备。
情人岛
北海银滩情人岛度假公园坐落在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占地1500亩,拥有原始森林、海湾、小溪、山丘、内湖及其小屋等自然景观,风光独特、环境优美。度假公园东临七星江入银滩海湾口岸处;南临白虎头公路,距银滩公园大门300米;西临上海路(原黄海路);北临银滩滨海大道。总投资为1000万元人民币。总面积为1500亩,其中林地800亩,水塘250亩,沙地450亩。园区分为六大功能区:大门景区、水上游乐区、艺术欣赏区、休闲度假区、文化表演区、运动娱乐区。[6]
所获荣誉
1994年以来,海城区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1994-2003年连续十年获市级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先进党委;2000年获“自治区双拥模范区”;2000年获自治区党员电教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和2002年获得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城区”称号;2001年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1998年至2000年度县级领导干部任期森林资源消长目标责任状优秀县称号;2001年获得自治区“邪教斗争先进单位”;2001年获全国伏季休渔先进单位;2003年获北海市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度获自治区铁路护路联防先进单位;2004年获得自治区双拥模范区;2004年获得2002-2004年度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集体。
海城区两次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以及自治区双拥模范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等荣誉称号。
视频
北海市海城区旅游宣传片_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