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苦楝樹 原圖鏈接

苦楝樹 苦楝樹別名:楝樹、紫花樹,屬楝科落葉喬木,高可達10幾米。該樹既能抗吸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又是殺蟲能手,可防治12種嚴重的農業害蟲,被稱為無污染的植物殺蟲劑。苦楝樹果實立冬成熟,熟後經久不落,當果實變黃略有皺紋時即可採集。苦楝播種後4至5年開花結實,樹形優美,葉形秀麗,春夏之交開淡紫色花朵,頗美麗,且有淡香,宜作庭蔭樹及行道樹;加之耐煙塵、抗二氧化硫,是良好的城市及工礦區綠化樹種。[1]

目錄

形態特徵

苦楝樹落葉喬木,高達10幾米;樹皮灰褐色,縱裂。苦楝樹葉2-3回奇數羽狀複葉,20-40厘米長;小葉對生,橢圓形至披針形,終端通常稍大,3-7厘米長,2-3厘米寬,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多斜,邊緣鈍鋸齒,星狀毛,之後雙側均無毛,側脈12-16每邊。苦楝樹花朵圓錐花序長,無毛或呈魚鱗狀短柔毛;花兒的芬芳;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先端急尖,外面被微柔毛;紫紅色的花瓣,倒卵狀匙形,長約1厘米,兩面被微柔毛一般都比較密集;紫色雄蕊,無毛或近無毛,7-8毫米長,具有垂直細脈,鑽杆嘴形,2-3葉形齒窄波,花葯長圓形,凸的頂端尖;近球形,5-6子房,無毛,每個房間有兩個胚珠,花柱細長,柱頭頭狀,上面有5個齒。苦楝樹核果球形至橢圓形,長1-2厘米,8-15毫米寬,內果皮木質,,每個房間都有一個種子;種子橢圓形。苦楝樹 花期四,五月,十月至十二月的果實。[2]

生長環境

苦楝樹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鹼、耐瘠薄。適應性較強。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耐乾旱、瘠薄,也能生長於水邊,但以在深厚、肥沃、濕潤的土壤中生長較好。[3]

種殖技術

苦楝樹播種前將種子在陽光下曝曬2-3天,再放人60~70℃的熱水中浸泡,適當漚制,使果皮變軟,再將其揉搓,用水將果肉淘洗乾淨。另一種方法是在播種前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3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選取直徑為0.5cm的苗根或枝條,剪成長15cm的插條後再進行扦插。插條上口平截,下口斜截。扦插株距為15~20cm、行距為30~40cm,深度為長度的1/3,扦插後將周圍土壤按實。扦插的苦楝樹苗萌芽前,對苗床上的苦楝樹苗進行移植,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土地作為移植苗圃地,對移植苗圃地消毒後,將苦楝樹苗按3m×3m的株行距移植在苗圃地中,移植後做好鬆土除草、灌溉施肥。[4]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