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孝曾
谭孝曾,男,1949年出生,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名家。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梨园世家,谭门第六代嫡传人,系京剧名角谭富英之孙、谭元寿之子。第23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和中美文艺贡献奖获得者。历届CCTV全国青京赛评委。近年来,多次出访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谭孝曾的妻子阎桂祥是著名京剧青衣、旦角演员。
谭孝曾 | |
---|---|
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名家 | |
出生 | 1949年 |
国籍 | 中國 |
职业 |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老生演员 |
知名于 | 嗓音高亢宏亮、韵味清醇、悠杨自如,扮像清秀、台风潇洒,且文武兼备。 |
知名作品 |
《定军山》 《四郎探母》 《龙凤呈祥》 《群英会》 《失空斩》。 |
目录
艺术经历
1968年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从王少楼、杨菊芬等学习老生戏,从诸连顺、徐元珊等学习武生戏。毕业后又得到祖父谭富英、父亲谭元寿的亲传。
谭孝曾、赵葆秀、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朱强、董圆圆、陈俊杰组成的"九大头牌"。注:董圆圆调离北京京剧院去往国家京剧院,候补张慧芳(原湖北京剧院)
艺术特色
他嗓音高亢宏亮、韵味清醇、悠杨自如,扮像清秀、台风潇洒,且文武兼备,颇具谭派神韵。
代表作品
出访演出
谭派传人
其子谭正岩也继承谭派艺术,系谭派第七代嫡传人。
活动年表
2004年5月17日,农历甲申年三月廿九日,晚:北京、南京两地京剧演员联演《沙家浜》
一场由北京、南京两地京剧名角联袂演绎的现代京剧《沙家浜》在南钢大剧院上演,这场演出是纪念梅兰芳诞辰11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
本场演出共有3组主要演员:扮演阿庆嫂的阎桂祥和刘山丽来自北京,黄孝慈来自江苏;郭建光由来自北京京剧院的谭孝曾和江苏省京剧院的张军强、严阵共同扮演;北京的胡旋、袁慧琴和南京的董源则先后扮演了沙奶奶一角。
2004年12月30日,农历甲申年十一月二十日:怀仁堂2005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菊苑飘香"--怀仁堂2005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2005年10月18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十六日,晚:纪念张君秋诞辰85周年张派代表剧目汇演第五天
纪念张君秋诞辰85周年张派代表剧目汇演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行。
《状元媒》(3位张派弟子、再传弟子分别饰演柴郡主:姜亦珊演"行围"、雷英演"宫中"、董翠娜演"金殿",张学津饰吕蒙正,谭孝曾饰宋王,王立军饰杨延昭,康健饰赵德芳,杨光饰傅丁奎)
2005年11月6日,农历乙酉年十月初五日,10时:谭鑫培陵墓修复工程揭幕和祭扫仪式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宿王琴生、刘曾复、欧阳中石、杜近芳、叶少兰、孙毓敏、杨春霞、刘子蔚和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和全国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的师生代表共200多人在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三代人的陪同下汇聚在谭鑫培大师的墓前,举行了隆重的祭扫仪式。
此次修复工程由北京市文物局和门头沟文化管理委员会施工,在原墓址对谭鑫培的陵墓进行了精心修葺,历经5个月完成。修葺后的陵墓站地约500平方米,四周建有围墙,穿过写着"国剧宗师"四个大字的石门就可以瞻仰到高台上耸立的墓碑和坟冢。墓碑的背面是由京剧前辈王琴生、刘曾复等撰写的碑文,记述了墓主人的四大功德。记述1915年由戒台寺赠地建墓经过的原墓碑和界石也陈列在墓区中。由王琴生书写的梁启超诗句:"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铭刻在陵园石门的两侧。
祭扫仪式由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主持,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和市文化局、门头沟区政府的负责同志出席了祭扫仪式。蔡赴朝同志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发表了讲话,称谭鑫培不愧为祖国戏曲艺术的泰山北斗;一代宗师,他的功德与业绩将永垂史册;京剧演员于魁智、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和谭门弟子的代表王平都在致辞中对谭鑫培大师在京剧艺术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谭鑫培大师的曾孙谭元寿也在祭扫仪式上致辞,感念党中央几代领导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尊重和对谭家的关切与爱护。
2006年1月23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廿四日,晚:2006年新春京剧晚会--李瑞环同志改编剧目专场演出第四天
应全国政协办公厅、全国政协京昆室之邀晋京演出新春京剧晚会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与北京一批京剧名家合作,在全国政协礼堂推出庆贺李瑞环同志改编剧目专场演出京剧名家演唱会,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掌声不断,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标志着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历时四天的晋京演出,圆满落幕。
名家演唱会上,梅葆玖、谭元寿、李世济、叶少兰、刘长瑜、孙毓敏、李维康、耿其昌、于魁智、李胜素、赵葆秀、谭孝曾、李宏图、王立军、孟广禄、赵秀君、刘桂娟等各自献上拿手唱段,演唱会在李瑞环同志作词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歌》声中圆满结束。
2006年3月1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初二日:戏曲界举行王选追思会
全国政协京昆办公室的委员们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王选追思会。会上,大家在发言中一致感到遗憾的是,在各个新闻媒体上刊出、播放的王选生平中,都没有记录、提及他为中国戏曲事业做出的贡献。参加追思会的有李世济、杜近芳、叶少兰、孙毓敏、谭孝曾等。
"很多人都只知道王选是位优秀的科学家,却不知道他还是位戏曲研究家、活动家、收藏家,他在重病之中都没忘记振兴京昆的工作。"孙毓敏说。王选生前曾担任全国政协京昆室主任,在他的多方努力下,国家下拨了5000万元资金保护、发展昆曲,这对昆曲界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2004年,王选先生主持编选了《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汇集了全国昆剧院团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演出的70部优秀剧目。在会上,艺术家们都说,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现在的、将来的昆剧演员们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王选可是昆曲界的大功臣。"
2006年7月11日,农历丙戌年六月十六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神韵专场晚会举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神韵专场晚会"在长安大戏院举行。为弘扬民族文化,展示京剧艺术魅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长安大戏院、北京京剧院一团推出京剧现代戏《沙家浜》。此次演出是为向建党85周年献礼特别推出的红色经典剧目。
此次复排,由王蓉蓉饰阿庆嫂,谭孝曾饰郭建光。
2006年9月16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廿四日:中华剧院开张
能容纳千名观众的中华剧院在天津落成,以上演京剧为主。剧场实际面积7509平方米,有1006个坐席。此外,还配有包括排练场地的综合楼以及招待所。剧院还有22亩的园林,亭台花木,错落其间。
在落成仪式上,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上演了京剧《龙凤呈祥》,特邀谭元寿、叶少兰、谭孝曾加盟演出,青年团演员有张克、孟广禄、王立军、李佩红、石晓亮、孙丽英、康健、杨光等。
2006年9月20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廿八日,晚: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庆典演出第二场
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庆典演出第二场。本场为戏曲名家经典荟萃演出,邀请当时京剧、评剧、豫剧、越剧、河北梆子等剧种中硕果仅存的流派艺术家与部分传人同观众见面并表演拿手唱段。包括李世济(携徒李海燕,吕洋)、张春华、景荣庆、刘秀荣(携徒王艳)、孙毓敏、李砚秀、赵慧秋、李鸣岩、谭孝曾、孙明珠、康万生、任德川、汪庆元、马金凤、筱俊亭、王瑷瑷、左大玢、李爱琴、刘玉玲等。
2006年10月20日,农历丙戌年八月廿九日: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一场
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一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
演出《定军山·阳平关》(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王平、杜镇杰、徐尚宾分饰黄忠,尚长荣饰曹操)
2006年10月21日,农历丙戌年八月三十日: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二场
纪念谭富英诞辰百年系列演出第二场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本日为折子戏专场,由京、津、沪三地谭门弟子同台。
2006年11月25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五日,晚:纪念奚延宏诞辰72周年演唱会举行
纪念奚延宏诞辰72周年演唱会在石家庄人民会堂举行。
2007年2月24日,农历丁亥年正月初七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2007新春京剧经典折子戏专场
2007年8月18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六日:福彩之夜"京剧在青岛"大型京剧综艺晚会第一场福彩之夜"京剧在青岛"大型京剧综艺晚会首场在青岛浮山新区中心广场举行。吴汝俊、康静、宋小川、张萍、谭孝曾、张春秋、尚长荣等参加演出。
2011年11月2日,武汉琴台大剧院第六届中国京剧节开幕式演出。
2011年12月16日至19日,谭孝曾父子将同朱世慧、尚长荣以及北京京剧院的九大名家们一起,在武汉开启“唱响之旅”,上演《群英会借东风》、《锁麟囊》、《赵氏孤儿》、《沙家浜》四场名剧。 [1]
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第七届青京赛担任评委。
谭孝曾、谭正岩父子同台,一出高亢洪亮的《沙家浜》,揭开了“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的序幕。5月22日晚上,2013“谭鑫培杯”戏曲达人秀在江夏谭鑫培大戏楼开幕。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出席开幕式。
晚上的开幕式上,京剧、汉剧、楚剧等多个剧种的表演轮番上演,京剧谭门的第六代、第七代传人谭孝曾、谭正岩父子更是同台上演一出经典《沙家浜》,展示出薪火相传的意蕴,现场观众分外热情,父子俩加唱一曲《定军山》,引来叫好声一片。
戏曲达人秀活动海选、复赛将于6月上旬至9月举行,还将邀请戏曲名家分剧种对决赛选手集中进行指导培训,优秀选手还将进社区、高校、企业、农村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
2014年1月24日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刘长瑜及当代张派名家王蓉蓉等“京剧名角”亮相河北保定百事开利会展中心,为当地戏迷、票友献上丰盛的春节文艺大餐。 [2]
当晚,国家一级演员、谭门六代嫡系传人、著名京剧老生谭孝曾,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杜镇杰,国家一级演员、裘派花脸陈俊杰,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当代张派名家王蓉蓉等悉数登台;随后,在观众的热烈掌声邀请下,72岁高龄的刘长瑜老师激情演唱京剧名段《红灯记》,并笑称自己已不是当年的“铁梅”了,应改口唱“听奶奶说”。
最后,梅葆玖携弟子上台,在向保定观众献上春节祝福后,现场演唱梅派代表作《贵妃醉酒》,引掌声经久不衰。
2017年恰逢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北京京剧院历时近1年时间、精心策划了“历史辉煌·今日精彩”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并推出了“谭老师讲故事”、“学段谭派戏”、“谭天说戏,京剧胡同游”等一系列京剧主题活动为其宣传造势。[3]
9月8日晚,纪谭活动的重头戏——“历史辉煌•今日精彩 ”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流派经典精品剧目系列展演在长安大戏院拉开帷幕,此次展演得到了北京市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多场演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火爆场面。这是由著名词作家李东才先生、著名作曲家杨乃林先生联手为此次“纪谭”活动专门创作的主题曲。激昂高亢的京剧交响曲将演唱会的气氛瞬间带到了顶峰。
演唱会集结了尚长荣、刘长瑜、李崇善、叶少兰、谭孝曾、陈少云、赵葆秀、孟广禄、张建国、王蓉蓉、杜镇杰、迟小秋、李宏图、张慧芳、朱强、胡文阁等京剧名家。谭门第七代传人谭正岩以一曲京剧交响曲《伶王赞》为晚会开场。
本场演出最令观众感动和期待的一幕是,年近九旬的谭元寿老先生登上舞台携儿子谭孝曾、孙子谭正岩及众弟子、再传弟子合唱了《定军山》的经典唱段,让观众再次见证了谭派掌门人的风采。
今风古韵,四海同春,厦门卫视2019两岸元宵戏曲晚会全新启航录制中,台湾知名歌手“疗伤系情歌天后”辛晓琪、当红跨界小生余少群、京剧谭派嫡传谭孝曾和谭正岩父子、当代国乐大师方锦龙、“台湾歌仔戏三天王”之一黄香莲、厦门六中“明星合唱团”、多栖艺人金小鱼...倾情加盟,群星汇聚跨界演绎戏曲经典,梨园大腕各显绝活热闹元宵。晚会于2019年1月11日至14日录制,并于2019年2月19日元宵节期间在两岸同期播出。
国家大剧院还将为戏迷献上“京剧名剧贺新春”。2月6日至9日,北京京剧院杜镇杰、张慧芳、迟小秋、常秋月、谭孝曾、朱强、李宏图等名家名角将分别带来《四郎探母》《锁麟囊》《红娘》《龙凤呈祥》四台传统名剧。 [4]
庆祝北京京剧院建院40周年系列展演新闻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迟金声、吴吟秋、李玉芙、李崇善、谭孝曾、赵葆秀、朱绍玉等20多位剧院老一辈艺术家出席。 [5]
2019年3月1日至31日将在长安大戏院和繁星戏剧村举办“辉煌岁月——北京京剧院经典剧目展演”。该展演将以充分体现流派艺术特色、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和由剧院首开先河的小剧场剧目为主,全面展示剧院历史积淀和剧院在艺术传承方面的成就。
届时,王蓉蓉主演的《状元媒》、杜镇杰主演的《珠帘寨》、常秋月主演的《红娘》、胡文阁主演的《穆桂英挂帅》、谭孝曾主演的《朱砂痣》等等名家名戏将在长安大剧院轮番上演。
此外,《审头刺汤》《马前泼水》《碾玉观音》等小剧场京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将于繁星戏剧村再度登台。
艺术人生
爷爷乱点鸳鸯谱
1967年,我和阎桂祥都在戏校没毕业,和中央音乐学院一起演了一台交响京剧《沙家浜》,我演刁德一,她演阿庆嫂,中央电视台直播。我祖父谭富英正好在家看电视,哎,这阿庆嫂不错,今后要当我孙媳妇不错。他那么一说我也没往心里去。没想到他直接找了我几个师哥,直接通知阎桂祥让她上家里来了。师哥都挺会说,告诉她,谭老先生要给你说说戏,阎桂祥很高兴,没多想就来了。我祖父说,不错,扮相不错,嗓子不错,夸了一通。我祖父屋里一般很少人去,那天她来,好,出来进去的人络绎不绝,找茬就往屋里去,谁都想去看看长什么样儿,“相亲”。祖父说,过两天上家来吃饺子。快过春节了嘛,她没想那么多,又来了,一来二去,祖父说,我非常喜欢你,当我孙媳妇吧!你们先交朋友。
如今生活美满的谭孝増无不感谢当年爷爷的乱点鸳鸯,没有爷爷这句话真是没有今天,没有这么好的老婆,没有这么好的媳妇,没有这么好的儿子,非常幸福,非常感谢爷爷,给了他现在美好的家庭和美好的事业。
传承使命 与生俱来
梨园世家 却凭唱歌进戏校
1949年,我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是谭门第六代嫡传人。我出生的时候,曾祖父谭小培还在世,所以我的名字“孝曾”是孝顺曾祖的意思,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孝顺“老家儿”,更重要的是要将谭派京剧艺术传承下去……
对于京剧,我从小耳濡目染,跟着祖父、父亲进后台,看他们化妆,看他们表演,尤其是看他们每次一上台,台底下那掌声,就觉得从心里边羡慕他们,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像他们似的,化上妆一上台,台上啪一亮相,台底下给一“好”,多美啊。
然而,学戏并不那么容易,京剧艺术手段十分丰富,用法十分严格,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家里几代人都是科班出身,知道学戏不容易,特别苦,他们不希望我这一代人,再吃他们曾经吃过的苦,所以从来没有人提出让我学戏。然而,作为谭家的长子长孙,我知道我必须学戏,谭门艺术不能在我这里断了。
戏校考试时,老师说你给我们唱段戏吧,我说我不会。主考老师全乐了,说你是姓谭吗?我说是。你爸爸是谭元寿?对。你爷爷谭富英?对。不会唱戏?不会。老师特别不理解,说谭家的后代居然不会唱戏。
但是没办法,我真的不会唱。后来我是凭借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考上了戏校的。
在戏校学习时,我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恩师——王少楼先生。当时我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是王先生一点一点教我,从喊嗓子、念白,到一个身段,一个手势,先生一点点教我。
从零开始 基层蛰伏十几年
1962年,我从中国京剧院调回到北京京剧院,我父亲那时任副团长,当时父亲就说了一句话:“孝曾调过来以后,要从基层做起。”
从基层做起是什么概念?就是什么你都得做,龙套、兵、上下手,包括孙悟空里面的小猴,斗罗汉的罗汉,总而言之,除了青衣贴片的活儿我没扮演过,所有京剧舞台上的角色我都演过。
谭门第六代是个跑龙套的,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最爱聊的事儿,原来这京剧世家也有“凡人”啊。面对父亲的不闻不问,众人的冷嘲热讽,尤其是当妻子与父亲在台上演主角,获得阵阵喝彩而自己只能在旁边跑龙套时,我迷茫了。
我祖父教导我:“小子记住了,有屁股不愁挨打,砖头瓦块都有翻个儿的时候。你没能耐,你没本事,谁用你!”从那时,我就暗下决心,听爷爷的话,下苦功夫,时刻准备着!
于是,每天只要是我父亲出场,我必然跟着他上后台,一方面是伺候他,一个是暗中学习他的点点滴滴。从进化妆室,到怎么化妆,怎么拍彩,怎么穿彩裤,怎么穿厚底儿,怎么穿服装,怎么勒头,再到怎么迈出台帘这一步,这可不是任何人都能学到,都能看到的。
直到2004年,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了一场裘派花脸的专场演出,我带着《将相和》作为调剂节目等着登台,这是我第一次以主演身份在天津演出。谢幕的时候,观众都围到台前,拉着我的手,要和我合影,哪怕合不了影,握个手也很高兴。这是观众对我的一种肯定,那种愉悦是拿钱换不来的。
承受质疑 挑战谭派经典剧目
2004年,在一次谭派艺术活动上,我说我打算演《桑园寄子》,但立即受到了大家的质疑。不论从外界还是我的父亲,都认为我演不了,认为我目前的艺术水平和条件演不了这个戏。
《桑园寄子》是谭派经典剧目之一,我父亲曾在60岁时演过这出戏,戏中不仅有大量的念白、更有繁重的身段表演,例如“吊毛”(指戏曲表演中突然跌跤的动作。演员身体向前,头向下,然后腾空一翻,以背着地。)这种高难度的绝活,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对我来说,更是非常大的挑战,一旦失败,我将很难再在京剧舞台立足。
可是一个人如果不挑战自己,不找一些有难度的戏去唱,那有什么意义,还谈何传承发展。所以那次我是真较了劲,第一次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我要向父亲、向世人证明自己,要将越来越少演出的经典剧目搬上舞台。
因为这出戏是一个演情的戏,必须要比其他戏更投入感情,才能感动观众,既有唱又有念、还有表演和技巧,挑战特别大。那段时间,我脑子里整天都是这个戏,吃饭、睡觉闲着没事时脑子都在演绎着这出戏。
首场在长安剧院演出,父亲那天没去看,因为他有点不放心,可是他一直守着电话。意料之中,那次演出非常成功。
一战成功 亲力亲为望认可
说实话,自从我开始学戏,父亲对我一直不闻不问,也从来没有夸过我。无论是第一次以主演的身份登上舞台,还是成功挑战经典剧《桑园寄子》,他的评价始终只有两个字“还行”。
《定军山》这部戏有一个别名叫《一战成功》,非常吉利。所以我们每次到外地巡回演出,开场戏必定是《定军山》,我们也拿这个戏作为衡量京剧演员的一个标准。2015年,我与儿子谭正岩共同出演电影版《定军山》,现在回想起来,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是真难熬!
因为这部电影是我们谭家第六代、第七代人将《定军山》再次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意义重大。我渴望得到父亲、同行和观众的认可,所以当时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都快魔怔了,每天心里犯嘀咕,晚上也睡不着觉,只能靠安眠药强迫自己睡。
电影拍摄期间,我不仅是项目负责人,还是演员、艺术指导、音乐编辑……身兼数职。可以说整个拍摄流程我都必须参与,不然自己心里不踏实。拍摄花费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后期制作用了2年。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定军山》在纪念中国电影110周年之际上映了,破天荒头一次,我得到了父亲的认可。虽然他没有在我面前直接夸赞我,但听弟弟说父亲看完电影后特别激动,跟他说:“你哥哥现在唱得真是不错,我今天看电影时,这《定军山》他唱得太好了,我很满意。”
从七岁学戏,到花甲之年,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如今,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恢复谭派失传剧目的工作上。因为作为艺术工作者、作为谭家的后人,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既要把祖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继承下来,还要把他们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个民族的崛起,主要还是文化,文化是它的根,是底蕴、是灵魂。把京剧艺术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个人轶事
谦美行为
谭孝曾先生的《龙凤呈祥》在长安大戏院上演,主角刘备由谭孝增和杜鹏前后分饰,演出结束时,谭孝增已经卸装,他优雅潇洒地走上台,与王蓉蓉等艺术家们不断地相互谦让,一同站到台前,在掌声和欢呼声中向观众致谢。这时有观众上来献花,谭孝增面对走上来的观众,首先举手向他们示意着站立在他左手的主角孙尚香的扮演者王蓉蓉女士,台上的谭孝增却于左右向观众致意之间偶然发现站立在右手的艺术家此时手中却并无花束,于是他立即双手将手中的鲜花献给那位艺术家,动作是那么迅速,那么自然,又是那么执著----当然那位艺术家也反复推托着。第二批观众上来,人数较少,鲜花只献给了他们更加钟爱的包括谭孝增在内的几位艺术家。谭孝增在接受了两束鲜花后,立即将其中的一束用右手转送给了身旁的那位艺术家。梨园界谭门艺高德高,谭孝增自然流露的谦美行为,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教人以做人的修养。
视频
全本京剧《状元媒》王蓉蓉 谭孝曾
《秦琼卖马》演唱:谭孝曾
参考资料
- ↑ 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今日独家做客明星热线, 和讯新闻, 2011-11-13
- ↑ 梅葆玖、刘长瑜、谭孝曾、杜镇杰、王蓉蓉等京剧名家保定演出, 戏剧网, 2014-01-25
- ↑ 这个传奇家族留给京剧一座宝库,至今仍在发光, 搜狐文化, 2017-09-30
- ↑ 节日舞台嗨 好戏一台台, 北京晚报, 2019-01-31
- ↑ 北京京剧院建院40周年 献众多名家名段重量级剧目展演,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