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王震(1909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字余开,曾用名正林、建成,男,湖南省浏阳县马跪桥村(今马战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前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王震 | |
---|---|
将军 | |
出生 | 1908年4月11日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军事家 |
知名于 | 军事家 |
王震 王余开 | |
---|---|
200px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第七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 |
任期 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12日 | |
主席 | 杨尚昆 |
前任 | 乌兰夫 |
继任 | 荣毅仁 |
中共中央党校校长 | |
任期 1982年4月-1987年3月 | |
前任 | 华国锋 |
继任 | 高扬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 |
任期 1975年1月-1980年1月 | |
总理 | 周恩来 → 华国锋 |
个人资料 | |
字 | 余开 |
别名 | 王正林、王建成 |
出生 |
1909年4月11日(光绪三十四年3月11日) 22x20px 大清湖南省浏阳县马跪桥村 |
逝世 |
1993年3月12日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 (83岁)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
配偶 | 王季青 |
儿女 | 王兵、王军、王之 |
职业 | 政治家、军人 |
获奖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三等红星奖章 1级八一勋章 1级独立自由勋章 1级解放勋章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
服役 |
中国工农红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23x15px 中国人民解放军 |
服役时间 | 1929-1956 |
军衔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55年) |
参战 |
第一次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 |
目录
人物事迹
王震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一师团政委、组建湘赣根据地,担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率部长征。抗日战争期间,担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兼政委,组织南泥湾开垦。随后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但未能立足,部队改为与新四军会师。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配合李先念部进行中原突围。此后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加指挥延安战役、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吕梁战役、汾孝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等,并占领陕西、青海、新疆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震长期主政新疆,并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进行北大荒开垦,期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部长。
文化大革命后期,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支持邓小平复出以及改革开放政策,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顾委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务。他也是邓小平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1]。
生平
早年生涯
14岁时,王震因家中贫困到长沙成为工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粤汉铁路长岳段工会纠察队中队长、湘鄂赣边区赤卫队支队长兼政委,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一师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兼第八军代政委,随后与张云逸率领的红七军会合,参与领导湘赣根据地反围剿战役,配合红一方面军作战。1932年部队改编,王震担任红八军兼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在茶陵作战时负伤。
1933年,王震担任湘赣军区代司令员,参与开辟湘鄂川黔根据地;在出席中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王震因反对李德、博古的进攻方略,被派遣去苏联学习,经毛泽东挽留,继续回到湘赣地区,与任弼时继续与国军作战。1934年8月7日,王震与任弼时、萧克率部从津洞地区出发,开始西征。红六军团通过游击战术,从湖南转战广西,并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师,并整编红二军团、红六军团,王震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1935年,红二、六军团在陈家河与国民革命军陈耀汉部交战,王震再度负伤。同年11月,部队决定长征。1936年,在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并组成红二方面军,王震仍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随后部队北上,长征结束[2]。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红六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王震先后担任副旅长、旅长兼政委,转战晋绥、晋察冀、冀中地区,指挥或参加了三交镇战斗、收复晋西北七城之战、下薛孤村战斗、马兰庄战斗、广灵灵丘阻击战、邵家庄伏击战、齐会战斗、上下细腰涧战斗、作新庄战斗、陈庄战斗、百团大战等。其中,邵家庄㐲击战击伤日军独立第2混成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少将。在陈庄战斗中,日军独立第8混成旅团旅团长水原义重被八路军击成重伤[3]。由于359旅战绩卓著,八路军总部和边区政府分别授予359旅"模范党军"、"百战百胜的铁军"称号[4]。
1939年年底,率部返回陕西休整,驻扎绥德地区,兼任绥德警备司令,保卫黄河河防,并消除国民党在绥德地区的影响[5]。1940年,359旅一部参与百团大战。1941年,率部屯垦南泥湾,舒缓当时的粮草不足问题,被中共作为自给自足的成功经验加以宣传。王震被毛泽东题词"有创造精神",被边区选为劳动英雄,第359旅被西北局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4]。1942年,兼任中共延安地委书记、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
1944年10月,日军在“一号作战”中击溃国民革命军[6],于是王震受命率359旅主力组成“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第1游击支队”(八路军南下支队),进军湘粤赣[7]。1945年1月与李先念的新四军第5师会师,之后再次南下并渡江成功,抵达湖南平江、浏阳地区,改称“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8]。1945年6月,部队继续向南挺进,到达湖南中部地区时日军投降,使得蒋介石得以调集薛岳部队围攻此路孤军。王震前进至广东南雄地区后,原计划与东江纵队汇合的方案被打破,不得北返与新四军第5师、王树声的河南军区部队会合,他兼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9]。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王震与李先念率领一部中原军区部队向陕南突围,即中原突围,部队在豫陕交界处遭遇胡宗南、刘峙的十个整装师包围,此后历经数次突围,1946年9月,359旅返回陕北,此次南下支队行程长达两万余里,被毛泽东称为“第二次长征”[4]。随后,王震前往吕梁地区休整,担任晋绥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6年年底,配合陈赓发动吕梁战役、汾孝战役。1947年3月,率部西渡黄河,参与保卫延安的战争。
王震此后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延安战役和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沙家店战役等。1947年12月,援助徐向前的运城战役[10]。1948年,参与宜川战役、澄合战役、荔北战役、西北冬季战役。在宜川瓦子街战斗中,二纵由南向北担任主攻之一,歼灭国军刘戡部两万余人。随后的围攻洛川战役中,王震突发胃出血而未能参战[11]。冬季攻势永丰镇战斗中,王震直接指挥二纵歼灭国军一万余人,俘虏国军76军军长李日基[4]。
1949年,王震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军长兼政治委员[12],6月升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陕中战役,攻占西安。随后参与组织指挥扶眉战役,率领第一兵团击败胡宗南部四个军部队。此后第一野战军继续向西推进,王震率第1兵团分作为西路,经通渭、天水、宝鸡、临洮,直取临夏,再经青海,击溃马家军,占领西宁、张掖,向新疆进军[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底,王震率部攻占玉门关,新疆地区国军倒戈[13][14]。1950年1月,第一野战军占领全部新疆[9]。此前,王震就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新疆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代司令员兼政委。1954年,王震后在新疆成立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开垦与屯田。此后,虽然王震离职,但这一生产建设兵团制度被沿袭下来。1952年,由于被毛泽东批评他与时任新疆分局常委兼宣传部长的邓力群在新疆的民族、宗教问题政策左倾,被撤销分局书记职务[15],1953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王震开始在黑龙江建立军垦农场,主持开垦北大荒等拓荒事业。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6]。1956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部长。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冲击,但得毛泽东力保。1975年四届人大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7]。但对“文化大革命”持不同意见,并多次要求邓小平复出。
改革开放时期
邓小平主政后,王震因与其关系密切而成为其政府成员。王震支持中国经济改革,但是在政治方面属于强硬的保守派。他和邓因共同反对激进政治改革而更为亲密。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1982年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党校校长,1985年增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7年卸任。
1987年,胡耀邦被迫辞职后,邓小平提议由赵紫阳代理总书记,但以陈云、李先念、王震等人为首的保守集团中意邓力群,王震四处活动支持邓力群,甚至当面劝赵紫阳不要当总书记。赵紫阳原本没有当总书记的意愿,更愿意在总理职位上继续经济改革,但左派的活动引起赵紫阳警觉,若由邓力群接任总书记,反自由化形势会更严峻。最终邓小平在党内的政治较量中占据上风,赵紫阳成功代理总书记,邓力群败阵[18]。翌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在纪录片《河殇》播出后,王震率先对《河殇》提出尖锐批评[19]。六四事件时,王震支持邓小平下令实施戒严[20][21][22]。
1993年3月12日,王震病逝于广州,享年84岁。临终前留遗墨:“向党致敬!向人民致敬!向解放军致敬!”王震的遗体空运北京。他被官方评价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4月5日,王震的骨灰撒在新疆天山[23]。200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组织“纪念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由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主持,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24]。
家族
王震出身贫农家庭,早年受祖父影响接受教育,后因王震参加革命,祖父惨遭灭口。王震妻子为王季青,就读北平大学历史系,后因抗日战争,抵达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王季青等四十多人加入了八路军120师,负责120师民运部扩兵工作。经贺龙、关向应介绍,王震与王季青认识并结婚。王震率359旅转战山西,后主政新疆、农垦黑龙江,王季青都相伴相随。两人有三子:王兵、王军、王之[25]。
王兵之子王京阳,其妻叶静子是叶剑英孙女、叶选宁之女。北京掌上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京京是王军之女,在澳大利亚接受教育,曾任中科环保集团主席,汇鑫银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王京京在一个商业文件中的家庭住址是一所价值700万美元的香港公寓,部分由中信所有[26]。
王吉湘(Clare Wang)是王京京之女、王军的孙女。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她曾在社交网络上详细描述她的生活,从她所上的瑞士寄宿学校,到她出行的机场商务舱休息室。Clare在2012年8月24日贴出的“一日见闻”,包括一只Lady Dior的手袋,一双金钉Valentino鞋和一条Alexander McQueen项链。这些饰物价值5000美元,比一个普通北京工人的半年工资还多。彭博社的报道称,王震将军的曾孙女,Clare王在社交媒体上大谈她生活中种种她觉得值得炫耀的事物:晚上赶着做她在悉尼大学建筑课上的设计项目、在日本的温泉酒店度假、21岁生日的新围巾、她把头发染成了宝蓝色。2月份,她上传了一张和影星成龙的照片,她说这是在她的绘画展上所摄。当彭博社电话联系Clare时,她不愿意接受采访。她在电子邮件上说,她尊重她的曾祖父,而没有回答其他问题[26]。
人物贡献
王震同志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农民家庭。在上世纪20年代的大革命洪流中,王震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并在工人运动中迅速成长起来。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大革命失败后,王震毅然投身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参加了湘赣苏区的创建工作,先后任红军湘东独立一师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师党委书记,红八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代理军长,中共湘赣省委委员,省军区代理司令员。在湘赣苏区斗争中,王震同志英勇善战,曾获三等红星奖章。王震坚决执行毛泽东同志关于纠正肃反扩大化的指示和粉碎敌人"围剿"的战略战术原则,尽力保护同志,抵制"左"倾军事路线造成的影响。1934年7月起,王震同志先后任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在任弼时同志领导下,为执行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任务,与军团长肖克同志一起率部西征。同年10月与红二军团会师。
此后,王震同志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委员、中央军委分会委员、代理军区司令员。1935年11月,为摆脱国民党重兵"围剿",红二、红六军团主动转移,继续长征,于1936年7月初在四川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其后,红二、红六军团与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王震同志与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同志一道坚决反对和抵制张国焘分裂红军、分裂党的行径,坚决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1936年10月,共同北上的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胜利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在西北地区的大会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震同志任八路军一二0师军政委员会委员、一二0师三五九旅副旅长,随一二0师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1937年10月起任三五九旅旅长兼政治委员。他指挥部队对日寇英勇作战,配合忻口战役有力打击敌军,参与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其后,按照党中央部署挥师向晋察冀边区挺进,创建了以恒山为依托的雁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8月,王震同志奉命回师陕北,同年10月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巩固陕甘宁根据地做出了特殊贡献。
1941年初,他率部进驻南泥湾,守卫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参加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第二、第三次反共高潮的军事、政治斗争。1942年,他兼任中共延安地委书记,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为克服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他率三五九旅部队在南泥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毛泽东同志为王震同志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王震同志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三五九旅被中共中央西北局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
1944年10月,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由三五九旅为主力组成以王震同志任司令员、王首道同志任政治委员的八路军南下支队,执行南下作战、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部队长途跋涉,英勇转战,途经八个省份,跨越半个中国,行程两万余里,先后突破敌人一百多条封锁线,进行大小战斗三百余次,于1946年秋胜利返回延安,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任务,谱写了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被誉为"第二次长征"。在率领南下支队执行任务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王震同志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震同志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协助李先念同志成功指挥了中原突围。1946年11月,任中共吕梁区委书记、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绥军区野战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先后参加指挥了吕梁战役和汾孝战役。1947年春,他率部从晋绥回师陕北,任西北野战兵团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战斗,与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陕北三战三捷,继而展开陇东三边战役和榆林、沙家店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使西北战场的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随后,率部参加和参与指挥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一系列重要战役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1949年,他相继担任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王震同志主动请缨进军新疆,获得批准。陕甘宁青诸省解放后,1949年9月,他率部直逼新疆,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为最终实现解放大西北的任务、巩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同志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新疆分局第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务。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领导剿匪、土改等工作,改造和团结起义部队,指挥军队屯垦戍边、兴修水利、发展工业和各项事业,迅速稳定了新疆的社会秩序,实现了新疆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为促进各族人民的团结,巩固新疆边防,倾注了全部精力,也为新疆现代化工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就是在他的积极建议下创建的。
1954年2月,王震同志转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同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他亲赴一线,率领铁道兵部队抢建黎湛铁路、鹰厦铁路,圆满落实了中央军委关于开辟华南出海通道、巩固东南海防的战略部署。1956年以后,王震同志长期担任农垦部部长。他领导农垦战线的广大职工群众、转业官兵,在祖国边陲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创建了一大批军垦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使之成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一支主要力量,成为国家生产粮食和油、棉、橡胶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并创造了农工商贸一条龙的成功经验,锤炼出传承至今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1955年,王震同志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1956年在党的八大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王震同志遭受迫害。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党的九大、十大上,仍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72年,他参与国务院的业务领导。1975年1月,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他协助周恩来总理抓经济工作,支持邓小平同志进行全面整顿,发展国民经济。
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他坚决支持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为挽救党、挽救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他积极参与推动平反冤假错案,反对"两个凡是",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张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在党的十一大、十二大上,他继续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并任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经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连任国务院副总理。
1988年4月,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王震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震坚决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衷心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推动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国务院分管国防工业部门工作和担任中央军委常委期间,他为改善我军装备,推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军转民生产做了大量工作。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岗位上,他支持经济特区的创建,关心民族地区的建设,牵挂科技文教事业的发展,重视外交工作和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晚年岁月中,他坚决拥护和支持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努力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和社会政治稳定,对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完全统一寄予殷切期望。
临终前,王震仍然牵挂着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事业,对党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人物评价
王震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壮丽的一生。他在六十多年革命生涯中表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胆略和政治智慧,形成的崇高思想、品德和风范,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学习王震同志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王震同志历经各种考验,始终表现出共产党人探索真理的勇气、忠贞不渝的信仰和高瞻远瞩的眼光。他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在民主革命时期,他始终坚持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正确道路。"文化大革命"中,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前途是光明的,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之时,他反复强调,越是在复杂的环境中,越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他语重心长地寄语中青年干部: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和对待新情况、新问题,不被局部的变动扰乱自己的视线,不因暂时的挫折而停止前进的步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坚信,全党同志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一定能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们要学习王震同志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王震同志在战争年代是革命猛将,在和平时期是建设闯将。他勇于并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是我们党著名的实干家。革命战争时期,王震同志是湘赣苏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和雁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为这些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浴血奋战,做出了重要贡献。新疆和平解放后,他一手抓剿匪、土改和建党、建政,一手抓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的恢复与发展,率领部队白手起家,进行大规模生产建设,为新疆的长期稳定和后来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开端。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受命率领铁道兵在技术、装备落后的条件下修建铁路,为了保进度、抢工期,他把铁道兵总部从首都北京搬到现场。在他的有力指挥下,黎湛、鹰厦两条铁路线相继提前建成投入使用,开创了中外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从天山山脉到东南大地,从北大荒到海南岛和西南边陲,他到处留下辛劳的足迹,为我国农垦事业的大发展树立了不朽的丰碑,为建设和保卫边疆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积极倡导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最早带队考察经济特区的中央领导人之一,也是海南建省和扩大沿海开放的积极倡议者之一。
王震同志一生勇挑重担,勇往直前,是富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的老一辈革命家。我们要学习王震同志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的崇高风范。王震同志具有坚强的党性原则,他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在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王震同志一直重视党性锻炼和修养,始终把自己担负的工作置于党组织的领导之下,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坚决同一切摆脱或削弱党的领导的错误言行进行斗争。
1936年,在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他顶住压力,命令焚毁张国焘授意下发的鼓吹分裂党和红军的图书和宣传资料,成为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的一段佳话。1954年,人民解放军实行整编,他从国家需要的大局出发,主动提出从井冈山时期他就参与创建的几个红军师与其他部队一起集体转业,参加新疆的生产建设。王震同志在自己工作过的每条战线、每个部门和地方,都自觉坚持党的原则,模范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这使他在党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
我们要学习王震同志襟怀坦荡、率真赤诚的革命情怀。王震同志刚正不阿、光明磊落,胸怀宽广、无私无畏,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长征路上,他与广大官兵同甘共苦,风雨共济,常常替换担架员抬担架,在过草地的艰难时刻把节省的干粮分给断粮的战士。王震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护干部,善于团结使用知识分子。战争岁月,他不仅在肃反等运动中敢于抵制"左"倾错误,保护了一批知识分子干部,还积极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加强部队建设。
三五九旅南下时,他带了一批科学家、文学家和具有其他专长的知识分子到南方去开辟建立抗日根据地。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疆工作时,他高度重视吸收农业、畜牧、水利、地质、冶金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新疆的建设。在领导开发北大荒的日子里,他对被错划成右派下放的诗人艾青、作家丁玲夫妇等知识分子仍然以同志相待,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起信心,投入北大荒的建设之中。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大力推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与许多知识分子建立起真诚的友谊,使知识分子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王震同志高度的革命坚定性和政治敏锐性,王震同志孜孜不倦、勤奋学习的刻苦精神,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也都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学习。
后世纪念
1994年3月,大型文献纪录片《王震将军》、大型画册《王震》、纪念专辑《尊师重教的典范──王震同志》发行。同年10月,王震铜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落成。
1999年11月《王震传》(上卷)出版发行。
参考文献
- ↑ 徐庆全. “八老”与 1980年代政治格局. 炎黄春秋. 2015, (10): 23 [2016-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6).
- ↑ 王震传. 新华网. [2011-04-30].
- ↑ 司马勘. 那些误传被击毙在中国战场的日军高级军官. 凤凰网. 2010-12-27 (中文(简体)).
- ↑ 4.0 4.1 4.2 4.3 欧阳青. 大授衔:1955共和国将帅授衔档案. 北京: 长城出版社. 2011年: 359–362页. ISBN 978-7-5483-0058-8 (中文(简体)).
- ↑ 杨奎松. “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0: 387. ISBN 978-7-2030-6796-2 (中文(简体)).
- ↑ 王首道. 忆南征.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 2.
- ↑ 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538. ISBN 978-7-5097-1007-4.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编写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二卷.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0: 322. ISBN 978-7-80237-381-5.
- ↑ 9.0 9.1 9.2 胡子猛将王震. 新华网. [2011-04-30].
- ↑ 张高陵. 徐向前兵团征战记. 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7年: 30–31. ISBN 7562606641 (中文(简体)).
- ↑ 王树增. 解放战争(上).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 320. ISBN 978-7-02-007358-0 (中文(简体)).
- ↑ 张明金; 赵功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北京: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6: 135. ISBN 978-7-5033-1940-2.
- ↑ 《彭德怀传》编写组. 彭德怀传.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225. ISBN 978-7-80092-103-2.
- ↑ 李守孔. 中国现代史. 台北: 三民书局. 1973: 175. ISBN 9571406635.
- ↑ 高新. 习近平有意回避老父生前的反左历史. 自由亚洲电台. 2013-10-31.
- ↑ 王震. 新华网. [2011-04-30].
- ↑ 王年一. 大动乱的年代.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79. ISBN 9787010078632.
- ↑ 十三大前,赵紫阳与“左”斗智斗勇. 纽约时报. 2014年7月28日 (中文(简体)).
- ↑ 《王震传》编写组. 王震传. 人民出版社. 2008: 653–661. ISBN 978-7-01-006964-7 (中文(简体)).
- ↑ 赵紫阳.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Premier Zhao Ziyang. Simon and Schuster. 2009-05-09. ISBN 978-1-4391-5407-6.(英文)
- ↑ 赵紫阳录音回忆录《改革历程》节选. 美国之音. 2010-10-06.
- ↑ 王震宣称要带领随身警卫到广场硬拼一场. 外参新闻网.[失效链接]
- ↑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同志在广州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 [2011-04-30].
- ↑ 纪念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习近平讲话. 新华网. 2008-04-11 [2011-04-30].
- ↑ 王震与王季青的风雨情感路. 天山网. [2011-04-30].
- ↑ 26.0 26.1 Heirs of Mao’s Comrades Rise as New Capitalist Nobility. Bloomberg.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