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
內憂外患 |
nèi yōu wài huàn |
近義詞 :內外交困 反義詞 :國泰民安 出 處 :《管子·戒》 體 裁 :成語 釋 義 :國內的變亂和外來的禍患; 也指內部的糾紛和外部的壓力 |
內憂外患,漢語成語,拼音為nèi yōu wài huàn,指國內的變亂和外來的禍患;也指內部的糾紛和外部的壓力。[1]
目錄
成語出處
成語辨析
【反義詞】長治久安 四海昇平、紋絲不動、雞犬不驚、物阜民豐、平平穩穩、平平安安、太平盛世、太平蓋世﹑安居樂業、洪福齊天、喜從天降、天下大治、天下太平、國泰民安、風平浪靜、天下昇平、開誠布公、異口同聲、人云亦云、集思廣益、攜手合作,志同道合、萬眾一心、項背相望、團結互助、眾星拱月、眾星捧月、齊心同力、同心協力、從善如流、齊心協力、恪守不渝、一諾千金、忠貞不二、萬眾一心、啐啄同機 同甘共苦 步調一致 和衷共濟、一丘之貉 分甘共苦 同心一德 同舟共濟、眾志成城 群策群力 惺惺相惜、一心一德、同衾共枕、披肝瀝膽﹑同心同德﹑同舟共濟﹑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形疏心契、肝膽相照
【近義詞】內外交困 國步艱難、雞飛狗跳、人心惶惶、雞犬不寧、雞飛狗叫、日月參辰、三災八難、水深火熱,多災多難、天下鼎沸、三災六難 天災人晦、天下大亂、動盪不安﹑災難深重﹑世界大亂、兵荒馬亂、兵連禍結、各持己見、眾說紛紜、各執一詞、各行其是、各自為政、背道而馳、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各行其志、相忘江湖、各不相謀、言而不信、朝秦暮楚 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分崩離析、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日月交食、動盪不定、天下大亂
【歇後語】: 妻死賊上房
【燈謎】: 鬱悶成瘡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
示例
擺着那些七零八落的人才,要支撐這個內憂外患的天下,越想越覺危險。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一回�
過去的百年,我們的民族經歷了無數的~。[3]
魯迅 《而已集·寫在「勞動問題」之前》:「只因為本國太破爛,內憂外患,非常之多,自顧不暇了,所以只能將 台灣 這些事情暫且放下。」
《和郭沫若同志》:「內憂外患澄清日,痛飲 黃龍 定約君。」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大亂,大權被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家控制,魯定公成為一個傀儡,他聽說孔子開壇講學,主張「君君臣臣」以及「仁政」,召見孔子,與孔子分析魯國的內憂外患。孔子建議他外聯齊國,內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詞語分解
內憂的解釋 .內部的憂患。多指國家內部不安定。對外患而言。《左傳·成公十六年》:「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史記·秦本紀》:「國家內憂,未遑外事。」.心中憂慮。《漢書·張安世傳》:「 禹 謀反,夷宗族, 安世素小心畏忌,已內憂矣。」
外患的解釋 指外國的干涉侵略。內憂外患交迫。外來的禍害。多指外國的侵略。《禮記·雜記下》:「內亂不與焉,外患弗辟也。」 孔穎達 疏:「外患弗辟也者,外謂在外鄰國為其寇患。」《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朱熹集注:「拂士,輔弼之賢士。」
外文翻譯
英語翻譯: internal disturbance andforeign aggression
俄語翻譯: внутренние и внешние неурядицы
日語翻譯: (國の)內憂外患
參考文獻
- ↑ 內憂外患 .漢辭網[引用日期2014-11-07]
- ↑ 內憂外患的出處及用法 - 成語詞典 - 詞典網 成語內憂外患的解釋,多指國內不安定和外敵侵略。有時也比喻個人的情況。... 《管子·戒》:「君外舍而不鼎饋,非有內憂,必有外患。」 成語例句: 擺着那些七零八...
- ↑ 內憂外患的解釋_漢語詞典_詞典網 內憂外患的解釋:[domestic trouble and foreign invasion] 一國內部存在令人擔憂的不穩定因素,外部存在被侵略和戰爭騷擾的危害之患。形容政局不穩,危機四伏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