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泰雅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泰雅族
Atayal

图片来源台湾原住民资讯网
总人口
约91,021人(2019年1月)
分布地区
台湾中央山脉两侧)
语言
泰雅语(传统语言,有63,000人使用)
相关民族

泰雅族Atayal),旧称泰耶尔,属于南岛语族的一支,是在台湾的第三大原住民族群,为典型的高山民族,古有出草猎人头习俗。现世居台湾中央山脉旁的聚落。

泰雅人分布于台湾岛上的山地高山,为南岛民族之一。生活几千年的台湾原住民族群,分布于北部中央山脉两侧,东至花莲太鲁阁,西至东势,北到乌来,南迄南投县仁爱乡,曾是台湾原住民中分布面积最广的一族。

泰雅族的族名原意为“真人”或“勇敢的人”。考古学家认为在距今五千年前,泰雅族就开始在台湾活动,在浊水溪上游曾发现他们的遗址,年代约为西元前2000年至3000年间。

由于泰雅族的方言群众多,一般将泰雅族分为两大语系亚族,分别是泰雅亚族与赛德克族,共有二十五个方言群体。根据不同方言群泰雅族人的传说,其祖先起源包括三个地方,首先是于雪山山脉(大霸尖山),其次是今南投县仁爱乡的发祥村瑞岩部落,再来是位于南投县仁爱乡中央山脉的白石山。后来因人口增长开始往西北方向、东部及西南方向迁移。 在日治时期,泰雅族被称为北蕃,为台湾北部最大原住民族群,台湾南部最大族群则是被称为南蕃的布农族。现在,泰雅族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两侧,以及花莲、宜兰等山区,共分布台湾北部八县十三个乡内。总人口数约九万馀人,就人数而言,仅次于阿美族及排湾族,为台湾原住民族中的第三大族。 居住在新北市乌来区的泰雅族聚落,是全世界南岛语系居住地中,最北方的聚落。

族系分支

依其语言及风俗习惯的不同,传统上,人类学家通常将泰雅族分为“泰雅亚族”和“赛德克族”两个亚族,但在亚族之内还可以再继续做分类:

  • 泰雅亚族(Tayal)
    • 赛考列克群(Sekoleq)
      • 马卡纳奇亚群 (Makanaji):福骨群(Xalut/白狗群)、石加路群(Shyakalo)、金那基群(Mknazi)、大嵙崁群、南澳群
      • 马列巴亚群 (Malepa):屈尺群、大嵙崁群、卡奥湾群(Gaogan)、溪头群、司加耶武群(Sqoyaw)
      • 马里阔丸亚群 (Malikoan):马里阔丸群(Mrqwan)、马武督群(M'utu)
    • 泽敖列群(Tseole)
  • 赛德克族(Seediq)

值得注意的是,泰雅族内的不同方言群体虽然存有差距,但在文化与学术的分类上,自日本领台以来,一直被分类为同一个人群体,并以“泰雅族”做为族称。

随著台湾原住民民族自治的政治目标目益受到渴求与重视,花莲部份赛德克亚族太鲁阁群的人,不顾南投赛德克亚族太鲁阁群以及花莲其他赛德克亚族太鲁阁群、道泽群、德克达雅群的反对,主张以太鲁阁族做为新的族称,而从暨有的泰雅族中脱离。这个政治目标在2004年1月14日获得中华民国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的承认,让太鲁阁族正式成为第十二个台湾原住民族。

随后,反对以太鲁阁族做为新的族名的人,也发起正名运动,以“赛德克族”为族名[1],并于2008年4月23日正式成为第十四个台湾原住民族。

目前关于的泰雅族的各种论述,因为泰雅族与太鲁阁族、赛德克族分立的情况,出现了文化分类与政治分类相悖的困境。

文化特质

在台湾原住民中,在脸上刺青(人类学家称之为“纹面”或“文面”)的民族有泰雅族与赛夏族,而赛夏族的文面主要与泰雅族互动生存相关,赛夏族人本身不会刺文,多由泰雅族人执行,也因此,台湾真正拥有长久文面文化基础的,仅有泰雅族。 由于黥面一词在汉文原为古代的刑罚,多有负面的意思(马腾岳 1998),目前一般学术界与民间均改以“文面”称呼泰雅族人的此一文化,以视对于泰雅族文化的尊重。泰雅族语称文面为ptasan,有四种意义:

  1. 驱除邪魔的作用;
  2. 美丽雅观的效果;
  3. 族系的识别;
  4. 荣耀的象征。

纹面对于男子而言,是成年的标志也是勇武的象征。对于女子,则是善于织布 --- 泰雅族正以其精致的织布闻名于世 --- 的标记。事实上,除了美观、避邪,代表了女子的善织、男子的勇武以外,文面也是泰雅族死后认祖归宗的标志。

传统上,泰雅族的男婴出生一星期后,族中长老便会赠送一把刀,家人会将他的脐带放在打猎用的藤盒,由母亲将其抱至屋外,有向狩猎的路上,祝祷男婴成为勇猛的猎人,可以得知泰雅族男性是天生的猎人,男子到十二、三岁后,外出时必配刀,片刻不离身,不论外出或战斗都随时配刀,刀具可以说是泰雅族勇士的生命。泰雅族的刀具是原住民族群中,长度最长,弯度最弯,刀背最厚,文献记载中,泰雅族之勇士刀背厚达1cm以上,刀长甚至有超过90cm以上者。

泰雅族女子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跟著母亲学习织布的技巧,也开始为自己准备出嫁时的衣裳。当少女的织艺精进,也就是准许在脸上刺青的时候了。然而,文面的风俗在台湾的日治时期已经逐渐被禁止,目前仍保有纹面的泰雅人,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族人了。

历史上,由于泰雅族剽悍善战、坚韧耿直,因此在台湾的清治时期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的六、七年间,厉行开山抚番的政策下,几乎年年出兵攻打泰雅族,如大嵙崁之役等,造成泰雅族人死伤者众。日治时期,也不时爆发激烈的抗日事件,其中又以雾社事件(注:赛德克族)最为猛烈。也因为这样,泰雅族人的传统仪式文化,被日本人破坏和禁止的项目特别多,也强力受到日本‘皇民化运动’的改造。随后国民政府接收后,变本加厉大力推行同化政策,强制族人改为汉人姓名,并禁止学校教授族语,导致文化语言严重的断层。

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关于泰雅族文面的研究,可以参考卫惠林〈台湾土著诸族文身习俗之研究〉,在台大考古学刊十五十六集合刊(1950)。马腾岳《泰雅族文面图谱》(1998)

对猎场划分与部落和解时会举行埋石立约仪式。

    • 泰雅族的特色饮食~竹筒饭**

泰雅族以《米饭》为主要食粮,但因为经常要外出工作,发明了独特的《竹筒饭》。

外出的泰雅族会把米带在身上,到肚子饿的时候,便砍下较幼小的《竹》《茎》,上方留孔,下方密封,把米从孔隙中倒进去,然后用蒸煮的方法把米饭弄熟,吃时只须把竹子掀开,便可嗅到香气四溢的竹筒饭香。

泰雅族的竹筒饭以传统的竹筒香原味为主,后来为了符合客人的口味才加入香菇、鸡肉等食材。

社会组织

传统的泰雅族社会以狩猎山田烧垦为生,聚落以集居式的村落为主。大体而言,泰雅族的社会组织可以分成下列几个团体:(1)部落组织;(2)祭祀团体;(3)共负罪责团体(gaga);以及(4)狩猎团体。现简单分述如下:

  1. 部落组织:其部落的形成以血缘基础,以父系中心,由诸兄弟形成联合家族,财产与房舍共同拥有。由具聪明英勇有才智,有领导能力的人担任部落领袖,遇到部落有重大事情的,则由头目召集长老会议以决策之(泰雅社会中原来没有头目,是日治时期日本人为其治理之便而产生的。
  2. 祭祀团体:有共同祭祀对象的家庭祖合,如为了祖灵祭之进行而组成的团体。
  3. 共负罪责团体(gaga):是共同遵守诫律和规范的团体。泰雅人称之为gaga(一般称为祭团), gaga是一种社会规范,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的诫律,也是最具有约束力与公权力的团体,可以算是泰雅社会中行为道德与社会律法的最高维护与审判者。
  4. 狩猎团体:同一个猎团,集体狩猎时大家分工合作共劳共食共享。(改写自乡土文化教学与乡土文化研究 )

这四个团体的成员有互相重叠的特质,在不同部落,祭祀团体可能大于狩猎团体,其他的部落可能狩猎团体大于任何一个团体。但基本上各地的差异性颇大,无法一概而论。在这四个团体当中,由于gaga的性质最特别,也在学界当中获得最多的关注,成为不少学者的研究议题。

统计

以下统计包含尚未正名之太鲁阁族赛德克族人口

县市别泰雅族人口 (2000年) [2]
县市 泰雅族人口 总人口 比率
花莲县 2,673 331,372 0.81%
桃园市 19,701 2,136,702 0.92%
新竹县 16,009 544,624 2.94%
宜兰县 12,575 457,808 2.75%
南投县 5,959 506,966 1.18%
新北市 7,262 3,972,204 0.18%
台中市 8,787 2,754,191 0.32%
苗栗县 4,564 534,366 0.85%
台北市 2,692 2,702,925 0.10%
云林县 1,452 705,440 0.21%
高雄市 719 1,493,806 0.05%
新竹市 677 395,746 0.17%
基隆市 544 387,504 0.14%
屏东县 520 872,902 0.06%
台东县 363 204,919 0.18%
台南市 315 1,120,394 0.03%
彰化县 275 1,255,332 0.02%
嘉义县 192 552,749 0.03%
金门县 108 56,275 0.19%
澎湖县 81 83,214 0.10%
连江县 75 17,775 0.42%
嘉义市 74 266,126 0.03%
总计 91,883 22,300,929 0.41%
乡镇市区别泰雅族人口 (2000年)[2]
乡镇市区 泰雅族人口 总人口 比率
南投县仁爱乡 7,620 12,891 59.11%
花莲县秀林乡 7,516 13,674 54.97%
桃园市复兴区 7,484 11,120 67.30%
新竹县尖石乡 6,080 7,245 83.92%
花莲县万荣乡 4,334 6,083 71.25%
宜兰县南澳乡 4,125 5,199 79.34%
宜兰县大同乡 3,902 4,995 78.12%
苗栗县泰安乡 2,983 4,356 68.48%
台中市和平区 2,970 10,210 29.09%
新竹县五峰乡 2,867 3,985 71.94%
新竹县竹东镇 2,603 88,355 2.95%
桃园市大溪区 2,982 93,871 3.18%
南投县埔里镇 1,623 78,226 2.07%
花莲县吉安乡 1,607 75,913 2.12%
新北市乌来区 1,546 3,463 44.64%
云林县斗六市 1,305 102,818 1.27%
花莲县卓溪乡 1,292 5,529 23.37%
花莲县新城乡 1,223 26,754 4.57%
桃园市平镇区 1,504 220,665 0.68%
桃园市龙潭区 1,222 119,626 1.02%
桃园市中坜区 1,791 394,421 0.45%
桃园市龟山区 531 151,453 0.35%
花莲县花莲市 902 95,888 0.94%
桃园市八德区 1,199 191,536 0.63%
桃园市桃园区 1,170 432,316 0.27%
新北市新店区 660 288,701 0.23%
宜兰县宜兰市 577 90,293 0.64%
台中市北屯区 569 214,117 0.27%
桃园市杨梅区 811 163,107 0.50%
桃园市芦竹区 398 157,891 0.25%
桃园市大园区 215 86,609 0.25%
桃园市新屋区 70 48,697 0.14%
桃园市观音区 324 65,390 0.50%

泰雅族名人

歌手、演艺人员

艺文界

政治

军事

学术界

  • 笠征(日语:Ryu Masao,中文:刘三富,1943- 、台中梨山萨拉矛社泰雅语名字:Masao Umao,笠征其父亲名字:Umao Sadan):淡江文理学院中文系、东势中学担任一年教员、后1986年获得九州大学文学博士。日本福冈大学人文学部东亚细亚地域言语学科 教授;专长中国文学。

体育界

相关条目

注释

  1. 关于对“泰雅族”这个族群之内部分类比较详细的讨论,可以参考杨盛涂。
  2. 这里对“赛德克亚族”的分类系根据王田明。比较通俗的分法似乎是将这个亚族简单分成“西赛德克群”和“东赛德克群”(见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文化园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1. “还我族名” 赛德克族连署正名〉,2007年1月13日
  2. 2.0 2.1 行政院主计处编. 中华民国89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 台北市: 行政院主计处. 2002. 
  3. 立法院第8届第7会期外交及国防委员会第17次全体委员会会议纪录. 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 2015-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0). 
  4. 赛德克.巴莱效应,"屠村杀26妇孺“莫那鲁道不是英雄”-泰雅耆老控赛德克族勾结日本"[1],苹果日报,2011年 09月12日.
  5. 影剧中心/综合报导,"屠杀26妇孺 泰雅耆老控“莫那鲁道不是英雄”"[2],NOWnews,2011/09/12 10:36.

参考书目

  •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5. Atayal: A Language of Taiwan [online]. Dallas, Tex.: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cited 12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3].
  • 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nd,泰雅族,见原住民博览 [online]。台北: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引用于2004年10月14日]。全球资讯网网址:[4]
  • 杨碧川,1997,台湾历史词典。台北:前卫。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文化园区管理局,nd, 泰雅族 [online]。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文化园区管理局。[引用于 2004年10月27日]。全球资讯网网址:[5]
  • 陈茂泰,1973,泰雅族经济变迁与调适的研究 平静与望洋的例子。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陈茂泰,2001,台北县乌来乡泰雅族耆老口述历史。台北县板桥市:台北县政府文化局。
  • 达西乌拉弯·毕马(田哲益),2002,台湾的原住民 泰雅族。台北:台原。
  • 李亦园、徐人仁、宋龙生、吴燕和,1963,南澳的泰雅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五。
  •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 部落迁徙与拓展。台北:世界新专观光宣导科。
  • 廖守臣,1998,泰雅族社会组织。花莲:私立慈济医学暨人文社会学院。
  • 马腾岳著作摄影,1998,泰雅族文面图谱。台北:摄影天地杂志社。
  • 马腾岳,2003,分裂的民族与破碎的脸:“泰雅族”民族认同的建构与分裂。国立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 吴佰禄、马腾岳、阮昌锐、李子宁,1999,文面、馘首、泰雅文化:泰雅族文面文化展专辑。台北:国立台湾博物馆。
  • 孙大川总策划,2016,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与传说10泰雅族:彩虹桥的审判。台北:新自然主义。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