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山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央山脈,位於台灣,素有「台灣屋脊」之稱。因受造山運動時的強烈摺曲作用,整體山脈高聳挺拔。細數台灣兩百五十八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中央山脈就涵蓋了一百八十座,幾乎佔了百分之七十。其中列名「台灣五嶽」的有三座,列名「台灣三尖」的有兩座,列名百岳的更達六十九座,均為五大山脈之最。[1]
而所謂的中央山脈大縱走,其濫觴為民國60年,中華山協舉辦的中央山脈南北縱走會師活動。北端的起點為南湖北山,南段則至卑南主山為終點,也由此訂下了中央山脈大縱走的傳統定義。[2]
中央山脈,北起蘇澳,南止鵝鑾鼻,呈北北東至南南西走向,縱貫全島,長達500公里,為臺灣本島最長的山脈,有「臺灣屋脊」之稱,所以又稱「脊樑山脈」。
著名的百岳高峰如南湖大山(3742公尺)、中央尖山(3705公尺)、合歡山(3417公尺)、奇萊主山北峰(3607公尺)、奇萊主山(3560公尺) 、能高山(3262公尺)、丹大山(3325公尺)、秀姑巒山(3825公尺)、三叉山(3496公尺)、關山(3668公尺)等,其中位居中央的秀姑巒山,是中央山脈的第一高峰。
根據地理學家的統計,中央山脈的百岳名峰計有69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也達138座,是五大山脈之冠。地貌特徵上,中央山脈的東側有大斷層通過,非常陡峻,平均每公里的高度可降120公尺,所以由花蓮縣外海或是花東縱谷西望中央山脈,特別高大而聳立。地質特徵上,中央脈的岩層以變質岩較多,東側坡以顏色淺的石英岩、石英砂岩,或是俗稱大理石的變質石灰岩等較堅硬的岩石組成,易形成較高的山或較深的峽谷,例如太魯閣峽谷是全球最深且窄的大理石峽谷。又如南湖大山、中央尖山都是個以石英砂岩為主的山峰。
主稜和西側坡如果以顏色灰黑的板岩、硬頁岩等較脆弱的岩石組成,則容易形成較緩和的山勢和較矮的山峰,例如中央山脈西側的山地。大甲溪與濁水溪之間的中央山脈中段以西地帶,北由如白姑大山(3341公尺)起,往南有盆地如埔里盆地、台中盆地、集集丘陵、大肚台地、後裡台地、八卦台地等盆地、丘陵與台地群,是台灣地貌最複雜的區域。依據地質學者的研究,這個區域有許多斷層和褶曲,所以地貌特別複雜,地殼也特別不穩定,容易發生大地震和崩山等的災害,1999年芮氏規模7.3的921集集大地震就是發生在這個區域內。[3]
中央山脈高峰連綿,台灣百岳有許多名峰位於中央山脈之中。根據統計,中央山脈中的台灣百岳名峰總計有六十九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也達一百八十一座,總數是台灣五大山脈之冠。 中央山脈最高的五座百岳分別為: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關山。[4]
孕育台灣山林水土的中央山脈,在台灣地理上隆起有如一道屋脊,往下守護著其中賴以維生的萬物及生態系,自然豐度使得台灣成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因為高山阻隔,使得這道山脊人跡罕至,造就豐富的自然生態。
中央山脈地形險峻,原本就是各種生物聚集生長的天堂。北起插天山,南至大武山全長300公里的「中央山脈生態廊道」,佈滿11座大大小小的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重要棲息環境)、國家公園等不同尺度的保護區,這些保護區不是不夠大,就是呈現孤島式狀態,只是將生態系切割的更零散。
為了有效保留中央山脈生態系的完整性,1999年由農委會林務局著手規劃「中央山脈保育廊道」,不但建立完整的保護區生態系,以各種保育法令阻止不當開發,也可維護生物多樣性,保存物種基因庫。此外,提供了自然科學研究、自然教育環境以及增加原住民的就業機會,建立正向的合作關係,也提供國民生態旅遊的機會,進而推廣正確的自然保育觀念。
在中央山脈生態廊道中有3座國家公園,除此之外,最南端被視為原住民聖山的大武山,更是挹注由墾丁國家公園鎮守的恆春半島生物多樣性來源。[5]
中央山脈與颱風
臺灣最顯著的地形為中央山脈,中央山脈最高峰為玉山,其高度為3,952公尺,而其他也有許多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當颱風在接近臺灣時,受到地形影響,經常會有路徑偏折或移速加快的情況發生;而當颱風登陸後,除了因地形破壞使強度減弱之外,颱風中心更會有許多複雜的變化過程。
例如颱風從臺灣東部登陸時,中央山脈就像一把西瓜刀,把颱風切成上下兩半,颱風下層雲系因為受到中央山脈破壞而減弱,可能連中心位置都找不到,但上層雲系仍可通過中央山脈並且繼續發展,不過威力已不如登陸前強烈;有時候也可能在中央山脈的西側另外形成一個副中心,若環境有利這個副中心發展,它可能取代原來的颱風中心,造成颱風中心像是「跳」到另一邊一樣。中央山脈除了會影響颱風路徑及破壞颱風結構之外,更會影響風雨的分布,位在颱風環流迎風面的區域,常因地形造成降雨加劇而帶來顯著災害,反之位在背風面的區域雖然有時可能很接近暴風圈,但感受到的雨勢或風勢相對較不明顯,因此地形是影響颱風風雨分布的關鍵之一。[6]
什麼是生態廊道
野生動物的棲地,常因各種道路及土地開發,導致形成不相鄰的小塊狀棲地,就是棲地破碎化,因此阻隔了野生動物的自然遷移。
生態廊道的概念是運用綠帶或是通道,串聯原本不相連的區塊。保育上的生態廊道包含可讓野生動物自由移動的涵洞隧道、或田埂、道路、河溪兩側的樹籬綠帶,及可串聯森林的大面積造林。而所採用的綠帶植物種類均為原生植物,讓野生動物不僅可以棲息、還可以覓食及繁殖。我們以為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是兩條平行不相往來的山脈,其實不然。在人類尚未大幅進駐開發之前,兩山脈間是廣袤的森林綠帶,有如連體嬰般緊密相連,野生動物得以自由穿梭。如今卻因道路開發、河岸工程水泥化而切斷兩者的交流。
為了重新串聯兩者之間的關聯,農委會啟動的國土綠網計畫,開啟台灣第一條海岸山脈到中央山脈,長達 2.5 公里、接近 500 公尺寬,國內最大尺度的生態廊道。2018年 3 月 12 日植樹節當天,總統府的中樞植樹也首度移師東部舉辦,地點選在馬太鞍與太巴塱傳統領域因台 9 線阻隔所造成的破碎帶植樹,種下可生產糧食或有利動物棲息及覓食的林木或矮灌木,以此宣示國土綠網政策目標與決心。
2018年啟動「國土生態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其中一項重大工程,就是以生態廊道,重新將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縫合串聯起來。
2009 年農委會與台糖公司平地造林,位在光復鄉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如今初具綠帶形式,如今進一步規劃長達 2.5 公里長、300~500 公尺寬的綠帶,增加兩山脈野生動物交流的機會。「這是台灣第一條大尺度生態廊道,透過跨部會合作,期待未來會有第二條、第三條,由點到線到面,構築越來越綿密的綠網。」
此次植樹的樹種,以花東縱谷原生樹種及蜜源植物為主,茄苳、烏桕、光蠟樹、苦楝、樟樹、青剛櫟、月橘、樹蘭、厚葉石斑木、木槿等,並諮詢部落意見,增加九芎(阿美族語Du li/Tolik/lalidec)、台東火刺木(阿美族語alemet)阿美族常用的植物。光臘樹吸引獨角仙,開花時是很好的蜜源;茄冬的種子是鳥喜歡的食物,也能涵養水源。[7]
視頻
【認識台灣的五大山脈】
【深藏中央山脈的黑盒子:台灣黑熊的美麗與哀愁】
【MIT 台灣誌 #555 中央山脈大縱走 北一段 中央尖山 下死亡稜線】
【MIT台灣誌 #583】中央山脈大縱走 南三段~急凍在零下十度的快樂營地_201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