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奥古斯都·林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 图片来源搜狗 |
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 | |
---|---|
出生 |
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 | 1902年2月4日
逝世 |
1974年8月26日 美国夏威夷州哈纳 | (72岁)
国籍 | 美国 |
教育程度 |
西德维尔·佛瑞德斯学校 雷东多联合高中 |
母校 |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辍学) |
职业 | 飞行员、作家、发明家、探险家与社会活动家 |
信仰 | 信义宗 |
配偶 | 安妮·默洛·林德伯格(Anne Morrow Lindbergh) |
儿女 |
查尔斯·林德伯格三世 琼·林德伯格 兰登·林德伯格 安妮·林德伯格 史考特·林德伯格 瑞福·林德伯格 |
父母 |
查尔斯·奥古斯特·林德伯格 艾格林·林德伯格(Evangeline Lodge Land Lindbergh) |
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1902年2月4日-1974年8月26日) 又译林白,是一位著名美国飞行员、作家、发明家、探险家与社会活动家。他于1927年驾驶单引擎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Spirit of St. Louis.),从纽约市罗斯福飞行场横跨大西洋飞至巴黎巴黎-勒布尔热机场,成为历史上首位成功完成单人不着陆飞行横跨大西洋的人,并因此获赠荣誉勋章。美国圣地亚哥林德伯格国际机场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早年
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是瑞典移民的后代,在利特尔福尔斯成长。其父查尔斯·奥古斯特·林德伯格(Charles August Lindbergh)是律师,他从1907年至1917年担任国会议员,曾反对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因此受到批评[1]。其母艾格林·林德伯格是底特律卡斯技职高中的化学教师[2]。早年林德伯格曾对药物有兴趣。林德伯格后来毕业于华盛顿西德维尔·佛瑞德斯学校[3]与加州雷东多高中[4] ,他后来也移居到加州。他在1920年进入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就读,但是后来于1922年2月停止机械工程的课程,开始参加了飞机师和机械师训练[5]。
展开飞行生涯
林白在1922年成为内布拉斯加州飞机公司飞行学校学生,并于1922年4月9日进行生涯首次飞行,当时教练机驾驶为奥托·蒂姆[6]。林白于1923年5月进行生涯第一次单人飞行,地点是在乔治亚州阿梅里克斯。他也购买了私人飞机柯蒂斯 JN-4(Curtiss JN-4 "Jenny"),并决定要独自进行飞行。他在1923年于阿肯色州湖村完成生涯首次夜间飞行[7]。
1924年3月19日,他开始随美国陆军航空队,接受一年的飞行员训练[8]。在毕业8天前,林德伯格在1925年3月5日经历了严重飞行事故,他与另一架飞机在空中相撞,被迫跳伞逃生[9]。
他在3月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后,成为一位航空军事预备队飞行师,成为少尉[10]。他于1920年代在圣路易斯线工作,在1925年11月晋升为中尉[11]。
1925年10月,林白进入圣路易罗伯逊飞机公司(RAC)工作,提供圣路易和芝加哥之间的服务,中继站是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及皮奥里亚(梅伍德场)[12]。林白继续CAM-2的总飞行师,直到1927年2月中旬为止。当时他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监督圣路易斯精神号的设计和建造[13]。
首次单人不着陆横跨大西洋飞行
1927年5月20日,林德伯格驾驶单引擎飞机圣路易斯精神号(机型为莱安NYP-1),从纽约市罗斯福飞行场起飞,目的地是巴黎,准备飞越大西洋,进行不着陆单人飞行。在接下来的33.5小时中,林白面临许多挑战,包括以10,000英尺(3,000米)的高度掠过两个积雨云,也在10英尺(3.0米)的高度飞越海面。他曾在雾中迷航好几个小时。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仅靠著天文航海技术及航位推算法(Dead reckoning)来引导飞行方向[14]。
他于5月21日22:22顺利抵达巴黎-勒布尔热机场,守候在当地的观众估计有150,000人之多。林德伯格在警察及军队的保护下才得以从人群中脱身[15]。林德伯格立刻成为世界著名的人物,更因此获奥特洛奖(Orteig Prize)。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欧洲法西斯主义盛行时,林德伯格数次奉美军之命往德国。1938年,赫尔曼·戈林授林德伯格德国荣誉勋章,林德伯格接受,表示了林德伯格和纳粹亲近。林德伯格更拒绝将勋章交还德国,声称这样做是对纳粹首领“不必要的侮辱”。
纳粹德国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林德伯格得到孤立主义和亲德国政治派系的支持。林德伯格于1940年末成为是美国第一委员会发言人,然后很快就成为最具份量的发言人[16],在纽约市麦迪逊广场花园和芝加哥士兵球场的演说吸引无数观众。1941年1月23日,林德伯格在国会前提案建议美国和希特勒建立中立关系。1941年9月11日在爱荷华州迪莫伊的一个集会中,林德伯格批评犹太人背后操纵,要美国加入同盟国。他同时表明他认为美籍犹太人不太爱国。虽然林德伯格不曾将其勋章交还,但当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质问其忠诚时,林德伯格从美国陆军航空团辞职。
可是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后,他想回到航空团,却得不到同意。结果他一直以平民顾问协助二战中的美国。美国陆军航空队虽然与他合作,林德伯格以他的经验提供其他飞行员如何进行长距离飞行以及延长飞机的航程,他并且以平民的身分飞行过50次的战斗任务,其中一次还击落过一架日本战机,只是这个纪录当时没有公开。
晚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居住在康乃狄克州,同时担任泛美航空及美国空军的顾问。1954年艾森豪威尔将林德伯格晋升为准将。之后林白知悉有一个研究火箭的团队,立刻予以金援,并替其谋得美国军方高层的眼界,这个研究团队的领导者即是“美国火箭之父”戈达德。
1953年,他出版自传《圣路易斯精神号》。这本书后来获得了1954年普利兹奖[17] ,2004年太空船1号 16P(SpaceShipOne flight 16P)将《圣路易斯精神号》送上太空。从1960年代开始,林白参与保护濒危物种运动,例如座头鲸和蓝鲸[18]。
1968年12月,他在历史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前一天,访问了阿波罗8号的成员。1969年7月16日,林白与前瑞安飞公司总裁T·克劳德·瑞安(曾建造圣路易斯精神号)在卡纳维拉尔角观看阿波罗11号发射[19]。
晚年,林德伯格移居到夏威夷毛伊岛生活。他在1974年因淋巴癌去世[20] ,葬于Palapala Ho'omau教堂。
家庭生活
林德伯格的妻子是作家安妮·默洛·林德伯格(Anne Morrow Lindbergh),他们在1929年结婚,共育有六名子女。其长子小查尔斯·奥古斯特·林德伯格在1932年新泽西家中被绑架,最初凶手要求五万美金赎金,后来提高到七万。但是最后小查尔斯·林德伯格遭到撕票,该案件震惊美国,被视为“世纪犯罪”。记者H·L·门肯将之形容为“耶稣复活以来最重大的犯罪”[21]。凶手后来被认定是一位德国的移民布鲁诺·豪夫曼(Bruno Richard Hauptmann),他最终被判处死刑,1936年4月3日于纽泽西州立监狱执行[22],但许多人相信他只是倒霉的替死鬼。英国侦探小说作家阿嘉莎·克莉斯蒂(Agatha Mary Clarissa Christie)据此疑案发挥写成《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林德伯格从1957年开始至到逝世之前,一直和比他小24年的德国帽子制造者Brigitte Hesshaimer存在亲密关系。他们育有三名子女,但是一直将掩盖这件事情,甚至其子女也不知父亲的真实身分。女儿Astrid后来阅读到杂志上有关林德伯格的文章,并发现林德伯格写给Hesshaimer的一百多封书信。她在Hesshaimer和安妮·林德伯格都去世2年后,于2003年将此事件公开。
2002年,查尔斯·奥古斯都·林德伯格的孙子埃里克·林德伯格为了纪念林白成功飞越大西洋75年,重复了一次林德伯格1927年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路线[23]。
相关作品
- 菲力浦·罗斯的虚构历史小说《反美阴谋》(The Plot Against America)。
- 1957年导演比利·怀德的传记电影《林白征空记》(原名The Spirit of St. Louis,即圣路易斯精神号;又译《壮志凌云》),由另一位真实的空军英雄詹姆斯·史都华主演。
参考
- ↑ Larson 1973, pp. 208–209.
- ↑ Larson 1973, pp. 31–32.
- ↑ Lindbergh 1927, pp. 19–22.
- ↑ Berg 1998, p. 22.
- ↑ Lindbergh 1927, pp. 22-25.
- ↑ Lindbergh 1927, p. 25.
- ↑ Lindbergh 1927, pp. 63–65.
- ↑ Berg 1998, p. 73.
- ↑ Lindbergh 1927, pp. 144–148.
- ↑ Moseley 1976, p. 56.
- ↑ "Charles Lindbergh: An American Aviator." charleslindbergh.com. Retrieved: February 15, 2010.
- ↑ "Robertson Aircraft Corporation." charleslindbergh.com. Retrieved: February 15, 2010.
- ↑ Lindbergh 1953, p. 79.
- ↑ Lindbergh 1927, pp. 218–222.
- ↑ Lindbergh 1927, pp. 224–226.
- ↑ Mosley 1976, p. 257.
- ↑ "1954 Winners." The Pulitzer Prizes. Retrieved: November 22, 2011.
- ↑ Bower, Bruce. "The strange case of the Tasaday: were they primitive hunter-gatherers or rain-forest phonies?" Science News, May 6, 1989.
- ↑ "Private Pilot Textbook GFD." Jeppesen. Retrieved: January 19, 2011.
- ↑ "Choosing Life: Living Your Life While Planning for Death: Charles Lindbergh." cancersupportivecare.com. Retrieved: January 19, 2011.
- ↑ Newton 2012, p. 197.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7-02-04.
- ↑ "Hoffman Carries Fight to Critics; Insists Lindbergh Case Not Fully Solved."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6, 1936, p. 42.
- ↑ Silverman, Steven M. "Another Lucky Lindy Lands in Paris." People, May 3, 2002. Retrieved: January 22, 2011.
参考文献
- Lindbergh, Charles A. Charles A. Lindbergh: Autobiography of Valu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7. ISBN 0-15-110202-3.
- Lindbergh, Charles A. Spirit of St. Louis. New York: Scribners, 1953.
- Lindbergh, Charles A. The Wartime Journals of Charles A. Lindbergh.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0. ISBN 978-0-15-194625-9.
- Lindbergh, Charles A. "WE" (with an appendix entitled "A Little of what the World thought of Lindbergh" by Fitzhugh Green, pp. 233–318). New York & London: G.P. Putnam's Sons (The Knickerbocker Press), July 1927.
外部连结
- Lindbergh foundation
- 查尔斯·奥古斯都·林白. Claim to Fame: Medal of Honor recipients. Find a Grave. [June 17, 2009].
- 查尔斯·奥古斯都·林白 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Retrieved: June 17, 2009.
- The Lindbergh Family Papers, including some materials of the famous aviator, are available for research use at the Minnesota Historical Society
- Minnesota Historical Society
- Lindbergh Related Items in the Missouri History Museum Collection
- Listen to the story of Charles Lindbergh online – The American Storyteller Radio Journal
- Lindbergh's first solo flight
- Pat Ranfranz:CharlesLindbergh.com
- 林德伯格从巴黎到比利时的飞行,庆祝他跨大西洋的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