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解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解方(1908年-1984年4月9日),原名解如川,字沛然,吉林省東平(今東豐縣小四平鎮)人。少將軍銜[1],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

生平

少年入東北軍

解方在奉天第三高等中學讀書時,與張學良胞弟張學銘是同學。因為張學銘欣賞解方出眾的才華,故邀請解隨其前往日本讀書。在國軍中官至少將,在解放軍中也是少將,所以被稱為「雙料少將」[2]

東京成城學校學習日語,並初涉軍事。在日本學習半年後,張學良調解方回國。國內短暫的軍旅生活後,1928年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期步兵科進修,並按照規定服役於日軍第3師團第6聯隊。因為不久之後發生濟南慘案,該聯隊被調派前往中國支援侵華日軍,解方憤而離隊。日本為拉攏奉系軍閥,並沒有追究,解方仍進入學校學習。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在日軍見習半年後於1930年回國,任天津市保安總隊隊長、天津市警察局偵緝隊長(當時張學銘任天津市市長兼公安局長)。九一八事變後,1931年11月8日晚10時30分駐天津日本軍在土肥原賢二指揮下,分3路向市政府和市警察局大樓發起猛烈進攻。解方率領保安隊憑藉簡易工事,給日軍迎頭痛擊。1931年12月1日清晨,日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再次發動大規模進攻。解方率領保安隊頑強反擊,取得勝利。史稱「天津事件」。

1935年在東北軍第五十一軍軍部參謀處任二科中校科長,積極對于學忠、張學良進行反蔣、聯共抗日的宣傳。曾三次被張學良派赴廣西密見李宗仁白崇禧,聯絡合作抗日。西安事變發生時,他密傳張學良親電,使駐蘭州的東北軍于學忠部隊及時參加反蔣行動,把駐蘭州的中央軍全部繳械。1937年2月任中共東北軍上層工作委員會委員,隨東北軍東調蘇北。參加徐州會戰台兒莊戰役。1939年初任第五十一軍第一一三師第三三七旅上校副旅長。1939年夏任第一一四師少將參謀長,中共五十一軍(地下)工委書記。

投身革命

1931年參加革命,193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6月奉命到延安。1942年毛澤東周恩來親自接見,並建議改名為解方(諧音「解放」),任中央軍委情報部三局局長。1942年進入延安中央黨校學習,任中共中央黨校軍事訓練班秘書長。1945年任八路軍120師358旅參謀長、呂梁軍區參謀長。

東北夏季攻勢前夕的1947年5月上旬,解沛然向遼東軍區肖勁光司令員、陳雲政委建議:要攻克梅河口,必須先掃清外圍之敵。5月13日,南山城子之戰打響。

1948年11月任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兼湖南軍區參謀長。第四野戰軍暨中南軍區司令部教育處處長併兼中南軍政大學教育長。

1951年朝鮮戰爭談判代表團,分別為解方、鄧華、南日、李相朝、張平山。

1950年解方改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副軍長。1950年3月5日,解方率356團攻打潿洲島並取得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中,解方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因解方精通日語,粗通英語聰明機智,所以還擔任朝鮮停戰談判志願軍代表、朝中方面代表團代表。朝鮮政府授予他自由獨立一級勳章和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

朝鮮停戰後,歸國任中央軍委軍訓部副部長、1954年任日內瓦會議越南停戰談判中方顧問、軍事學院科學研究部部長、副教育長,高等軍事學院教育長、副院長,後勤學院副院長等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排名第一。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文革時,他被誣衊為「呂正操張學思、解方、閻寶航、高崇民、賈陶、劉瀾波東北反黨集團」,入獄8年。

視頻

解方 相關視頻

張學良為西安事變「懺悔」:立志救國,反倒誤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