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免洗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免洗筷。原圖鏈接

免洗筷免洗餐具的一種,一般指使用一次就拋棄的竹筷們外帶便當時商家通常會在包裝時附上一副。小吃店、快餐店或路邊攤,也會供應客人一副免洗筷;免洗筷的使用量非常大,而它的材料來自森林,意謂著全球每天數以億計的使用量,代表著森林正逐漸在消失。

概述

免洗筷一般是採用竹子製造而成。木材來源如白楊樹、山楊、白樺、檜、等等。在日本,對衛生筷的原料十分講究,因為不同原料的衛生筷會影響食物的味道,例如日式法國料理多會選用箸或箸,而燒鳥店(烤雞肉店)、日式中華料理、拉麵店會選用白樺箸,因為使用較高級的木材,用餐時散發幽香會增進食慾。然而免洗筷常因吸收濕氣發霉,所以製作時必須添加漂白劑防腐劑等等,人體若吸收過量會危害健康。

製作

添加有害物質

現在台灣幾乎找不到MIT的免洗筷,業者從國外進口一整包,約100雙的筷子才賣22元,等於一雙只要不到0.22元的成本,如此低廉的價格,也讓人對品質感到憂心,目前針對竹筷回收的疑慮,衛生福利部表示,目前無明文規定回收次數,但仍會持續取締含有過量有毒物質的免洗筷。根據統計,台灣一年就從國外進口約39億雙免洗筷。衛生署抽驗兩批,來自於印尼越南的免洗筷,含有不該被驗出的聯苯,而聯苯屬於農藥,食用過多可能導致血癌。在製作過程中,業者會用雙氧水和二氧化硫來讓筷子不發霉,看起來賣相比較好。這些用完就丟的筷子,售價相當低廉,有的甚至一雙只要兩毛錢左右(0.22元),因為利潤很低,反觀台灣的竹子和人力成本都比較貴,所以幾乎沒有廠商在生產,因此市面上看到的免洗筷,幾乎都是來自東南亞或是中國大陸。所以為了自身健康,消費者最好養成自備筷子的習慣。[1]

使用習慣

一次性使用後拋棄

隨著外食人口逐年增加,店家通常會提供一次性筷子,避免顧客自行攜帶筷子的麻煩。餐廳也會準備免洗筷子給顧客。對店家而言,用過的筷子不用洗滌,又可以節省不少的人力成本,客人也省麻煩,在雙方都圖便利的情況下,隨處可見免洗筷,同時也有些人認為免洗筷乾淨衛生,可以避免經唾液傳染的疾病傳播,且吃素麵蕎麥麵烏龍麵等麵類時,免洗筷比塗漆筷較容易挾起食物等等因素,促使免洗筷被大量使用,但最終結果是破壞生態。

快速夷平森林

免洗筷的材料來自森林樹木的砍伐,尤其是人口眾多的中國,光是一頓午餐就會用上3300萬根免洗筷,而人們每天會丟棄的免洗筷數量是1億3千萬雙。代表光是為了生產這個人們只會用上一餐的產品,就得夷平一整座森林。全球每天數以億計的使用量,代表著森林正逐漸在消失,這是人類必須要正視和改善的課題。方便的一次性使用,造成一場人為的生態浩劫。

減量活動

「除去餐具」活動避免用後丟棄

國外有個名為「除去餐具」(Cut Out Cutlery)的活動,是由伊朗美國人Sheila Morovati所發起的,她是一家名為HabitsofWaste.org組織的負責人。她的舉動在當時引發很大的迴響,迫使現在各個主要外送服務的App(例如Uber Eats, Postmates, Doordash 及Grubhub)都將附上餐具的選項預設為「不需要」,藉此挽救了2億個免洗餐具被丟棄的命運。同時,這個組織還在2017年控告了中國最大的餐飲外送公司,成功逼使他們停止給予免洗餐具作為App的預設選項。

疫情創高峰

限外帶免洗筷用量激增

自從 Covid-19 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餐廳不開放內用只許外帶,讓附帶拋棄式餐具的外送服務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高峰,無法避免使用免洗餐具,「回收再利用」(Recycling)的作法已不足以解決問題,於是Sheila覺得應該要提倡「升級再造」(Upcycling),將這些本來會丟進垃圾堆或掩埋場裡的東西升級為更有價值的東西,才能吸引更多人投入。加拿大ChopValue就是將免洗筷「升級再造」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公司。

升級再造

ChopValue的創辦人Felix Böck謙稱自己只是一個「擁有工程學位的木匠」,他在德國鄉村的森林中長大,對木材相當痴迷。他熱愛竹子,在他生長的巴伐利亞州並不常見,而是在學習木材工程期間,在衣索匹亞的一次工作實習期間才看到。後來他到加拿大溫哥華,攻讀有關竹子的複合材料博士學位時,愛上了吃壽司,但對人們吃完壽司後就將竹筷丟棄的現象覺得很傷心。這些竹筷從樹開始,經過製造加工,然後經歷了9000公里才被運到溫哥華,但僅使用了20分鐘後便被丟棄。溫哥華每天大約會丟棄100000根竹筷。Felix決定從節省竹筷的資源效率這件事中創造可行的商業機會,於是在2016年成立了ChopValue。

循環經濟

減量、再循環、再利用

ChopValue是一家提倡「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家具設計公司,具有創新環保的新經濟思維模式。 舊有消費方式大都是屬於從上游到下游,垂直線性的經濟模式稱為「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即從生產到消費,不斷的製造出廢棄物。ChopValue的目的是將「線性經濟」(Linear Economy)轉為「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循環經濟」是以「資源回收」及「循環再利用」為基礎,讓所有的物質及能源在不斷循環的經濟活動中得到合理且持久的利用,從而將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程度。「循環經濟」有「減量」、「再循環」、「再利用」的三大原則。

具體作法

ChopValue將拋棄式免洗筷的「升級再造」發揮得淋漓盡致。

  1. 為了避免餐具被丟棄,外送服務應該將附上餐具的選項預設為「不需要」。
  2. 將現有的概念整合在一起並調整,便能成為一項可持續且盈利的事業。
  3. 用回收筷「升級再造」的桌子,價位可以與一張實木桌子相仿。
  4. 用特許經營制度,吸引更多人投入「升級再造」事業,快速實現大量回收的目標。

實木桌流程

回收筷升級再造變實木桌

Felix這位擁有工程學位的木匠將回收筷「升級再造」的桌子,成品價位可以與一張實木桌子相仿。成功將免洗筷創造極高附加價值。疫情前ChopValue每天收集接近300公斤左右的免洗筷,現在能收集到100公斤,最多150公斤。筷子回來後,在「微型工廠」(Micro-Factory)作業,並開放民眾參觀流程。

首先,他們在一個特製的機器上,將雜亂的免洗筷藉由來回晃動堆疊整齊,接著將它們浸入一種水性的樹脂內作為保護塗層,然後放入巨大的烤箱中,烘烤5小時以上。烤箱內的溫度高達華氏200度(約攝氏93度),可以殺死所有的細菌。接下來,再以敲打的方式將免洗筷敲散,好在下一個步驟中能均勻分散。這些免洗筷接著進行分批測重,每一批的重量大約是560公克,然後用一台 ChopValue 所發明的液壓機器,以數百磅的壓力壓縮這些免洗筷。工序的核心,是把免洗筷聚合成一個全新、統一的工程材料,拿來做成8×8英寸(20.32×20.32公分)的磚片,最終產品上的基本模組(Base Modular),能被研磨並組裝成家具,也可以切割成較小型的產品,像是杯墊,甚至是骨牌等。[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