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免洗餐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免洗餐具

圖片來自news.cts.

免洗餐具,又稱「一次性餐具」、「即用免洗餐具」,泛指僅供一次使用、用後免洗的消耗性廉價餐具,材質有保麗龍塑膠等,常見的塑膠刀叉湯匙、免洗竹筷、紙碟、紙杯等,都是用後免洗僅供一次使用之消耗性廉價餐具。雖然「免洗餐具」可以避免一些唾液傳染的傳染病,如A型肝炎;但用後即丟卻也造成大量]垃圾與廢棄物處理的環保問題。

概述

免洗餐具的材料,以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為主流。PP耐熱溫度約100℃ ~ 135℃,不受環境濕度影響,缺點是低溫時韌性較差;PS耐熱度較低,大約70℃ ~ 90℃,對陽光照射、酸鹼度適應程度差。

種類

塑膠材質的辨識特徵-PS材質辨識特徵:PS材質屬硬膠類的塑膠,重擊易脆裂,容器輕折有白痕出現,發泡製品即為保麗龍。PP材質辨識特徵:表面較粗糙,韌性更強。

保麗龍盒

日常生活中,大尺寸保麗龍盒會常見於街市蔬菜及海鮮等店,盛載生果、鮮魚等。細尺寸的保麗龍盒常見於酒樓餐館外賣打包等,而方便即興消費,顧客不必出示自備食物盒。保麗龍盒由聚苯乙烯氯氟碳化合物製造的,價錢便宜但不耐用,二次使用也不衛生,所以就稱為「用完免洗物料」,而且在自然環境難以分解,焚燒處理又會放出有毒的氣體。因為保麗龍盒它的性質隔熱,所以有一定的保溫功能。常用於成載食物,例如有午餐便當等等,也稱為食物盒及飯盒等。此膠盒在工廠由發泡膠膠粒加熱射出成型。

免洗筷

「免洗筷」又稱為「衛生筷」、即用免洗筷子,是指一般只使用一次就拋棄的筷子,一般是採用木頭或竹子製造而成。一般餐廳或是小吃店,多會供應客人一副這種筷子;如果是外帶的便當,通常也會在包裝的時候附上一副。

環保問題

雖然使用免洗餐具可以避免一些唾液傳染的傳染病,如A型肝炎,但用後即丟亦會造成大量垃圾並引起廢棄物問題。免洗餐具濫用,不但耗費資源、製造大量垃圾,而若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非「原物品再使用」),其過程亦耗費資源、油料、電力及有關能源,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環境破壞苦果,也是人類要自行承擔的。

溶出微量「塑化劑」

市面常見的免洗餐具,都因為要標示商品或店家名稱、或廣告行銷的文字樣,可能使用含或其他重金屬油墨塗料。不同材質的免洗餐具,只要含鉛或其他重金屬,在接觸太熱、太酸的飲料或湯品時,除了會溶出微量「塑化劑」,也都可能將鉛等重金屬溶出。 由於一般民眾很難分辨免洗餐具可承受幾度高溫液體,若不得已要使用,最好以塑膠的原色,也就是透明為主,並避免裝填滾燙開炸食品、含酒精柑橘類等酸性飲料

政策限用

2016年8月1日起, 台北市政府府外各級單位,如區公所、聯合醫院動物園等,全面實施禁用「一次性餐具」、及「美耐皿餐具」,也禁售「瓶裝水」,這將包括282所公私立國小、國中和高中;要求應該全面採用「環保餐具」,禁用塑膠刀叉湯匙、免洗竹筷、紙碟、紙杯、紙等紙類、塑膠類的餐具。

2019年8月,台灣行政院環保署發布公告〈修正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該公告內容,在2006年針對「政府機關、學校餐廳不得提供免洗餐具」之規定下,為持續推廣該方案,新增規定:「百貨公司業、購物中心量販店業,於其提供餐飲之場所供消費者現場食用時,不得提供各類材質免洗餐具。」

多使用「環保餐具」

為保障健康,環保署倡用「環保餐具」,材料是對人體無害、無毒無味、易降解的原料,其生產製造、使用和銷毀過程均無汙染,產品質量完全符合國家食品衛生要求,產品用完後,具有易回收再使用、易處置或易銷毀等特點的食品容器。[1]

疫情影響

紙容器用量激增

自 2019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免洗餐具的使用量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50%,因對重複清洗餐具有疑慮,部分學校及政府單位向地方環保局申請90天可恢復使用免洗餐具,據統計,暫時提供免洗餐具的有105個單位;而百貨公司則因為來客數減少,沒有提出使用免洗餐具的申請。

受疫情影響,外食多改為外帶、外送,因而使用大量免洗餐具,但目前外帶、外送並未在限塑規範中,如何規範、降低免洗餐具的使用量,環保署仍在研商。時任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行秘書顏旭明表示,因為疫情關係,用來裝餐食的廢紙容器回收量暴增,相較於去年,今年的紙容器回收率增加逾50%。[2]

2019年紙容器回收量月平均量為6720噸,根據回收基管會最新數據,2020年1到4月平均量為1萬700公噸,分別為1月8695公噸、2月8599公噸、3月1萬1808公噸、4月1萬3740公噸。爾後國內疫情趨緩,民眾外食放心使用可重複清洗餐具;時任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大眾以為免洗餐具可以避免接觸,但重複使用的餐具如果好好清洗,其實比免洗餐具更乾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