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鄧家先 | |
---|---|
出生 | 1964年9月31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碩士研究生導師 |
知名於 | 研製 |
知名作品 | 核武器 |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鄧稼先
國 籍: 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 :安徽懷寧縣
出生日期: 1924.06.25(甲子年)
逝世日期: 1986.07.29(丙寅年)
職 業: 科學家、物理學家
畢業院校: 西南聯合大學、美國普渡大學
主要成就: 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
視頻
鄧稼先臨終遺言,聽來讓人敬佩和難過
人物簡
鄧家先,男,1964年9月31日生於湖北鍾祥,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與我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獲得者、核物理學家鄧稼先的友誼長達半個世紀,在世界科學界傳為美談。...
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奠基者 配 偶 許鹿希 所屬黨派 九三學社、中國共產黨 稱 號 「兩彈」元勛
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
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
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86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1987年和1989年各獲一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 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由於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鄧稼先在一次實驗中,受到核輻射,身患直腸癌,於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2歲。 [2]
視頻
鄧稼先不懼危險,用手去拿核彈頭,得知自己遭到核輻射後合影留念
人物關係
早期經歷
1924年6月25日出生於安徽懷寧縣的鄧家祖屋,也叫鐵硯山房的祖居內。
父親鄧以蟄當時是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哲學系教授, [4] ,
與楊振寧父親楊武之是多年之交, 母親王淑蠲,操持家務。 [5] 鄧以蟄四個子女,鄧稼先排行第三,鄧稼先出生8個月以後,隨母親和兩個姐姐來到北平(即北京);1936年,考入北平崇德中學初中二年級,讀至高一(因抗日戰爭,崇德中學在1939年停辦)。
這三年,他在英文、數學、物理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崇德中學,與高他兩班的楊振寧成為好友。 [6]
視頻
聽聞新中國成立了,鄧稼先唱歌向楊振寧告別回國
求學報國
鄧稼先少年時光生活在國難深重的年代,七七事變以後,
日本侵略軍進入了北平城。不久北大和清華都撤向南方,鄧稼先的父親身患肺病,咳血不止,全家滯留下來。 [7] 1939年9月,鄧稼先再入北平志成中學,讀高中二年級。
1940年5月,鄧稼先為避迫害,未讀完高二,途徑上海、香港和越南的海防、老街,到達昆明。
7月-9月,在昆明升學補習班學習。9月,入四川江津國立第九中學,讀高中三年級至畢業。 [8]
1941年,鄧稼先進入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成立於抗戰極端困難時期,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三校合併而成,條件簡陋,生活清苦。
儘管如此,聯大卻有非常良好的學術空氣,先後培養出了不少優秀人才,鄧稼先受業於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績圓滿完成了大學四年的學業。 [9] [10] 抗日戰爭勝利時,他拿到了畢業證書,在昆明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統治的鬥爭。
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京大學教職工聯合會主席]]。[11]
鄧稼先在北京大學教學,他想的是,要到科學水平更高的美國去,學習更先進的知識,掌握更先進的知識後,報效祖國。
抱着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獲得了博士學位!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2] [13] 鄧稼先留學的時候,生活很艱苦,開始沒有獎學金,吃飯不敢按飯量吃,只能按錢吃。
有一段時間,他和洪朝生(後在科學院低溫物理中心工作)合住在一位美國老太太的閣樓里,有一次他倆去吃飯,兩份牛排端上後,鄧稼先看了看,對洪朝生說:「我這塊小,你那塊大。」洪朝生就把自己那份給了鄧稼先。
視頻
兩彈元勛鄧稼先:為這份事業死了也值得
毅然回國
鄧稼先的成就,也納入了美國政府的視線,他們打算用更好的科研條件、生活條件把他留在美國,他的老師也希望他留在美國,同校好友也挽留他,但鄧稼先婉言謝絕了。
1950年10月,他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和二百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回到國內。[14] 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師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設,開設了中國原子核物理理論研究工作的嶄新局面。
同年與何祚庥、徐建銘、于敏等人合作,在《物理學報》上相繼發表了《β衰變的角關聯》、《輻射損失對加速器中自由振動的影響》、《輕原子核的變形》等論文。為中國核理論研究做出了開拓性的工作。 [15]
視頻
「兩彈元勛」鄧稼先因病去世,臨終前說了一句話,感動無數人
兩彈元勛
當時,中央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原子彈。
1958年6月21日,毛澤東在軍委擴大會議上說:「原子彈就是那麼大的東西,沒有那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那麼好吧,我們就搞一點吧,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此後不久,中國第一個原子反應堆啟動成功![16]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劉傑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徵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 [17] 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妻子表示支持。
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18]
當鄧稼先得知自己將要參加原子彈的設計工作時,興奮難眠,同時他又感到任務艱巨,擔子十分沉重。
視頻
鄧稼先為國家事業隱姓埋名28年,妻子許鹿希信守諾言,痴情等待!
1958年8月,鄧稼先調到新籌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隨後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0月16日,以聶榮臻為主任的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越來越多的仁人志士匯集到北京,緊張而有序地投入到這項秘密的工作中來。 [19]
從此,鄧稼先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任務中去;首先,他帶着一批剛跨出校門的大學生,日夜挑磚拾瓦搞試驗場地建設,硬是在亂墳里碾出一條柏油路來,在松樹林旁蓋起原子彈教學模型廳;在沒有資料,缺乏試驗條件的情況下,鄧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彈理論的重任。為了當好原子彈設計先行工作的「龍頭」,他帶領大家刻苦學習理論,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學研究。鄧稼先向大家推薦了一攬子的書籍和資料,他認為這些都是探索原子彈理論設計奧秘的嚮導。[20] 由於都是外文書,並且只有一份,鄧稼先只好組織大家閱讀,一人念,大家譯,連夜印刷。
為了解開原子彈的科學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學家們決心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研製出我國的「爭氣彈」。
那時,由於條件艱苦,同志們使用算盤進行極為複雜的原子理論計算,為了演算一個數據,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個多月,算9次,要花費一年多時間,又請物理學家從出發概念進行估計,確定正確,常常是工作到天亮。作為理論部負責人,鄧稼先跟班指導年輕人運算。
每當過度疲勞,思維中斷時,他都着急地說:「唉,一個太陽不夠用呀!」 [21] [22]
在北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着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24]
1959年,鄧稼先根據中央決策「自己動手,從頭摸起,準備用8年時間搞出 彈子原」,選定中子物理、流體力學和高溫高壓下的物理性質這三個方面作為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主攻方向。選對主攻方向,是鄧稼先為中國原子彈理論設計工作做出的最重要貢獻。 [25] [[26]-[27]]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國處在嚴重的困難時期。對於中國的原子能事業來說,那是一個卡脖子的時代。1959年6月20日蘇共中央來信,拒絕提供原子彈數學模型和有關技術資料。8月23日,蘇聯又單方面終止兩國簽訂的國防新技術協定,撤走全部專家,甚至連一張紙片都不留下,還譏諷說:「離開外界的幫助,中國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就守着這堆廢銅爛鐵吧。」 [28] [[29]-[30]]
視頻
鄧稼先與楊振寧兩次會面,鄧稼先用事實證明什麼是愛國!
為了記住那個撕毀合同的日子,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工程代號定名為「五九六」。 [31] [32]
在這以後的五年時間裡,科學家們和工程技術人員克服了資料少,設備差,時間短,環境惡劣等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迎來了中國原子彈研製工作的決戰階段。 [33]
中國大西北昔日的荒涼景象。就連生存都是很難的。可見搞科學研究時也是非常困難,然而「五九六」的戰士們憑着愛國心和革命的豪情壯志,硬是把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羅布泊、馬革裹屍的古戰場建設成中國第一個核武器基地。[34]
1962年9月11日,由羅瑞卿審定,二機部向中央打了一個:「兩年規劃」的報告,此報告提出爭取在1964年,最遲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此時,鄧稼先和其同事拿出了原子彈理論設計方案,為中國核武器研究奠定了基礎。
1963年2月,在華北某地參與並指導了核試驗前的轟炸模擬試驗。9月,接聶榮臻元帥命令,鄧稼先、于敏率領九院理論部研究原子彈的原班人馬,承擔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理論設計任務。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
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採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
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
這同法國用 8年零6個月 、美國用7年零3個月、蘇聯用6年零3個月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35] [36] [37] 中國能在那樣短的時間和那樣差的基礎上研製成「兩彈一星」 (前蘇聯8年、美國6年、法國4年、中國2年8個月),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議。
楊振寧來華探親返程之前,故意問還不暴露工作性質的鄧稼先說:「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製的。
這是真的嗎?」鄧稼先請示了周恩來後,寫信告訴他:[[「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製的。」]] [38] 楊振寧看後激動得流出了淚水。正是由於中國有了這樣一批勇於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
視頻
東方:鄧稼先為了回報祖國,歷經千幸萬苦都回來了
文革期間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在周恩來請示毛澤東後,中央決定,國家研製核武器的基地和人員不能受衝擊,加上他們所處的是軍事管制單位,因此「文化大革命」一開始,鄧稼先所在的單位和他個人沒有受到衝擊。正是在這種保護下,鄧稼先和一批研製核武器的科學家繼續埋頭苦幹,取得了許多新成就。
1971年, 造反派侵襲九院,許多建立過大功的科學家蒙冤被整,鄧稼先和于敏、胡思得等人也被集中到青海基地遭受批鬥。
有的造反派還在批鬥中要求科學家們把核武器研究關鍵數據「交待」出來,這使身處逆境的鄧稼先經受了嚴重的考驗。
在被批鬥時,鄧稼先為了不給中國的核武器事業帶來巨大的損失。他沒有說一句違心的話,雖然處境很危險,他卻和其他科學家一起,決不把重要科研成果披露一絲一毫。
他開列了在北京要見的人名單,第一個人就是鄧稼先, 周恩來總理 批示要鄧稼先回京會見,救出了鄧稼先,也解救了一批中國寶貴的科學家;依照 周恩來總理 的指示,鄧稼先連夜寫信告訴楊振寧:「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自己研製成的,沒有一個外國人參加。」
此信派專人乘民航航班送到上海,在1971年8月16日餞行的晚宴上送到楊振寧手中。 [39] [40]
1972年, 任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 任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院長。是年,在一次試驗中,身體受輻射影響,但仍堅持工作。
晚年生活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稱學部委員)。[41]
1982年,獲全國自然科學一等獎。當選為中共第十二屆中央
委員會委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稱學部委員)。[42]
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是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距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整整20年,鄧稼先指揮他一生中最後的一次核試驗, [43] 鄧稼先高興地寫下:「紅雲沖天照九霄,千鈞核力動地搖。
二十年來勇攀後,二代輕舟已過橋。」翌年,他的癌細胞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
1985年, 因直腸癌於7月30日住院。
這時,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他進了醫院,再也沒能走出來。
他住了363天,動了3次手術。363天裡,他一直疼痛不止,止痛的杜冷丁從每天一針發展到一小時一針,全身大面積溶血性出血。[44] 時年,因「原子彈的突破和武器化」和「氫彈的突破及武器化」,兩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1986年6月,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任命鄧稼先為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癌症晚期大出血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45] 時任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專程從外地趕回北京參加鄧稼先的追悼會。在追悼會上說:「鄧稼先同志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典範,是我國科技工作者的驕傲。」 [46]
鄧稼先的岳父、全國政協副主席、許德珩老人也在他送的大幅挽幛上悼念鄧稼先:「鄧稼先逝世,我極悲痛!」 [47] 在地球的另一面,遠隔萬里重洋的昔日好友楊振寧教授懷着無限悲痛的心情,也給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教授發來了電報。 [48]
視頻
有一種感動叫鄧稼先,為國奮戰到最後,沒有他中國將一直受到威脅!
主要成就
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 [49]
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50] 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試驗工作。[51]
鄧稼先不僅注重科技實驗,還格外注重對科學理論的及時梳理和總結。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巨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後,他還在工作之餘着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群論」。 [52]
擔任職務
鄧稼先歷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員,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職。鄧稼先還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人物評價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他的祖國中國的強盛,為了中國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
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
他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跡。 他是最具有農民樸實氣質的科學家。鄧稼先敏銳的眼光使中國的核武器發展繼續快步推進了十年,終於趕在全面禁止核試驗之前,達到了實驗室模擬水平。 [53] [54] [55] 時年13歲的鄧稼先無法忍受這種屈辱,當眾把一面日本國旗撕得粉碎,並扔在地上踩了幾腳。
這件事發生後,鄧以蟄的一個好友勸他說,此事早晚會被人告發,你還是儘早讓孩子離開北平吧。
無奈之下,鄧以蟄讓鄧稼先的大姐帶着他南下昆明,那裡有南遷的清華和北大教授,還有眾多的老朋友。
臨走前,父親對他說「稼兒,以後你一定要學科學,不要學文,科學對國家有用。」鄧以蟄憑自己的經驗寄希望於鄧稼先,但這句話在鄧稼先的腦海里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56]
「許身國威壯河山」
1979年,在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
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破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57]
1985年,鄧稼先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
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58]
最後一枚獎章
鄧稼先一生功勳卓著,獲獎無數,他生前的最後一枚獎章是在醫院的病房裡獲得的。
1986年7月17日下午,時任國務院 副總理李鵬 、全國總工會書記羅干、國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亞、核工業部部長蔣心雄等領導,前往解放軍總醫院,向鄧稼先頒發全國勞動模範證書和獎章,以表彰他為中國核武器研究工作和核事業所作出的特殊貢獻。
這是「七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第一個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授出的第一枚全國勞動模範獎章。 [[59]-[60]]
鄧稼先莊重地把獎章戴在胸前,高興地說:「今天李鵬副總理親臨醫院授予我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我感到萬分激動。
核武器事業是成千上萬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我只不過做了一小部分應該做的工作,但黨和國家就給我這樣的榮譽,這足以說明黨和國家對尖端事業的重視。我現在雖然患病,但我要頑強地同疾病作鬥爭,爭取早日恢復健康,為國防科研事業再盡一些力量,以不辜負黨和國家對我的希望。」 [[61]-[[62]] 就在戴上這枚獎章的12天後,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全身大出血,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為之奮鬥、奉獻了一輩子的中國核事業。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鄧稼先對妻子許鹿希說:「假如生命終結後可以再生,那麼,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
視頻
鄧稼先的妻子在報紙上看到原子彈的消息,才知他在做什麼
庶民本色
在「兩彈元勛」鄧稼先留給後人的照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學究形象。
實際上,鄧稼先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在衣食住行上均表現出極強的「庶民本色」 [63] 。
鄧稼先穿衣服從不挑剔,一般就是一套灰色咔嘰布的中山裝,衣服樣式也基本沒什麼變化,一套衣服一穿就是很多年,很久也不見他置辦新衣服 [64] 。不過鄧稼先的着裝是十分講究的,他的衣服雖然不新,但從來都是乾淨、整齊,從不因為工作繁忙而在服裝上顯示出「沒時間收拾」的樣子[65] 。
在經濟條件允許的範圍內,他總是在節假日吃上一頓。鄧稼先很喜歡請客,每每花上10元錢在飯館請同事們熱熱鬧鬧地吃上一頓。
而一個人的時候,他也不忘一飽口福。調回北京後,他一般都要在星期天去岳父許德珩家裡團聚一次。
而在去岳父家的途中,鄧稼先都選擇在當時北京的繁華地段西單附近下公交車,找一家有名的飯館用餐。
這樣做,既可以不給岳父家裡添麻煩,又可以滿足自己的愛好。雖然鄧稼先身居領導職務多年,但從不開單間、去雅座,而當時散座席上還沒有「排隊叫號」一說,所以每當進入正值飯點的餐廳,鄧稼先就和普通市民一樣,看準了一位要吃完的食客,站在其後面等座,有時一等就是半個小時 [67] 。
鄧稼先喜歡喝酒,在聚餐或下館子時,只要不影響工作,一般都會喝上比較好的白酒二兩,但從不過量[68] 。
鄧稼先的父親鄧以蟄也喜愛飲酒,親家許德珩去看望鄧以蟄的時候,往往會帶上一瓶頂級的國產白酒作為禮物送給親家。
鄧以蟄在得到許德珩送來的酒後,往往叫兒子鄧稼先來陪他喝上一杯,而鄧稼先也是只喝二兩。
在許進的印象中,鄧稼先只有一次喝酒「突破」到三兩。究其原因,時值鄧稼先團隊的一位同志的子女由於種種原因而無法參加高考,一時又沒有解決之策,讓他非常發愁,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多喝了好幾杯[69] 。
鄧稼先除了喝酒,香煙也抽得很「勤」,一天大概一包左右[70] 。
他抽煙也很講究,一般只抽當時的一個牌子,實在沒有了偶爾也用另一種代替,抽的時候喜歡加上一個煙嘴。但當時這兩種香煙很難買到,於是鄧稼先就不把煙帶在身上,而是會放幾盒在辦公室,讓喜歡抽煙的同事們分享。因此,除了談工作的一部分人外,很多同事來辦公室找鄧稼先說的頭一句話是:「老鄧,來一根。[71]」
調回北京後,鄧稼先有了一些業餘時間,就喜愛上了聽京劇,且不管什麼戲都喜歡聽。
由於工作時間不固定,他從來不預先買票,也不託別人幫着買,而是一有時間就趕到北京護國寺的劇場前,和別人一起等退票。他「經驗」豐富,從來不在售票窗口等退票,而是在離劇場稍遠的地方尋找「真想退票」的人,結果每次均能買到價格適當的退票,準時進入劇場 [73] 。
當時,國管局於每星期六晚上在政協禮堂放電影,一般連放兩場,鄧稼先每場必看。他看電影,從來都是坐公交車前往,有時電影結束得很晚,末班公交車沒有了,政協機關的同志想叫個車把他送回家,他都是連說「不用,不用」,邁開腳步向家的方向走去[75] 。
視頻
兩彈一星的研發人員,講述鄧稼先國防科研奉獻,觀眾熱淚盈眶
家庭背景
鄧石如(1743~1805),鄧稼先六世祖,中國清代書法家、篆刻家。清代書法金石學家和文壇泰斗、經學宿儒,鄧派的創始人。
鄧傳密,書法家。鄧稼先五世祖,鄧石如之子,畢生極力搜集鄧石如遺墨、金石,並以唐人雙鈎之法摹之。晚年主講於石鼓書院。
鄧繩侯,書畫家,鄧石如重孫,詩文書畫皆清回絕俗。曾任安徽都督府教育司司長。著《毛詩講義》、《離騷解詩》等。
鄧藝孫是鄧稼先的祖父,教育家,曾任安徽教育司長,在安徽學界是頗有名氣的人物。 ]
父親:鄧以蟄(1892~1973)是著名書法家鄧石如的五世孫,教育家鄧藝孫的第三子,現代美學家、美術史家、教育家。 母親,王淑蠲,常年在家主持家務。
鄧季宣,鄧稼先四叔,著名教育家。安徽教育界的重要一人,曾任安慶高級工業學校校長、宣城師範校長;抗戰時期,任國立九中總教導主任兼高中第一分校校長,九中代理校長。
鄧仲純,鄧稼先二叔,醫生,老舍稱之為好友。
鄧仲純、鄧以蟄與陳獨秀繫懷寧同鄉世交,情同手足,早年一同留學日本。
1937年「七七事變」後,陳獨秀從南京獄中釋放,次年8月初鄧仲純終於在重慶上石板街尋訪到陳獨秀,遂接陳獨秀一家到他所在的江津去居住。
鄧仲純在江津開了一家「延年醫院」,此後鄧仲純便是陳獨秀的義務保健醫生兼通訊員。直到陳獨秀死,都得到鄧仲純、鄧季宣兄弟和鄧蟾秋、鄧燮康叔侄的悉心照顧,喪事也是鄧氏叔侄協同民國江津縣政府料理。
大姐鄧仲先(姐夫:鄭華熾,物理學家)、二姐鄧茂先、弟鄧槜先。
許鹿希,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其父許德珩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76]
鄧志典;鄧志平[77]
後世紀念
1996年7月29日,是 兩彈元勛 鄧稼先 逝世十周年的紀念日。
這一天,中國政府進行了第45次也是最後一次核試驗,以使人們永遠銘記他對中國核武器研製事業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並鄭重聲明:「自1996年7月30日起,中國開始暫停核試驗。」
這標誌着中國終於和其他核大國一樣,跨過了原子彈、氫彈、第二代核武器、核禁試等四個階段,進入了實驗室模擬的自由天空。 [78]
199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中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追授鄧稼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8年,鄧稼先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評選的中國十大傳播科技優秀人物。 [79] [80]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鄧稼先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
舊居
視頻
王洛勇、劉琳跨時空情景演繹《等待》,致敬兩彈元勛鄧稼先
鄧稼先舊居位於四川省梓潼縣城南長卿山,山腳南紅磚牆圍起的院落,就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當年所在地。香樟和梧桐蓊鬱掩映中,鄧稼先舊居在院子東南頭一片平房的最前排,為二室一廳僅有30多平方米的套間。屋裡面保留了當年原貌,非常的簡樸、寧靜。 [81]
2008年4月,九三學社四川省委將鄧稼先的舊居(位於四川梓潼)作為「思想建設教育基地」。
鄧稼先舊居內陳列有「兩彈元勛」鄧稼先工作生活了十六年的陋室及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鄧稼先在這樣偏遠的山村,在這樣簡陋的小院工作生活了十六年!他住的幾間平房極其陋室:辦公室里一張普通的辦公桌,一把普通的藤椅,兩張單人布沙發,一個小茶几!只有那台手搖式計算機和高大的鐵皮櫃無聲的訴說着昔日主人的不普通!臥室里有一個靠牆的一大排書櫃,還有一個祖傳的鐵架床,另有一個平常的衣櫃和一個衣樁,衣樁上有鄧稼先經常穿的那件深藍色的外套!
藝術形象
涉及鄧稼先有關藝術作品
文學作品
圖書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
《兩彈元勛——鄧稼先》 | 祁淑英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2008-1-1 |
影視作品
作品名稱
電影 《橫空出世》
出 品 方
北京電影製片廠
主 演
李雪健、李幼斌、陳瑾、高明 [82]
導 演
備 注
本片講述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誕生內幕;著名演員李幼斌飾演陸光達(原型即為鄧稼先)。
作品名稱
電影《鄧稼先》
出 品 方
中共常州市委宣傳部、常州廣播電視台、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
主 演
巫剛、劉蓓、湯鎮宗 [84]
導 演
備 注
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鄧稼先》於2009年5月上映。影片講述了[[「兩彈元勛」鄧稼先]]為實現原子彈和氫彈成功爆破而無私奉獻一生的事跡。
視頻
1986年,「兩彈元勛」鄧稼先因病去世,臨終前的話感動無數人!
參考資料
- ↑ 鄧稼先]中國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西陸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父親],清華大學中國知網
- ↑ 鄧稼先父親],清華大學中國知網
- ↑ 1986年7月29日 「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鳳凰資訊[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兩彈元勛]精英名人堂[引用日期2013-09-28]
- ↑ 1986年7月29日 「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兩彈元勛]精英名人堂[引用日期2013-09-28]
- ↑ 1986年7月29日 「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1986年7月29日 「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1986年7月29日 「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1986年7月29日 「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兩彈元勛]精英名人堂[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廈大女博士基層調研嫌條件太差 她的傲慢從哪來]新浪網,2017-12-19
- ↑ ],西陸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兩彈是他的勳章]青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帥男組合SHINee出道(附圖)]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3-09-28]
- ↑ 逼出來的「兩彈一星],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3-09-28]
- ↑ [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3-09-28]
- ↑ 1986年7月29日 「兩彈」元勛鄧稼先逝世]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兩彈元勛]精英名人堂[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兩彈是他的勳章]青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群力奮戰自當先]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節選----他選擇了核物理專業 ), 石家莊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永遠的豐碑:鄧稼先]搜狐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懷寧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懷寧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懷寧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兩彈元勛]精英名人堂[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人民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兩彈元勛]精英名人堂[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兩彈元勛]精英名人堂[引用日期2013-09-28]
- ↑ 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核工業部為表彰鄧稼先20多年來為發展中國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貢獻,為使他那不計名利、甘當無名英雄和艱苦奮鬥、捨生忘死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號召廣大科技人員向他學習。 當眾撕碎侵略者的旗子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槍聲響起。 22天後,北平淪陷了。 日本侵略者召開了 「慶功會」 。
- ↑ 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把生命放在危險之間,把國家領向安全地帶],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踏遍戈壁共草原 群力奮戰自當先]中國青年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帥男組合SHINee出道(附圖)]浙江老年報[引用日期2013-09-28]
- ↑ SM公司打造新星五人帥男組合SHINee出道(附圖)]新浪網,2017-12-19
- ↑ 鄧稼先,兩彈是他的勳章]青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中國政協新聞網.2014-10-16[引用日期2015-01-26]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中國政協新聞網.2014-10-16[引用日期2015-01-26]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中國政協新聞網.2014-10-16[引用日期2015-01-26]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引用日期2015-01-26]
- ↑ 鄧稼先-兩彈元勛]精英名人堂[引用日期2013-09-28]
- ↑ 資料:「兩彈元勛」鄧稼先大事年表 ),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05-07]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懷寧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感人生平事跡]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28]
- ↑ 兩彈元勛──鄧稼先]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舊居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搜狐[引用日期2013-09-28]
- ↑ [引用日期2013-09-28]
- ↑ [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引用日期2013-09-28]
- ↑ 鄧稼先]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引用日期201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