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波罗的海」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720 海洋志總論 using HotCat
HLY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sea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name = 波罗的海
+
! <p style="background: #8DB3D3;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波罗 的海''' </p>
| image = Baltic Sea map.png
+
|-
| caption = 波罗的海地图
+
|<center><img src="https://regenerationinternational.org/wp-content/uploads/bigstock-Baltic-Sea-Coast-Beautiful-Se-382059473-1030x688.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regenerationinternational.org/2020/10/02/blue-carbon-the-climate-change-solution-youve-probably-never-heard-of/baltic-sea-coast-beautiful-sea-shore-with-blue-water-gulf-of-f/ 圖片來自regenerationinternational]
| image_bathymetry =
+
</small>  
| caption_bathymetry =
+
|}
| location = 欧洲
 
| coords = {{Coord|58|N|20|E|type:waterbody_region:XZ_scale:5000000|display=inline,title}}
 
| type = [[海]]
 
| inflow = [[道加瓦河]]、[[尼曼河]]、[[涅瓦河]]、[[奥得河]]、[[维斯瓦河]]
 
| outflow = 丹麦海峡
 
| catchment_km2 = 1641650
 
| basin_countries = ''' 沿岸''':[[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德国]]、[[拉脱维亚]]、[[立陶宛]]、[[ 兰]]、[[俄 斯]]、[[瑞典]]<br />''' 非沿岸''':[[白俄罗斯]]、[[捷克]]、[[挪威]]、[[斯洛伐克]]、[[乌克兰]]<ref>{{cite web|title=Coalition Clean Baltic|url=http://www.ccb.se/newsletters/2005/07/map_final.jpg|accessdate=5 July 2013|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602044612/http://www.ccb.se/newsletters/2005/07/map_final.jpg|archivedate=2013年6月2日}}</ref>
 
| length_km = 1600
 
| width_km = 193
 
| area_km2 = 377000
 
| depth_m = 55
 
| max-depth_m = 459
 
| volume_km3 = 21700
 
| residence_time = 25
 
| temperature_high_C =
 
| temperature_low_C =
 
| salinity =
 
| shore_km = 8000
 
| islands = {{Link-en|波罗的海岛屿|List of islands in the Baltic Sea|诸多}}
 
| islands_category = 波罗的海岛屿
 
| cities = [[哥本哈根]]、[[格但斯克]]、[[赫尔辛基]]、[[加里宁格勒]]、[[基尔]]、[[克莱佩达]]、[[吕贝克]]、[[吕勒奥]]、[[里加]]、[[罗斯托克]]、[[圣彼得堡]]、[[斯德哥尔摩]]、[[塔林]]、[[图尔库]]
 
| trenches =
 
| benches =
 
| frozen =
 
| reference = <ref>[http://books.google.lt/books?id=r9CgJNV_6KAC&pg=PA75 Oceanographic data]</ref>
 
}}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丹麦]]诸岛之间。波罗的海的沿岸地区是[[波罗的地区]]。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丹麦]]诸岛之间。波罗的海的沿岸地区是[[波罗的地区]]。
行 39: 行 13:
  
 
==名称==
 
==名称==
 +
[[塔西陀]]根据日耳曼民族[[苏维汇人]]将之称作“苏维汇海”(''{{lang|la|Mare Suebicum}}'')<ref>[[Tacitus]], [[Germania (book)]]: ''Ergo iam dextro Suebici maris litore Aestiorum gentes adluuntur, quibus ritus habitusque Sueborum, lingua Britannicae propior.''[http://www.thelatinlibrary.com/tacitus/tac.ger.shtml#45] – ''Upon the right of the Suevian Sea the AEstyan nations reside, who use the same customs and attire with the Suevians; their language more resembles that of Britain.''[http://www.gutenberg.org/files/2995/2995-h/2995-h.htm]</ref>,而第一个将之称作“波罗的海”(''{{lang|la|Mare Balticum}}'')的则是11世纪德意志编年史家不莱梅的亚当。“波罗的海”一名的来源没有定论,它可能与日耳曼词汇''{{lang|de|belt}}''有关,指代两条贝尔特海峡,但也有人认为它来源于[[拉丁语]]词汇''{{lang|la|balteus}}''(腰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贝尔特海峡的名称可能也与丹麦语中的''{{lang|da|bælte}}''有关,其含义同样是“腰带”。不莱梅的亚当将海域比作一条腰带,因为它横贯陆地,就如一条腰带一般(''{{lang|la|Balticus, eo quod in modum baltei longo tractu per Scithicas regiones tendatur usque in Greciam}}'')。
  
[[塔西陀]]根据日耳曼民族[[苏维汇人]]将之称作“苏维汇海”(''{{lang|la|Mare Suebicum}}'')<ref>[[Tacitus]], [[Germania (book)]]: ''Ergo iam dextro Suebici maris litore Aestiorum gentes adluuntur, quibus ritus habitusque Sueborum, lingua Britannicae propior.''[http://www.thelatinlibrary.com/tacitus/tac.ger.shtml#45] – ''Upon the right of the Suevian Sea the AEstyan nations reside, who use the same customs and attire with the Suevians; their language more resembles that of Britain.''[http://www.gutenberg.org/files/2995/2995-h/2995-h.htm]</ref>,而第一个将之称作“波罗的海”(''{{lang|la|Mare Balticum}}'')的则是11世纪德意志编年史家不莱梅的亚当。“波罗的海”一名的来源没有定论,它可能与日耳曼词汇''{{lang|de|belt}}''有关,指代两条贝尔特海峡,但也有人认为它来源于[[拉丁语]]词汇''{{lang|la|balteus}}''(腰带)<ref name="Latin-etymology">{{sv icon}} [http://runeberg.org/nfbb/0435.html Balteus] in ''[[Nordisk familjebok]]''.</ref>,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贝尔特海峡的名称可能也与丹麦语中的''{{lang|da|bælte}}''有关,其含义同样是“腰带”。不莱梅的亚当将海域比作一条腰带,因为它横贯陆地,就如一条腰带一般(''{{lang|la|Balticus, eo quod in modum baltei longo tractu per Scithicas regiones tendatur usque in Greciam}}'')。 他也可能是受到了[[老普林尼]]作品《[[博物志 (老普林尼)|博物志]]》中的一座传奇岛屿的影响——普林尼提到了一座名为波罗的亚(''{{lang|la|Baltia}}''或''{{lang|la|Balcia}}'')的岛屿,并参引了[[皮西亚斯]]和[[色诺芬]]的言论,他指的可能是皮西亚斯在自己作品中提到的一座名叫巴西利亚(''{{lang|la|Basilia}}'',意为王国)的岛屿。“波罗的亚”也有可能来源于“腰带”一词。另一种说法是这一岛屿的名称来自于[[原始印欧语]]词根*''bhel'',意为“白,美好”。这一词根及其基本含义在立陶宛语(''{{lang|lt|baltas}}'')和拉脱维亚语(''{{lang|lv|balts}}'')中得到了保留,由此人们提出了海域的名称来源于一种[[波罗的语族]]语言的假说<ref>{{cite book
+
 他也可能是受到了[[老普林尼]]作品《[[博物志 (老普林尼)|博物志]]》中的一座传奇岛屿的影响——普林尼提到了一座名为波罗的亚(''{{lang|la|Baltia}}''或''{{lang|la|Balcia}}'')的岛屿,并参引了[[皮西亚斯]]和[[色诺芬]]的言论,他指的可能是皮西亚斯在自己作品中提到的一座名叫巴西利亚(''{{lang|la|Basilia}}'',意为王国)的岛屿。“波罗的亚”也有可能来源于“腰带”一词。另一种说法是这一岛屿的名称来自于[[原始印欧语]]词根*''bhel'',意为“白,美好”。这一词根及其基本含义在立陶宛语(''{{lang|lt|baltas}}'')和拉脱维亚语(''{{lang|lv|balts}}'')中得到了保留,由此人们提出了海域的名称来源于一种[[波罗的语族]]语言的假说。
| last = Forbes
 
| first = Nevill
 
| title = The Position of the Slavonic Languages at the present day
 
| publisher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year = 1910
 
| location =
 
| page = 7
 
| url = http://archive.org/stream/positionslavoni00forbgoog#page/n9/mode/1up}}</ref>
 
  
 
 在[[中世纪]]这一海域称谓众多,“波罗的海”一名在1600年之后才成为主流,而以此来指代其东部地区的用法在19世纪才得到使用。
 
 在[[中世纪]]这一海域称谓众多,“波罗的海”一名在1600年之后才成为主流,而以此来指代其东部地区的用法在19世纪才得到使用。
 
===其他语言中的名称===
 
在古代文献中,波罗的海被称作“苏维汇海”(''{{lang|la|Mare Suebicum}}'')或“日耳曼海”(''{{lang|la|Mare Germanicum}}'')<ref>[[Hartmann Schedel]] 1493 map [http://www.nada.kth.se/~ovidiu/maps/images/1493-schedel-europa.jpg]</ref>。在不同的语言中,它被称为“东海”、“西海”或“波罗的海”:
 
 
* '''“波罗的海”'''——[[英语]](''{{lang|en|Baltic Sea}}'');[[波罗的语族]]语言如[[拉脱维亚语]](''{{lang|lv|Baltijas jūra}}'')和[[立陶宛语]](''{{lang|lt|Baltijos jūra}}'');[[拉丁语]](''{{lang|la|Mare Balticum}}'')及[[罗曼语族]]语言如[[法语]](''{{lang|fr|Mer Baltique}}'')、[[意大利语]](''{{lang|it|Mar Baltico}}'')、[[葡萄牙语]](''{{lang|pt|Mar Báltico}}'')、[[罗马尼亚语]](''{{lang|ro|Marea Baltică}}'')和[[西班牙语]](''{{lang|es|Mar Báltico}}'');[[希腊语]](''{{lang|el|Βαλτική Θάλασσα}}'');[[阿尔巴尼亚语]](''{{lang|sq|Deti Balltik}}'');[[威尔士语]](''{{lang|cy|Y Môr Baltig}}'');[[斯拉夫语族]]语言如[[波兰语]](''{{lang|pl|Morze Bałtyckie}}''或''{{lang|pl|Bałtyk}}'')、[[捷克语]](''{{lang|cs|Baltské moře}}''或''{{lang|cs|Balt}}'')、[[克罗地亚语]](''{{lang|hr|Baltičko more}}'')、[[斯洛文尼亚语]](''{{lang|sl|Baltsko morje}}'')、[[保加利亚语]](''{{lang|bg|Балтийско море}}'',''{{lang|bg|Baltijsko More}}'')、[[卡舒比语]](''{{lang|csb|Bôłt}}'')、[[马其顿语]](''{{lang|mk|Балтичко Море}}'',''{{lang|mk|Baltičko More}}'')、[[乌克兰语]](''{{lang|uk|Балтійське море}}'',''{{lang|uk|Baltijs'ke More}}'')、[[白俄罗斯语]](''{{lang|be|Балтыйскае мора}}'',''{{lang|be|Baltyjskaje Mora}}'')、[[俄语]](''{{lang|ru|Балтийское море}}'',{{lang|ru|Baltiyskoye Morye}})及[[塞尔维亚语]](''{{lang|sr|Балтичко море}}'',''{{lang|sr|Baltičko more}}'')。
 
* 在除英语之外的[[日耳曼语族]]语言中称'''“东海”'''——[[南非语]](''{{lang|af|Oossee}}'')、[[丹麦语]](''{{lang|da|Østersøen}}'')、[[荷兰语]](''{{lang|nl|Oostzee}}'')、[[德语]](''{{lang|de|Ostsee}}'')、[[冰岛语]]和[[法罗语]](''{{lang|is|Eystrasalt}}'')、[[挪威语]](''{{lang|no|Østersjøen}}'')和[[瑞典语]](''{{lang|sv|Östersjön}}'')。在[[古英语]]中它也称''{{lang|ang|Ostsæ}}''。
 
* 此外波罗地-芬兰语支语言[[芬兰语]][[借译]]了瑞典语的表达,称''{{lang|fi|Itämeri}}''即“东海”,忽视了其正确的地理方位(海域在芬兰西侧),但芬兰自中世纪至1809年是瑞典的一部分,因此可以理解。
 
* 另一种波罗地-芬兰语支语言[[爱沙尼亚语]]称之为'''“西海”'''(''{{lang|et|Läänemeri}}''),在地理方位上是正确的(海域在爱沙尼亚西侧)。
 
 
===中文名称问题===
 
中文裡,“的”一字有de(ㄉㄜ˙)、dí(ㄉㄧˊ)和dì(ㄉㄧˋ)三种发音<ref>{{cite web | url = http://zidian.odict.net/858716932/ | title = “的”字的拼音与读音 | publisher = 澳典网ODict.Net - Online Dictionary | accessdate = 2017-11-04 }}</ref>。根据外文,此处应发dì(ㄉㄧˋ)音。而“的”一字可以是定语(例:他「的」东西),一般而言“的”一词于粤语口语裡会被固有定语“嘅”取代(例:佢「嘅」野<ref>[[粤语白话文]],「他的东西」的意思。</ref>)。所以,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样,不知道波罗的海此名的粤语使用者很容易会把波罗的海误读为“菠萝嘅海”。例如[[香港]]已故名人[[狄娜]]多年前就在主持[[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节目「蒙太奇」时把波罗的海读成“菠萝嘅海”<ref>{{cite web|title=狄娜“波罗嘅海”|url=http://space.qoos.com/?viewnews-846491|accessdate=2014-08-06}}</ref>,也曾有粤语新闻报道员犯下同样的错误<ref>{{cite web|title=Executive日记——港台新闻报道:「嘅黎波里」|url=http://news.st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139970&section_name=wtt&kw=0|work=头条日报|publisher=hkheadline.com|accessdate=2014-08-06|date=2011-02-23}}</ref>。
 
  
 
== 历史==
 
== 历史==
[[File:Putgarten, Kap Arkona (2011-05-21) 3.JPG|thumb|阿科纳角位于德国[[吕根岛]],是基督教传播前斯拉夫人的圣地。]]
 
 
 在[[罗马帝国]]时期,波罗的海被称作“苏维汇海”(''{{lang|la|Mare Suebicum}}'')或“萨尔马提亚海”(''{{lang|la|Mare Sarmaticum}}'')。[[塔西陀]]在他公元98年的作品《[[阿古利可拉传]]》和《[[日耳曼尼亚志]]》中将春季的苏维汇海(以[[苏维汇人]]命名)称作是一片汽水海域,在此海冰破散,冰块漂浮。苏维汇人后来向西南迁徒,并在今日德国的莱茵兰地区定居了一段时间,后来此地被称作[[士瓦本]]。约达尼斯在他的作品《[[哥特史]]》中将这片海域称作“日耳曼海”(''{{lang|la|Mare Germanicum}}'')。
 
 在[[罗马帝国]]时期,波罗的海被称作“苏维汇海”(''{{lang|la|Mare Suebicum}}'')或“萨尔马提亚海”(''{{lang|la|Mare Sarmaticum}}'')。[[塔西陀]]在他公元98年的作品《[[阿古利可拉传]]》和《[[日耳曼尼亚志]]》中将春季的苏维汇海(以[[苏维汇人]]命名)称作是一片汽水海域,在此海冰破散,冰块漂浮。苏维汇人后来向西南迁徒,并在今日德国的莱茵兰地区定居了一段时间,后来此地被称作[[士瓦本]]。约达尼斯在他的作品《[[哥特史]]》中将这片海域称作“日耳曼海”(''{{lang|la|Mare Germanicum}}'')。
  
 
 自[[维京时期]]以来,斯堪的纳维亚人将之称作''{{lang|non|Austmarr}}''(“东湖”)。“东海”一名出现在了《挪威王列传》中。萨克索·格拉玛提库斯在《丹麦人的业绩》中提到了一个旧名''{{lang|non|Gandvik}}'',其中“''-vik''”在[[古诺尔斯语]]中意为“湾”,意味着维京人正确地将其定义为海洋的内延部分。
 
 自[[维京时期]]以来,斯堪的纳维亚人将之称作''{{lang|non|Austmarr}}''(“东湖”)。“东海”一名出现在了《挪威王列传》中。萨克索·格拉玛提库斯在《丹麦人的业绩》中提到了一个旧名''{{lang|non|Gandvik}}'',其中“''-vik''”在[[古诺尔斯语]]中意为“湾”,意味着维京人正确地将其定义为海洋的内延部分。
[[File:Haupthandelsroute Hanse.png|thumb|left|[[汉萨同盟]]的主要贸易路线。]]
+
 
 
 除了鱼业之外,波罗的海同时还产[[琥珀]],尤其是在南岸地区。沿岸国家传统上通过船运出口木材、松焦油、[[亚麻]]、[[麻]]和皮草。自中世纪早期,瑞典便开始出口[[铁|铁矿]]和[[银|银矿]],而波兰则仍有大量的[[食盐|盐矿]]。由此,波罗的海长久以来便是商运的要地。
 
 除了鱼业之外,波罗的海同时还产[[琥珀]],尤其是在南岸地区。沿岸国家传统上通过船运出口木材、松焦油、[[亚麻]]、[[麻]]和皮草。自中世纪早期,瑞典便开始出口[[铁|铁矿]]和[[银|银矿]],而波兰则仍有大量的[[食盐|盐矿]]。由此,波罗的海长久以来便是商运的要地。
  
行 79: 行 34:
 
 自11世纪始,波罗的海的南岸和东岸为主要来自德意志的移民所定居,这一运动被称作东向移民运动(''{{lang|de|Ostsiedlung}}''),其他移民则来自[[尼德兰]]、[[丹麦]]和[[苏格兰]]。波拉比亚斯拉夫人逐渐为德意志人所同化<ref>[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639735/Wend Wend – West Wend]. Britannica.com. Retrieved on 23 June 2011.</ref>。[[丹麦]]逐渐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直至在1227年的博尔恩赫费德战役中被击败,失去了大片领土。
 
 自11世纪始,波罗的海的南岸和东岸为主要来自德意志的移民所定居,这一运动被称作东向移民运动(''{{lang|de|Ostsiedlung}}''),其他移民则来自[[尼德兰]]、[[丹麦]]和[[苏格兰]]。波拉比亚斯拉夫人逐渐为德意志人所同化<ref>[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639735/Wend Wend – West Wend]. Britannica.com. Retrieved on 23 June 2011.</ref>。[[丹麦]]逐渐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直至在1227年的博尔恩赫费德战役中被击败,失去了大片领土。
  
[[File:Eerste fase van de Zeeslag in de Sont - First phase of the Battle of the Sound - November 8 1658 (Jan Abrahamsz Beerstraten, 1660).jpg|thumb|right|荷瑞战争中的海峡战役于1658年11月8日展开。]]
 
 
13世纪至17世纪,由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商业城市结成的[[汉萨同盟]]是北欧最强的经济力量。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波兰立陶宛|波兰]]、[[丹麦]]和[[瑞典]]为了波罗的海的霸权发动多场战争,最终瑞典[[瑞典帝国|基本控制了整个波罗的海]]。在这段时间内,瑞典将波罗的海称作“我们的波罗的海”(''{{lang|la|Mare Nostrum Balticum}}'')。
 
13世纪至17世纪,由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商业城市结成的[[汉萨同盟]]是北欧最强的经济力量。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波兰立陶宛|波兰]]、[[丹麦]]和[[瑞典]]为了波罗的海的霸权发动多场战争,最终瑞典[[瑞典帝国|基本控制了整个波罗的海]]。在这段时间内,瑞典将波罗的海称作“我们的波罗的海”(''{{lang|la|Mare Nostrum Balticum}}'')。
  
行 88: 行 42:
  
 
 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国和法国的联合舰队攻击了波罗的海的俄国要塞,轰炸了守卫[[赫尔辛基]]的[[芬兰堡|斯韦堡]]和守卫圣彼得堡的[[喀琅施塔得]],并摧毁了[[奥兰群岛]]的[[松德|博马松德]]。1871年德意志统一之后,整个波罗的海的南岸归属了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部在波罗的海开展。1920年后,[[波兰]]通过[[波兰走廊]]与波罗的海相连,并扩大了[[格丁尼亚]]港以同[[但泽自由市]]展开竞争。
 
 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国和法国的联合舰队攻击了波罗的海的俄国要塞,轰炸了守卫[[赫尔辛基]]的[[芬兰堡|斯韦堡]]和守卫圣彼得堡的[[喀琅施塔得]],并摧毁了[[奥兰群岛]]的[[松德|博马松德]]。1871年德意志统一之后,整个波罗的海的南岸归属了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部在波罗的海开展。1920年后,[[波兰]]通过[[波兰走廊]]与波罗的海相连,并扩大了[[格丁尼亚]]港以同[[但泽自由市]]展开竞争。
[[File:Cap Arcona burning.jpg|thumb|1945年5月3日,阿科纳角号遭到攻击。4,500名船上战俘中只有350人幸存。]]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通过占领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重夺了整条南部海岸线和部分东部海岸。1945年,波罗的海成为了[[汉尼拔行动|撤退]]士兵和难民的海上坟场。[[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的沉没仍是历史上最惨重的海难,近9,000人身亡。2005年,俄罗斯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超过5,000架二战时期的战机和战舰残骸及其他军需物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通过占领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重夺了整条南部海岸线和部分东部海岸。1945年,波罗的海成为了[[汉尼拔行动|撤退]]士兵和难民的海上坟场。[[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邮轮]]的沉没仍是历史上最惨重的海难,近9,000人身亡。2005年,俄罗斯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超过5,000架二战时期的战机和战舰残骸及其他军需物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苏联、英国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波罗的海处置化学武器,引起了环保方面的担忧<ref>[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3102728,00.html Chemical Weapon Time Bomb Ticks in the Baltic Sea] ''Deutsche Welle'', 1 February 2008.</ref>。即使是在今日,鱼民仍然会偶然发现化学材料:最近的赫尔辛基公约报告指出,2005年在波罗的海4次小规模发现化学武器,原料总重105千克(231磅),相比2003年有明显下降(25次,1,110千克(2,447磅))<ref>[http://www.helcom.fi/stc/files/Publications/Proceedings/bsep112.pdf Activities 2006: Overview]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114011006/http://www.helcom.fi/stc/files/Publications/Proceedings/bsep112.pdf |date=2009-01-14 }} Baltic Sea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No. 112. [[Baltic Marin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mmission|Helsinki Commission]].</ref> 直至今日,美国政府仍然拒绝透露具体的处置地点。容器腐蚀导致[[芥子毒气]]和其他物质外泄,慢慢地污染了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苏联、英国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波罗的海处置化学武器,引起了环保方面的担忧<ref>[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3102728,00.html Chemical Weapon Time Bomb Ticks in the Baltic Sea] ''Deutsche Welle'', 1 February 2008.</ref>。即使是在今日,鱼民仍然会偶然发现化学材料:最近的赫尔辛基公约报告指出,2005年在波罗的海4次小规模发现化学武器,原料总重105千克(231磅),相比2003年有明显下降(25次,1,110千克(2,447磅))直至今日,美国政府仍然拒绝透露具体的处置地点。容器腐蚀导致[[芥子毒气]]和其他物质外泄,慢慢地污染了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1945年之后,德意志人被从[[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的所有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驱逐出去]],离散的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得到居住之地。波兰获取了[[德国前东部领土|南岸的大部分地区]],而苏联则通过[[加里宁格勒州]]获得了另一个出海口。同时,苏联还吞并了东岸的波罗的海国家。由此,波罗的海便产生了[[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的分立。假如战争爆发,波兰海军将淮备入侵丹麦诸岛。这一边界状况限制了贸易和旅行,直至1980年代后期[[共产主义]]政权在中欧和东欧崩溃才最终结束。
 
1945年之后,德意志人被从[[奥德河-尼斯河线]]以东的所有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对德意志人的驱逐|驱逐出去]],离散的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得到居住之地。波兰获取了[[德国前东部领土|南岸的大部分地区]],而苏联则通过[[加里宁格勒州]]获得了另一个出海口。同时,苏联还吞并了东岸的波罗的海国家。由此,波罗的海便产生了[[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的分立。假如战争爆发,波兰海军将淮备入侵丹麦诸岛。这一边界状况限制了贸易和旅行,直至1980年代后期[[共产主义]]政权在中欧和东欧崩溃才最终结束。
行 101: 行 55:
 
==地理==
 
==地理==
 
=== 地球物理学资料===
 
=== 地球物理学资料===
[[File:BalticSea March2000 NASA-S2000084115409 md.jpg|thumb|冬季的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是全球面积最大的[[汽水 (水域)|汽水]]内陆海之一,其盆地由过去几个[[冰河时期]]的冰川侵蚀形成。
 
 波罗的海是全球面积最大的[[汽水 (水域)|汽水]]内陆海之一,其盆地由过去几个[[冰河时期]]的冰川侵蚀形成。
  
行 110: 行 63:
  
 
:与德国、丹麦、波兰、瑞典、芬兰、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海岸相邻,并由以下界线向东北方向延伸:
 
:与德国、丹麦、波兰、瑞典、芬兰、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海岸相邻,并由以下界线向东北方向延伸:
:*'''于[[小贝尔特海峡]]'''——连接[[尼比|法尔斯赫夫特]] ({{coord|54|47|N|9|57.5|E|display=inline}}) 和维斯奈斯纳克([[艾尔岛]]:{{coord|54|49|N|10|26|E|display=inline}}) 的界线;
+
:*'''于[[小贝尔特海峡]]'''——连接[[尼比|法尔斯赫夫特]]和维斯奈斯纳克([[艾尔岛]]:的界线;
:*'''于[[大贝尔特海峡]]'''——连接古尔斯塔夫([[朗厄兰岛]]南端)和[[洛兰岛]]上的卡佩尔基尔克 ({{coord|54|46|N|11|01|E|display=inline}}) 的界线;
+
:*'''于[[大贝尔特海峡]]'''——连接古尔斯塔夫([[朗厄兰岛]]南端)和[[洛兰岛]]上的卡佩尔基尔克的界线;
:*'''于[[古尔德堡海峡]]'''——连接福林托内雷夫和斯克耶尔比 ({{coord|54|38|N|11|53|E|display=inline}}) 的界线;
+
:*'''于[[古尔德堡海峡]]'''——连接福林托内雷夫和斯克耶尔比的界线;
:*'''于[[厄勒海峡]]'''——连接斯蒂文斯灯塔 ({{coord|55|17|N|12|27|E|display=inline}}) 和法尔斯特布点 ({{coord|55|23|N|12|49|E|display=inline}}) 的界线。
+
:*'''于[[厄勒海峡]]'''——连接斯蒂文斯灯塔和法尔斯特布点的界线。
  
 
===分区===
 
===分区===
[[File:Baltic Marine subdivisions.gif|thumb|left|300px|波罗的海的分区与盆地]]
 
 
 波罗的海的北部称作[[波的尼亚湾]],而其的最北部分则称作[[波的尼亚海湾]]。波的尼亚湾的南部海盆为[[博滕海]],而在其更南面则是[[奥兰海]]。[[芬兰湾]]将波罗的海同[[圣彼得堡]]相连。[[里加湾]]则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和[[爱沙尼亚]]的[[萨列马岛]]之间。
 
 波罗的海的北部称作[[波的尼亚湾]],而其的最北部分则称作[[波的尼亚海湾]]。波的尼亚湾的南部海盆为[[博滕海]],而在其更南面则是[[奥兰海]]。[[芬兰湾]]将波罗的海同[[圣彼得堡]]相连。[[里加湾]]则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和[[爱沙尼亚]]的[[萨列马岛]]之间。
  
行 124: 行 76:
  
 
===岛屿和群岛===
 
===岛屿和群岛===
[[File:Archipelago062009.jpg|thumb|300px|孤岩岛屿是波罗的海许多群岛的重要和传统组成部分,例如图中[[奥兰群岛]]的景观。]]
 
[[File:Ostseetiefen.png|thumb|300px|波罗的海测深学 (公尺)]]
 
 
* [[奥兰群岛]]([[芬兰]],[[自治地方|自治]])
 
* [[奥兰群岛]]([[芬兰]],[[自治地方|自治]])
 
* [[群岛海]]([[芬兰]])
 
* [[群岛海]]([[芬兰]])
行 157: 行 107:
  
 
=== 城市 ===
 
=== 城市 ===
{{col-begin}}
 
{{col-2}}
 
 
 最大的沿海城市(以人口排列):
 
 最大的沿海城市(以人口排列):
 
* [[圣彼得堡]](俄罗斯)4,700,000(都会圈面积 6,000,000)
 
* [[圣彼得堡]](俄罗斯)4,700,000(都会圈面积 6,000,000)
行 178: 行 126:
 
* [[奥卢]](芬兰)191,050
 
* [[奥卢]](芬兰)191,050
 
* [[图尔库]](芬兰)180,350
 
* [[图尔库]](芬兰)180,350
{{col-2}}
+
 
[[File:Kontio with other ice breakers at Helsinki.jpg|thumb|[[赫尔辛基]]港]]
 
[[File:Morning in Tallinn Harbor.jpg|thumb|[[塔林]]港]]
 
[[File:Klaipeda port.jpg|thumb|[[克莱佩达]]港]]
 
 
 主要港口(但非大城市):
 
 主要港口(但非大城市):
  
行 220: 行 165:
 
* [[弗瓦迪斯瓦沃沃]] 15,000
 
* [[弗瓦迪斯瓦沃沃]] 15,000
 
* [[达尔沃沃]] 14,000
 
* [[达尔沃沃]] 14,000
[[File:Port of Kaliningrad.jpg|thumb|[[加里宁格勒]]港]]
+
 
 
 俄罗斯:
 
 俄罗斯:
 
* [[维堡]] 79,962
 
* [[维堡]] 79,962
行 230: 行 175:
 
* [[特雷勒堡]] 26,000
 
* [[特雷勒堡]] 26,000
 
* [[卡尔斯港]] 19,000
 
* [[卡尔斯港]] 19,000
{{col-end}}
 
  
 
== 赫尔辛基公约 ==
 
== 赫尔辛基公约 ==
 赫尔辛基公约(Helsinki Convention)<ref>[http://www.helcom.fi/Convention/en_GB/convention/ Helsinki Convention]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111235043/http://www.helcom.fi/Convention/en_GB/convention/ |date=2009-11-11 }}</ref> 是由赫尔辛基委员会(Helsinki Commission) <ref>[http://www.helcom.fi/home/en_GB/welcome/ Helsinki Commission]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506161857/http://www.helcom.fi/home/en_GB/welcome/ |date=2007-05-06 }}</ref> 所管理,并是史上第一个以整个海域的污染物为讨论主题的公约。现在签署了赫尔辛基公约的团体有[[丹麦]]、[[爱沙尼亚]]、[[欧洲经济共同体]]、[[芬兰]]、[[德国]]、[[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俄罗斯]]及[[瑞典]]。
+
 赫尔辛基公约(Helsinki Convention)<ref>[http://www.helcom.fi/Convention/en_GB/convention/ Helsinki Convention] </ref> 是由赫尔辛基委员会(Helsinki Commission) <ref>[http://www.helcom.fi/home/en_GB/welcome/ Helsinki Commission] </ref> 所管理,并是史上第一个以整个海域的污染物为讨论主题的公约。现在签署了赫尔辛基公约的团体有[[丹麦]]、[[爱沙尼亚]]、[[欧洲经济共同体]]、[[芬兰]]、[[德国]]、[[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俄罗斯]]及[[瑞典]]。
  
 
=== 1974年赫尔辛基公约 ===
 
=== 1974年赫尔辛基公约 ===
1974年3月22日签订的赫尔辛基公约<ref>[http://www.helcom.fi/stc/files/Convention/convention1974.pdf The Helsinki 1974 Convention]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124145248/http://www.helcom.fi/stc/files/Convention/convention1974.pdf |date=2012-01-24 }}</ref> 由[[丹麦]]、[[芬兰]]、[[东德]]、[[西德]]、[[波兰人民共和国]]、[[瑞典]]及[[苏联]]七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所签订,并在1980年5月3日正式生效。
+
1974年3月22日签订的赫尔辛基公约<ref>[http://www.helcom.fi/stc/files/Convention/convention1974.pdf The Helsinki 1974 Convention] </ref> 由[[丹麦]]、[[芬兰]]、[[东德]]、[[西德]]、[[波兰人民共和国]]、[[瑞典]]及[[苏联]]七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所签订,并在1980年5月3日正式生效。
  
 
=== 1992年赫尔辛基公约 ===
 
=== 1992年赫尔辛基公约 ===
[[File:Jäämäed Puhtulaiul 1.JPG|thumb|波罗的海海岸的冰]]
+
 
 
 因为政治环境因素的转变,与及国际环境和海洋法规的发展,赫尔辛基公约在1992年由以波罗的海为边界的国家与及[[欧洲经济共同体]]重新签订。此公约在2000年1月17日正式生效。它的范围涵盖了整个波罗的海,除了波罗的海海水本身外,更包括内陆水源和[[海床]]。它亦同时考虑到整个波罗的海的[[集水区]],以减少来自陆地的[[污染]]。
 
 因为政治环境因素的转变,与及国际环境和海洋法规的发展,赫尔辛基公约在1992年由以波罗的海为边界的国家与及[[欧洲经济共同体]]重新签订。此公约在2000年1月17日正式生效。它的范围涵盖了整个波罗的海,除了波罗的海海水本身外,更包括内陆水源和[[海床]]。它亦同时考虑到整个波罗的海的[[集水区]],以减少来自陆地的[[污染]]。
  
行 252: 行 196:
 
* [[欧洲]]
 
* [[欧洲]]
  
==  资料 ==
+
==影片==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Phgb2kMJQs
 +
|alignment=center
 +
|dimensions=48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Wild Baltic Sea - Between Finland and Sweden | Nature Documentary }}
 +
</div>
 +
{{-}}
 +
 
 +
==  文獻 ==  
 
{{reflist}}
 
{{reflist}}
 
+
[[Category: 740 歐洲史 地總論]]
{{List of seas}}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波罗的海| ]]
 
[[Category:地 理之最]]
 
[[Category:720 海洋志 總論]]
 

於 2023年10月28日 (六) 03:13 的最新修訂

波羅的海

圖片來自regenerationinternational

波羅的海(Baltic Sea)是中歐北歐之間的陸間海,海域橫貫北緯53度至北緯66度,東經10度至東經30度,介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瑞典部分、歐洲大陸和丹麥諸島之間。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波羅的海由厄勒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小貝爾特海峽注入卡特加特海峽,而後者則通過斯卡格拉克海峽注入北海,最後進入大西洋;此外它還通過白海運河白海相連,通過基爾運河同北海相連。

波羅的海在北端與波的尼亞灣相鄰,在東北端與芬蘭灣相鄰,在東端與里加灣相鄰。這些海灣同樣可以被看作是波羅的海的一部分。

名稱

塔西陀根據日耳曼民族蘇維匯人將之稱作「蘇維匯海」(Mare Suebicu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1],而第一個將之稱作「波羅的海」(Mare Balticu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的則是11世紀德意志編年史家不萊梅的亞當。「波羅的海」一名的來源沒有定論,它可能與日耳曼詞彙belt有關,指代兩條貝爾特海峽,但也有人認為它來源於拉丁語詞彙balteus[[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腰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貝爾特海峽的名稱可能也與丹麥語中的bælte[[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da的條目]]有關,其含義同樣是「腰帶」。不萊梅的亞當將海域比作一條腰帶,因為它橫貫陸地,就如一條腰帶一般(Balticus, eo quod in modum baltei longo tractu per Scithicas regiones tendatur usque in Grecia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

他也可能是受到了老普林尼作品《博物志》中的一座傳奇島嶼的影響——普林尼提到了一座名為波羅的亞(Balti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Balci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的島嶼,並參引了皮西亞斯色諾芬的言論,他指的可能是皮西亞斯在自己作品中提到的一座名叫巴西利亞(Basili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意為王國)的島嶼。「波羅的亞」也有可能來源於「腰帶」一詞。另一種說法是這一島嶼的名稱來自於原始印歐語詞根*bhel,意為「白,美好」。這一詞根及其基本含義在立陶宛語(baltas)和拉脫維亞語(balts)中得到了保留,由此人們提出了海域的名稱來源於一種波羅的語族語言的假說。

中世紀這一海域稱謂眾多,「波羅的海」一名在1600年之後才成為主流,而以此來指代其東部地區的用法在19世紀才得到使用。

歷史

羅馬帝國時期,波羅的海被稱作「蘇維匯海」(Mare Suebicu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或「薩爾馬提亞海」(Mare Sarmaticu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塔西陀在他公元98年的作品《阿古利可拉傳》和《日耳曼尼亞志》中將春季的蘇維匯海(以蘇維匯人命名)稱作是一片汽水海域,在此海冰破散,冰塊漂浮。蘇維匯人後來向西南遷徒,並在今日德國的萊茵蘭地區定居了一段時間,後來此地被稱作士瓦本。約達尼斯在他的作品《哥特史》中將這片海域稱作「日耳曼海」(Mare Germanicu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

維京時期以來,斯堪的納維亞人將之稱作Austmarr(「東湖」)。「東海」一名出現在了《挪威王列傳》中。薩克索·格拉瑪提庫斯在《丹麥人的業績》中提到了一個舊名Gandvik,其中「-vik」在古諾爾斯語中意為「灣」,意味着維京人正確地將其定義為海洋的內延部分。

除了魚業之外,波羅的海同時還產琥珀,尤其是在南岸地區。沿岸國家傳統上通過船運出口木材、松焦油、亞麻和皮草。自中世紀早期,瑞典便開始出口鐵礦銀礦,而波蘭則仍有大量的鹽礦。由此,波羅的海長久以來便是商運的要地。

中世紀早期,諾爾斯人(斯堪的納維亞人)在波羅的海區域建立起了龐大的貿易帝國,此後他們還與南岸的溫德族部落爭奪此區域的控制權,並且利用俄羅斯的河流進行貿易,一直深入到黑海和俄羅斯南部。這一由諾爾斯人統治的時代被稱作維京時期

波羅的海東岸的地區是歐洲最後皈依基督教的地區之一。北方十字軍入侵時期,芬蘭在12世紀被瑞典人轉化,而現今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則在13世紀初被丹麥人和德意志人轉化(寶劍騎士團)。條頓騎士團取得波羅的海南岸和東岸部分地區的控制權,並且在此建立了神權國家立陶宛是全歐洲最後一個皈依基督教的國家

12世紀,斯拉夫海盜活動在波美拉尼亞普魯士海岸十分猖獗。

自11世紀始,波羅的海的南岸和東岸為主要來自德意志的移民所定居,這一運動被稱作東向移民運動(Ostsiedlung),其他移民則來自尼德蘭丹麥蘇格蘭。波拉比亞斯拉夫人逐漸為德意志人所同化[2]丹麥逐漸控制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區,直至在1227年的博爾恩赫費德戰役中被擊敗,失去了大片領土。

13世紀至17世紀,由波羅的海和北海沿岸商業城市結成的漢薩同盟是北歐最強的經濟力量。在16世紀和17世紀初,波蘭丹麥瑞典為了波羅的海的霸權發動多場戰爭,最終瑞典基本控制了整個波羅的海。在這段時間內,瑞典將波羅的海稱作「我們的波羅的海」(Mare Nostrum Balticum[[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

然而到了17世紀,荷蘭人統治了波羅的海的貿易。

18世紀,俄羅斯普魯士成為了波羅的海的首要力量。瑞典在大北方戰爭中的失敗使俄羅斯拓展至波羅的海的東岸,由此俄羅斯成為了波羅的海的一大主導力量。 彼得大帝認識到了波羅的海的重要戰略價值,決定在芬蘭灣東端涅瓦河出海口建立新都聖彼得堡。波羅的海的貿易同時還延續到了北海地區,尤其是東英格蘭荷蘭——這兩個國家的商隊對波羅的海的木材、焦油、亞麻和麻有一定需求。

克里米亞戰爭時期,英國和法國的聯合艦隊攻擊了波羅的海的俄國要塞,轟炸了守衛赫爾辛基斯韋堡和守衛聖彼得堡的喀琅施塔得,並摧毀了奧蘭群島博馬松德。1871年德意志統一之後,整個波羅的海的南岸歸屬了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局部在波羅的海開展。1920年後,波蘭通過波蘭走廊與波羅的海相連,並擴大了格丁尼亞港以同但澤自由市展開競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通過占領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重奪了整條南部海岸線和部分東部海岸。1945年,波羅的海成為了撤退士兵和難民的海上墳場。威廉·古斯特洛夫號郵輪的沉沒仍是歷史上最慘重的海難,近9,000人身亡。2005年,俄羅斯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超過5,000架二戰時期的戰機和戰艦殘骸及其他軍需物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包括蘇聯、英國和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在波羅的海處置化學武器,引起了環保方面的擔憂[3]。即使是在今日,魚民仍然會偶然發現化學材料:最近的赫爾辛基公約報告指出,2005年在波羅的海4次小規模發現化學武器,原料總重105千克(231磅),相比2003年有明顯下降(25次,1,110千克(2,447磅))直至今日,美國政府仍然拒絕透露具體的處置地點。容器腐蝕導致芥子毒氣和其他物質外泄,慢慢地污染了波羅的海的一部分。

1945年之後,德意志人被從奧德河-尼斯河線以東的所有地區驅逐出去,離散的波蘭人和俄羅斯人得到居住之地。波蘭獲取了南岸的大部分地區,而蘇聯則通過加里寧格勒州獲得了另一個出海口。同時,蘇聯還吞併了東岸的波羅的海國家。由此,波羅的海便產生了北約華約兩大陣營的分立。假如戰爭爆發,波蘭海軍將淮備入侵丹麥諸島。這一邊界狀況限制了貿易和旅行,直至1980年代後期共產主義政權在中歐和東歐崩潰才最終結束。

自2004年5月,波羅的海國家和波蘭加入歐盟之後,歐盟幾乎完全環繞了波羅的海。唯一不屬於歐盟的海岸區域屬於俄羅斯,即聖彼得堡地區和加里寧格勒州

每年10月,冬季風暴降臨這一海區,這導致了許多海難的發生,並使救援變得極端困難,例如1994年9月由塔林開往斯德哥爾摩的愛沙尼亞號渡輪海難導致了852人的喪生。由于波羅的海寒冷的鹹淡水不適宜船蛆的生存,較古老的木製船骸例如瓦薩號往往能夠得到良好的保存。

地理

地球物理學資料

波羅的海是全球面積最大的汽水內陸海之一,其盆地由過去幾個冰河時期的冰川侵蝕形成。

波羅的海長度約1,600公里(1,000英里),平均193公里(120英里)寬,平均55公尺(180英尺;30英尋)深,其中最深處位於其中心靠近瑞典方位,深度為459公尺(1,506英尺)。波羅的海表面積約37萬7000平方公里(145,522平方英里),水量約2萬0000立方公里(5040立方英里),海岸線長約8,000公里(5,000英里)[4]

範圍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定義的波羅的海範圍如下[5]

與德國、丹麥、波蘭、瑞典、芬蘭、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海岸相鄰,並由以下界線向東北方向延伸:

分區

波羅的海的北部稱作波的尼亞灣,而其的最北部分則稱作波的尼亞海灣。波的尼亞灣的南部海盆為博滕海,而在其更南面則是奧蘭海芬蘭灣將波羅的海同聖彼得堡相連。里加灣則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愛沙尼亞薩列馬島之間。

北波羅的海位於斯德哥爾摩地區、芬蘭西南部和愛沙尼亞之間,西部和東部哥得蘭海盆是組成中波羅的海的主要部分。博恩霍姆海盆位於博恩霍姆島東側,而較淺的阿爾科納海盆則由博恩霍姆島延伸至丹麥的法爾斯特島西蘭島

在南部,格但斯克灣位于波蘭的赫爾半島東側和加里寧格勒州桑比亞半島西側。波美拉尼亞灣位於烏瑟多姆島沃林島的北側,呂根島的東側。梅克倫堡灣和呂貝克灣位於法爾斯特島和德國海岸之間。波羅的海的最西部分是基爾灣,而三條丹麥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小貝爾特海峽和厄勒海峽則將波羅的海同北海卡特加特灣斯卡格拉克海峽連接起來。

島嶼和群島

城市

最大的沿海城市(以人口排列):

主要港口(但非大城市):

愛沙尼亞:

芬蘭:

德國:

拉脫維亞:

立陶宛:

波蘭:

俄羅斯:

瑞典:

赫爾辛基公約

赫爾辛基公約(Helsinki Convention)[6] 是由赫爾辛基委員會(Helsinki Commission) [7] 所管理,並是史上第一個以整個海域的污染物為討論主題的公約。現在簽署了赫爾辛基公約的團體有丹麥愛沙尼亞歐洲經濟共同體芬蘭德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俄羅斯瑞典

1974年赫爾辛基公約

1974年3月22日簽訂的赫爾辛基公約[8]丹麥芬蘭東德西德波蘭人民共和國瑞典蘇聯七個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所簽訂,並在1980年5月3日正式生效。

1992年赫爾辛基公約

因為政治環境因素的轉變,與及國際環境和海洋法規的發展,赫爾辛基公約在1992年由以波羅的海為邊界的國家與及歐洲經濟共同體重新簽訂。此公約在2000年1月17日正式生效。它的範圍涵蓋了整個波羅的海,除了波羅的海海水本身外,更包括內陸水源和海床。它亦同時考慮到整個波羅的海的集水區,以減少來自陸地的污染

參見

影片

Wild Baltic Sea - Between Finland and Sweden

參考文獻

  1. Tacitus, Germania (book): Ergo iam dextro Suebici maris litore Aestiorum gentes adluuntur, quibus ritus habitusque Sueborum, lingua Britannicae propior.[1]Upon the right of the Suevian Sea the AEstyan nations reside, who use the same customs and attire with the Suevians; their language more resembles that of Britain.[2]
  2. Wend – West Wend. Britannica.com. Retrieved on 23 June 2011.
  3. Chemical Weapon Time Bomb Ticks in the Baltic Sea Deutsche Welle, 1 February 2008.
  4. Geography of the Baltic Sea Area. [2005-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7-11).  at envir.ee. (archived) (2006-04-21). Retrieved on 23 June 2011.
  5. 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 3rd edition (PDF). 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 1953 [6 February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年10月8日). 
  6. Helsinki Convention
  7. Helsinki Commission
  8. The Helsinki 1974 Con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