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搖地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山搖地動
shān yáo dì dòng

近義詞天塌地陷

反義詞風平浪靜

出 處 :《能改齋漫筆

體 裁成語

釋 義 :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強大

山搖地動漢語成語,拼音是shān yáo dì dòng,意思是山和地都在搖動,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強大。[1]

成語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筆》卷二:「鼓角大鳴,地動山搖。」[2]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指巨大影響。

【反義詞】不知不覺鴉雀無聲萬籟俱寂巋然不動安如磐石 風平浪靜紋絲不動穩如泰山無聲無息推三擋四積重難返拖泥帶水慢條斯理勢單力薄和風細雨溫文爾雅微乎其微畏首畏尾束手無策縮手縮腳束手束腳銷聲匿跡秘而不宣不露聲色偃旗息鼓和平共處嚴於律己拖拖拉拉無聲無臭

【近義詞】:聲勢浩大石破驚天石破天驚感天動地震天撼地震天動地天崩地坼山崩地裂天翻地覆山塌地崩氣吞山河氣壯山河雷轟電掣 聞風而動 令行禁止天塌地陷氣勢磅礴重振旗鼓 大張旗鼓 揚鈴打鼓 興師動眾東山再起捲土重來 令行禁止 大肆渲染 死灰復燃扯旗放炮 排山倒海 雷厲風行大張聲勢浩浩蕩蕩轟轟烈烈大力聲討大動干戈聞風而動大刀闊斧大馬金刀[3]

示例

哭得山搖地動,聞之者無不淚流。(明·凌濛初二拍案驚奇》三十一)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奏議集·一二·論修河第一狀》:「臣恐地動山搖,從此災禍自此而始。」[4]

封神演義·第三七回》:「遍地周兵,燈毬火把,照耀得天地通紅,喊殺連聲,山搖地動。」

精忠岳傳·第五七回》:「但見煙火騰空,山搖地動,好似雷公排惡陣,分明霹靂震乾坤。」

原圖鏈接 山搖地動

宋書·五行志五》:「 大明 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聲自 河 北來, 魯郡 山搖地動。」

太平天囯歌謠傳說集·洪楊大炮》:「一炮轟出去,只聽見轟隆隆直響,震得山搖地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帳外一呼百應地向遠處傳去,真是威風凜凜,殺氣森森,說句話山搖地動。」

詞語分解

山的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地動的解釋 ∶地震。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後漢書·張衡傳》 ∶地球的運動.地震。《尸子》卷下:「海水三歲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動。」《呂氏春秋·音初》:「 文王 即位八年而地動。」

外文翻譯

英語 powerful <the mountain swayed and the earth trembled>

參考文獻

  1. 山搖地動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23]
  2. 山搖地動的解釋_漢語詞典_詞典網 山搖地動的解釋:[powerful;the mountain swayed and the earth trembled] 山和地都在搖動。形容聲勢浩大詳細解釋(1).山和地都在搖動。《宋書·五行志五》:「...
  3. 山搖地動的出處及用法 - 成語詞典 - 詞典網 成語山搖地動的解釋,山和地都在搖動。形容聲勢或力量的強大。... 宋·吳曾《能改齋漫筆》卷二:「鼓角大鳴,地動山搖。」 造句: 哭得山搖地動,聞之者無不...
  4. 地動山搖_成語詞典_八九網 成語詞典 地動山搖 發音:dì dòng shēn yáo 釋義:地震發生時大地顫動,山河搖擺。亦形容聲勢浩大或鬥爭激烈。 出處: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奏議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