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印肅
普庵禪師 |
---|
|
普庵印肅(1115年-1169年),諱印肅,號普庵,又稱普庵禪師、普庵祖師、普庵佛祖等,民間也寫作「普唵」,禪門臨濟宗高僧,生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袁州宜春人(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俗姓余。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出家。一日讀《華嚴經》至「達本情忘,知心體合」,頓時悟道。乾道二年(1166年)於袁州南泉山建造慈化寺,故又稱南泉寺。乾道五年(1169年)圓寂。由於在世時靈驗事蹟不斷,圓寂後逐漸受到人民信仰,成為一位專門消災解厄的佛教俗神,許多道士亦信奉之。[1]
目录
傳奇
傳說普庵禪師有許多玄妙的事蹟:普庵禪師出生時,家中就有異香遍佈。普庵禪師幼時夢見一位僧人,以手指點其心窩,隨即不見。普庵禪師從此對佛法產生興趣。
如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一次普庵禪師舉辦法會,人潮鼎盛,公家認為有惑眾之嫌,於是派遣捕快前來調查,突然狂風暴雨,天上顯出巨龍之像,捕快不敢調查,於是折返。
還有一次,普庵禪師應信徒陳天章之邀,為其家舉行水陆法会,只帶領僧徒念了一次《金剛經》就要結束。陳天章不悅,認為普庵禪師太敷衍,普庵禪師於是就又再念了一次《金剛經》。後來陳天章暴斃,但卻在三日後復甦,自稱「被帶到地府,判官責備他『對普庵禪師不敬,多念了一次《金剛經》』」。後來,陳天章又拿了五百两香油錢捐給普庵禪師,而普庵禪師在陳天章背部寫上「施財功據」四個字。最令人嘖嘖稱道的是,陳天章過世之後,一戶甘姓人家的新生兒,背上竟然也出現了「施財功據」四字的痕跡。
据说一个李姓道士修雷法有成,认为普庵禅师是妖怪,到禅师处,请求暂住幾时。禅师允诺,李道士便在寺内招雷,欲劈死禅师,然无动静。三日后李道士向禅师告别,禅师说‘你要走,我击天鼓相送。’就以手杖指天,电闪雷鸣,李道士跪地求饶。
普庵禅师在监造慈化寺時,窑工跑来说砖瓦变黄用不了,应该是离此不远的一个道士作邪法。普庵禅师让窑工拿自己的旧袈裟围绕烧窑的烟囱,窑工照办。烧窑的烟直冲道士家,道士抵抗不了,到了第三天,道士到普庵禅师前忏悔,禅师说‘以后不准害人。救人时念我名号,我会助你’。从此当地的道士尊普庵禅师为「教主」,经过闾山派的道士将这种信仰带到閩南、台澎金馬、南洋等地。
普庵禪師甚崇《金剛經》,據說普庵禪師曾花費五年光陰,以血調合金粉,血書了一部《金剛經》,後被供奉在江西宜春慈化寺。此部《金剛經》與臨江慧力寺的蘇東坡《金剛經》碑,號稱江西兩大金剛經寶。
禪學
封號
普庵禪師圓寂後,依然大顯神威,屡屡为民禳灾去病,救旱抗洪。南宋嘉熙元年,因祈雨封“寂感禅师”;淳佑十年,因救旱加封“妙济禅师”;因禳疫加封“真觉禅师”。咸淳四年,又封“昭赐禅师”,大德四年,加“大德禅师”,皇庆元年加封“慧庆禅师”。明朝永樂年間,普庵被抬高到菩萨的地位。明成祖评说普庵:“万行圆融,六通具足,端严自在,变化无方,哲学悟于群迷,普利益于庶类,如溥甘霖于六合,膏泽均沾,犹现满月于千江,光辉旁烛。”永樂十八年(1420年)加封「普庵至善弘仁圓通智慧寂感妙應慈濟真覺昭貺慧慶護國宣教大德菩薩」。
信仰功能
在日本臨濟宗寺廟,常在後殿供奉普庵禪師神位,用以降妖伏魔。每月六日與廿日,日本临济宗僧侣要向普庵禅师神位礼拜诵经,祈祷寺院平安。
由於普庵禪師的神異性,有些非佛教的闾山派和湘、贛等地道士奉普庵禪師為祖師,號稱「普唵教主」,即「普庵派」(普唵派)。他們供奉的普庵禪師,有無限化身,故其造像有多種:有比丘像,道士像、公卿像(鹿港玉渠宮)、將軍像、帝王像等。
從事漁業、航海者也常會在船上供奉普庵禪師神位,以保水上平安,神像也常常是水手像或漁夫短衣戴笠如涉水之像,普庵禪師也被認為具有某部分海神的功能性。
民間信仰以紅、黃等色紙寫上「普庵到此百無禁忌」八個字,持至奉祀有普庵禪師之廟中,繞過其香爐,或者取線香呼請普庵禪師,再以此紙繞過香爐,即成為化解禁忌的香火,貼在家中可以改善風水,攜帶於身,可以趨吉避凶。尤其是遇到沖煞,或者黃曆擇日所忌,就可以使用此法。比如今日忌遠行東南,卻偏得遠行東南,如能攜帶此香火,即避惡煞,化解災殃。更簡便的方法是,當臨時發覺冒犯禁忌時,心中觀想普庵禪師法相,連說三次「普庵到此百無禁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