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宜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宜春(江西省的地級市)

宜春即宜春市。

宜春市原圖鏈接

宜春,江西省地級市,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地處東經113°54′—116°27′,北緯27°33′—29°06′之間。東境與南昌市接界,東南與撫州市為鄰,南陲與吉安市及新余市毗連,西南與萍鄉市接壤,西北與湖南省的長沙市及岳陽市交界,北與九江市相鄰。

2016年末,宜春總面積18680.42平方千米;轄1個區、6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常住人口553.25萬,2016年,宜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0.4億元。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宜春有京九鐵路滬昆高鐵浙贛鐵路交匯;贛粵、滬昆、大廣等高速公路和320、105國道縱橫交錯,此外,還擁有宜春明月山機場擁有北京、上海等十多條航線。

宜春文化積澱厚重,自古被譽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候陳嬰奉命來此築城立治,因「城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唐初四傑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唐代韓愈寫下了「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詩句;宋代理學家朱熹發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顧多奇山」的感嘆。晉代田園詩鼻祖陶淵明、明代《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現代物理學家吳有訓、兩屆奧運會冠軍楊文軍都是宜春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宜春市

面積:18680.42平方千米

外文名稱:Yichun City

人口:常住人口553.25萬(2016年)

別名:袁州、月亮之都、亞洲鋰都

方言:贛語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著名景點:明月山、三爪侖、溫湯溫泉、酌江溶洞、袁州譙樓等

下轄地區:1個區、6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

機場:宜春明月山機場

政府駐地:袁州區宜陽大廈

火車站:宜春站、宜春西站

電話區號:0795

車牌代碼:贛C

郵政區碼:336000

地理位置:江西省西部

行政代碼:360900

大學:宜春學院、宜春職業技術學院等

地區生產總值:1770.4億元(2016年)

市樹:桂花樹

市花:山茶花

建制沿革

秦分天下為36郡,宜春市的區域範圍隸屬九江郡。[1]

漢代屬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遣大將陳嬰平定江南(舊說平江南者為灌嬰,據宋人趙與時考證,平江南者為堂邑侯陳嬰,非潁陰侯灌嬰)。漢高祖六年(前201年),令天下郡邑皆築城。於是兩座新城出現於今宜春市境內。一為宜春,一為建成。宜春之名源於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瑩媚如春,飲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創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設時的宜春縣管轄今袁河流域城區,包括今袁州區、新余市、萍鄉市一部和樟樹市一部。西漢元光六年(前129年),漢武帝封長沙定王劉發之子劉成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年),又封劉成兄弟劉拾為建成侯。劉成於宜春城中築宜春台,劉拾亦在建成城東南二里築金沙台,均為一方名勝。今金沙台已廢,宜春台尚存。元鼎二年(前115年),劉拾免,建成侯國除。元鼎五年(前112年),劉成免,宜春侯國除。

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置安成郡,宜春一帶,為安成郡轄地。晉太康元年(280年),晉武帝司馬炎滅吳,以宜春之名與宣穆皇太后張春華(司馬炎祖母,司馬懿之妻)同名,為避諱,改宜春為宜陽。

隋初,廢郡置州,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置袁州(治所在宜春縣)。其時,今袁州區及樟樹市西部為袁州所轄,樟樹市東部為吉州所轄,豐城市為撫州所轄,其餘諸縣及樟樹市以北均為洪州所轄。隋煬帝大業初,改州為郡。洪州復為豫章郡,吉州復為廬陵郡,袁州改為宜春郡。

唐初又改郡為州。唐代市域基本上分屬洪、袁、吉3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曾設靖州(治所在高安)。轄高安、宜豐、上高、萬載及樟樹一部分。武德七年(624年),改靖州為米州,旋又改米州為筠州。武德八年(625年)筠州廢。直到五代吳時,市域仍分屬洪州、袁州、吉州。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析高安、新淦縣地置清江縣,以蕭灘(今臨江鎮)為縣治。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復設筠州。後周顯德元年(954)洪州改為南昌府,市域分屬袁州、筠州、吉州及南昌府。

北宋初南昌府復名洪州。宋淳化三年(992年),增設臨江軍(治所在今樟樹市臨江鎮),是時,市域則分屬袁州、洪州、筠州和臨江軍。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改筠州為高安郡,紹興十八年(1148年)復為筠州。隆興元年(1163年)改洪州為隆興府。寶慶元年(1225年),改筠州為瑞州,是時,市域則分屬袁州、瑞州、臨江軍和隆興府。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隆興府、臨江軍、瑞州為隆興路、臨江路、瑞州路,隸屬江西行省。於袁州設總管府,隸屬湖南行省。至元十七年(1280年)江西行省與泉州行省合併為福建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年)復為江西行省。同年,升袁州總管府為袁州路,隸屬江西行省。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隆興路為龍興路。是時,市域分屬袁州、瑞州、臨江、龍興4路,均隸屬江西行省。

明代,江西分設13府。宜春、萬載屬袁州府,清江屬臨江府,高安、上高、宜豐屬瑞州府,豐城、奉新、靖安、銅鼓屬南昌府。又分江西省為5道,南昌、瑞州轄於南瑞道,袁州、臨江轄於湖西道。

清初,沿明舊制。康熙後,江西省演變為4道,瑞州、袁州、臨江3府隸瑞袁臨道(道尹駐高安)。雍正九年(1731年)改由鹽法道兼巡,更名袁瑞臨鹽法道(道尹駐南昌)。市域則仍分屬袁州、瑞州、臨江、南昌4府。

辛亥革命後廢府。民國3年(1914)劃江西省為4道,宜春、清江、萬載、上高、宜豐、高安屬廬陵道,奉新、靖安、銅鼓屬潯陽道,豐城屬豫章道。民國15年(1926)取消道制,各縣均直屬於省。

民國20年(1931)夏,國民黨陸海空軍總司令部行營黨政委員會將江西省有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和游擊區的縣劃分為9區,銅鼓、宜豐屬第一區,宜春、萬載屬第二區。

民國21年(1932年)2月,分江西省為13個行政區。豐城、高安、清江屬第一區;奉新、靖安、銅鼓為第二區;宜春、萬載、宜豐、上高屬第八區。民國23年2月,又在省內設置8個特別區政治局。分劃奉新、宜豐、銅鼓、修水4縣地,設局於宜豐之找橋,分劃萬載、宜春、萍鄉3縣地,設局於宜春慈化,至民國24年(1935年)4月撤銷。民國24年(1935年)4月,縮江西省為8個行政區。奉新、靖安、銅鼓屬第一區,宜春、萬載、上高、宜豐、高安、清江、豐城屬第二區。民國28年(1939年)冬,又改江西省為11個行政區。銅鼓屬第一區(治所在銅鼓);宜春、萬載、上高、宜豐、高安、清江屬第二區(治所在萍鄉);奉新、靖安屬第十區(治所在奉新上富);豐城屬第十一區(治所在豐城)。民國31年(1942年)8月,又縮改江西省為9個行政區。豐城、高安、清江屬第一區(治所在豐城);宜春、萬載、上高、宜豐、銅鼓屬第二區(治所在宜春);奉新、靖安屬第九區(治所在武寧)。

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區成立,轄南昌、豐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進賢(8月從貴溪分區劃入)、奉新、安義、靖安(9月從九江分區劃入)10縣。7月1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袁州分區成立,轄宜春、萍鄉、分宜、新喻、萬載、上高、宜豐、銅鼓8縣。1951年,分別改稱南昌、袁州專區。1952年9月12日,袁州專區併入南昌專區,專員公署設於南昌市環湖路,新淦劃入吉安專區,領17縣。1958年9月,南昌、新建入南昌市,同年12月20日南昌專員公署改設於宜春縣城。1959年1月,更名宜春專員公署,領15縣。後進賢、萍鄉、新余、分宜、安義等縣相繼劃出。

1978年7月,改設宜春地區行政公署,屬省派出機構。1979年劃宜春縣城區設宜春市。1985年並宜春縣入宜春市。1988年撤豐城縣設豐城市,撤清江縣設樟樹市。1993年撤高安縣設高安市。至此,宜春地區共轄4市6縣。

2000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宜春地區,改設宜春市,改原縣級宜春市為袁州區。至此,宜春市共轄袁州區、奉新、靖安、宜豐、上高、銅鼓、萬載7縣區,並代管豐城、樟樹、高安3市。[2]

歷史述要

宜春歷史悠久,山清水秀,昔有「江南古郡,袁為佳麗之地」之說,流經宜春城的袁河河段,古人以其「澄清深碧」故別名秀江。這裡生態環境優良,為全國第一批生態試點城市。保存不少珍稀植物。宜豐官山自然保護區是世界著名的「綠色基因庫」。1961年,曾在官山發現一種不知名的植物,三年後,植物分類學學界將其以地名命名為「宜豐木」。1985年,繼發現珍稀植物白花木蓮之後,又發現了更為珍稀的紅花木蓮。1987年,首次在官山發現國內獨有的長柄雙花木群落。1995年世界林業日,中國向世界宣布:在江西省宜豐縣官山大西坑發現一片面積約20公頃的世界瀕臨滅跡的珍稀植物穗花杉。屬國家級保護的珍稀動物,宜春亦有分布。靖安大鯢保護區是全國唯一以娃娃魚為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宜春為江西省重點林區,森林覆蓋率達52.8%,其中銅鼓為86.3%,為全省之冠。2005年8月,銅鼓縣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全國第二批林業綜合行政執法試點縣。宜春北部的九嶺山脈是中國最大的毛竹產區之一。竹林采供量占全省總採伐量40%以上,歷史上高安曾稱「筠州」,就因產竹而得名。九嶺山區的毛竹以大而出奇,全國農業展覽館展出的三株特大毛竹、南京竹類研究所保存的特大毛竹標本,均出自宜豐。全國最大的一株毛竹(高21.5米,眉圍粗61.3厘米,地面圍粗76厘米),生長於奉新縣溜頭鄉(2003年更名為柳溪鄉)小牛坪的竹林中。九嶺山區野生獼猴桃資源豐富,靖安縣石境鄉(2001年併入羅灣鄉)有一片達700畝的野生獼猴桃林,奉新為全國獼猴桃重點種植區,面積與產量居全國第三位。宜春西部是中國油茶重點產區,袁州區的油茶麵積與產量居全國第一,是中國的「油茶之鄉」。

宜春素為江西農業大區,唐代設於高安的州府曾一度易名「米州」就因此地盛產稻米而改名。宋代,奉新所產的香稻為宮廷貢品,曾享受由東門入貢皇宮的特殊禮遇。宜春西部山區農業開發得早,「梯田」一詞首見於南宋范成大的《驂鸞錄》,它記述的是作者遊歷袁州仰山之所見。宜春的糧食為新中國做出過重大貢獻,三年困難時期,江西糧食支援全國,而其時宜春外調的糧食占其三分之一。

宜春自古以物阜民豐而著稱,人們習慣於將一省之內最為富庶的地方冠以「金銀」之號,而江西一金一銀都落在宜春境內,有「金豐城」「銀萬載」之說。宜春西部袁州、萬載、上高等區縣,歷史上盛產苧麻,上高堪稱中國的「苧麻之鄉」,故而以苧麻為原料的夏布織造業十分發達,成為全國的四大夏布產區之一。西部山區盛產毛竹,故以毛竹為原料的土紙業十分繁盛,從而又激活了以土紙為主要原料的爆竹業,使萬載成為全國花爆四大產區之一。袁州區歷史上盛產生漆、桐油與夏布,三者結合,產生了脫胎漆器,在全國重點漆器產區中十居其一。宜春是產糧大區,因此成為江西省最大的白酒產區,其中樟樹的四特酒是江西省內唯一國家級名酒。其餘縣市均有自己的酒類品牌。

宜春的建築材料在歷史上很有聲譽。明洪武年間,朱元璋調全國125個府縣牆磚修築南京城,質地最好的是產於袁州府與臨江府的白磚,現陳列於南京中華門博物館供中外遊人觀賞。高安是中國見諸史籍最早烘製石灰的地方。宜春高嶺土儲量占江西省的五分之四,在中國陶瓷生產史上失蹤千年的唐代六大名窯之一的洪州窯,1978年發現於豐城羅湖,列為全國年度考古十大發現之一。

中國是世界最早使用煤炭的國家,史料最早紀錄使用煤炭的地方是建城縣(今高安市)。宜春煤炭資源十分豐富,探明儲量占全省的45.34%。

1968年,樟樹發現大型岩鹽礦,結束江西無鹽的歷史。當時,毛澤東主席為之欣然命筆:「江西找到了大鹽礦是件大好事!」

產於宜春的鉭鈮是江西礦業的「五朵金花」之一。袁州區新坊鎮的鉭鈮礦床,其工業儲量占全國44.3%,是世界罕見的特大鉭鈮礦藏。同時,該地的鋰礦資源極為豐富,可供開採量占全國89.32%。

宜春有着燦爛的古代文化。通過對樟樹的營盤裡、築衛城、樊城堆,高安下陳,靖安寨下山,宜豐船形山等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證實,在距離今四五千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鑿地為穴,架木為巢,過着群居野處,以農業、漁獵為生的「原始共產主義」生活。

樟樹的吳城遺址,為江南首次發現的大規模商代遺址,出土了大量石器、青銅器、陶器及鑄銅製陶工具、銅渣、木炭等。吳城遺址發現的文字與符號幾乎占江南地區迄今已發現的全部文字符號的一半。考古證實,這一帶的文化自商初以來,一直與中原文化平行發展,打破了史學界長期流行的「殷商文化不過長江」之說,提出了中國古代史重新編寫的話題。2006年3月,樟樹吳城遺址被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文物局列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搶救性文物保護設施建設項目。5月,袁州譙樓、樊城堆遺址、鳴水橋、朱軾墓、湘鄂贛革命舊址群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國務院公布蒙山銀礦遺址、華林造紙作坊遺址、吳平墓群、李洲坳東周墓葬、景賢賈氏宗祠、逢渠橋、馬祖塔亭、上高會戰遺址、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舊址(蕭家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物華天寶」和「人傑地靈」,這源於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兩句成語,其物其人都出自宜春境內。「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所說的寶劍精氣,藏於今豐城榮塘。「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所說的高士徐稚,家於今豐城市白土。唐朝中晚期有「袁州進士半江西」之說。江西第一個文科狀元唐代人盧肇曾苦讀於袁州城東一沙洲上,後人名之「狀元洲」。第二個狀元唐代人易重,亦出自袁州。宋代狀元姚勉,宜豐人。明代探花吳山,高安人。清代狀元劉子壯,樟樹人;榜眼鄭秉恬,上高人。

古代文壇,宜春名人輩出。晉代詩人陶淵明「始家宜豐,後遷柴桑,晚年復歸」。唐代「吳中四友」中的劉慎虛,「芳林十哲」中的鄭谷、任濤、吳罕,元代「元詩四家」中的揭傒斯、范德機都是宜春人。

在中國科技史上,宜春有許多彪炳史冊的人物。被譽為「中國技術的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其作者宋應星是明末奉新人。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吳有訓是高安人,中國研製「兩彈一星」的中堅力量多是他的弟子。

宜春版畫、高安採茶戲、上高農民攝影,銅鼓漫畫、宜豐根雕、豐城書法、靖安詩詞、樟樹剪紙、樟樹粉筆畫、奉新農民畫、萬載儺舞也極具特色。

宜春歷史上有不少抗擊外來侵略的名將志士。明萬曆年間,豐城人鄧子龍率部援朝抗倭,犧牲在朝鮮。明天啟年初,時任廣東巡撫的高安人陳邦瞻將葡萄牙人逐之出境。時任福建巡撫的宜豐人鄒維璉,指揮官兵打敗荷蘭侵略軍。鴉片戰爭時期,英軍攻打定海,主持定海政務的靖安人舒恭受,率領軍民奮勇抗擊英軍,後跳城殉節。近代中法戰爭,奉新人張勳率部出征一舉攻克諒山,迫使法軍南撤。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他又遠赴遼東拼力衝殺。抗日戰爭中,發生在高安、奉新之間的「高奉戰役」,發生在豐城、樟樹以東的「贛東戰役」均以日軍失敗而告終。特別是「上高會戰」,戰場分布於上高、高安、奉新、豐城、樟樹5縣市,最後將日軍包圍在上高以東地區,殲敵1萬餘。

宜春是革命老區。1927年,毛澤東親臨銅鼓,領導了秋收起義。1930年,毛澤東、朱德率紅一軍團和紅一方面軍轉戰在宜春各縣,並在袁州召開了著名的「袁州會議」。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老一輩革命家開闢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萬載仙源為根據地首府。從這塊紅土地上走出了杜平、王宗槐、周赤萍、張翼翔等一批共和國將軍。也走出了無數英勇無畏的革命戰士:長征道上飛奪瀘定橋的22勇士中,就有宜春人劉梓華;搶渡大渡河十七勇士之一的熊尚林,也是高安人。

宜春古代宗教文化十分發達,在佛教禪宗發展史上居有獨特地位。被王安石等人評價為繼孔子之後的文化偉人唐代高僧馬祖道一,歸葬于靖安寶峰寺。將天竺戒律漢化成中國戒律的高僧懷海,在奉新百丈山創製「百丈清規」。禪宗五大宗派中,溈仰宗誕生於袁州仰山,曹洞宗發祥於宜豐洞山,臨濟宗的祖庭在宜豐黃檗山。後來出現的楊歧、黃龍二宗,其創始人,一出家於上高九峰山,一落髮于靖安寶峰寺。道教天下七十二福地中,閤皂山、始豐山、東白源就在宜春境內。樟樹閤皂山是道教靈寶派的祖庭,為江南道教三大名山之一。

宜春旅遊資源豐富,明月山有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三爪侖茂林修竹、幽壑飛流;閤皂山是「天下名山,道教福地,神仙之館」;天柱峰是鄱陽湖以西、洞庭湖以東唯一一處丹霞地貌,湖光山色、幽谷蕭寺。四者均屬國家級森林公園。其中明月山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另外還有宜豐官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江西風景名勝區4個,江西森林公園3個,江西自然保護區2個,還有多處溫泉、瀑布、溶洞等生態旅遊資源。作為革命老區,宜春紅色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2005年3月28日,銅鼓縣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區名錄。2006年7月,萬載竹山洞入選「江西十大特色美景」。11月8日至13日,宜春市成功舉辦「2006年中國光彩事業宜春行暨明月山森林溫泉旅遊節」。2007年9月11日,又舉辦了秋收起義80周年紀念大會;2007年9月20日至26日還成功舉辦了「2007年中國宜春·明月山首屆月亮文化節暨經貿活動周活動」。2007年,宜春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截至2017年年末,宜春市常住人口555.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3萬人。年出生人口7.58萬人,出生率13.68‰;死亡人口3.35萬人,死亡率6.05‰;自然增長率7.63‰,比上年提高了0.34個千分點。年末戶籍人口602.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2萬人。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21.8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8.76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922.75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810.35億元,增長11.3%。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14.3∶45.6∶40.1,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較上年提升了0.7個百分點。人均GDP達到36475元,按年均匯率(1美元=6.75元人民幣)折算為5404美元。非公經濟活力持續增強。經初步核算,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206.2億元,增長9.3%,占GDP的比重為59.7%。全年財政總收入354.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4%;財政總收入占GDP的比重為17.5%;稅收收入295.08億元,增長10.5%,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83.3%,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225.27億元,增長2.4%。工業的主導地位更為凸顯,其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2%,其中輕、重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8%和6.7%。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長10.4%。服務業增加值與生產總值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外貿出口突破194.32億元,增長12.2%。實際利用外資7.72億美元,增長9.05%。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476.3億元,增長4.08%;糧食種植面積955.5萬畝、比上年下降0.05%;實現糧食總產量428.95萬噸、下降0.01%;棉花種植面積12.95萬畝、下降1.4%,棉花總產量1.23萬噸、下降0.61%;油料作物總產22.49萬噸,增長1.33%;水產品產量38.69萬噸,增長2.5%。農業機械總動力370.0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8.0%。實際機耕面積727.09千公頃,增長3.91%;當年機械播種面積201.17千公頃,增長17.7%;機械收穫面積588.98千公頃,增長5.1%。全年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60.4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投資75.64億元、1227.29億元和757.47億元,分別增長20.5%、15.3%和9.2%。分投資主體看,國有投資283.03億元,下降4.8%;非國有投資1777.37億元,增長16.6%,其中,民間投資1681.11億元,增長16.2%,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81.6%。基礎設施投資216.54億元,下降0.1%,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0.51%。在資金來源中,自籌資金增長9.5%,占本年資金來源的比重達76.94%。豐城、樟樹實現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位次前移。「宜春大米」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袁州茶油」成功註冊中國地理標誌。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81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7元,分別增長8.8%和8.7%。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7.50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市場物價穩定。新增城鎮就業5.8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8%以內,低於4.5%的控制目標,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8.56萬人。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儲蓄存款餘額達2879.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8.45%各項貸款餘額達1912.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2.11%。1912.4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2.11%。旅遊服務業日趨活躍。全年接待遊客7196.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11.3億元,分別增長35.8%和41.7%。明月山獲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溫湯鎮獲評世界溫泉健康名鎮。明月山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50萬人次,創造了民航發展的「宜春速度」。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429億元、增長35.3%。民生改善取得實際成效,十類民生項目實事基本完成。4.08萬人脫貧,40個省定貧困村、13個市定貧困村退出,產業扶貧工程實現全覆蓋;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19804套,改造農村危房5592戶,分配公共租賃住房7599套;發放「財政惠農信貸通」貸款14億元;新建25戶以上自然村通水泥路3500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103座。社會保障得到加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率提升至99.6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3]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宜春市轄1區(袁州區),6縣(靖安、奉新、上高、宜豐、銅鼓、萬載),代管3個縣級市(樟樹、豐城、高安)。市人民政府駐袁州區。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萬) 郵政編碼 政府駐地 管轄範圍

袁州區:面積(平方千米)2533,人口(萬)105,郵政編碼336000, 人民政府駐袁山東路, 轄9個街道、16個鎮、6個鄉。

豐城市:面積(平方千米)2845,人口(萬)136, 郵政編碼331100, 市人民政府駐新城區, 轄5個街道、19個鎮、7個鄉。

樟樹市:面積(平方千米)1291,人口(萬)60, 郵政編碼331200, 市人民政府駐藥都南大道, 轄5個街道、10個鎮、4個鄉。

高安市:面積(平方千米)2440,人口(萬)86, 郵政編碼330800, 市人民政府駐解放路, 轄2個街道、18個鎮、2個鄉。

萬載縣:面積(平方千米)1720,人口(萬)53, 郵政編碼336100, 縣人民政府駐康樂街道, 轄1個街道、9個鎮、7個鄉。

上高縣:面積(平方千米)1350,人口(萬)35,郵政編碼 336400, 縣人民政府駐敖陽街道, 轄1個街道、7個鎮、6個鄉。

奉新縣:面積(平方千米)1642,人口(萬)30, 郵政編碼330700, 縣人民政府駐馮川鎮, 轄10個鎮、3個鄉。

宜豐縣:面積(平方千米)1935,人口(萬)28, 郵政編碼336300, 縣人民政府駐新昌鎮, 轄7個鎮、5個鄉。

銅鼓縣:面積(平方千米)1548,人口(萬)14, 郵政編碼336200, 縣人民政府駐永寧鎮, 轄6個鎮、3個鄉。

靖安縣:面積(平方千米)1378,人口(萬)14, 郵政編碼330600, 縣人民政府駐雙溪鎮, 轄5個鎮、6個鄉。

地理環境

宜春市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地處東經113°54′-116°27′,北緯27°33′-29°06′之間。東境與南昌市接界,東南與撫州市為鄰,南陲與吉安市及新余市毗連,西南與萍鄉市接壤,西北與湖南省的長沙市及岳陽市交界,北域與九江市相鄰。境內東西長約222.75千米,南北寬約174千米。宜春市面積18680.42平方千米,占江西省總面積11.20%。

氣候特徵

市境處於偏低緯度,具有亞熱帶濕潤氣候特點。春季雖天氣易變,但回暖較早,春夏之交濕潤多雨,夏秋間晴熱乾燥,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四季比較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總的來說,宜春市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

2010年全市平均氣溫正常偏高,年平均降水量較常年明顯偏多,日照時數接近常年。春播期天氣屬正常較差年份,部分地區出現了輕度春分寒和清明寒;汛期(4~6月)降水異常偏多;7~8月全市出現了明顯的晴熱高溫天氣;9~11月全市出現明顯的秋季少雨天氣。2010年主要的氣象災害有雷電、暴雨造成的洪澇及其引發的地質災害、大霧等。2010年農業氣候年景為偏豐年。

地勢地貌

宜春地處贛西北山區向贛撫平原過渡地帶,地形複雜多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海拔最高點1794.3米,在靖安九嶺尖;最低點海拔18米,在豐城藥湖。境內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山地占總面積35.46%;丘陵占39.05%;平原占25.49%。市東南部屬贛撫中遊河谷階地與丘陵區。境內河流、丘陵相錯,地勢波狀起伏,坡度比較平緩。其餘均屬贛西北中低山與丘陵區。市內嶺谷相間排列。北部九嶺山脈地勢峻峭,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以南則是多呈波狀起伏的丘陵盆地。在山丘之間,有潦河、錦江、袁水等河流貫穿其中,河流兩側發育着寬窄不一的多級河谷階地。西北山區蘊藏着豐富的森林、水力資源,河谷地帶則以糧食和經濟作物為盛。

宜春市境內的河流基本屬鄱陽湖水系,主要是贛江、贛江支流與修水支流。贛江自西南向東北,流經市境東部樟樹、豐城兩市。境內長76千米,納袁水、肖江、錦江等支流。鄱陽湖水系占宜春市總流域面積98.4%。此外,袁州、萬載尚有湘江支流淥水的流域面積182平方千米。

袁水發源於萍鄉境內武功山北麓,流經宜春市、新余市,在樟樹張家山匯入贛江,全長27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129米。境內流域面積2416.6平方千米,占該河總流域面積39.38%。袁水在宜春市城區內,流水清澈,兩岸風景秀麗,故又名秀江。

錦江發源於袁州區慈化鎮,流貫市境內的萬載、宜豐、上高、高安四縣(市),入南昌市新建縣後,又繞入市內豐城北境,注入贛江,全長294千米,天然落差391米,多年平均流量222立方米/秒。境內流域面積7115.44平方千米,占該河總流域面積93%。

修水的主要支流潦河,在南昌市安義縣境內分南北兩支,南潦河發源於市境內奉新縣百丈山,北潦河發源於市境內靖安縣白沙坪。潦河在市境內流域面積有3154.1平方千米,占其總流域面積72.8%。市西北部銅鼓縣境內的河流,基本屬修水上游支流,其流域面積1548平方千米,占修水總流域面積10.46%。

撫河擦市東部豐城市東境而過,境內長10.6千米。流域面積84.85平方千米。注入鄱陽湖的清豐山溪,在市東部有流域面積2447.85平方千米。在吉安匯入贛江的禾水支流瀘水,在宜春市有流域面積106平方千米。[4]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宜春市總土地面積為18680.42平方千米。其中有耕地面積48.22萬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09公頃,耕地中有效灌溉水田地32.17萬公頃,望天田7.67萬公頃,水澆地0.026萬公頃,旱地6.81萬公頃,菜地1.54萬公頃,園地2.54萬公頃,其中桑園0.09萬公頃,果園1.69萬公頃,茶園0.34萬公頃。其它園地0.42萬公頃,牧草地0.02萬公頃,其中天然草場0.003萬公頃,改良草場0.005萬公頃,人工草場0.012萬公頃。林地103.92萬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7.84萬公頃。交通用地為0.67萬公頃。水域面積6.3944萬公頃,其中河流水面2.04萬公頃,湖泊水面0.06萬公頃,水庫水面2.28萬公頃,坑塘水面2.76萬公頃,未利用土地10.01萬公頃。

礦產資源

宜春市有金屬礦產24種,非金屬礦產29種。主要有:有色金屬(含貴金屬)、稀有金屬、黑色金屬、瓷土礦產、建築材料及冶金輔助礦產等,以稀有金屬鉭、鈮,非金屬礦產煤炭、石灰岩、高嶺土和建築材料礦產為優勢。已探明儲量220處礦床中,有大型礦床18處,中型29處,小型173處。

市境內有色、貴金屬礦產主要有:銅、鉛、鋅、鋰、鈷、鋁、汞、銻、銫、鈹、銣、銀、金、鈮、鉭、鎢等;黑色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錳等;燃料礦產主要有煤、泥炭、油頁岩等;其他非金屬礦產主要有岩鹽、高嶺土、石灰岩、硫鐵礦、鉀長石、大理石、花崗石、硅灰石、粉石英等。其中,宜春四一四礦藏有鋰、鉭、鈮、銣、銫等多種貴重金屬,是世界上最大的鋰雲母礦,其開採量占世界70%以上。鉭資源儲量16119噸,占全國的19.06%,占世界的12.43%。岩鹽儲量103.71億噸,占江西省的89.8%。石灰岩12億多噸,高嶺土儲量1994萬噸,硅灰石儲量1168萬噸,粉石英612萬噸,鉀長石76萬噸,鐵礦儲量約1029萬噸,其中七寶山褐鐵礦為江西六大礦山之一,保有量661萬噸以上,品位42.92%。鈷礦儲量1.2萬噸,鋁土礦儲量為41萬噸。鉛鋅礦儲量8.2萬噸,金礦儲量1.5噸,銅礦儲量28萬噸,鎢礦儲量9萬噸,其它礦產還有汞、銻等。市內原煤儲量6.09億噸,占江西省儲量的45.34%,列江西省第一。宜春市有煤炭生產礦井182處,分布在市內7個縣市區,34個鄉鎮,主要分布在浙贛鐵路兩側和錦江流域。宜春市境內預測煤炭資源量達6.86億噸,占江西省預測煤炭資源量的49.89%。

水資源

市內水資源十分豐富,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達182.51億立方米。宜春市三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77.34億立方米。

地表水資源地表水資源來自降水,宜春市多年平均降水總量311.87億立方米,平均降水量在1670.4毫米左右,2001至2003年天然年徑流分別為:138.10、211.80、178.3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79.24億立方米。

地下水資源市地下水資源豐富,宜春市多年平均地下水(淺層)資源量為49.60億立方米,平均地下水基流模數為26.57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市內地下水包括平原、山丘等類型。古時候宜春就因縣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而得名。宜春又是江西省地下熱水及礦水分布較密地區之一。比較著名的有:袁州區的溫湯溫泉、奉新縣的九仙湯溫泉、靖安縣的東源溫泉、銅鼓縣的湯里溫泉和溫塘溫泉等。袁州區溫湯溫泉,水溫達68℃-72℃,流量為10升/秒,聞名遐邇。銅鼓縣大塅湯里溫泉屬鐳水溫泉,可作醫療礦水。

生物資源

宜春是江西省重點林區之一,宜春市森林覆蓋率為52.8%,境內森林覆蓋率超過50%的有銅鼓、靖安、宜豐、奉新、萬載、袁州6個縣市區,銅鼓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6.3%。

市內有高等植物近3000種,占江西省的60%,其中木本植物有101科381屬1178種;在木本植物中,有喬木樹種584種、灌木424種、木質藤本85種;此外尚有已知的大型真菌植物156種,以及苔蘚、地衣等眾多的低等植物。森林植被分布主要的建群種為松科、杉科、殼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縷梅科、木蘭科以及杜英科等喬木樹種和禾本科的竹亞科。在已知的木本植物中,鄉土樹種有97科321屬914種,占江西木本植物總科80.8%,總屬數的83.8%,總種數的50.6%。

宜春市有已知珍稀瀕危植物183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第一批)名錄的有56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植物有3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植物有53種;列入省重點保護植物(第一批)名錄的有38種。有些樹種如全緣紅花油茶、長果山桐子、厚皮毛竹、落葉華木蓮為宜春特有。

宜春是古樹之鄉,宜春市現有古樹涉及30科56屬76種,共9126株,其中:一級古樹846株,二級古樹2119株,三級古樹6161株,古樹群473群(3691株)。

宜春市九嶺山區野生獼猴桃資源豐富,靖安縣石境鄉(2001年併入羅灣鄉)有一片達700畝的野生獼猴桃林,奉新為全國獼猴桃重點種植區,面積與產量居全國第三位。宜春西部是中國油茶重點產區,袁州區的油茶麵積與產量居全國第一,是中國的"油茶之鄉"。

宜春市現有已知的野生動物資源共355種及亞種,鳥類有19目47科237種,兩棲動物10種,爬行類有2目6科25屬37種。市內現有珍稀瀕危動物11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53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有5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有48種,屬省級重點保護有59種。2005年6月,靖安縣被授予"中國大鯢(娃娃魚)之鄉"稱號,國家已在靖安建立自然保護區,並建立大鯢研究機構。該自然保護區有保護面積100公頃,系中國迄今僅有的以大鯢為主要保護對象的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2005年11月,官山自然保護區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確定為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5]

人口

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零時,宜春市常住人口總數為5419575人(不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居住在市內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員)。共有家庭戶1423416戶,家庭戶人口為5145473人,占總人口的94.94%,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61人,男性為2824141人,占總人口的52.11%;女性為2595434人,占總人口的47.89%。

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零時,宜春市總人口540萬,有漢、回、蒙、藏、苗、彝、壯、布依、滿、侗、瑤、白、土 家、哈尼、傣、畲、黎、高山、水、納西、景頗、土、仫佬族、 布朗、仡佬、京族等33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9.93%,多為江右民系。

經濟

2013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387.1億元,增長10.1%。財政總收入233.4億元,增長16.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9.4億元,增長20.4%。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124.6億元,增長2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31.9億元,增長13.1%;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0戶,淨增87戶。實際利用外資5.3億美元,增長11.6%。外貿出口總額18.3億美元,增長2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4.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7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15元,分別增長10.5%和13.2%。財政總收入超20億元縣市4個、超15億元7個,其中豐城財政總收入突破50億元,居全國百強縣第89位,較上年前移4位,樟樹進入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縣市。

第一產業

2013年糧食、畜禽、油茶、竹、苗木花卉、有機(富硒)農產品等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穩步發展,綜合產值突破600億元,糧食、油料、生豬等大宗農產品產量和糧食收購量均居江西省第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個數占江西省1/4,宜春市榮獲全國高產油茶產業發展示範市,豐城、奉新、靖安分別榮獲全國首批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縣、中國綠色農業示範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宜春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80家,農民合作社總量達到3067家,江西省農民合作社現場會在宜春召開,高安益農果業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322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基本完工,9個小農水重點縣工程、4座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順利完成,解決農村飲水安全32.3萬人。率先在江西省完成農村土地整治示範項目39.7萬畝,榮獲江西省耕地保護成效顯著設區市,奉新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

第二產業

2013年宜春市新增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工業企業50戶,納稅過千萬元企業發展到228戶。非公經濟稅收貢獻率達到86.6%,列江西省第一。以鋰電新能源、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鋰電產業產能挺進全國設區市十強,成功舉辦江西(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合作推進會,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江西省1/5,機械裝備、綠色食品產業占江西省比重超過1/10。全市工業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42億元,列江西省第三。樟樹榮獲中國藥都稱號,醫藥產業園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被列為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豐城高新技術產業園及樟樹、上高工業園獲批重點省級園區。奉新被授予中國棉紡織名城,工業園區被評為中國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先進園區。上高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

第三產業

宜春是紅色故土。銅鼓縣是"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江西省十大紅色景點"。銅鼓秋收起義紀念館再現了毛澤東同志領導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重大歷史場景。萬載縣曾是彭德懷和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轉戰數年之久的紅色老區,有保存完好的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舊址,該處已闢為中國三大幹部學院之一的井岡山幹部學院的教學實習基地。袁州區有著名的"袁州會議"舊址,上高縣是聞名中外的"上高會戰"發生地。

宜春市有唐代就已存在的湛郎橋、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地方天文台宜春鼓樓、明月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及"宜春"碑。

交通

宜春市交通便利,境內京九鐵路縱貫南北,浙贛複線橫臥東西;形成以320、105國道和贛粵、滬昆、武(漢)吉(安)和(南)昌長(沙)、滬瑞、大廣高速公路為主骨架的公路網絡。宜春機場已經開通運營,杭長高鐵即將營運;袁河、錦河直入贛江,水路航程千餘公里。

鐵路

據車站相關公告,2014年7月9日24:00,原宜春站將更名為宜春西站,原滬昆高鐵宜春東站將正式更名為宜春站。

宜春西站(原宜春站)站址在江西省宜春市平安路與東風路交匯處,建於1937年。離杭州站806公里,離株洲站148公里,隸屬南昌鐵路局管轄,為宜春車務段所在地,現為二等站。宜春境內有京九鐵路、浙贛鐵路複線相互交匯,且京九鐵路穿過境內豐城、樟樹。

宜春站(原宜春東站)的站址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下浦街道境內本立上,南廟河以東,中山東路以南。站房面積9978平方米,設置4個站台10股道,採用線側平的站房形式,其中第一、第二站台為客運專線高速場站台,第三、第四站台為既有浙贛線普速場站台,高速場和普速場均為2台5線。

航空

宜春明月山機場(宜春機場)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湖田鄉境內,為4C級支線機場,機場占地1921畝,跑道長2400米、寬45米,停機坪1.84萬平方米,航站樓建築面積6000 平方米,概算總投資5.02億元,為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第36家機場和江西省第6個民用機場,也是贛西唯一的機場。

社會事業

教育

概述

宜春自古教育昌盛,富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古代宜春的州學、書院興盛,科舉成績聞名全國。僅在唐代的290年間,江西考取的77名進士中宜春籍的就有53名,占全省三分之二強。這一時期,江西僅有的兩名文科狀元盧肇、易重,均為宜春籍人士。因此,歷史上流傳下了「江西進士半袁州(宜春)」的美譽。唐貞元年間,高安人幸南容創辦了江西最早的書院「桂岩書院」。北宋初胡仲堯創辦的華林書院(位於高安華林與奉新赤岸交界處)培養了13名進士。南宋范陽人祖無擇任袁州知府時,修建袁州州學,當時著名的教育家李覯寫下了歷史名篇《袁州州學記》,被清人收入《古文觀止》。明代科技文獻《天工開物》一書的作者宋應星、當代核物理學家吳有訓分別為宜春市奉新縣和高安市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613所,在校學生180.64萬人。[6]

高等教育

宜春市境內普通高等院校

本科院校:宜春學院

成人高等院校:宜春廣播電視大學

歷史文化

農耕文化

被譽為十七世紀百科全書的《天工開物》是一部中國古代農業科技的百科全書,作者宋應星是宜春奉新人,現在在明月山下將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這本書建成了一個天工開物園,天工開物園是融古代農耕科技展示、傳統手工製作參與、中國農耕文化陶冶為一體的體驗性樂園,占地面積300餘畝,建築面積約15000平方米,這裡旨挖掘的是宜春厚重的農耕文化,在觀光中增長知識,在參與中親近自然,在勞作中體驗着和諧安樂的農耕情趣。

天工開物園內有陳列展覽區、體驗遊覽區、文化休閒區三個館區,在文化休閒區有一個約200平方米的中古戲台文藝表演館,台下可容納200-300遊客休息觀看,館內一如北京老舍茶館的格局,風格古樸。採茶戲、三星鼓、道情、評話、春鑼,戲曲、曲藝表演,獨居地方特色;古老的儺舞表演、當地舞龍、耍魚燈,民俗表演凸顯民俗風情。在這青山水繞的自然中,聽一回戲,尋一份寧靜,在真山真水之間,遠離城市的喧囂,再沒有都市裡水泥叢林的壓迫、交通擁堵的厭倦、廢氣污染的憋悶、日常瑣事的煩忙。這連綿的山野、清新的天風雲氣、撲鼻的竹韻茶香,帶回您的是一份久違的童真,暢然於天地間的開心與釋懷。

禪宗聖地

宜春在中國禪宗史上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市內擁有兩大名寺、三大祖庭、十大寺院和上千座佛塔。兩大名寺即靖安寶峰寺和奉新百丈寺,禪宗史上著名的「馬祖興叢林、百丈立清規」就來源於這兩大寺院。三大祖庭分別是臨濟宗、曹洞宗和溈仰宗,臨濟宗萌芽於宜豐黃檗,曹洞宗揚穗於宜豐洞山,溈仰宗結果於明月山仰山。 引進了明月山國際禪修中心和宜春禪都文化博覽園兩個禪宗旅遊項目,修復了奉新百丈寺、仰山棲隱禪寺和洞山普利禪寺等幾個祖庭寺院,吸引了韓國、日本等大批東南亞境外遊客。

文明古城

宜春有着2200餘年的悠久歷史,境內有486處歷史文化遺址和54處名勝。袁州譙樓,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樟樹吳城商代遺址,改寫了中國史學界「商文化不過長江」的論斷;靖安東周古墓,被譽為「2007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創造了兩項「全國之最」(一是墓坑形制最特殊,二是出土的金飾物--金龍神徽體量最大,最精美,比四川成都的太陽神鳥還更大、三項「首次發現」(「一坑多棺」葬俗、紡織品文物、保存相對完好的人體遺骸等三項屬於國內重要發現),填補了我國考古學的眾多空白。宜豐天寶古村,被譽為「江西第一古村」,擁有保存完好的2.5公里護城河、1.5公里的古城牆遺址和江西最早的職業學校;高安畲山賈家古村,是江西現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江南古村;豐城厚板塘村,其古建築體現了江西土建築的最高水平。

風景名勝

溫泉之都

宜春溫泉資源十分豐富,全市十個縣市區均有溫泉,已探明的出露點有19處,形成了「宜春溫泉,十泉十美」的發展格局。在彰顯明月山富硒溫泉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重點打造明月山硒溫泉康療中心、明月山國際禪修溫泉、樟樹易達鹽溫泉、銅鼓福潤溫泉和湯里溫泉、豐城隍城溫泉、奉新九仙溫泉、靖安江鎢溫泉和恆茂森林溫泉、袁州梅花溫泉等十大特色溫泉,形成種類豐富、品位較高的溫泉旅遊產品體系和特色鮮明、發展規範的溫泉旅遊產業體系。

月亮之都

宜春通過連續六年成功舉辦月亮文化節,月亮文化日益豐滿,已成為宜春的標識。明月山風景區是月亮文化的發源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中國溫泉之鄉。我們按照「建好月亮景、辦好月亮節、唱響月亮牌」的工作思路,將月亮文化與禪宗、溫泉、農耕文化有機結合,打造了情月相融、泉月相映、禪月相通、農月相趣「四星捧月」的旅遊產品,使明月山成為了贛西綠色精粹旅遊線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紅色故土

銅鼓縣是「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江西省十大紅色景點」。這裡不僅是毛澤東同志策劃和領導秋收起義之地,而且也是毛澤東革命生涯中唯一一次落入敵手又逢凶化吉的脫險福地。銅鼓秋收起義紀念館再現了毛澤東同志領導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重大歷史場景。萬載縣曾是彭德懷和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轉戰數年之久的紅色老區,有保存完好的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舊址,該處已闢為中國三大幹部學院之一的井岡山幹部學院的教學實習基地。袁州區有著名的「袁州會議」舊址,上高縣是聞名中外的「上高會戰」發生地。

生態綠城

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6.97%,是全國重點毛竹產區和江西重點林區。現有4個國家森林公園、3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袁州酌江風景區,人稱「酌江山水畫,溶洞自然詩」;樟樹閤皂山景區,是中國道教靈寶派祖庭;豐城豐水湖公園,是集豐城歷史、文化與旅遊於一體的國家3A級旅遊景區;靖安三爪侖景區享有「高山草甸、峽谷漂流」的美譽;奉新百丈山景區素有「小廬山」之稱;高安上游湖景區是奧運冠軍楊文軍的訓練搖籃;上高九峰景區秀竹搖曳、禪林古剎;宜豐官山景區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銅鼓天柱峰景區被譽為「江南生物世界」;萬載竹山洞景區享有「華東第一地下長河」殊榮,是江西十大特色美景之一。

著名人物

宜春文化積澱厚重。歷來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韓愈在宜春擔任刺史時,曾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詩句讚美宜春。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所說的寶劍精氣,藏於今豐城榮塘。「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所說的高士徐稚,家於今豐城市白土。科舉時代有「袁州進士半江西」之說,江西第一個文科狀元唐代人盧肇曾苦讀於袁州城東一沙洲上,後人名之「狀元洲」。第二個狀元唐代人易重,亦出自袁州。宋代狀元姚勉,宜豐人。明代探花吳山,高安人。清代榜眼鄭秉恬,上高人。

此外宜春籍名人還有唐代詩人劉慎虛鄭谷沈彬任濤吳罕、代理袁州刺史鄧璠;宋代史學家劉恕、宋朝國子監主簿胡仲堯、宋代著名詩僧惠洪、南宋史學家徐夢莘、詞人向子湮袁去華、畫家楊無咎;元代詩人揭傒斯范梈、學者杜本、卓越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周德清、紅巾軍領袖彭瑩玉;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史學家陳邦瞻鄒維璉、抗倭名將鄧子龍、清官況鍾、明代大臣姜曰廣袁繼咸、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張自烈;清代名臣辛從益楊錫紱、清代重臣朱軾

近現代名人有革命家熊雄、革命烈士易安華、民主鬥士楊杏佛、軍閥張勳、戲劇家熊佛西、詩人白采、詞學大師龍榆生、《辭海》主編夏征農、畫家王夢白、作曲家辛滬光、物理學家吳有訓、冶金物理化學家徐采棟、化學家江元生、工程熱物理和流體力學家劉高聯、奧運冠軍楊文軍等。

宜春是革命老區,從這塊紅土地上走出了杜平王宗槐周赤萍等一批共和國將軍,走出了無數英勇無畏的革命戰士,長征道上飛奪瀘定橋的22勇士中,就有宜春人劉梓華

城市榮譽

中國宜居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世界著名文化旅遊城市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

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十大休閒城市

中國最佳旅遊休閒勝地 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 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 國家創業城市

中國十大養老城市

國家現代林業建設示範市 全國道路交通暢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國家級首批創建創業型城市

友好城市

上海松江區、韓國尚州市、美國罕斯維爾市、匈牙利蒂薩鐵堡市

旅遊攻略

內容來源於螞蜂窩

景點概況

簡介:宜春市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境內以丘陵、山地為主,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氣如春,四時咸宜」之稱。宜春文化積澱厚重,韓愈曾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詩句讚美宜春。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所說的寶劍精氣,藏於今豐城榮塘。除了歷史,宜春的自然、生態、紅色旅遊資源也很豐富,是一個適合休閒旅遊的城市。

最佳旅行時間:春秋兩季

建議遊玩天數:2天

當地氣候: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語言:宜春話(贛語)、懷遠話(客語)

參考資料

  1. 歷史概況宜春市政府網 2019-03-27 09:29
  2. 歷史概況宜春市政府網 2019-03-27 09:29
  3. 歷史概況宜春市政府網 2019-03-27 09:29
  4. 氣候特徵與影響評價宜春市政府網 2019-03-27 09:29
  5. 自然環境宜春市政府網 2019-03-27 09:29
  6. 科技教育宜春市政府網 2019-03-27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