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余姓,中國百家姓氏之一,漢族姓氏。
據2010年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余姓人口約640餘萬(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另2016年公安部統計數據約有近700萬),約占中國人口總數的0.41%,當年排名第41位。
主要起源於姬姓,東周春秋時期秦國上卿由余之後。
人口分布主要以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居多。余姓發源地據考起源於現陝西鳳翔一帶,可考據的得姓始祖以姬姓余氏為多。
得姓始祖
由余:春秋時秦國的上卿。他原先為晉人,逃亡入西戎(古代西北少數民族的泛稱)。初在西戎任職,後奉命出使秦國,見秦穆公賢德大度,便留秦國為相,很得穆公信任。時秦作為眾多諸侯國之一,其地位並不顯要。由余為上卿後,果然不出穆公所望,他助秦穆公謀劃攻伐西戎之策,滅國十二,拓地千里,而稱霸西戎,最後使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由余因曾為秦國富強、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人引以為榮,遂以其字為氏,尊其為余姓的得姓始祖。
郡望堂號
新安郡:秦置新安縣,故址在今促池境內,屬宏農郡,漢朝因之。西晉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時轄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一帶地區。東晉末分置東垣縣。北周保定間置中州,建德間廢,改置新安郡。隋開皇年間改新安郡為谷州,後谷州與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業初年省東垣入新安。隋朝時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後移治休寧(今安徽休寧),再後移治到歙縣(今安徽歙縣)。唐貞觀年間移治於今新安,後不復變。
下邳郡:秦朝時期在今江蘇睢寧西北一帶設下邳縣。東漢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南北朝宋國時期改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其時轄地在今北至江蘇省新沂縣、邳縣,南至安徽省嘉山縣,東至江蘇省漣水縣、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帶。東晉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睢寧市、邳州市一帶地區。大金國移睢寧到西北古邳鎮。明朝時期廢黜。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高陽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盞縣)。漢桓帝置高陽郡,治高陽,即今河北高陽縣舊城村。西漢初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是高陽鄉,在今河南,與高陽郡無關。晉治博陸(今河北蠡縣南)。北魏還治高陽。隋開皇三年(583)廢。
武溪郡:治所在今湖南乾城一帶。
武威郡:河西武威(今甘肅武威)。元末死節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帥府僉事諡忠宣余闕公世居地。
下邳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忠宣堂:合肥余氏望祖元余闕諡"忠宣"。
清嚴堂:宋朝的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歡的門人,最講仁義理智信五倫,號"清嚴"。
忠惠堂:宋朝時期余天錫是宰相史彌遠的家庭教師。沂王無後,命天錫在王族裡找一個比較有賢德的幼兒作兒子。天錫給他找來了貴莊,就是後來的宋理宗。宋理宗即位後,封天錫為奉化郡公,他逝世後諡號"忠惠"。
八賢堂:北宋仁宗時余靖,曲江人(今廣東曲江),官至工部尚書。他以敢直言著稱。仁宗天聖年間,可見得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分量了,怪不得後世廣東的余氏人士,都對這位傑出先人的事跡津津樂道。
四諫堂:余靖與歐陽修、王素、蔡襄世稱"四諫"。皇佑間起知桂州,英宗即位,知廣州10年,勤政廉潔,歸時不帶南海一草一木,廣州建"八賢堂",靖為八賢之一受祀,晚年官至工部尚書。余氏四諫堂、八賢堂即由此而來。 其餘有紹賢堂,培元堂,端本堂,敬義堂,敦睦堂,親睦堂,敦本堂,白華堂,風采堂,永言堂,豐樂堂...等。(詳見百度文庫余姓來源) [1]
研究考證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宰相余之後。由余,周攜王姬余臣(字伯服)的子孫(另一說是晉國姬叔虞之後),祖上因政治避亂逃亡到西戎。後在西戎為官時奉命出使秦國,秦穆公嬴任見由余才德橫溢,遂用計留由余在秦國為臣,賜封其為秦國上卿(即宰相)。由余在秦國,為秦穆公謀劃了征伐西戎之計。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採用由余之計,率軍先攻占北地郡和隴西地區,割裂了西戎諸部落之間的聯繫,之後逐個擊破,滅西戎十四國,拓地千里,使秦國成為了春秋時期的西方霸主。由余是歷史上最早提出"仁治"的。詳見史記•秦本記。由余死後,秦王為由余建墓三處,罷朝三日以念。
源流二
源於党項羌人,屬於漢化改姓,最早生活在松藩草原上。唐代遷至河西走廊和今寧夏西部;西夏時期,党項羌貴族和大戶分布在靈州和西涼府。《西夏書事》載:"(1226年)秋七月,蒙古破西涼府。蒙古主進兵攻西涼,宿衛官粘合重山執大旗指揮六軍,手中流矢,不稍動。守臣斡扎簀力屈,率父老啟門降。於是,搠羅、河羅等縣皆不守。"由於是"啟門降",蒙古軍沒有對西涼府百姓進行大規模殺戮,居住在西涼的党項族大戶得以保全了家業。余(雨)闕的高祖父是"銑節"一族的首領,以族名為姓名,代代世襲。銑節家族生活在涼州南山,到余(雨)闕祖父時,蒙古軍隊擴充兵源,把西涼州的唐兀色目人編為軍戶,開撥內地同南宋作戰。余(雨)闕父親在戰爭中因功賜官,被元朝統治者賜以蒙古名字"沙喇藏卜",派往廬州駐守。生子五改漢姓余:闑、少剌八、供保、闕、福。第四子即忠宣闕公餘闕。沙喇藏卜即為合肥余氏追認始祖。另有關於"蒙古"鐵改余之傳謠,但歷史查無依據。
源流三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古蜀國褒余之道,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難》中對褒余棧道有明確的描述。世代居於褒余棧道沿途之民眾工匠、驛站官吏、商家棧伙等,其中以陝西漢中一帶秦姓為主的流民,皆有居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褒余氏、褒斜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褒氏、余氏、斜氏,余氏讀音作xié(ㄒㄧㄝˊ)。
源流四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尼瑪哈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金國時期為尼龐古部,以部為氏,滿語為Nimaha Hala,漢義"魚",世居遼陽(今遼寧遼陽),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余氏、俞氏、于氏、勝氏等。
⑵.滿族裕瑚嚕氏,滿語為Yúhúrú Hala,以地為氏,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庫(今吉林安圖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帶)、長白山、裕瑚魯(今黑龍江右岸俄羅斯耶拉布加),後多冠漢姓為余氏、玉氏、裕氏、于氏、婁氏等。
源流五
源於赤狄,傈僳族,羌族,鮮卑族,古氐族,畲族,唐朝時期白馬氐族等等,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