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艋舺龙山寺

艋舺龙山寺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台北旅游网

基本资料

类别    国定古迹

简称    龙山寺

公告日期  2018年11月12日

所属单位  文化部

停止供香日 2020年3月13日

艋舺龙山寺,普称万华龙山寺又名台北龙山寺,简称龙山寺台湾话: Liông-san-sī) ,座于台湾台北市万华(此区旧称艋舺)广州街211号的观音寺2018年11月12日文化部公告将其升格为国定古迹[1]

目录

渊源与特色

历史

古迹现况

  • 本寺总面积约1,800,坐北朝南,为三进四合院之闽南式宫庙建筑。自中轴由外而内,依序是山门、庙埕、前殿、中庭、大殿、后庭、后殿,两旁有左右护院,又称左右护龙或东厢西厢,上有钟鼓楼。前殿、大殿、后殿、与护院合成一瘦长的“回”字型;但是若考虑连结大殿与护院的走廊,则形成一类似“日”字型的形状。
  • 此外东、西、北各有新建的建筑物,龙边的护院外,设有配殿(含福智大师纪念堂);虎边的护院外,设有地下厕所、金亭与时钟台;后殿的后方设有餐厅。庙埕的左右两边设有净心瀑布喷泉水池
  • 龙山寺为传统匠艺的艺术殿堂。前殿的特色有八角藻井以及全台湾唯一的铸铜龙柱。大殿有金柱撑起的圆形螺旋状藻井,相当罕见。整体的建筑不论是石雕、木雕、彩绘和格局样貌,都非常精致,展现了台湾传统寺庙之美,极具艺术价值。
  • 本寺西临西园路一段,为著名佛具街。南面为广州街,再往南有艋舺公园艋舺公园地下停车场、龙山寺地下街台北捷运龙山寺站台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位于捷运龙山寺站1号出口)、龙山商场万华区行政中心、台铁万华车站、万华凯撒大饭店等;附近也有艋舺青山王庙艋舺祖师庙艋舺地藏庵等古迹寺庙。交通、商业、休闲、生活机能均十分便利。

供奉神祇

本寺包括三教重要神祇,以及民间有功于民之人、开山先贤等,主要可分为前殿、大殿、后殿三个殿,此外可细分为许多厅,共有神祇百馀尊。以下先介绍参拜顺序,再一一介绍各殿神祇

参拜顺序

  • 龙山寺前殿供有三宝佛,依佛教仪轨,一开始先至前殿礼佛后,再行参拜大殿观音菩萨与后殿众神灵。后殿由中间开始往两旁参拜;同样靠近中间的,先合十参拜龙边(信众的右手边)后拜虎边(信众的左手边)。
  • 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原有三炉,炉体较高、靠近大殿的为天公炉;体积最大、位于中庭靠近前殿的为观音炉。

节能减碳

  • 早年龙山寺设有金炉,供信众焚烧纸钱,庙方供应者有金白钱、甲马、补运钱、福金、刈金、寿金、长寿钱、天尺金、大箔寿金、叩答恩光金等,民国89年(2000年)时庙方配合台北市政府节能减碳政策废止金炉。[6][7]
  • 香炉部分龙山寺原先则设有十一个,每炉3炷线香,每炷1.6台尺,每人参拜一次,会燃烧48尺香;而后响应台北市政府的环保政策,改用1尺线香,参拜一次会燃烧33尺香,后又改设七个香炉,每炉1炷,1尺香,参拜一次会燃烧7尺香;2015年6月15日起,配合节能减碳政策只保留观音炉、天公炉与后殿总炉,共三个炉,每炉1炷半尺香;2017年6月16日起,仅保留观音炉,并仅能点半尺香,产生的烟量为早年的1.5%,甚至可能在未来全面停止烧香,[7]是继行天宫之后知名寺庙的减香之举。
  • 为维护空气品质及鉴于巴黎圣母院火灾,2019年5月起龙山寺停止使用烛台、停售蜡烛,并研议是否用电子蜡烛取代。[7]
  • 庙方宣布2020年3月13日起全面停止供香以及访客自带香枝。

前殿

大殿

后殿

后殿为恭祀天上圣母殿文昌殿华佗厅关圣殿月老厅等部份。

天上圣母殿

主祀天上圣母,即妈祖。此外左右又可细分为两个厅,龙边供奉男性神祇,虎边供奉女性神祇。文昌殿与关帝殿,为文左武右。艋舺新兴宫(西门町妈祖庙)的妈祖也曾因庙宇拆迁奉祀于此。

天上圣母殿左厢
  • 水仙尊王:道教掌管水运的神灵,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通常以善于治水的夏禹为主,再加上其他英雄才子、忠臣烈士如伍子胥屈原项羽王勃李白等合并供奉,称为“诸水仙王”。
  • 城隍爷:道教神祇,阴间行政神、负责赏善罚恶。
  • 福德正神:道教神祇,是土地之神,保护农业、商业,即土地公
  • 龙神:道教神祇,为雨神、海神。
天上圣母殿右厢

主祀注生娘娘。

文昌殿

主祀文昌。一般文昌宫、庙、阁、寺,多奉祀五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文魁星君朱衣神君关圣帝君孚佑帝君)。本寺奉有文昌帝君、大魁星君、紫阳夫子,另有奉祀关圣帝君于关帝殿。

华佗厅

关帝殿

主祀关圣帝君。

月老厅

福智大师纪念堂

本堂位于华佗厅后方。

开山厅

本厅位于西厢鼓楼一楼。

龙山寺与社会运动

建筑与塑像

  • 山门:四柱三间歇山重檐式牌楼,建于1960年代,名匠廖石成设计。
  • 中殿:中央设螺旋藻井,由32组斗栱逆时针组合而成,神龛雕塑乃黄龟理大师的作品。
  • 大殿:石工为惠安石匠张木成作品。
  • 铜铸龙柱: 三川殿入口处,1920年代由厦门剪花匠师洪坤福塑胚,台北铁工厂李禄星铸造而成。
  • 后殿人物柱: 由武荣妈祖会出资,泉州石匠所刻,主题为“郊游纪趣”,实为少见的雕刻题材。
  • 释迦牟尼佛塑像: 为雕塑家黄土水于1925年受魏清德委托雕造,立像以南宋梁楷水墨画“释迦出山图”为蓝本而制,二次大战时烧毁,现物是1986年由行政院文建会以原模翻制5尊铜制像之一。
  • 正殿壁画:左侧为“龙王请法图”,右侧为“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出自彩绘名师潘丽水的高徒蔡龙进之手。

相关条目

注解

  1. 据说本有艋舺新兴宫,新兴宫迁徙至西门町后,地方人士以艋舺青山宫取代
  2. 此外有许多神像陪祀于该殿,可能是落难神像,或皇民化运动时期各宫庙、民宅寄放的神像,不一一详述

视频

建寺281年 艋舺龙山寺3月13日下禁香令-民视新闻
您知道大溪龙山寺与艋舺龙山寺的渊源吗 ?? 【台湾游GO庙】

参考文献

  1. 1.0 1.1 公告资料. 国家文化资产网.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20-02-24] (Chinese (Taiwan)). 
  2. 台湾景点票选 艋舺龙山寺
  3. 请问台北三大庙门是指那三座庙?.台北市立图书馆─儿童电子图书馆
  4. 陈培桂,<古迹考附寺观>《淡水厅志》卷十三:“龙山寺,在艋舺街,泉州安海分派,乾隆三年建,嘉庆二十年地震,仅存佛座,杨士朝、黄朝阳等捐建,士朝子孙助续成之,同治六年郊商重修。”
  5. 可见李干朗,《艋舺龙山寺调查研究》,台北市政府,1992.11,页27。
  6. 林敬殷、陈燕模、陈志豪、沈旭凯. 〈神明也减碳 淡水祖师庙8座香炉减至2座〉. 《联合新闻网》. 2008-07-08 (Chinese (Taiwan)). 
  7. 7.0 7.1 7.2 〈艋舺龙山寺 5月起禁点蜡烛〉. 《人间福报》. 2019-04-26 [2020-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5) (Chinese (Taiwan)). 
  8. 曾明财 - 【眷村想想】 竹篱笆内的党外家庭 - 想想Thinking Taiwan - 想想台湾,想想未来. 想想论坛. [2020-01-12] (中文(繁体)‎). 
  9. 鲁仁. 龙山寺两场好戏--黄天福和康宁祥第一天就带来高潮. 民主人. 1983. 
  10. 【故事‧台北EP2】见证台湾民主的艋舺龙山寺 | 故事 StoryStudio. 2015-10-06 [2020-01-12] (Chinese (Taiwan)). 
  11. 11.0 11.1 黄若淇. 1986-2000 年台湾民主运动- 以艋舺龙山寺为中心.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学位论文. 
参考书籍
  • 李干朗,《艋舺龙山寺调查研究》,台北市政府,1992。
  • 辜神彻,2008,〈艋舺龙山寺的观音信仰文化与祭祀活动〉,《台湾文献》第59卷,第1期,页115-172。南投: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 辜神彻,2015,〈族群意识与显灵叙事:台北地区观音信仰传说之研究〉,收入陈益源主编《府城大观音亭与观音信仰研究》,页659-685。台北:里仁书局。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