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城隍爺中國大部分城市都有城隍廟。城隍作為中華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主管當地水旱疾疫及陰司。 [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城隍爺
原型 城市保護神
居所 各地廟宇
相關建築 上海老城隍廟
職業 神仙牌位
職位 輪崗
人物簡介
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城隍產生於古代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聖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倖免"。城隍職責是掌管生人死人戶籍,守護一方,為一方百姓記下善惡功過。在道教科儀法事時,召請亡魂前,會給城隍發牒,通知城隍派鬼卒押解亡魂到壇場施食超度。城隍由護衛神變為陰界監察系統,道教因之而稱城隍神職司為剪除凶逆,領治亡魂等 。梁興揚道長釋義
王孫明太祖朱元璋曾是土地廟裡的小和尚,做了皇帝後,他對土地公公及其上級城隍爺極為推崇愛戴。他下旨京城和幾個大城市的城隍爺的神職為王,職位為正一品。各府、州、縣城隍爺的神職分別為公、侯、伯,從而與當地的官署衙門同等級別,使城隍廟興旺起來。
職能
守護神:守護城池、國家。
司法神:主管生人亡靈、獎善罰惡、生死禍福和增進幸福利益等等。
城隍在明清以後,成為一個神的官職,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陰間的巡撫。府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知府,縣城隍相當於陰間的縣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標準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
古代教人做官的黃六鴻《福惠全書》寫道,新縣官蒞境:"於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城隍廟齋宿"以便在夢中請教境內是否有懸而未決的冤案。
有些神明雖不稱城隍,但卻有城隍的性質與職能,如福建泉州惠安縣的青山王,其廟就配奉有判官、諸司、范謝將軍等。
部屬
城隍下轄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將軍、范謝將軍、牛馬將軍、日夜遊神、枷鎖將軍等神。
其中城隍的僚佐為各司,而各司依各廟配置,並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說,且各司名號,也不盡相同,如頭城城隍廟則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為司。唯大抵以陰陽司為諸司之首。陰陽司是城隍爺的第一輔吏,協調諸司,監察諸案後,方陳報於城隍。
三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
七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增祿司、注壽司。
八司:陰陽司、速報司、糾察司、獎善司、罰惡司、財神司、注壽司、功過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良願司、查過司、文書司、地獄司、功曹司、掌案司、檢簿司、驅疫司、學政司、典籍司、罰惡司、注福司、注壽司、督糧司、巡政司、感應司、保安司、儀禮司、稽查司、賞善司、提刑司、考功司。
廿四司:陰陽司、速報司、功曹司、功過司、注福司、瘟疫司、感應司、罰惡司、功考司、記功司、事到司、監獄司、巡察司、賞法司、刑法司、察過司、見錄司、來錄司、警報司、賞善司、庫官司、改原司、保健司、人丁司。
廿四司:陰陽司、吏部司、司封司、司勛司、考功司、戶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倉部司、禮部司、祀部司、主客司、膳部司、兵部司、職方司、駕部司、庫部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門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此組廿四司,為採用朝廷六部廿四司而來。
廿四司:陰陽司、任免司、感應司、差捕司、訊問司、府庫司、科甲司、農嗇司、匠工司、商賈司、錢銀司、幽冥司、糾察司、婚娶司、子孫司、醫藥司、壽命司、功過司、曲直司、監獄司、兵戎司、運途司、文書司、土地司、江海司。此組廿四司,司名皆為對偶,相當駢儷,文藝程度較高;且各司之職稱,皆為民眾所求而設定。
封號
依明朝官方"城隍階級封號"的說法:
京師城隍(王爵,福明靈王)
都城隍(公爵,明靈公):掌管省
府城隍(公爵,威靈公):掌管府
州城隍(侯爵,靈佑侯):掌管州
縣城隍(伯爵,顯佑伯):掌管縣
境主若無城池的街道、行政區欲奉祀守護本地的神只,則不稱城隍, 改稱"境主尊神"。
明太祖洪武二年正月丙申朔(1368年2月7日),"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當時的京都應天府(今南京市)的城隍神被封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府的城隍神是"承天鑒國司民顯靈王",中都臨濠府(即鳳陽府,現安徽省鳳陽縣)的城隍神是"承天鑒國司民貞佑王",太平府(現安徽省當塗縣)的城隍神是"承天鑒國司民英烈王",和州(現安徽省和縣)是"承天鑒國司民靈護王",滁州(現安徽省滁縣)是"承天鑒國司民靈佑王"。京都以外的五位城隍,都是正一品。這一都五府州以下,府城隍"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被封為正二品,州城隍"鑑察司民城隍威靈侯"為正三品,縣城隍"鑑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為正四品。
演變
東南三大城隍:蘇州城隍春申君黃歇、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二城隍秦裕伯。
知名城隍:北京城隍楊椒山、福州城隍陳文龍、福建省都城隍周苛、蕪湖城隍紀信、柳州城隍柳宗元、蘇州城隍春申君、邕州城隍蘇緘、南昌城隍灌嬰、紹興城隍龐玉、曲沃城隍申生、濟南城隍鐵鉉、鄭州城隍紀信、和縣城隍范增、谷城城隍蕭何、杭州城隍周新、台南小南門城隍朱一貴。
在台灣,許多中國大陸原鄉的城隍,得到本省人的虔誠香火,立廟奉祀:如安溪城隍、霞海城隍等。
在台灣,雖然台北的省城隍廟的城隍稱為"省城隍",但在1891年,清朝官方即升格新竹城隍廟的城隍為省級的城隍。此外,台南市的台灣府城隍廟,以其為最早之官建城隍廟,並且台南為明鄭王朝之首都,故亦號稱省城隍等級的"威靈公"。三廟信徒各以其歷史為榮,自認所奉之城隍爺位階最高,頗見爭議。
起源
城隍,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
早在周朝,每到收穫之後,到了除夕,人們都要臘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漢代,紀信救劉邦的故事在《史記·項羽本紀》和《漢書·高帝紀第一上》及地方相關資料上均有敘述。劉邦得天下稱帝後,厚賞、追封紀信,並賜黃袍加身,擇上林苑自己打獵休息之地(今王曲鎮),修建大型廟堂並祭祀,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後遂成廟會。據傳"文景"二帝時期,為了順應民心、強化統治,遂將供奉的紀信封為城隍神,成為長安城的保護神。由史料記載來看,王曲城隍祭祀紀信據今已兩千餘年的歷史,比三國東吳蕪湖城隍爺周瑜和城隍廟要早四百年。
唐朝時,信仰城隍已相當普遍,很多文人雅士,如杜甫、韓愈、張九齡、杜牧、李商隱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詩文。因為在當時的封建專制統治下,人們都希望那些當官的能為民做主,體恤他們的疾苦,因此,他們對那些為人民做好事的官員非常敬重,在他們死後,便把他們做為城隍神供奉。如蘇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蘇緘等。
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時,他對城隍大感興趣,因為他是在土地廟裡出生的,因而對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詔加封天下城隍。並嚴格規定了城隍的等級,共分為都、府、州、縣四級。於是一下子全國各地的城隍廟便如雨後春筍般修了起來。朱元璋說"聯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7奉祀
立廟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廟。
最早的城隍廟見於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建的蕪湖城隍廟。歷史上有唐人張說、李德裕、李陽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獻記載。
宋代以後,城隍開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後的英雄或名臣奉為城隍神,如蘇州祀戰國時春申君黃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楊椒山,杭州祀周新、文天祥,會稽祀龐王,南寧、桂林祀蘇緘等。
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封城隍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則下旨封開封、臨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為王,職位正一品,與人間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又封各府、州、縣城隍為公、侯、伯,即府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州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縣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並且重建各地城隍廟,規模高廣與當地官署衙門完全一樣,還按級別配製冕旒哀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詔去封號,只稱"某府或某縣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廟不得雜祀其他之神。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廟裡,所以他對土地廟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極為崇敬。明孝宗年間(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陳文龍(1232-1277)被封為福州城隍爺,其從叔抗元英雄陳瓚(1232-1277)被封為興化府城隍爺。
大多城隍廟裡掛有"綱紀嚴明"、"浩然正氣"、"護國庇民"、"我處無私"、"節義文章"、"發揚正氣"等匾額,還有"作事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善惡到頭終有報,是非結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無愧,惡過吾門膽自寒"等楹聯。這些匾額與楹聯的核心是歌頌城隍爺的功和德,勸人行善不作惡。此外還有石碑、石刻等,這些文化古蹟是城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時候中國的城隍信仰在歷代帝王的推崇下遍及中國各地,幾乎每個縣城都有一兩座建築雄偉堂皇的城隍廟,從前的新加坡也繼承了處處有城隍廟這一傳統。從前新加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山芭,通常這些山芭都設有一座城隍廟,村民相信它能為大家消災、解難、賜福,是村民生命、財產的守護者。山芭的被徵用和重新發展,聯合廟出現之後,城隍廟的數目才銳減。以前的城隍廟地方性很強,香客大都是住在廟宇所在及鄰近地區的居民,現在這個地方性已打破了,不管哪一座城隍廟,香客都可能來自島國各個角落。現在的城隍廟除了滿足香客的心理要求外,也是過去的山芭村民聯絡情感的場所。
祀日
奉祀城隍神,據《諸神聖誕日玉匣記》,明代定五月十一日為都城隍聖誕日。不過,由於各地的城隍神多有功於民,例如蘇州城隍神是春申君,上海的城隍是秦裕伯,他們的生日也並不一樣。因此各城隍廟的聖誕之日也不盡相同。舊時於清明和中元之日,還有將城隍神的金身抬出城隍廟,全副儀仗,吹吹打打,出巡市街之舉,民國以後在中國大陸已廢,但是在元旦,春節以及每月朔望之日,進城隍廟燒香奉祀,祈禱健康平安的人群,仍似往昔。
每逢正月十三日、元宵節、五月十九日的城隍壽誕、六月初八日城隍夫人的生辰以及清明節、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祭孤,城隍廟都要舉行廟會活動。這些廟會規模大、範圍廣、人數多。
城隍廟裡,每年都有錢、米、衣服、棉被、醫藥、棺木等的施捨,府城隍廟每年農曆十二月廿五日為最大的一次施捨活動,每月初一和十五亦有小規模的施捨。還有為人主持公道,排解糾紛的活動。在舊社會每年除夕之夜,府城隍廟戲台上例有一場木偶"魯戲"。因那時窮人多,三十晚上因躲債,有家難還,無路可走,只得進城隍廟看"魯戲"當"守歲"。有樂善好施者,派人捎帶"紅包",悄悄地分別送給那些窮苦人。
興化廟
在原莆田縣內,有創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位於城內長壽街廟前巷的興化府城隍廟,由照牆、外埕、大門、甬道、儀門、中門、正殿、後殿及兩廂護厝等組成,占地面積24畝(一說18畝),與興化府衙,莆田縣衙一樣大,為莆田五大宮廟之一;主祀城隍大神陳瓚,俗稱城隍爺。該廟現為福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廟
莆田城隍廟除了興化府城隍廟外,還有建於府城隍廟之後的莆田縣城隍廟,元至正十三年(1353)興化縣由游洋遷往的新縣城隍廟,明洪武二十年(1387)設衛後建的平海城隍廟,建城後建的吉城隍廟,為懷念故國宋在南門建的浙江城隍廟,南宋末年二少帝南渡福建後建的華亭仁和城隍廟。清康熙五年(1660)沿海截界,莆禧民眾被迫遷往涵江鳳嶺、鯉江城隍廟廢,他們於此重建廟宇,亦名鯉江城隍廟;復界後,他們遷回莆禧,重建其廟宇,涵江鯉江城隍廟保持不動,現為涵江區一所著名的道觀。
永寧廟
永寧城隍廟位於泉州城東南石獅市永寧鎮永寧街。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為當時永寧衛城的附屬建築;清道光十五年(1835)擴建,光緒年間(1875~1908)進行大修。現存為清代建築,1992年加以整修。廟坐北朝南偏西,三進、五開間、重檐歇山頂,由門樓、前殿、戲台、拜亭、後殿和左右兩廂房組成,主祀忠佑侯城隍爺,配祀二十四司、四大將軍、三夫人以及役吏差官等,建築宏偉壯觀,規制完備,且石雕、磚雕、木雕工藝頗為精美,是泉州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城隍廟,在全省亦少見。
廟內外還保存有清道光十五年的重修碑記1方、序碑1方、民國8年及12年摩崖石刻3方。
永寧城隍在石獅、厝上都有分爐,且傳播到台灣,在閩台兩地有較大的影響。現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永寧唐時稱「高亭」,宋時稱「涼恩亭」。明洪武二十年(公元一三八七年)設立衛城,轄今崇開、廈門、金門一帶海域,與天津衛、威海衛齊名。現永寧隸屬晉江縣。1989年石獅市成立,劃歸石獅市管轄。現轄永寧、沙堤、梅林、港邊、外高、浯沙、金埭、下宅、郭坑、山邊、後杆柄、院東、郭宅、塔石、西偏、洋厝、前埔、西岑、子英、沙美、新沙堤二十一個行政村。
安溪廟
安溪城隍廟是福建省最早興建的城隍廟之一,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廟中供奉清溪顯佑伯主,俗稱城隍伯主。並祀城隍夫人,俗稱城隍媽。廟宇原建於縣治東(城關富民街安溪縣實驗小學內),今有舊廟與新廟各一座。建築風格獨特,裝飾富麗堂皇,香火四時鼎盛,在閩台及東南亞等地均有較大影響。
安溪城隍廟歷史悠久,現存有諸多文物古蹟。珍藏廟內的城隍伯主之印,據傳系宋代皇帝所賜,玉質方形,邊長7.5厘米,高5厘米,印文為"敕封清溪顯佑伯印"繁體篆書,印座上雕有一頭上有"王"字紋的臥蟾蜍,寓贊安溪城隍解理陰陽、靈顯威赫之意。新廟門前挺峙的一對輝綠岩龍柱,原為舊廟所立,系出自前代名匠之手,神龍駕霧,精雕細作,維妙維肖。廟內現存"示諭"、"造船碑記"兩塊古碑刻,立石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二月,由知縣夏以槐撰。"示諭"碑長44厘米,寬70厘米,碑文為"安邑敕封顯佑伯城隍尊神,理陰贊陽,每年季春,士民仿效古禮,設醮迎儺。"《造船碑記》碑長210厘米,寬110厘米,記載當年為解決每年春齋醮迎儺之資,置造溪船兩條,自泉州運鹽至安溪,並免收稅費,"取其餘息以為醮費"。
城隍新廟的拜亭有一副古聯:"寵錫袍冠八閩第一;褒封伯爵五邑無雙。"傳說安溪城隍伯主自宋代以來,由於曾為宋太后治癒頑疾,得帝賜御龍袍,又是鄰近原五大縣(即南安、安溪、晉江、同安、惠安)的保護神,護佑百姓免受旱、澇、風、蟲、獸災之苦,因此兩次受到朝廷敕封,宋帝賜金冠、龍袍、玉印,褒封顯佑伯;清道光皇帝敕賜"欽加普護清溪顯佑伯"聖旨一道,而全省其他縣份的城隍卻無此殊榮,是為"八閩第一"、"五邑無雙"。
代表人物
城隍爺 因為城隍爺是人們心目中的陰間長官,所以很多地方的城隍爺常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來充任。希望他們的英靈能和生前一樣護佑百姓,除暴安良。例如北京的城隍爺是文天祥、楊椒山。文天祥是南宋忠臣,這是人所共知的。楊椒山是明代大臣,因彈劾奸相嚴嵩,被捕入獄,死於昏君奸臣之手。杭州城隍爺周新,在明朝永樂時任浙江按察使,鐵面無私,人稱"冷麵寒鐵"。後遭奸臣污陷而死。浙江衢州的城隍爺是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楊炯在衢州當過縣令,吏治以嚴酷著稱,卒於任上。南寧、桂林的城隍爺是蘇緘和浙江紹興的城隍爺龐元,均是忠臣良將,對百姓寬厚仁慈。鄭州城隍廟供奉的是漢劉邦麾下大將紀信。漢高祖劉邦三年(公元前204年),項羽圍劉邦於滎陽,危難之中,紀信冒充漢王,使劉邦得以逃走。"羽燒殺信"就是說的這個故事。
城隍夫人 傳說明朝年間,廣東揭陽城鳳圍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進香祈福,見到伯府美貌連聲稱讚, 嫂嫂便戲小姑說:"小姑若能嫁給一位象伯府這樣美貌的姑爺就好哩!"宋姑娘聽後,只是笑而不語。
當晚,宋姑娘果然見城隍來到她的閨中,與她同床共枕。她把一根紅繩繫於城隍足上。翌晨,她把這夢告訴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廟中,果然見她夢中系在城隍足上的紅繩,還系在神像的足上。後來,這位姑娘無病而終,人們都傳說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
後來,人們在城隍廟大殿後連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廳,供塑宋姑娘金身,並將其廳前辟成養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橋和欄杆,池中又植兩株參天水棉樹,取水水(瑞瑞)棉棉(綿綿)之意,許多善男信女常買鱉來在池中放生祈福。
上海老城隍廟 最使人感興趣的是上海的城隍爺,近百年來,供奉在上海城隍廟大殿中的"三城隍"都是大有來頭的 上海城隍廟 名人。上海老城隍廟原為霍光神祠,供奉的是西漢名將霍光神主。
上海建城隍廟,相沿成習,霍光成了上海資格最老的城隍爺。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過。傳說他是一個孝子,因其母感嘆未見過金鑾殿,故專門建了一座象金鑾殿的建築。被人告密,皇帝派員來查,他就連夜將殿改成金山神廟,躲過了一場災禍。清軍南下時,遭到上海地區人民的強烈抵抗,清軍將領原準備屠城。屠城前夜,清軍將領夢見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准殺人,這才取消了屠城計劃。因秦裕伯"顯靈",救了上海百姓,故被列為城隍爺。
第三位城隍爺是江南提督陳化成,是上海人比較頂禮膜拜的一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市民從"陳公祠"中請出了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血染吳淞口、在吳淞炮台戰死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的神像。當年被供奉在大殿後進的陳化成塑像,被民間雕塑家塑成滿面火紅、神采飛揚、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
墓址
春申君死後葬地眾說紛紜。一說他死後葬於安徽淮南市謝家集區李郢孜鎮境內,今有"春申君陵園"。一說他葬於古黔中郡開元寺(今湖南常德一帶)。陳橋驛主編的《中國都城辭典》稱"皇陵冢、即春申君黃歇墓,在江陵城東35公里處,泥港湖東岸"。另,春申君封地吳,今江蘇蘇州之人頗敬春申君,不少民眾奉之為城隍,為之立神主,定期祭祀。2002年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歡慶晚會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