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椿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長椿寺
圖片來自trip

長椿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長椿街9號,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如今該寺是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的館址。

歷史

長椿寺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乃奉明神宗生母孝定李太后的旨意創建,以供養水齋禪師用。明神宗賜寺名「長椿」,寓意其生母健康長壽。因受皇家庇護,長椿寺曾十分繁盛,一度被稱為「京師首剎」。

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年),該寺建築在京畿大地震中受損,後由首輔馮溥捐款,於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後來,乾隆二十年(1755年)再次重修,此後屢有修繕。長椿寺旁邊,有清朝初年文人龔鼎孳所修的妙光閣。妙光閣在清朝乾隆年間倒塌,嘉慶年間重建,改名「浙寺」,今浙寺早已拆除。

該寺原有三件鎮寺之寶。第一件為滲金多寶佛塔,於1621年鑄造,一丈五尺高,佛塔周身用熔化後的金液滲透。該塔原為五層,周圍有四百多尊佛像,各層塔尾均有小鈴,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添建為六層。該塔原存長椿寺藏經閣內,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遷至海淀區萬壽寺,其基座仍存藏經閣一層。第二件為孝定李太后「九蓮菩薩」像以及崇禎帝之母孝純劉太后御容像,其中「九蓮菩薩」像遺失於清光緒年間,孝純劉太后御容像遺失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第三件是明萬曆年間工部郎中、書法家米萬鍾所撰《敕建大祚長椿寺賜紫衣水齋禪師傳》石碑一座,今存大雄寶殿外。

1927年4月28日,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及早期領導人之一李大釗張作霖殺害。當晚,李大釗的靈柩停厝於長椿寺內。5月1日,其靈柩自長椿寺移至鄰近該寺的浙寺安放。1933年4月23日,其靈柩自浙寺遷至萬安公墓

齊白石在《齊白石口述》中說,自從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丁丑年)農曆六月(即七七事變爆發之月)以後,自己便不出家門。僅在丁丑年九月,得知陳散原逝世,破例出門拜奠。陳散原的靈柩寄存在長椿寺。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壬午年)春,張次溪從江南回到北平,偶然和齊白石談到想去長椿寺祭拜陳散原,齊白石遂再一次破例出家門,和張次溪同往長椿寺。歸來以後,齊白石作《蕭寺拜陳圖》送給張次溪。張次溪為該畫徵集了不少題詞,其中傅治薌丈詩云:「盤盤藎世一棺存,歲瓣心香款寺門,彼似滄洲陳太守,重封馬鬣祭茶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長椿寺被改作他用,年久失修。2002年,宣武區人民政府和文物局開始重修該寺。經過重修,2005年11月,該寺被闢為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對外開放。

建築

長椿寺坐西朝東,原來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二殿、藏經閣。西邊有群房,北邊有僧舍、方丈院。此外,還有九蓮閣、妙光閣、香林亭等建築。寺內大雄寶殿兩旁,南北各有一座配殿,覆有黃色琉璃瓦頂,是供奉兩幅皇太后御像之所。 今存四進院落,分別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山門額曰「敕建長椿寺」。

長椿寺內外多種槐樹。山門前的空地上,舊植八株國槐,俗稱「八槐護門」。寺內也植有國槐、丁香等樹。長椿寺所在街巷古稱「槐市斜街」,其旁街巷即名「古槐夾道」。明清以後,許多文人曾來該寺,並讚美該寺環境。徐本髙《過長椿寺贈水齋上人詩》曰:「涼秋新月影生苔,古栢蒼蒼有徑開。清梵數依祗樹起,天花如共妙香來。」王士禎《與鄭山公登九蓮閣》曰:「憑欄試聘望,遠近一寒林,不見西山色,蒼茫雲外深。」山門前的八株國槐今僅餘兩株,寺內樹木所剩也不多。宣武區人民政府將長椿寺闢為宣南文化博物館後,在該寺南面新建了小型園林「長椿苑」。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坐落於長椿寺內,2005年11月開館。該館的展示主題為宣南文化。

該館設有8個展廳,分別為「悠悠宣南」、「宣南士鄉」、「英烈足跡」、「梨園勝景」、「城南樂園」、「百年興商」、「民族團結」、「宣南文化保護開發成果」。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靈神話傳說人物、歷代聖賢、歷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築物,均可統稱為廟宇[1]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這些家廟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廟,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宗廟,皇家太廟明堂則合稱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後、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場也會使用「講堂」作為弘法場所名稱如慧日講堂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為祭祀各神祇場所的泛稱,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廟義民廟、祭祀后羿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場所稱為「御嶽」,其中一些屬於寺廟形式。

參考文獻

  1.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