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合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教合流 |
中文名: 三教合流 外文名: Buddhism and Taoism |
三教合流,又有儒釋道三教合一的說法。大意宋明以降,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響,融會貫通。三教合流,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發展達到了新的階段。三教合流,盛行於中國民間信仰,中國民間信仰者一般不知道他們信仰的是中國民間信仰,一般自稱信佛、無宗教。
定義
「三教」的說法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三教合流」的說法據說由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家、道家學者陶弘景較先提出。值得注意的是,歷來許多儒者,如韓愈、司馬光均反對三教合一。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道家的全真五祖,王重陽的思想則提倡儒、釋、道三教合一,三教同源,勸人讀佛門的《般若心經》、儒教的《孝經》,道家的《道德經》、《清淨經》、《黃庭經》。人人可以求仙學道,七十歲學道也不遲,修道者的真師是自己的元神,類似如來藏學派人人本有佛性之說,如果慈悲清淨,就可立刻頓悟。他吸收佛教禪宗,以打坐為修行方法,視酒色財氣為修道的大敵,主張在玄理上不立文字,最好不由書面上的字義解釋道教玄理,以免受文字束縛。重陽不重視過去道教的符籙、咒語、金丹。修道宗旨,應是清淨(無為)、真功、真行。「真功」就是存神固氣,保持清淨不動心,使身心安定。「真行」就是善行助人,積德,拯難貧苦有難,導人行善。他勸人修道,認為人生易逝,舊業難消,輪迴難避,不修道則下地獄,萬劫不復,出家修道則可脫離慾海,消盡業障,超脫輪迴而成仙。程朱理學於南宋興起後,反對聲浪漸消,但道家已不復獨立存在(道教則於清朝後始衰落),佛教亦逐漸轉衰。
山西著名的懸空寺有「三教殿」主殿,內供奉孔子、老子、釋迦牟尼的塑像。
四大石窟中的大足石刻主要內容就為三教合流。少室山安陽宮主殿洞內祀孔子、老子、釋迦牟尼,門上書:「才分天地人總屬一理,教有儒釋道終歸一途。」
歷史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大約是在東漢初期,但直到魏晉南北朝,才得以在中華大地滲透普及。這期間,相距了數百年。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
《弘明集·道安傳》里說,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了四百餘年才開始真正被中國人接受,這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的哲學思想深入人心以及當時華夏在文化上極為自信,華夷觀念根深蒂固。
佛教雖在漢代已傳入中國,但東漢、曹魏、蜀漢、東吳及西晉等政權明令禁止漢人出家為僧,那時的佛教還是胡人的宗教。但是也有少量漢人不顧禁令出家為僧。後趙建武元年,經佛圖澄勸化,後趙正式允許漢人出家,從此佛教於五胡十六國時期及日後的北朝逐步在中原普及,甚至影響南朝。
經過五胡亂華後,中原基本已經佛化,一般說來在這時期揚釋教抑儒道的風氣相當濃烈。
活躍於南北朝的宗炳稱佛典宣說的思想無論較儒家的《五經》 , 還是道家的《老子 》、《莊子》,都更為精妙。其《明佛論》言:彼佛經也,包五典之德,深加遠大之實;含《老 》、《莊》之虛,而重增皆空之盡。高言實理,肅焉感神。其映如日,其清如風,非聖誰說乎?
士大夫從小接受的是一套良好的傳統儒家教育,理應是儒學的維護者。可是明代的士大夫,無論是閣部大臣,抑或州縣小吏,無論是在職,抑或鄉居,均是佛、道的倡導者,甚至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當時的風氣,就是士人以與釋、道二教人士相交為雅。所以,對佛教的貢獻,正如明人瞿汝稷所言:「夫近時之士大夫,皆誦法孔子者也。所望創僧廬,市僧田,以招致撥草瞻風諸龍像者,惟誦法孔子諸賢是頓,則儒之有庇釋也,不信然哉!」明人蔣德王景也說,晚明的士大夫,「無不禮《楞嚴》,諷《法華》,皈依淨土」。
早在明初,就有一些僧人善於詞翰,與士人交往密切,但只是僅見的例子,不成氣候。中期以後,以至明季,由於儒、佛、道三教合流漸成氣候,士人與僧、道相交更是不爭的事實。這種風氣主要反映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僧、道不守清規,不在僧寺、道觀清戒受持,而是到處遊蕩,遊方僧道遍地皆是,尤以京師為甚。如明人言:「京師,僧海也。名藍精剎甲宇內,三民居而一之,而香火之盛,贍養之腆,則又十邊儲而三之,故十方緇流咸輻輳於是。」
二是士大夫師事沙門,大族中婦女、子弟甚至拜高僧為師。如張履祥揭示道:「近世士大夫多師事沙門,江南為甚。至帥其妻子婦女以稱弟子於和尚之門。」這種風氣僅僅是儒、佛、道合流的綜合反映,而其具體的表現,則為士人與僧道相交,恬不為怪,甚至引為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