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蕭思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蕭思話
出生 400年
東晉
逝世 455年
南朝宋夏口
職業 南朝宋外戚,散騎常侍

蕭思話(400年-455年),南蘭陵人,劉宋外戚重臣、宰相。

簡介

孝懿皇后蕭文壽侄兒,父親是蕭文壽弟蕭源之南朝宋外戚,屢次外任刺史,亦參與多場內亂和對外戰爭。

涉獵書法,擅長隸書,精通音律,能騎善射,襲封父爵封陽縣侯,曾被宋武帝劉裕稱讚為棟樑之材。先後率軍平定漢中、討伐北魏。

十二次擔任州刺史,九次擔任持節、監都督各州郡諸軍事,任職之處,雖無顯著的清廉節操,但也無污穢貪婪的劣跡,喜愛賢才名士,人們多願歸附於他。

生平

蕭思話十多歲時十分頑皮,終日沉迷於賭博遊玩,又喜歡爬上屋頂上以及打細腰鼓,又常騷擾鄰居,令其他人都很痛恨他。不過蕭思話自此卻克制自己,數年以後就成了有好聲譽的年輕人,更變得愛好書史,又會彈琴和騎射。劉裕見他後就認為他是國家棟樑,十八歲就任琅邪王司馬德文的大司馬行參軍,後轉任劉裕的相國參軍。

南朝宋建立後,蕭思話官拜羽林監,領石頭戍事,襲父爵封陽縣侯。後轉宣威將軍、彭城二郡太守。後遷中書侍郎

元嘉三年(426年)十二月,蕭思話轉督青州徐州東莞諸軍事、振武將軍、青州刺史[1]。任內派兵討平在東莞郡發乾縣聚眾作亂的司馬朗之司馬元之司馬可之兄弟。

元嘉八年(431年),蕭思話調任竟陵王劉義宣的左軍司馬、南沛郡太守,但還未卸任徵還就遇上北魏南侵。征南大將軍檀道濟受命北伐,但因北魏兵盛,在滑台陷落後就率眾南退。蕭思話恐懼北魏大軍到來,於是放棄駐地逃到平昌[2]。當時蕭思話所派往下邳戍守的參軍劉振之聽到蕭思話已經棄城出逃,也棄下邳出走。最終北魏軍隊沒有來,但東陽郡所積聚的軍需品都給百姓燒掉了,蕭思話因而被送到廷尉議罪,並被判囚。

元嘉九年(432年),仇池發生饑荒,而宋的二州卻豐收,梁州刺史甄法護治州不當令其與當地人不和,朝廷於是在元嘉十年(433年)四月起用仍在拘役中的蕭思話為督梁南秦二州諸軍事、橫野將軍、梁南秦二州刺史。出發後當年十一月仇池王楊難當就進攻漢中,甄法護棄梁州治所南城出走,蕭思話於是先遣司馬蕭承之及西戎長史蕭汪之進至梁州。楊難當焚毀並搜掠漢中一番後就率眾西歸,留下部將駐戍諸城,而蕭承之及蕭汪之等人最終擊敗楊難當留下的守軍,收復梁州全部失地。蕭思話到後,因南城已經遭到楊難當焚毀,於是移鎮南鄭

元嘉十四年(437年),蕭思話遷荊州刺史劉義慶的平西長史、南蠻校尉。元嘉十六年(439年),衡陽王劉義季接任荊州刺史,轉任其安西長史,仍任南蠻校尉。元嘉二十年(443年)七月,轉督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南陽竟陵順陽襄陽新野六郡諸軍事、寧蠻校尉、雍州刺史[3]、襄陽太守。兩年後(445年)徵為侍中,領太子右率。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又改領左衞將軍,後又領南徐州大中正。次年四月,蕭思話監雍梁南北秦四州荊州之竟陵隨二郡諸軍事、右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4]。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又徵為吏部尚書,但未拜官就於次年三月轉任護軍將軍[5]

任護軍將軍同年的春季,北魏進攻懸瓠,宋文帝決意北伐,蕭思話力諫不果,只得領精兵三千助守彭城。北魏退軍後,蕭思話任使持節、監徐兗青冀四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撫軍將軍、兗徐二州刺史[6]。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六月,蕭思話受任為北伐主帥,統率冀州刺史張永等軍圍攻碻磝,青州刺史劉興祖亦受其節度,派兵助戰,蕭思話大軍到後就準備三條進攻路線攻城。不過北魏軍乘夜以地道出城突擊,先燒毀南道崔訓軍和東道胡景世軍的攻城器具,不久又破壞崔訓的進攻路線,阻礙進攻。蕭思話等進攻十八日仍未能攻下碻磝,只能解圍退兵。戰後解徐州刺史而任冀州,移鎮歷城。不久卻為劉義恭彈劾而免官。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劉劭弒殺宋文帝繼位,授予蕭思話進攻碻磝前的官位。蕭思話於是立即部眾回到彭城,並起兵響應討伐劉劭的劉駿。同年四月劉駿擊敗劉劭即位,即宋孝武帝,以蕭思話為中書令、丹陽尹,散騎常侍。孝建元年(454年)正月,孝武帝以蕭思話任使持節、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安北將軍、徐州刺史[7]。但蕭思話未出發就遇上江州刺史臧質與荊州刺史劉義宣起兵叛變,於是即調任使持節、都督江州豫州之西陽晉熙新蔡三郡諸軍事、江州刺史[8]。同年朝廷平定叛變,為分割荊江二州土地,就從荊江湘豫四州分建郢州,又以蕭思話都督郢湘二州諸軍事、鎮西將軍、郢州刺史[9],持節,散騎常侍,鎮夏口

孝建二年七月戊戌(455年8月7日),蕭思話去世[10],享年五十六歲[11],朝廷以本官加贈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賜諡號

軼事 

  • 蕭思話涉獵書傳,擅長書法。《述書賦》寫:「思話綿密緩步,娉婷任性,工隸。師羊過青,似鳬鷗雁騖遊戲沙汀。」王僧虔《論書》則寫:「蕭思話全法羊欣,風流趣好,殆當不減,而筆力恨弱。」張懷瓘《書斷》則將蕭思話的行書及草書列為能品,寫其「學於羊欣,得其體法,行連岡盡,望勢不斷。雖無奇峰壁立之秀,亦可謂有功矣。王僧虔雲蕭令法羊欣,風流媚態殆欲不減,筆力恨弱。袁昂,蕭,各一時之妙也。」
  • 蕭思話通音律,會騎射,擅長彈琴,宋文帝曾經賜他弓和琴,手詔寫其「事務之暇,故以琴書為娛耳。」又曾經和他登鍾北山北嶺,並命其在清泉附近的磐石上彈琴,並賜銀鍾酒,說:「相賞有松石間意。」
  • 蕭思話作為外戚,又是士族,故年輕就得重用,一生十二度外鎮諸州,出監、都督諸州也有九次,歷任雖無清譽,但亦沒有做貪穢之事,為人亦惜人材,禮待士人,得人歸心。

不祥之兆

蕭思話在青州時,平時所用的銅斗,倒放在藥廚下面,忽然在斗下發現兩隻死麻雀,蕭思話說:「銅鬥倒放,而雙雀死去,這是不祥之兆啊。」元嘉八年(431年),北魏南侵,因蕭思話畏懼放棄守地逃跑,後來果然獲罪被拘禁。

人物評價

總評

蕭思話雖是皇室姻親,卻有良好的聲望,年輕時便被重用,先後十二次任州刺史,九次持節、監都督各州郡諸軍事。任職之處,雖然沒有顯著的清廉節操,但也沒有污穢貪婪的劣跡。喜愛賢才名士,人們多願歸附他。

歷代評價

王僧虔:「蕭全法羊,風流媚好。殆欲不減,筆力恨弱。」

袁昂:①「羊真孔草,蕭行范篆,各一時之妙也。」;②「蕭思話書走墨連綿,字勢屈強,若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蕭衍:「蕭思話書如舞女低腰,仙人嘯樹。」

沈約宋書》:①「思話年十許歲,未知書,以博誕游遨為事,好騎屋棟,打細腰鼓,侵暴鄰曲,莫不患毒之。」;②「好書史,善彈琴,能騎射。」;③「涉獵書傳,頗能隸書,解音律,便弓馬。」

李延壽南史》:「趙倫之、蕭思話俱以外戚之親,並接風雲之會,言親則在趙為密,論望則於蕭為重。」

子女

後人

參考文獻 

  1. 《宋書·文帝紀》:「(元嘉三年)十二月癸丑,以中書侍郎蕭思話為青州刺史。」
  2. 《宋書·檀道濟傳》:「道濟進至濟上,連戰二十餘日,前後數十交,虜眾盛,遂陷滑台。道濟於歷城全軍而反。」《宋書·文帝紀》:「(元嘉八年)二月乙卯,以平北司馬韋朗為青州刺史。戊午……辛酉,滑台為索虜所陷。癸酉,征南大將軍檀道濟引軍還。丁丑,青州刺史蕭思話棄城走。」
  3. 《宋書》卷5:辛酉,以南蠻校尉蕭思話為雍州刺史。
  4. 《宋書》卷5:癸亥,以右衞將軍蕭思話為雍州刺史。
  5. 《宋書》卷5:乙酉,以新除吏部尚書蕭思話為護軍將軍。
  6. 《宋書》卷5:〔元嘉二十八年三月〕甲寅,護軍將軍蕭思話為撫軍將軍、徐兗二州刺史。
  7. 《宋書》卷6:壬寅,以丹陽尹蕭思話為安北將軍、徐州刺史。
  8. 《宋書》卷6:〔三月〕辛丑,以安北將軍、徐州刺史蕭思話為安南將軍、江州刺史
  9. 《宋書》卷6:〔九月〕丙午,以安南將軍、江州刺史蕭思話為鎮西將軍、郢州刺史。
  10. 《宋書》卷6:戊戌,鎮西將軍蕭思話卒。
  11. 《宋書·蕭思話傳》稱其「時年五十」《宋書校勘記》:「孫虨《宋書考諭》云:『按思話在青州,依本紀實元嘉三年,年二十七,若五年而二十七,則其十八年時,當晉恭帝元熙元年,琅邪王已為帝,何自除琅邪王大司馬參軍邪?以此推之,思話年蓋五十六也。』按《文帝紀》繫思話任青州於元嘉三年,是,轉雲元嘉五年為青州刺史,實誤。元嘉三年,思話年二十七,則其卒年亦當是五十六,而非五十或五十四」

書籍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