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百代唱片(香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百代唱片

百代唱片EMI Hong Kong),是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成立於1897年,其前身是英國留聲機公司(Gramophone Company)和英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1931年,兩家唱片公司合併成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現為環球唱片旗下品牌。[1]

簡介

1991年,英國Thorn-EMI集團以十億美元將同屬英籍之獨立品牌維京唱片(Virgin Music)併入旗下,EMI擁有Captial,Apple,Virigin,arlophone,Liberty,BlueNote等多個唱片品牌,是英國唱片業的龍頭公司。

曾是香港一間主要的唱片公司,為世界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在香港的子公司,於2003年與黃柏高共同在香港成立金牌娛樂,把當中包括香港華語歌手在港的唱片發行及宣傳工作轉往金牌娛樂,但仍維持非華語歌曲及古典音樂的宣傳及發行於2006年EMI年中報告中,有提及過 EMI HONG KONG 的成績,於過去一年,作為EMI業務夥伴,但不持有任何權益的金牌娛樂佔據了香港音樂市場超過30%,是其中一間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唱片公司,在2013年之前其運作實際由華納唱片 (香港)維持。但隨着EMI於2013年末被環球唱片收購後,其運作、音像產品及版權現交由環球唱片管理。[2]

原圖鏈接百代唱片

抗日歌曲、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在1935年第一次灌錄成唱片發行就是由百代製作的。

公司歷史

1955年,EMI收購了美國Capital唱片公司,並於1957年在英國正式成立了EMI唱片有限公司。EMI總部設在倫敦,在全世界14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

中國發展

EMI在中國發展也有近百年的歷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EMI所收購的法國Pathe-Marconi唱片公司在中國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而EMI在中國之所以稱作「百代」,也正是這家法國公司Pathe的音譯。而今天位於上海衡山路上的中唱上海公司,其前身就是EMI當年在中國設立的這個分支機構。當年如雷貫耳周旋胡蝶聶耳冼星海等昔日巨星和進步音樂家均雲集EMI。而已故的一代歌神羅文從1979年到1993年一直是效力於EMI旗下。天王劉德華起步樂壇簽的第一家唱片公司也是EMI。而在內地方面,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EMI就曾與那英鄭鈞解曉東等人簽約。

在華語歌壇,從一九八九年十代開始,EMI就一直以音樂品質著稱,有陳百強張宇巫啟賢彭羚等歌手。1996年EMI成功收購台灣本土著名的點將唱片,蔡琴伍思凱張清芳、優客李林的加入壯大了EMI百代唱片的實力。而EMI真正騰飛卻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1997年EMI一方面以6000萬港幣簽下產後復出的王菲,另一方面全力打造那英內地天后。兩位天后的成功瞬間扭轉了EMI缺少一線歌手的薄弱環節,大大提升了EMI百代在華語歌壇的地位。

2000年以後,Virigin維京音樂成為EMI其下最重要的子品牌,之後維京音樂的總監姚謙躍升為EMI亞太區總經理,成為EMI發展的另一個轉折點。林憶蓮簽約EMI推出《至少還有你》成功轉型後,EMI便走着時尚化的音樂路線。彰顯都市時尚質感的林憶蓮、蕭亞軒B.A.D,創作歌手陶喆順子張宇,優質女聲戴佩妮江美琪許茹芸何韻詩等都是EMI旗下的藝人。2003年劉若英齊豫加盟旗下,為EMI百代平添了幾分人文氣息。在2001年之後的幾年,EMI在華語樂壇蒸蒸日上[3]

原圖鏈接百代唱片

終被收購

2008年8月,時任金牌娛樂董事總經理黃柏高及EMI大中華地區主席鄭東漢宣布,與EMI總公司達成協議,以過億元成功收購EMI大中華區業務,並正式改名為金牌大風,範圍涵蓋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地區,使得TYPHOON GROUP(金牌大風)成為最大的華人音樂公司。合併之後,金牌大風將會集中發展音樂、電影、藝人經理人、演唱會製作、「華研國際音樂」中國唱片代理發行及EMI國際音樂唱片發行事業。雙方在未來也邁向更多元化的合作關係。TYPHOON GROUP(金牌大風)的藝人在海外,可以交由EMI來推廣宣傳。而EMI國外的優秀產品,金牌大風也會持續代理發行。(後該公司被華納唱片收購)

原圖鏈接百代唱片

2011年,據日本讀賣新聞》11月14日報道,索尼公司(索尼音樂娛樂公司)於2011年11月11日,與美國投資公司聯合,以總金額22億美元(約1700億日元)從美國金融巨頭花旗收購英國著名音樂公司百代旗下的音樂著作權管理部門。

索尼通過電視節目和電影,卡拉OK之類的樂曲利用和音樂發行等得到版權利用費,強化音樂事業的收益基礎,進一步加速了改善經營的進程。

在國際音樂界,除了索尼公司外,美國環球音樂集團、美國華納音樂集團和百代集團四大音樂巨頭掌握着全球唱片八成以上的市場占有率。

百代的版權部門併入索尼,唱片部門被法國維旺迪賣給環球公司(環球唱片),將實行三大體制。

因為網絡發行的擴大和盜版猖狂,音樂大公司的業績嚴峻性不斷增加。百代在2007年被歐洲的投資公司收購,2007年2月又將經營權轉交給了美國的花旗。世界第三的華納也在5月份被美國複合企業收購。

索尼的音樂業是在2011年3月期間,以營業利潤達389億日元緊隨金融業後的賺錢項。收購後,索尼保有的音樂版權將從75萬首急速增長為200萬首以上。

但是這次的收購讓環球的音樂發行在世界上削弱了四成的占有率,索尼的版權所有數量也成為了業界首位。[4]

重返亞洲市場

2014年6月30日是華語流行市場歷史性的一刻!在華語歌壇睽違5年之久的EMI唱片公司,當天正式宣布重返亞洲市場。這也是環球音樂集團收購EMI唱片公司之後,首度於亞洲舉辦記者招待會,該記者會中環球EMI亞太地區總裁喬治艾許George Ash正式宣布超級天后張惠妹a MEI加盟EMI,同時也透由天后a MEI現場加碼宣告,帶領羅志祥楊丞琳兩位華語超級巨星共同加入EMI,讓EMI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音樂品牌,重返亞洲的第一天就擁有華語樂壇三位超級巨星。[5]

歌手列表(1979-2002)

羅文
(1979年-1983年)
陳百強
(1979年-1980年)
林子祥
(1974年-1982年,
1995年-2001年)
劉德華
(1986年-1989年)
關正杰
(1986年-1988年)
陳司翰 金城武 張立基
(1987年-1995年)
吳國敬
(1986年-1993年)
盧冠廷
區瑞強
(1983年-1987年)
巫啟賢
(唱片發行 1994年-1996年)
張信哲
(唱片發行 1996年-1997年)
張智霖
(唱片發行 1996年-1999年)
黃貫中
葉振棠
(1979年-1985年)
羅嘉良 李龍基 許冠傑 黃子華
吳彤 倫永亮
葉麗儀 李美鳳 林憶蓮 黎明詩 蔡齡齡
(1989年-1993年)
曾路得
(1981年-1982年)
盧業瑂 文佩玲
(1989年-1992年)
楊采妮
(唱片發行 1993年-1997年)
彭羚
(1994年-1998年)
劉雅麗
(1994年-1996年)
伍詠薇
(1995年-1996年)
梁詠琪
(唱片發行 1996年-1997年)
吳倩蓮
(唱片發行 1996年-1997年)
何嘉麗
陳美玲 黃敏華 葉子楣 汪明荃 朱茵
薛家燕 雷安娜 露雲娜
(1978年-1981年)
張德蘭 谷祖琳(2002年-2003年)
江欣慈 何韻詩
(2001年-2004年)
組合
Shine Cookies

參考文獻

  1. 百代唱片歌曲大全_百代唱片最新歌曲_九酷音樂 百代唱片TOP6089 名熱度:170 地區: 生日: 簡介: 更多> 歌手概況 歌手資料 歌曲(34)首 圖集(1) 專輯(9)百代唱片最新歌曲01. 金殿舞曲 詞加入列表 02...
  2. 百代唱片(EMI Music) - 知乎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唱片,又稱百代唱片,成立於1897年,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之一。EMI前身是英國留聲機公司和英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1955年,EMI收購了美國...
  3. 百代唱片音樂版權獨家合作平台 - AGM商用音樂授權網站 找百代唱片音樂版權,上AGM!獨家合作,正版保障,價格透明,1400萬首高質量音樂作品,滿足不同配樂需求,為正版音樂保價護航!
  4. 百代唱片 百代唱片(EMI)是一家英國音樂錄音和出版公司,其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在2012年時候,它是第四大唱片公司,現在是三大巨頭唱片公司。其唱片包括EMI唱片、Parlophone以及國會...
  5. EMI重返亞洲市場迎回張惠妹 羅志祥、楊丞琳加盟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