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傅友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傅友德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大明太子太師
爵位 潁國公
追封麗江王
籍貫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宿州
族裔 漢族
諡號 武靖
出生 泰定四年(1327年)[1]
中書省濟寧路碭山縣
逝世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丑
(1394年12月20日)
應天府
親屬 父:傅以治
兄弟:傅友文傅友仁傅友賢
四子:傅忠傅春、傅讓、傅正

傅友德(1327年-1394年12月20日),宿州人,生於碭山明朝開國功臣,封潁國公。

傅友德早年參加劉福通軍,隨李喜喜入蜀。後率部歸朱元璋,從徐達北伐明太祖第二次北伐期間,七戰七勝平定甘肅。後與湯和分南北兩路取四川,以主帥之職平定雲南。以功封潁國公,封太子太師。後遭朱元璋猜忌,在殺死其兒子後,當着朱元璋的面自殺身亡。

生平

早年經歷

少年驍勇,善於擊刺騎射。並在元末加入劉福通紅巾軍,之後跟隨水寇李喜喜四川、歸降夏王明玉珍,明玉珍見之不用,遂赴武昌投靠漢王陳友諒[2]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於吳王朱元璋進攻江州時率眾歸順。朱元璋與他交談,覺得他非同尋常,便任他為將。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跟隨常遇春支援安豐,奪取廬州。隨後參加鄱陽湖之戰,駕輕舟挫敗陳友諒軍前鋒。傅友德多處受傷,卻愈戰愈猛,又在涇江口攔擊漢軍,陳友諒戰敗而死。次年,隨征武昌,諸將從城東南的高冠山可俯視城中,卻被漢兵占據,諸將相互觀望,不願前進。傅友德率領數百人,一鼓奪之。飛箭射中面頰,穿透兩腮,傅友德毫不喪氣。武昌平定,他被授為雄武衛指揮使[3]

傅友德之後跟隨徐達攻取廬州,另外率軍攻克夷陵衡州襄陽。進攻安陸時,傅友德九處受傷,最終攻克安陸,並擒獲元將任亮。又隨大軍下淮東,在馬騾港擊敗張士誠援兵,獲戰船千艘,又在安豐大敗元將竹貞。與陸聚駐守徐州擴廓帖木兒李二來攻,駐紮陵子村。傅友德估計寡不敵眾,於是堅守不戰。當探知元軍正四散搶掠時,便率領二千人逆河而上到達呂梁,登陸進擊,傅友德獨自騎着戰馬,持槊奮力刺向元將韓乙。元軍敗退。傅友德料到元軍還會再來,便迅速返回,打開城門,列陣野外,橫戈以待,約定聞鼓即起。李二果然到達,傅友德立即下令鳴鼓,士兵騰躍搏擊,破擒李二。傅友德應召回京,晉升為江淮行省參知政事,朱元璋撤掉御前麾蓋,命人敲鼓吹號將他送回府宅[4]

參加北伐

至正二十七年,跟隨靖遠大將軍徐達北伐,攻占沂州青州。元丞相也速來援,傅友德以輕騎誘元軍進入伏擊點,然後奮力追殺元軍,於是攻取德州滄州。攻克元大都後,傅友德巡察古北口,駐守盧溝橋,攻取大同,回軍攻下保定真定,駐守定州。隨後攻山西,攻克太原擴廓帖木兒自保安來援,萬名騎兵突然而至。傅友德率領五十名騎兵將元軍沖退,並趁機夜襲元營。擴廓帖木兒倉促逃遁,傅友德率軍追至土門關,俘獲數以萬計。又在石州擊敗賀宗哲,在宣府擊敗脫列伯,然後往西會合徐達,圍攻慶陽,以一部隊軍隊駐紮靈州,遏制元軍援兵,於是攻克慶陽。回京後,被賜白金、文綺[5]

洪武三年(1370年),傅友德跟隨徐達直搗定西,大敗擴廓帖木兒。然後率軍伐蜀,傅友德率領前鋒出一百八渡,奪取略陽,於是進入沔州。又分兵自連雲棧攻克漢中。因糧餉不繼,回軍西安。夏將吳友仁進攻漢中,傅友德率三千騎兵前去援救,進攻斗山寨,命軍中士兵燃起十個火把分布山上,夏兵見此驚逃。同年冬天,傅友德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同知大都督府事,封為潁川侯,年祿一千五百石,並被授予世券[6]

攻滅明夏

第二年,傅友德擔任征虜前將軍,與征西將軍湯和分道伐蜀。湯和率廖永忠等以水師進攻瞿塘峽,傅友德率顧時等以步兵、騎兵出秦、隴。朱元璋對傅友德說:「蜀人聽說我軍西伐,必定將其全部精銳部分東守瞿塘,北阻金牛,抵抗我軍。如果出其不意,直搗,門戶已毀,腹心自潰。兵貴神速,只怕軍隊不勇猛啊。」傅友德疾馳至陝,召集諸軍聲言兵出金牛,而暗地裡卻率軍直趨陳倉,攀援岩石,晝夜行進。抵達階州,擊敗夏將丁世珍,攻克此城。夏軍弄斷白龍江橋。傅友德軍修橋渡江,攻破五里關,於是攻克文州。然後渡過白水江,直趨綿州。當時漢江水漲,不能渡江,傅友德軍為此伐木營造戰艦。為將軍威通達瞿塘,於是便削成數千木牌,將攻克階、文、綿的日期刻上,投入漢水,讓它們順流而下。守軍見後,全部解體[7]

當初,夏軍獲悉大軍西征,丞相戴壽等聚集所有部眾防守瞿塘。等到聽說傅友德攻克階、文,直搗江油,才分兵支援漢州,以保成都。還未到達時,傅友德軍已經在城下打敗其守將向大亨,並對將士說道:「援軍遠道而來,聽說向大亨兵敗,便已經喪膽,無能為力了。」然後加以迎擊,大敗夏軍。遂拔漢州,進圍成都。戴壽等驅來戰。傅友德下令以強弩火器衝擊,身中飛箭卻毫不後退,將士也殊死作戰。大象調頭而跑,踩死許多夏軍。戴壽等獲悉明升已降,才登記府庫、倉廩錢糧,反綁雙手到軍門投降。成都平定。然後分兵進攻未下州縣,攻克保寧,將吳友仁捉拿押送京城,蜀地全部平定。傅友德進攻漢州時,湯和還屯軍於大溪口。在江流中得到木牌後才進兵。而戴壽等此時已撤其精兵西救漢州,留下老弱防守瞿塘,所以廖永忠等才得以乘勝直搗重慶,降服明升。因此朱元璋寫作《平西蜀文》,盛讚傅友德功勞第一,廖永忠次之。回師之後,傅友德受到朱元璋的賞賜[8]

西征甘肅

洪武五年(1372年),傅友德協助征西將軍馮勝遠征沙漠,在西涼擊敗失剌罕,至永昌,擊敗太尉朵兒只巴,俘獲馬牛羊十餘萬。攻取甘肅,射殺平章不花,降服太尉鎖納兒[9]。至沙州,俘獲金銀印及各種牲畜二萬而返[10]。當時兵出三路,唯獨傅友德大獲全勝[11]。因主將馮勝因小過獲罪,未獲獎賞。

第二年復出雁門,傅友德為前鋒,俘獲平章鄧孛羅帖木兒。然後回軍鎮守北平,陳述五件對國家有利之事[12]。朱元璋都加以採納。傅友德應召回京,跟隨太子朱標在荊山講武,增加年祿千石。洪武九年,傅友德在延安擊敗並擒獲伯顏帖木兒,降服其部眾。朱元璋準備征討雲南,命傅友德巡行川、蜀、雅、播之境,修城郭,補關梁,並以兵威降服金築普定諸山寨[13]。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輔佐大將軍徐達出塞,征討乃兒不花,北渡黃河,襲擊灰山,斬俘甚眾[14]

平定雲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傅友德擔任總兵官,掛征南將軍印,率左副將軍藍玉、右副將軍沐英,統領步兵騎兵三十萬征討雲南[15]。至湖廣,傅友德分派都督胡海等率軍五萬由永寧直趨烏撒,而自己則率大軍由直趨貴州。攻克普定普安,降服諸苗蠻。進攻曲靖,大戰白石江,擒獲元平章達里麻。然後進攻烏撒,沿格孤山向南,與永寧駐軍打通聯繫,派遣兩將軍直趨雲南。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在逃跑途中自殺[16]。傅友德在烏撒築城,少數民族進攻,其軍奮力擊敗少數民族,攻取七星關,以通達畢節。又攻克可渡河,降服東川烏蒙芒部諸蠻。烏撒諸蠻復叛,傅友德率軍征討,斬首三萬餘人,繳獲牛馬十餘萬,水西諸部全部投降。十七年,論功時,傅友德進封為潁國公,年祿三千石,並被授予世券[17]

洪武十九年(1386年),傅友德率軍討平雲南少數民族。洪武二十年,協助大將軍馮勝金山征討納哈出。洪武二十一年,東川少數民族叛亂,傅友德又任征南將軍,率軍將其討平。然後調兵征討越州叛酋阿資,第二年在普安將其打敗。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傅友德跟隨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征討沙漠,擒獲乃兒不花,回軍駐守開平,並再征寧夏。第二年,擔任征虜將軍,防備北平邊境。又跟隨燕王征討哈者舍利,追擊元遼王。軍隊剛剛出發,卻突然受命班師。元軍未做防備,便趁機偷偷深入至黑嶺,大敗元軍而返。傅友德再次出外任職,練兵于山、陝,總管屯田事務。加封為太子太師,不久被遣還鄉[18]

晚年經歷

傅友德怒聲呼喝,陷堅突陣,身冒百死。從偏將升至大將,每戰必定身先士卒。雖傷多處,作戰卻更勇猛,因而屢立戰功,朱元璋多次下詔獎勵慰勞。其子傅忠,娶壽春公主為妻,其女是晉王世子朱濟熺之妃[19]。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傅友德請求獲得千畝懷遠民田。朱元璋不高興地說:「我給你的年祿、賞賜不薄,你為什麼還要去侵犯百姓的利益呢?你沒有聽說過公儀休的事嗎?」[20]不久,傅友德協助宋國公馮勝分兵山西,在大同、東勝一帶屯田,並設立十六衛。這年冬天,又在山西、河東練兵。第二年,一起應召回京[21]

藍玉被殺後,定遠侯王弼私語傅友德:「皇上已經年老,早晚會把我們全部殺掉,我們得自己想個辦法。」朱元璋聽說了此事。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冬,朱元璋大宴文武,傅友德有一道菜沒有喫,朱元璋在筵席中指責傅友德不敬,並說:「叫你兩個兒子過來」。傅友德於是離席。有武士傳話:「把他們的人頭帶過來。」不久,傅友德馬上拿了兩個兒子的首級過來,朱元璋驚訝地說:「怎麼那麼快!真是殘忍的人啊!」傅友德從袖中抽出匕首說:「不過是想要我們父子的頭罷了。」於是自刎。朱元璋大怒,流放傅其他沒死的家屬到遼東雲南,而王弼亦自盡,只留下已故壽春公主(嫁給傅友德長子傅忠)之子傅彥在京[22]崇禎十七年(1644年),朱由崧追封他為麗江王,諡「武靖」[23]

參考文獻

  1. 其出生年代有多套《傅氏家譜》記載為1327年,享年68周歲。
  2. 國朝獻徵錄》(卷6):「傅友德者,宿州人也,徙居潁川碭山。元末,從李喜之起兵山東,轉攻剽入蜀。喜之敗,歸明玉珍。玉珍不能用,乃率所部走武昌,從陳友諒。」
  3. 明史》(卷129):「傅友德,其先宿州人,後徙碭山。元末從劉福通黨李喜喜入蜀。喜喜敗,從明玉珍,玉珍珍不能用。走武昌,從陳友諒,無所知名。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帥所部降。帝與語,奇之,用為將。從常遇春援安豐,略廬州。還,從戰鄱陽湖,輕舟挫友諒前鋒。被數創,戰益力,復與諸將邀擊於涇江口,友諒敗死。從征武昌,城東南高冠山下瞰城中,漢兵據之,諸將相顧莫前。友德帥數百人,一鼓奪之。流矢中頰洞脅,不為沮。武昌平,授雄武衛指揮使。」
  4. 明史》(卷129):「從徐達拔廬州,別將克夷陵、衡州、襄陽。攻安陸,被九創,破擒其將任亮。從大軍下淮東,破張士誠援兵於馬騾港,獲戰艘千,復大破元將竹貞於安豐。同陸聚守徐州,擴廓遣將李二來攻,次陵子村。友德度兵寡不敵,遂堅壁不戰。詗其眾方散掠,以二千人溯河至呂梁,登陸擊之,單騎奮槊刺其將韓乙。敵敗去。度且復至,亟還,開城門而陣於野,臥戈以待,約聞鼓即起。李二果至,鳴鼓,士騰躍搏戰,破擒二。召還,進江淮行省參知政事,撤御前麾蓋,鼓吹送歸第。」
  5. 明史》(卷129):「明年從大將軍北征,破沂州,下青州。元丞相也速來援,以輕騎誘敵入伏,奮擊敗走之。遂取萊陽、東昌。明年從定汴、洛,收諸山寨。渡河取衛輝、彰德,至臨清,獲元將為嚮導,取德州、滄州。既克元都,偵邏古北隘口,守盧溝橋,略大同,還下保定、真定,守定州。從攻山西,克太原。擴廓自保安來援,萬騎突至。友德以五十騎沖卻之,因夜襲其營。擴廓倉卒遁去,追至土門關,獲其士馬萬計。復敗賀宗哲於石州,敗脫列伯於宣府,遂西會大將軍,圍慶陽,以偏師駐靈州,遏其援兵,遂克慶陽。還,賜白金文綺。」
  6. 明史》(卷129):「洪武三年從大將軍搗定西,大破擴廓。移兵伐蜀,領前鋒出一百八渡,奪略陽關,遂入沔。分兵自連雲棧合攻漢中,克之。以饋餉不繼,還軍西安。蜀將吳友仁寇漢中。友德以三千騎救之,攻斗山寨,令軍中人燃十炬布山上,蜀兵驚遁。是冬,論功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同知大都督府事,封穎川侯,食祿千五百石,予世券。」
  7. 明史》(卷129):「明年充征虜前將軍,與征西將軍湯和分道伐蜀。和帥廖永忠等以舟師攻瞿塘,友德帥顧時等以步騎出秦、隴。太祖諭友德曰:「蜀人聞我西伐,必悉精銳東守瞿塘,北阻金牛,以抗我師。若出不意,直搗階、文,門戶既隳,腹心自潰。兵貴神速,患不勇耳。」友德疾馳至陝,集諸軍聲言出金牛,而潛引兵趨陳倉,攀援岩谷,晝夜行。抵階州,敗蜀將丁世珍,克其城。蜀人斷白龍江橋。友德修橋以渡,破五里關,遂拔文州。渡白水江,趨綿州。時漢江水漲,不得渡,伐木造戰艦。欲以軍聲通瞿塘,乃削木為牌為千,書克階、文、綿日月,投漢水,順流下。蜀守者見之,皆解體。」
  8. 明史》(卷129):「初,蜀人聞大軍西征,丞相戴壽等果悉眾守瞿塘。及聞友德破階、文,搗江油,始分兵援漢州,以保成都。未至,友德已破其守將向大亨於城下,謂將士曰:「援師遠來,聞大亨破,己膽落,無能為也。」迎擊,大敗之。遂拔漢州,進圍成都。壽等以象戰。友德令強弩火器沖之,身中流矢不退,將士殊死戰。象反走,躪藉死者甚眾。壽等聞其主明升已降,乃籍府庫倉廩面縛詣軍門。成都平。分兵徇州邑未下者,克保甯,執吳友仁送京師,蜀地悉定。友德之攻漢州也,湯和尚頓軍大溪口。既於江流得木牌,乃進師。而戴壽等撤其精兵西救漢州,留老弱守瞿塘,故永忠等得乘勝搗重慶,降明升,於是太祖制《平西蜀文》,盛稱友德功為第一,廖永忠次之。師還,受上賞。」
  9. 國朝獻徵錄》(卷6):「五年,副征西將軍馮勝,北征沙漠。敗失刺罕於西涼,至永昌敗朵兒只巴,獲馬羊十餘萬。攻甘肅,射死平章不花,降太尉瑣納兒等,獲馬萬匹。」
  10. 明史》(卷129):「五年副征西將軍馮勝征沙漠,敗失剌罕於西涼,至永昌,敗太尉朵兒只巴,獲馬牛羊十餘萬。略甘肅,射殺平章不花,降太尉鎖納兒等。至瓜沙州,獲金銀印及雜畜二萬而還。」
  11. 明史》(卷125):「五年復大發兵征擴廓。達以征虜大將軍出中道,左副將軍李文忠出東道,征西將軍馮勝出西道,各將五萬騎出塞。達遣都督藍玉擊敗擴廓於土刺河。擴廓與賀宗哲合兵力拒,達戰不利,死者數萬人。帝以達功大,弗問也。時文忠軍亦不利,引還。獨勝至西涼獲全勝,坐匿駝馬,賞不行,事具《文忠》、《勝傳》。」
  12. 國朝獻徵錄》(卷6):「六年大軍復出雁門,西北巡長城外。友德?前鋒,虜遠遁,□獲平章鄧孛羅帖木兒。軍還,留鎮北平,上疏陳五事。」
  13. 明史》(卷129):「是時師出三道,獨友德全勝。以主將勝坐小法,賞不行。明年復出雁門,為前鋒,獲平章鄧孛羅帖木兒。還鎮北平,陳便宜五事。皆從之。召還,從太子講武於荊山,益歲祿千石。九年破擒伯顏帖木兒於延安,降其眾。帝將征雲南,命友德巡行川、蜀、雅、播之境,修城郭,繕關梁,因兵威降金築、普定諸山寨。」
  14. 明史》(卷129):「十四年副大將軍達出塞,討乃兒不花,渡北黃河,襲灰山,斬獲甚眾。」
  15. 明史紀事本末》(卷12):「十四年秋九月壬午,命潁川侯傅友德為征南將軍,永昌侯藍玉、西平侯沐英為副將軍,帥師征雲南。列侯曹震、王弼、金朝興、都督郭英、張銓等皆從。」
  16. 明史》(卷124):「太祖知王終不可以諭降,乃命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帥師征之。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下普定。王遣司徒平章達里麻率兵駐曲靖。沐英引軍疾趨,乘霧抵白石江。霧解,達里麻望見大驚。友德等率兵進擊,達里麻兵潰被擒。先是,王以女妻大理酋段得功,嘗倚其兵力,後以疑殺之,遂失大理援。至是達里麻敗,失精甲十餘萬。王知事不可為,走普寧州之忽納砦,焚其龍衣,驅妻子赴滇池死。遂與左丞達的、右丞驢兒夜入草舍,俱自經。」
  17. 明史》(卷129):「其年秋充征南將軍,帥左副將軍藍玉、右副將軍沐英,將步騎三十萬征雲南。至湖廣,分遣都督胡海等將兵五萬由永甯趨烏撒,而自帥大軍由辰、沅趨貴州。克普定、普安,降諸苗蠻。進攻曲靖,大戰白石江,擒元平章達里麻。遂擊烏撒,循格孤山而南,以通永寧之兵,遣兩將軍趨雲南。元梁王走死。友德城烏撒,群蠻來爭,奮擊破之,得七星關以通畢節。又克可渡河,降東川、烏蒙、芒部諸蠻。烏撒諸蠻復叛,討之,斬首三萬餘級,獲牛馬十餘萬,水西諸部皆降。十七年論功進封潁國公,食祿三千石,予世券。」
  18. 明史》(卷129):「十九年帥師討平雲南蠻。二十年副大將軍馮勝,征納哈出於金山。二十一年,東川蠻叛,復為征南將軍,帥師討平之。移兵討越州叛酋阿資,明年破之於普安。二十三年從晉王、燕王征沙漠,擒乃兒不花,還駐開平,復征寧夏。明年為征虜將軍,備邊北平。復從燕王征哈者舍利,追元遼王。軍甫行,遽令班師。敵不設備,因潛師深入至黑嶺,大破敵眾而還。再出,練兵山、陝,總屯田事。加太子太師,尋遣還鄉。」
  19. 明史》(卷129):「友德喑啞跳蕩,身冒百死。自偏裨至大將,每戰必先士卒。雖被創,戰益力,以故所至立功,帝屢敕獎勞。子忠,尚壽春公主,女為晉世子濟熺妃。」
  20. 國榷》卷一,二月辛巳(3月23日)「潁國公傅友德請懷遠等縣官地九頃有奇為圃,上曰:『祿腆矣,而猶請地,獨不聞公儀休乎?』談遷曰:『上以公儀休折友德,安知其不為王翦、蕭何也,嚴主之莫測如此。』」
  21. 明史》(卷129):「二十五年,友德請懷遠田千畝。帝不悅曰:「祿賜不薄矣,復侵民利何居?爾不聞公儀休事耶?」尋副宋國公勝分行山西,屯田於大同、東勝,立十六衛。是冬再練軍山西、河南。明年,偕召還。」
  22. 國榷》(卷10):「藍玉誅,友德以功多內懼,定遠侯王弼謂友德:「上春秋高,行且旦夕盡我輩,宜自圖。」太祖聞之,會冬宴,從者徹饌,徹且不盡一蔬。太祖責友德不敬,且曰:「召二子來!」友德出,衛士有傳太祖語曰:「攜其首至。」頃之,友德提二子首以入,太祖驚曰:「何遽爾?忍人也!」友德出匕首袖中,曰:「不過欲吾父子頭耳。」遂自刎。太祖怒,分徙其家屬於遼東、雲南地,而王弼亦自盡。」
  23. 清·李天根爝火錄》(卷6):「追補開國名臣贈諡。傅友德贈麗江王,諡「武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