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海
胡海
出生 1927年4月
中國廣東梅州五華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原中科院廣州分院微生物所研究員
知名作品 發現過12種真菌新品種,還獲得過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基本信息

胡海,男,1927年4月出生,廣東梅州五華縣人,曾是中科院廣州分院微生物所的菌落專家,發現過12種真菌新品種,還獲得過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親自考證

2001年退休後,他成為了族譜研究的愛好者和專家,從1993年開始,穿越18省下鄉取證,3公斤手抄資料,10公斤複印材料……一堆數字記錄的,是一位年八旬的老者14年漫長的尋根歷程,在14年研究調查的基礎上,他編寫印刷了1000本《全國胡氏大通考》,免費寄送給全國胡姓宗親。胡海的著作,密密麻麻的小號楷體共計150多萬字,占滿660頁,其中詳細記錄了胡姓的姓氏源流、家族遷徙、世系圖錄等,更包括一些歷史上胡姓名人未曾公開的歷史材料。

1991年,從中科院微生物所離休後,常到鄉下逛的胡海發現,人們經常討論族譜之事,便也從老家找來三本族譜看,老家族譜並不清晰,只模糊地寫着宋朝名臣胡忠簡是他們的祖先。不過,胡海發現,族譜的梳理分類和過去做的微生物分類研究有許多相似之處,他慢慢產生了興趣。於是,1991年到1992年,胡海開始了他的研究歷程,在廣東各地民間找尋散落族譜,但沒有太多頭緒。胡海說,真正開始全國性的胡氏族譜考證,是在1993年去了江西之後,當時在吉安市值夏鎮,老人發現了大量珍貴的胡氏族譜資料,其中南宋抗金名臣胡銓與高宗的《廷試萬言策》、《經宴問答》兩份材料,是在所有圖書檔案館裡找不到的。老人先是很激動,而後又有了顧慮,這樣寶貴的材料會不會在經年累月里慢慢流失?於是,老人開始有了一個宏偉的目標,就是尋訪全國胡氏宗親,編撰族譜大通考。1993年,老人去了江西和福建。次年,到了湖南,後又重返江西。隨後到江蘇、河南.....

抄寫族譜

胡海老人的行程,一般從一張火車票開始,到了省會,先持科協介紹信找省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查省志,看到同姓人多的縣,老人就坐公共汽車到縣裡,再查縣誌,才能找到胡姓人多的鄉村。

1994年,在江西宿遷,老人乘拖拉機遭遇打劫。之後,鄉與鄉之間的路程,老人基本是靠步行,即使是二三十公里。14年的考證,老人沒有向任何國家機構、研究所申請過援助。住最便宜的旅館,自帶水和乾糧當午飯,走了18個省,他說,按族譜收藏看,基本是全國以江西、湖南、浙江、江蘇、安徽為中心,向四面散開。

胡海回憶,在湖南、江西等地農村,族譜的地位都被看得很神聖,許多地方規定只有直系子孫才能看,更別提抄寫和複印。幸運的是,看過胡海的介紹信,有地方會允許他抄族譜,他就日以繼夜地抄寫。在江西的一次,他連續抄了六天六夜仍沒有抄完。和收集整理資料相比,抄來的原始資料沒有段落和標點符號,還有許多原始錯漏和抄寫產生的二次錯誤。胡海需要把這些材料抄正,大致分段,再添加標點,之後,還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校正和核對,一篇文章需要看上10來遍。對此,胡海的老伴已經習慣,她告訴記者,胡海回家後,除了睡覺和鍛煉,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研究族譜上。

尋根問祖

福建尋到祖先胡氏萬九郎:談起自己的祖上源流,胡海研究後認為,老家族譜上所說的南宋抗金名臣胡忠簡不可靠。和許多地方的胡氏一樣,胡海老家梅州五華縣的族譜把胡忠簡尊為祖先。但胡海在研究江西、福建等地有關族譜後發現,其中或許有所偏誤。因為自己家譜里關於胡銓的部分,記載的地名不能全對上號。

在後來的研究中,他慢慢發現,同姓不同派,是宗族繁衍過程中的一種社會現象。據胡海介紹,胡、陳二姓同出一家,都是周朝的媯滿的後代。到了唐宋時期,胡姓人急劇增多,當時最旺的族系有兩支,一為華林,一為薌城,而後又陸陸續續分出幾百個小派。胡海認為,他家的祖先,能可靠證實的應該可以追溯到南宋末年居住於福建長汀第三街大塘背的胡氏萬九郎,從萬九郎以降,到他這輩已是第29代。胡海曾在大塘背找到萬九郎墳墓遺蹟,他認為,把胡氏萬九郎而不是江西吉安的胡忠簡認作祖先靠得住。

印書贈送

自費印1000冊送各地宗親:據胡海介紹,他曾在江西發現的兩篇胡忠簡的文章,

胡海223.jpg

至今仍未在其他地方見到過。他還說,族譜一般三四十年修一次,但因為修訂者文化程度的差異,各地修族譜並不太嚴謹,還可能越修錯誤越多,這讓他很憂慮。他認為把一些寶貴的資料收集起來加以整理,意義不小。

2004年10月,胡海將自編的150萬字《全國胡氏大通考》,自費送到廣東省地震局印了1000本,用郵寄的方式免費送給了各地的胡氏宗親,胡海有一個想法,希望他的書能夠再版,或者出一份《對〈全國胡氏族譜大通考〉的評議、勘誤和增刪》,對他自己過去的著作進行必要修正。對於有讀者表示願意提供再版所需的贊助,胡海則表示不願意接受這種方式的幫助,他認為這可能會帶來宣傳和廣告,會降低作品的價值。胡海表示,這本通考是他的個人心血和價值體現,絕不能用錢來計算。連同那本《大通考》一起寄出的,還有一張張勘誤表和建議表。他希望各地宗親能夠給他指出書中的錯誤,給他提建議。胡還說,得知各地胡姓宗親收到書本後的喜悅,他也非常高興。胡海已寄出了600多本通考,它們引來了大量回信,有讚揚的,有勘誤的,也有寄錢過來的。胡海將寄來的錢一一退回,昨天,記者提醒他去申請版權,他告訴記者,錢不能衡量他的工作,他會把他的調查成果,連同知識版權一起無償送給同姓人。在晚年,這樣的工作是為宗親,也是為興趣,和金錢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