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济公传说」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5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济公传说.jpg| 有框| |<big>根雕艺术品济公</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044088339&di=f2f7e9fd8e89014919cfe9b5a7bfb984&imgtype=0&src=http%3A%2F%2Fturnnewsimg.azureedge.net%2Fwpupload%2F2018%2F05%2Fwd07235-5467-0526-018.jpg 原图链接][https://turnnewsapp.com/global/culture/23888.html 来自旺报-综合报导 的图片]]]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 style="background: #CD7F32" align= center| '''<big>济公传说</big> '''
 +
|-
 +
| [[File:济公传说.jpg|350px| 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044088339&di=f2f7e9fd8e89014919cfe9b5a7bfb984&imgtype=0&src=http%3A%2F%2Fturnnewsimg.azureedge.net%2Fwpupload%2F2018%2F05%2Fwd07235-5467-0526-018.jpg 原图链接][https://turnnewsapp.com/global/culture/23888.html 来自旺报-综合报导 的图片]]]
 +
|-
 +
| style="background:#CDCDCD" align= center|
 +
|-
 +
| align= light|
  
'''济公传说''',[[浙江省]][[天台县]]地方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 中文名称''' :  济公传说
  
六朝[[隋唐]] 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前身后,天台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灵异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民 故事,寄托着古代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济公传说依附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具有地域的原生性,同时突出神秘的超自然力,具有情节的神奇性。
+
'''批准 时间''':  2006年5月20日
  
2006年5月20日,济公传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Ⅰ-11。
+
'''非遗级别''' :  国家级
  
[[济公]],法号道济,又称济癫和尚、济公活佛、济公禅师,俗名李修缘(一名李心远),[[南宋]]时[[浙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永宁村)人。富有传说色彩的[[佛教]][[禅门]][[临济宗]]僧人,以不死守[[佛教戒律]]、饮酒食肉、亲 语言、[[神通]]广大的[[颠僧]]形象闻名。
+
'''非遗类别''':  间文学
  
  基本信息
+
'''非遗编号''' : Ⅰ-11
  
  中文名称  济公传说
+
'''申报地区''' : 浙江省天台县
  
批准时 2006年5月20日
+
|}
 +
'''济公传说''',[[浙江省]][[天台县]]地方民 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非遗级别  国家
+
  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前身后,天台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灵异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 各地,成为 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事,寄托着古代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济公传说依附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具有地域的原生性,同时突出神秘的超自然力,具有情节的神奇性。
  
 非遗 类别  民间文学
+
2006年5月20日,济公传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Ⅰ-11<ref>[http://www.china.com.cn/culture/zhuanti/whycml/node_7021200.htm 国家级 物质文化 产名录],中国网,2007-06-06 </ref>。
  
  非遗编号  Ⅰ-11
+
[[济公]],法号道济,又称济癫和尚、济公活佛、济公禅师,俗名李修缘(一名李心远),[[南宋]]时[[浙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永宁村)人。富有传说色彩的[[佛教]][[禅门]][[临济宗]]僧人,以不死守[[佛教戒律]]、饮酒食肉、亲民语言、[[神通]]广大的[[颠僧]]形象闻名<ref>[http://kuaibao.qq.com/s/20180105A0LZ7G00 人人必知!“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后面两句话着实吓人!],看点快报,2018-01-05</ref>。
  
申报地区  浙江省天台县
+
==家族背景==
  
 
+
 济公的父亲[[李茂春]],母亲是王氏。先祖是[[李崇矩]],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孙。[[李崇矩]]是名臣,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当时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ref>[http://www.jianglishi.cn/jiemi/39751.html 陈桥兵变是什么事件怎么回事_陈桥兵变是谁发动的],讲历史,2016-06-03 </ref> 夺取政权后,建立北宋王朝,李崇矩也随之成为宋臣。
== 家族背景 ==
 
 
 
 济公的父亲[[李茂春]],母亲是王氏。先祖是[[李崇矩]],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孙。[[李崇矩]]是名臣,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当时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后,建立北宋王朝,李崇矩也随之成为宋臣。
 
  
 
==出生==
 
==出生==
  
[[File:济公塔院11.jpg| 有框|右|[http://www.wszw.com/files_upload/forum/26/KQZ.jpg 原图链接][http://www.wszw.com/forum/threadShow.do?threadId=629677&r=1576038408888 来自先锋小学生网 的图片]]]
+
[[File:济公塔院11.jpg|300px|缩略图|右|[http://www.wszw.com/files_upload/forum/26/KQZ.jpg 原图链接][http://www.wszw.com/forum/threadShow.do?threadId=629677&r=1576038408888 来自先锋小学生网 的图片]]]
 
 
[[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初二日(1130年12月22日)济公出生于[[南宋]][[台州]]。济公逃婚在[[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号道济,拜[[瞎堂慧远]]为师。喜好[[诵经]][[打坐]],不戒酒肉,更喜食[[狗肉]]蘸[[大蒜]],语言诙谐,穿着破衣破帽手持破扇。因其行为不检点,被众僧告到其师慧远面前,慧远为庇护他说:“佛门之大,岂不容一癫僧!”故又被称做济癫。其师慧远圆寂后,被迫转到[[净慈寺]]。他医术精湛,常常救助百姓,被百姓称为济公活佛。传说是[[降龙罗汉]]转世。道济于宋[[嘉定]]二年(1209年)五月十六日于[[净慈寺]]圆寂,享寿七十九岁。临终前曾作一偈:“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葬于[[虎跑]](今[[杭州动物园]]南边),后人建有济公塔院。《净慈寺志》卷十九中收载其《入龛文》、《起龛文》、《挂真文》、《秉火文》、《起骨文》和《入塔文》。
 
 
 
==汉传佛教的亲民颠僧==
 
 
 
不仅仅在[[藏传佛教]]有许多示现神通教化众生的活佛,在[[汉传佛教]]中同样有甚多的高僧传记。
 
 
 
济公的传说起源于[[南宋]]末期。在[[明]][[清]]之际,民间的[[说书]]人开始以济公为主题,逐渐发展出故事,至清朝时,集成《济公全传》一书。他的[[神通]]传奇故事,除了圆照井运木是[[道济]]自身的故事之外,其他的显圣故事,多来自[[高僧传]]诸多高僧的事迹,例如唐代的[[金乔觉]](地藏化身)以一袭袈裟示现神通覆盖九华山,又例如南北朝的[[宝志禅师]]食鸽吐出活鸽等等事迹,小说家就把这些高僧故事,全都搬到济公身上,而成为后来流传民间的[[济公传]]故事。
 
 
 
汉传佛教受到儒家礼教的影响,在弘法的风格上较为严肃,而显得无法令中下阶层庶民摄受。[[道济]]和尚故事的出现以及其故事的流传,其庶民式的语言与作风,使得识字不多,文化不深的庶民对于原本生硬的佛法教义,更容易有所亲近与真实了解。
 
  
==其他宗教共尊的佛教人物==
+
[[ 宋高宗]][[ 建炎]] 三年二月初二日(1130年12月22日) 济公 出生 于[[ 南宋]][[ 台州]] 济公 逃婚在[[ 杭州]][[ 灵隐寺]] 出家,法号道 ,拜[[ 瞎堂慧远]] 为师。喜好[[ 诵经]][[ 打坐]], 不戒酒肉,更喜食[[ 狗肉]] [[ 大蒜]] ,语言诙谐,穿 破衣破帽手持破扇。因其行为不检点,被众僧告到其师慧远面前,慧远为庇护他说:“佛门之大,岂不容一癫僧!”故又被称做 其师慧远圆寂后,被迫转到[[ 净慈寺]] 。他医术精湛,常常救助百姓 被百姓称为济公活佛。传说是[[降 龙罗汉]] 转世<ref>[http://www.fengsuwang.com/minjian/xianglongluohanjigong.asp 降龙罗汉转世李修缘(济公)的真相], 炎黄风俗网,2018-01-30</ref>。道济于宋[[ 嘉定]] 二年(1209年)五月十六日于[[ 净慈寺]] 圆寂,享寿七十九岁 临终前曾作一偈:“六十 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葬于[[ 虎跑]] (今[[ 杭州动物园]] 南边) 后人建有 济公 塔院。《净慈寺志》卷十九中收载其《入龛文》、《起龛文》、《挂真文》、《秉火文》、《起骨文》和《入塔文》
 
 
能够融入中国民间信仰及其他宗教的佛教人物,除了[[ 观音菩萨]] [[ 地藏王菩萨]] 之外,那就是 济公 了。由 济公深入人心,不仅为佛教的高僧,其他的宗教亦奉若神明。
 
 
 
济公在融入民间信仰之后,逐渐变成一位带有佛道两家特色的人物。[[ 一贯道]] 以济公为他们崇敬礼拜的仙佛之一,其[[ 张天然]] 祖师为 济公[[ 下凡]] 。另外,[[ 东井圆佛会]] 亦供奉 公。
 
 
 
==台湾济公信仰起源==
 
 
 
[[ 台湾]] 的济公信仰,可追溯源自1881年([[ ]][[ 光绪]]7年) [[ 中法战争]] (公元1883年—1885年)时,[[ 淮军]] 士卒带 着济 公的金身来台奉祀 实际流行则是在公元[[1950年代]]至[[1960年代|60年代]], 而流行的主要模式则以[[降 ]] [[扶鸾]] 的方式作为主体 更成为[[ 台湾]][[ 一贯道]] 重视的神灵
 
 
 
[[1980 代]]在台湾[[ 大家乐]] [[ 六合彩]] 兴起时 许多彩迷误认为 济公 的形象较为活泼,应该愿意接济赌徒,一时许多济公庙宇出现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行 60: 行 46:
 
 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前身后,天台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灵异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前身后,天台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灵异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济公其实是一个有史可查的人物,最早记录见于南宋高僧释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和释如《赞济颠》。
+
 济公其实是一个有史可查的人物,最早记录见于南宋高僧释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和释如《赞济颠》<ref>[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a8a5043ac9a8a50/ 戢菴居士请赞济颠] 好工具</ref>
  
 
 济公原名[[李修元]](1130年—1209年),天台永宁村人。他少年时在村北赤城山瑞霞洞读书,受到释教和道教的熏染。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在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
 
 济公原名[[李修元]](1130年—1209年),天台永宁村人。他少年时在村北赤城山瑞霞洞读书,受到释教和道教的熏染。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在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
  
 《净慈寺志》记载:“道济,字湖隐,天台李茂春子,母王氏,梦 日光而生,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也。年十八,就灵隐瞎堂远落发。风狂嗜酒肉,浮沈市井,或与群儿呼洞猿,翻筋斗,游戏而已,寺众讦之,瞎云:'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遂不敢摈,自是人称济颠。”  
+
 《净慈寺志》记载:“道济,字湖隐,天台李茂春子,母王氏,梦日光而生,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也。年十八,就灵隐瞎堂远落发。风狂嗜酒肉,浮沈市井,或与群儿呼洞猿,翻筋斗,游戏而已,寺众讦之,瞎云:'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遂不敢摈,自是人称济颠。”  
  
 
 济公传说,是适应两宋之交内忧外患黎民呼唤救星的时代要求,在佛国仙山浙东名邑——天台和李氏世代仕宦且为佛教善信的家庭的背景上,以修元和道济的真人真事为基础,经过民间长期艺术加工和口传心授而逐渐形成的。济公生活的年代,恰当宋室南迁,内忧与外患交迫之时。在金兵的得寸进尺面前,宋军节节败退,有的还乘机劫掠,而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过着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高宗勾结丞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抗金民族英雄[[岳飞]]。“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忠奸颠倒,生灵涂炭,因辽金元侵凌造成的南迁流民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亟待拯救。在方腊、钟相、杨么这样的草莽英雄被镇压之后,在[[李纲]]、[[宗泽]]、岳飞这样的贤相名将被排挤杀害之后,民众心中的希冀并没有熄灭。他们把一位与自己休戚与共的僧人推到历史的台前,这就是济公。于是美丽神奇、幽默诙谐的济公传说应运而生,承担起击浊扬清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社会责任。     
 
 济公传说,是适应两宋之交内忧外患黎民呼唤救星的时代要求,在佛国仙山浙东名邑——天台和李氏世代仕宦且为佛教善信的家庭的背景上,以修元和道济的真人真事为基础,经过民间长期艺术加工和口传心授而逐渐形成的。济公生活的年代,恰当宋室南迁,内忧与外患交迫之时。在金兵的得寸进尺面前,宋军节节败退,有的还乘机劫掠,而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过着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高宗勾结丞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抗金民族英雄[[岳飞]]。“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忠奸颠倒,生灵涂炭,因辽金元侵凌造成的南迁流民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亟待拯救。在方腊、钟相、杨么这样的草莽英雄被镇压之后,在[[李纲]]、[[宗泽]]、岳飞这样的贤相名将被排挤杀害之后,民众心中的希冀并没有熄灭。他们把一位与自己休戚与共的僧人推到历史的台前,这就是济公。于是美丽神奇、幽默诙谐的济公传说应运而生,承担起击浊扬清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社会责任。     
行 71: 行 57: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
 +
[[File:济公传 (2).jpg|260px|缩略图|右|[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3cc3128c835aa8e3 原图链接][http://book.kongfz.com/8823/54137261/ 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这些传说以济公生平经历为主线,以惩恶扬善为中心,以风趣诙谐为基调,内容广泛涉及济公身世、童年生活、扶危济困、戏佞降魔、民俗风物等方面。
 
 这些传说以济公生平经历为主线,以惩恶扬善为中心,以风趣诙谐为基调,内容广泛涉及济公身世、童年生活、扶危济困、戏佞降魔、民俗风物等方面。
行 82: 行 70:
 
4、戏佞降魔传说。颂扬济公嫉恶如仇,惩恶扬善,如《济公惩恶棍》、《掷刀戏秦桧》、《该当何罪》、《计斗恶嫂》、《牛角喷火》、《棒打寿联飞》、《掉木鱼柄》、《难题规劝不肖徒》、《三难吹牛大王》、《智擒盗宝贼》、《赭溪打鬼救童》等。《掉木鱼柄》讲述天台杜知县贪婪成性,抢走国清寺宝物,被济公用芭蕉扇扇进赭溪,丢官还宝。还有一些传说讲述济公设计让[[康王]]赤脚逃千里,秦桧死无葬身之地;棒打飞寿联,惩罚恶知县;智救朱寡妇,教训地痞恶棍;识破盗狗贼,砸碎挂羊头买狗肉的招牌。通过一个个救民苦难,声张正义的故事,表达老百姓的心理愿望。
 
4、戏佞降魔传说。颂扬济公嫉恶如仇,惩恶扬善,如《济公惩恶棍》、《掷刀戏秦桧》、《该当何罪》、《计斗恶嫂》、《牛角喷火》、《棒打寿联飞》、《掉木鱼柄》、《难题规劝不肖徒》、《三难吹牛大王》、《智擒盗宝贼》、《赭溪打鬼救童》等。《掉木鱼柄》讲述天台杜知县贪婪成性,抢走国清寺宝物,被济公用芭蕉扇扇进赭溪,丢官还宝。还有一些传说讲述济公设计让[[康王]]赤脚逃千里,秦桧死无葬身之地;棒打飞寿联,惩罚恶知县;智救朱寡妇,教训地痞恶棍;识破盗狗贼,砸碎挂羊头买狗肉的招牌。通过一个个救民苦难,声张正义的故事,表达老百姓的心理愿望。
  
5、民俗风物传说。有《利济桥的传说》、《书记岩的传说》、《济公帽的来历》、《破芭蕉扇破蒲鞋》、《破铜钿》、《“游走”的来历》、《五味粥》、《“卷饼筒”的来历》等,探究与济公有关的地名和物名来历,解释与济公有关的民俗事象的起源。《济公帽的来历》讲述济公喜欢穿破衣褴衫,戴破帽,手摇破[[芭蕉扇]]的缘由;描述小济公喜欢斗蟋蟀,衍生了《“游走”的来历》;济公首创的“卷饼筒”,已成为天台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济公发明的五味粥,成为天台人春节早餐必用的“美味佳肴”,寄寓五谷丰登之意。发生在[[杭州]]等地的,还有《飞来峰》、《运木古井》等传说。
+
5、民俗风物传说。有《利济桥的传说》、《书记岩的传说》、《济公帽的来历》、《破芭蕉扇破蒲鞋》、《破铜钿》、《“游走”的来历》、《五味粥》、《“卷饼筒”的来历》等,探究与济公有关的地名和物名来历,解释与济公有关的民俗事象的起源。《济公帽的来历》讲述济公喜欢穿破衣褴衫,戴破帽,手摇破[[芭蕉扇]]的缘由;描述小济公喜欢斗蟋蟀,衍生了《“游走”的来历》;济公首创的“卷饼筒”,已成为天台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济公发明的五味粥,成为天台人春节早餐必用的“美味佳肴”,寄寓五谷丰登之意。发生在[[杭州]]等地的,还有《飞来峰》<ref>[http://www.xiaogushi.com/diy/minjiangushi/00400709.html 济公勇救飞来峰],小故事网</ref> 、《运木古井》等传说。
  
 
 济公传说从不同角度,歌颂了济公的聪明睿智、不畏强暴、惩恶扬善、无我利他的精神,表达了百姓对这种精神的崇敬和向往。
 
 济公传说从不同角度,歌颂了济公的聪明睿智、不畏强暴、惩恶扬善、无我利他的精神,表达了百姓对这种精神的崇敬和向往。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
 +
[[File:艺术特色.jpg|26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6/9bddab04fa2e4be893c806bd11632ce9.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39556172_99941355 来自搜狐  的图片]]]
  
 
 “济公传说”具备优秀民间文学应有的一切特征,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济公传说”具备优秀民间文学应有的一切特征,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行 98: 行 88:
 
4、内容多样性。济公传说的内容涵盖济公的一生,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触及三教九流的灵魂深处,题材丰富,意蕴深刻,随时随地广泛流传,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妇孺皆宜,老幼欢喜。
 
4、内容多样性。济公传说的内容涵盖济公的一生,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触及三教九流的灵魂深处,题材丰富,意蕴深刻,随时随地广泛流传,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妇孺皆宜,老幼欢喜。
  
5、鲜明人民性。济公传说源于人民,传于民众,反映民众愿望,融入民众的喜怒哀乐,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济公是中国及至世界民众内心深处的“活佛”。正如[[周恩来]]总理说的:“人民很喜欢济公,他关心人,为不公平的事打抱不平,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济公的美丽传说”。  
+
5、鲜明人民性。济公传说源于人民,传于民众,反映民众愿望,融入民众的喜怒哀乐,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济公是中国及至世界民众内心深处的“活佛”。正如[[周恩来]]总理说的:“人民很喜欢济公,他关心人,为不公平的事打抱不平,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济公的美丽传说”。
  
 
==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
行 162: 行 152: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济公的家乡在他幼年读书的赤城山上,新修了济公院,重塑了金身。杭州净慈寺重修了济佛殿,杭州虎跑寺兴修了济公亭。天台县还着手修建了济公苑。在济公的老家,修建济公故居,成立济公文化研究会,兴办中国济公网,把济公传说的积极意义进一步强化。  
+
 济公的家乡在他幼年读书的[[ 赤城山]] 上,新修了济公院,重塑了金身。[[ 杭州]][[ 净慈寺]] 重修了济佛殿,杭州[[ 虎跑寺兴]] 修了济公亭。天台县还着手修建了济公苑。在济公的老家,修建济公故居,成立济公文化研究会,兴办中国济公网,把济公传说的积极意义进一步强化。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
行 188: 行 178:
 
 济公最早的雕塑,已无从稽考。宋嘉定二年,居简在赤城山发现一块颇肖济公的岩,称之为“书记岩”。这是因为济公当时任[[净慈寺]]书记僧,后人则径称“济公岩”。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济公天然雕像,也是最接近真人的图像。其后出现了各种材质各种形貌的济公像,但大体不出民间传说中不修边幅、洒脱颠狂的形貌。[[苏州]]西园寺[[罗汉堂]]清代创作的济公雕像,站在过道中,脸部一半作笑状,一半作哭状,以滑稽的形貌面对人生。[[五台山]][[显通寺]]济公陶瓷像,面带微笑,颈挂黑色佛珠,两手分执僧鞋、破扇,襟袖不整,一副无拘无束而又幽默放荡的情貌。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的《济公百态》,被拍成新闻纪录片。储立之的《醉济公》陶塑,虞金顺的《醉济公》雕塑,亦各有千秋。[[游本昌]]收藏的竹雕《济公》通高36.5厘米,竹根是圆雕的济公像,开怀大笑,下部则是整竹雕成的大酒瓮,可谓匠心独具。[[台湾省]]有高雄县旗山凤山寺前1967年开光的济公像,罗汉造型,右手持扇,左手握酒壶,高61.5尺,为全岛最高的济公像。嘉义市[[南恩寺]]的济公像,高5.2公尺余,亚洲最大。济公戴一墨镜,以挡西晒,成为该县对外宣传一大亮点。[[台南市]]南化乡有一双面济公像,则与赤城山三相济公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济公最早的雕塑,已无从稽考。宋嘉定二年,居简在赤城山发现一块颇肖济公的岩,称之为“书记岩”。这是因为济公当时任[[净慈寺]]书记僧,后人则径称“济公岩”。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济公天然雕像,也是最接近真人的图像。其后出现了各种材质各种形貌的济公像,但大体不出民间传说中不修边幅、洒脱颠狂的形貌。[[苏州]]西园寺[[罗汉堂]]清代创作的济公雕像,站在过道中,脸部一半作笑状,一半作哭状,以滑稽的形貌面对人生。[[五台山]][[显通寺]]济公陶瓷像,面带微笑,颈挂黑色佛珠,两手分执僧鞋、破扇,襟袖不整,一副无拘无束而又幽默放荡的情貌。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的《济公百态》,被拍成新闻纪录片。储立之的《醉济公》陶塑,虞金顺的《醉济公》雕塑,亦各有千秋。[[游本昌]]收藏的竹雕《济公》通高36.5厘米,竹根是圆雕的济公像,开怀大笑,下部则是整竹雕成的大酒瓮,可谓匠心独具。[[台湾省]]有高雄县旗山凤山寺前1967年开光的济公像,罗汉造型,右手持扇,左手握酒壶,高61.5尺,为全岛最高的济公像。嘉义市[[南恩寺]]的济公像,高5.2公尺余,亚洲最大。济公戴一墨镜,以挡西晒,成为该县对外宣传一大亮点。[[台南市]]南化乡有一双面济公像,则与赤城山三相济公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济公传说进入舞蹈,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据金涛《舟山海洋艺术散论》介绍,清乾隆年间,福建渔民将“跳蚤舞”作为娱乐性的“船舞”之一,传至舟山沈家门,继而传至舟山各岛与宁波定海。民国初年,跳蚤舞与当地“送灶敬神”的活动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敬神的“跳灶舞”。1922年后,定海私塾教师章孝善,又将杭州民间传说《济公戏火神》揉合其中,撷取“寺外斗法”的一幕,铺叙为一个充满喜剧氛围的舞蹈,在灶头、滩头演出。建国初复由双人舞改编为群舞,配上“舟山锣鼓”,以高跷形式展示于舞台。节奏明快,舞步粗犷,恢谐逗趣,赢来观众阵阵笑声。1955年2月,荣获浙江省首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大奖,后又编入《浙江省民间舞蹈集成》。
+
 济公传说进入舞蹈,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据金涛《舟山海洋艺术散论》介绍,清乾隆年间,福建渔民将“跳蚤舞”作为娱乐性的“船舞”之一,传至舟山沈家门,继而传至舟山各岛与[[ 宁波]] 定海。民国初年,跳蚤舞与当地“送灶敬神”的活动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敬神的“跳灶舞”。1922年后,定海私塾教师章孝善,又将杭州民间传说《济公戏火神》揉合其中,撷取“寺外斗法”的一幕,铺叙为一个充满喜剧氛围的舞蹈,在灶头、滩头演出。建国初复由双人舞改编为群舞,配上“舟山锣鼓”,以高跷形式展示于舞台。节奏明快,舞步粗犷,恢谐逗趣,赢来观众阵阵笑声。1955年2月,荣获浙江省首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大奖,后又编入《浙江省民间舞蹈集成》。
  
 
 三、对戏曲影视的影响
 
 三、对戏曲影视的影响
行 206: 行 196:
 
 五、对民俗风物的影响
 
 五、对民俗风物的影响
  
 济公与民众亲密无间,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民俗风物与济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举美食为例。外地人来天台作客,一提起“饺饼筒”,无不啧啧称赞。一张径尺的薄皮,包裹进各种荤素菜肴,放在平底锅上敷油烤黄,就成为色香味俱佳的主食和下酒物。据说这是济公当年在国清寺作沙弥时,预约的客人未来,他将剩菜包卷在饼皮中创制的(《脚饼筒》)。天台还有济公家酿酒、济公酒、济公狗肉面、济公八大碗等美食小吃。杭州虎跑也有“济公宴”。人们到无锡,总要尝一尝南门莫兴盛肉店和三凤桥余慎肉店的“无锡肉骨头”。那酱红色泽、咸中带甜、酥烂浓香,真让人垂涎三尺。其制法也是当年济公对那位屡次施舍熟猪肉的店主的回赠(《无锡肉骨头》)。此外,傅金煮玉、名吃扇骨相传都与济公有关。
+
 济公与民众亲密无间,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民俗风物与济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举美食为例。外地人来天台作客,一提起“饺饼筒”,无不啧啧称赞。一张径尺的薄皮,包裹进各种荤素菜肴,放在平底锅上敷油烤黄,就成为色香味俱佳的主食和下酒物。据说这是济公当年在国清寺作沙弥时,预约的客人未来,他将剩菜包卷在饼皮中创制的(《脚饼筒》)。天台还有济公家酿酒、济公酒、济公狗肉面、济公八大碗等美食小吃。杭州虎跑也有“济公宴”。人们到[[ 无锡]] ,总要尝一尝南门莫兴盛肉店和三凤桥余慎肉店的“无锡肉骨头”。那酱红色泽、咸中带甜、酥烂浓香,真让人垂涎三尺。其制法也是当年济公对那位屡次施舍熟猪肉的店主的回赠(《无锡肉骨头》)。此外,傅金煮玉、名吃扇骨相传都与济公有关。
  
 
 有的济公传说成为后人的口头禅。如重修净慈寺时,工匠多,斋粮将尽,济公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口袋,往千人锅倒进七粒米,不顾大家的耻笑,挑进八担水,三百名工匠居然饱餐一顿。从此,杭州人管节约米叫“七粒米,八担水”(《七粒米八担水》)。再如俗谚“捣蟹酱,念弥陀”,一般解作“言行相背”,但联系上面的济公传说,解读作“惩恶即是扬善”也未尝不可。因为天台人将蟹比作横行霸道的人,恶人遭到报应,人们也要念一声阿弥陀佛。还有济公用谎称“牛生麒麟(奇人)”巧惩贪财的地主(《牛生麒麟》),后世成了鞭笞不讲诚信、耍胡赖人的口头禅。东阳“一家不晓一家事,和尚不晓大智寺”的谚语,寓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源自济公由临安返台途中发现有这么一座古寺的感叹(《济公挂单》)。
 
 有的济公传说成为后人的口头禅。如重修净慈寺时,工匠多,斋粮将尽,济公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口袋,往千人锅倒进七粒米,不顾大家的耻笑,挑进八担水,三百名工匠居然饱餐一顿。从此,杭州人管节约米叫“七粒米,八担水”(《七粒米八担水》)。再如俗谚“捣蟹酱,念弥陀”,一般解作“言行相背”,但联系上面的济公传说,解读作“惩恶即是扬善”也未尝不可。因为天台人将蟹比作横行霸道的人,恶人遭到报应,人们也要念一声阿弥陀佛。还有济公用谎称“牛生麒麟(奇人)”巧惩贪财的地主(《牛生麒麟》),后世成了鞭笞不讲诚信、耍胡赖人的口头禅。东阳“一家不晓一家事,和尚不晓大智寺”的谚语,寓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源自济公由临安返台途中发现有这么一座古寺的感叹(《济公挂单》)。
行 214: 行 204:
 
 传说中的济公还是一位高明的医生,常为老弱贫病者诊给药,治法古怪而疗效立竿见影。后世托名济公的医术验方颇多。如《济佛静坐篇(上下)》、《济佛静坐法门》,熔佛道两家于一门互证互参,颇有特色。台湾圣德宝宫所出《圣德治病秘方》,收有传为济公留下的单方、验方数百种。香港康济会印行的《康济选集》也托名济公,吸取中西医药知识和技术,将劝善和治病结合起来。[[日本]]吉元昭治博士的专着《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也将济公列名于“道教与历代名医”之中
 
 传说中的济公还是一位高明的医生,常为老弱贫病者诊给药,治法古怪而疗效立竿见影。后世托名济公的医术验方颇多。如《济佛静坐篇(上下)》、《济佛静坐法门》,熔佛道两家于一门互证互参,颇有特色。台湾圣德宝宫所出《圣德治病秘方》,收有传为济公留下的单方、验方数百种。香港康济会印行的《康济选集》也托名济公,吸取中西医药知识和技术,将劝善和治病结合起来。[[日本]]吉元昭治博士的专着《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也将济公列名于“道教与历代名医”之中
  
== 文艺作品 ==
+
==文艺作品==
  
 
=== 电视剧 ===
 
=== 电视剧 ===
行 271: 行 261: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
! *1939年《济公活佛》 !! 香港鲁鲁影片公司 !! (主演:[[伊秋水]])
+
| *1939年《济公活佛》 || 香港鲁鲁影片公司 || (主演:[[伊秋水]])
 
|-
 
|-
 
| *1949年《济公活佛》 || 香港星光影片公司 || (主演:[[伊秋水]])
 
| *1949年《济公活佛》 || 香港星光影片公司 || (主演:[[伊秋水]])
行 322: 行 312:
 
|}
 
|}
  
=== 书籍 ===
+
===书籍===
  
 
*济公全传(作者:[[郭小亭]])
 
*济公全传(作者:[[郭小亭]])
 
*续济公传(作者:[[坑余生]])
 
*续济公传(作者:[[坑余生]])
  
=== 单口相声 ===
+
===单口相声===
  
 
*济公传(演员:[[郭德纲]])
 
*济公传(演员:[[郭德纲]])
行 375: 行 365:
 
|}
 
|}
  
== 参考文献==
 
  
 +
==视频==
 +
 +
===<center> 济公传说相关视频 </center>===
 +
 +
<center>《活佛济公》传说降龙对吃肉喝酒,但是他吃什么吐什么活物</center>
 +
 +
<center>{{#iDisplay:r0507z6a1lv|650|480|qq}}</center>
 +
 +
<center>传说济公活佛乃降龙罗汉转世骑金龙降妖除魔维护人间嘞 </center>
 +
 +
<center>{{#iDisplay:f0761kt4wbq|650|480|qq}}</center>
 +
 +
<center>济公传说之古井运木</center>
 +
 +
<center>{{#iDisplay:d03265tzgnf|650|480|qq}}</center>
 +
 +
<center>《新济公活佛》济公用传说中的剪子包袱锤,对付鬼面观音?</center>
 +
 +
<center>{{#iDisplay:j0781uu9m7w|650|48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Category:280 神话总论]]
 
[[Category:280 神话总论]]

於 2020年1月15日 (三) 06:07 的最新修訂

濟公傳說

中文名稱 : 濟公傳說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 國家級

非遺類別: 民間文學

非遺編號 : Ⅰ-11

申報地區 : 浙江省天台縣

濟公傳說浙江省天台縣地方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六朝隋唐時期,天台就流傳着許多羅漢癲僧的傳說。南宋早期,道濟降生於天台,佯狂濟世,人稱「濟癲」。在道濟的生前身後,天台出現了許多關於他的靈異傳說,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明清以來,濟公傳說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成為家喻戶曉的中國民間故事,寄託着古代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作為一種民間文學,濟公傳說依附於真實的歷史人物,具有地域的原生性,同時突出神秘的超自然力,具有情節的神奇性。

2006年5月20日,濟公傳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Ⅰ-11[1]

濟公,法號道濟,又稱濟癲和尚、濟公活佛、濟公禪師,俗名李修緣(一名李心遠),南宋浙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永寧村)人。富有傳說色彩的佛教禪門臨濟宗僧人,以不死守佛教戒律、飲酒食肉、親民語言、神通廣大的顛僧形象聞名[2]

家族背景

濟公的父親李茂春,母親是王氏。先祖是李崇矩,天台臨海都尉李文和的遠孫。李崇矩是名臣,歷仕後漢後周北宋三朝,當時後周殿前都檢點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3]奪取政權後,建立北宋王朝,李崇矩也隨之成為宋臣。

出生

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初二日(1130年12月22日)濟公出生於南宋台州。濟公逃婚在杭州靈隱寺出家,法號道濟,拜瞎堂慧遠為師。喜好誦經打坐,不戒酒肉,更喜食狗肉大蒜,語言詼諧,穿着破衣破帽手持破扇。因其行為不檢點,被眾僧告到其師慧遠面前,慧遠為庇護他說:「佛門之大,豈不容一癲僧!」故又被稱做濟癲。其師慧遠圓寂後,被迫轉到淨慈寺。他醫術精湛,常常救助百姓,被百姓稱為濟公活佛。傳說是降龍羅漢轉世[4]。道濟於宋嘉定二年(1209年)五月十六日於淨慈寺圓寂,享壽七十九歲。臨終前曾作一偈:「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葬於虎跑(今杭州動物園南邊),後人建有濟公塔院。《淨慈寺志》卷十九中收載其《入龕文》、《起龕文》、《掛真文》、《秉火文》、《起骨文》和《入塔文》。

歷史淵源

濟公傳說是以南宋禪宗高僧道濟的故事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民間口頭文學,以天台為中心分布於浙江省境內,並由此輻射全國,影響世界。

六朝隋唐時期,天台就流傳着許多羅漢、癲僧的傳說。南宋早期,道濟降生於天台,佯狂濟世,人稱「濟癲」。在道濟的生前身後,天台出現了許多關於他的靈異傳說,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明清以來,濟公傳說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

濟公其實是一個有史可查的人物,最早記錄見於南宋高僧釋居簡《湖隱方圓叟舍利銘》和釋如《贊濟顛》[5]

濟公原名李修元(1130年—1209年),天台永寧村人。他少年時在村北赤城山瑞霞洞讀書,受到釋教和道教的薰染。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一本為師,接着又參訪祗園寺道清、觀音寺道淨,最後投奔杭州靈隱寺,在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

《淨慈寺志》記載:「道濟,字湖隱,天台李茂春子,母王氏,夢日光而生,紹興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也。年十八,就靈隱瞎堂遠落髮。風狂嗜酒肉,浮沈市井,或與群兒呼洞猿,翻筋斗,遊戲而已,寺眾訐之,瞎云:'佛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遂不敢擯,自是人稱濟顛。」

濟公傳說,是適應兩宋之交內憂外患黎民呼喚救星的時代要求,在佛國仙山浙東名邑——天台和李氏世代仕宦且為佛教善信的家庭的背景上,以修元和道濟的真人真事為基礎,經過民間長期藝術加工和口傳心授而逐漸形成的。濟公生活的年代,恰當宋室南遷,內憂與外患交迫之時。在金兵的得寸進尺面前,宋軍節節敗退,有的還乘機劫掠,而南宋小朝廷卻偏安一隅,過着驕奢淫逸醉生夢死的生活。高宗勾結丞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抗金民族英雄岳飛。「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忠奸顛倒,生靈塗炭,因遼金元侵凌造成的南遷流民更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亟待拯救。在方臘、鐘相、楊麼這樣的草莽英雄被鎮壓之後,在李綱宗澤、岳飛這樣的賢相名將被排擠殺害之後,民眾心中的希冀並沒有熄滅。他們把一位與自己休戚與共的僧人推到歷史的台前,這就是濟公。於是美麗神奇、幽默詼諧的濟公傳說應運而生,承擔起擊濁揚清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社會責任。

文化特徵

主要內容

這些傳說以濟公生平經歷為主線,以懲惡揚善為中心,以風趣詼諧為基調,內容廣泛涉及濟公身世、童年生活、扶危濟困、戲佞降魔、民俗風物等方面。

1、濟公身世傳說。有《永寧村的傳說》、《隴西花園的傳說》、《降龍羅漢投胎》等。講述濟公父輩的李氏家族從北方南遷,居住在天台城北永寧村,所建花園名為「隴西園」,寄寓懷鄉之情。濟公祖輩禮佛,父母念佛尤篤,樂善好施,因年老無子,去天台國清寺羅漢前求子,得降龍羅漢感應,投胎而生。這一類傳說往往稱道濟公的不凡身世,寓意日後必大有作為。

2、童年生活傳說。有《周歲乞巧》、《濟公讀書赤城山》、《拜師羞學台》、《修元出家》等。述說濟公幼年聰穎,才思敏捷,攻讀詩書,廢寢忘食。少年濟公在赭溪邊捕魚捉蟹斗蟋蟀;在山野間放歌牛背,捉迷藏,翻筋斗;去國清寺聽經、禮佛;進赤城山瑞霞洞讀經,手不釋卷。這一類傳說充滿亦頑亦莊的童真稚氣。

3、扶危濟困傳說。述說濟公扶持弱小,幫助窮人,如《芥菜葉潑水救淨寺》、《蟋蟀還魂救小僧》、《竹籃打水》、《變牛謝老農》、《濟公救少女》、《豬掉糞池》等。濟公幫小長工設下計策,淹死惡棍殷司的母豬;為許得寶追討工錢,打贏官司;替楊小牛獻策,使惡棍出盡洋相;給不堪忍受後娘打罵欺凌的小女孩出謀,使後娘改變態度。尤為神奇的是《芥菜葉潑水救淨寺》的傳說,講述童年濟公在天台赭溪洗菜,用一片芥菜葉潑水,澆滅杭州淨慈寺大火。這類傳說突出濟公樂於助人、無我利他的精神。

4、戲佞降魔傳說。頌揚濟公嫉惡如仇,懲惡揚善,如《濟公懲惡棍》、《擲刀戲秦檜》、《該當何罪》、《計斗惡嫂》、《牛角噴火》、《棒打壽聯飛》、《掉木魚柄》、《難題規勸不肖徒》、《三難吹牛大王》、《智擒盜寶賊》、《赭溪打鬼救童》等。《掉木魚柄》講述天台杜知縣貪婪成性,搶走國清寺寶物,被濟公用芭蕉扇扇進赭溪,丟官還寶。還有一些傳說講述濟公設計讓康王赤腳逃千里,秦檜死無葬身之地;棒打飛壽聯,懲罰惡知縣;智救朱寡婦,教訓地痞惡棍;識破盜狗賊,砸碎掛羊頭買狗肉的招牌。通過一個個救民苦難,聲張正義的故事,表達老百姓的心理願望。

5、民俗風物傳說。有《利濟橋的傳說》、《書記岩的傳說》、《濟公帽的來歷》、《破芭蕉扇破蒲鞋》、《破銅鈿》、《「遊走」的來歷》、《五味粥》、《「卷餅筒」的來歷》等,探究與濟公有關的地名和物名來歷,解釋與濟公有關的民俗事象的起源。《濟公帽的來歷》講述濟公喜歡穿破衣襤衫,戴破帽,手搖破芭蕉扇的緣由;描述小濟公喜歡鬥蟋蟀,衍生了《「遊走」的來歷》;濟公首創的「卷餅筒」,已成為天台最具特色的風味小吃;濟公發明的五味粥,成為天台人春節早餐必用的「美味佳肴」,寄寓五穀豐登之意。發生在杭州等地的,還有《飛來峰》[6]、《運木古井》等傳說。

濟公傳說從不同角度,歌頌了濟公的聰明睿智、不畏強暴、懲惡揚善、無我利他的精神,表達了百姓對這種精神的崇敬和嚮往。

藝術特色

「濟公傳說」具備優秀民間文學應有的一切特徵,同時,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

1.地域原生性。濟公傳說依存於南宋道濟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南宋初年,道濟出生於天台城北赭溪邊的永寧村。童年濟公在赭溪邊戲水,在赤城山讀書。他那亦莊亦諧、似瘋似癲、好打抱不平的言行,被民眾神化,隨之流傳,因而具有地域原生性。

2.情節神奇性。濟公傳說非常突出故事情節的曲折離奇,塑造濟公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力。稱濟公身世不凡,乃降龍羅漢投胎;神通廣大,能在天台用一片芥菜葉潑水澆滅杭州淨慈寺大火,能用竹籃打水,極具神話色彩。

3.文化繼承性。傳說中稱濟公行為不羈,源於唐代「三賢」寒山拾得豐干;羅漢托胎故事,來自五百羅漢及道榮羅漢的傳說,這是禪宗思想和羅漢信仰在一定歷史時期的體現,因而具有文化繼承性。

4、內容多樣性。濟公傳說的內容涵蓋濟公的一生,涉及現實生活的各個層面,觸及三教九流的靈魂深處,題材豐富,意蘊深刻,隨時隨地廣泛流傳,遍及社會的角角落落,婦孺皆宜,老幼歡喜。

5、鮮明人民性。濟公傳說源於人民,傳於民眾,反映民眾願望,融入民眾的喜怒哀樂,滿足民眾的心理需求。濟公是中國及至世界民眾內心深處的「活佛」。正如周恩來總理說的:「人民很喜歡濟公,他關心人,為不公平的事打抱不平,在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濟公的美麗傳說」。

傳承方式

濟公傳說在天台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代代延續。農閒休息、納涼聚會、節慶聚會是濟公傳說主要的傳承場合。因此,其傳承方式是擴散的、網狀的、交叉的,甚至是雙向的,並沒有明晰的傳承譜系。個人傳承的傳說內容往往是綜合了多人講述的內容,並作一定的取捨。

表現形式

濟公傳說採用傳統的民間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表現,從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又誕生了話本、戲劇、影視作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1、歷史研究價值。濟公傳說產生於特定的歷史時期,印刻着特定歷史的印跡。搶救、發掘、保護濟公傳說,可以窺見濟公傳說所蘊含的時代特徵,了解當時的歷史風貌,探究某一歷史階段的風土人情,以史為鑑,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2、文化審美價值。濟公傳說,已經成為文學藝術的生動素材。搶救、發掘、保護濟公傳說,對豐富和完善民族民間文學,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濟公戴破帽,穿破衣,手持破芭蕉扇,卻具有無我利他的美好心靈。在中國審美文化史上,這是以丑為美、似邪而正的典型,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

3、道德教育價值。八百多年來,濟公傳說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深深印刻在天台當地、乃至全國人民的心裡,對天台人性格的形成、乃至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形成,都有重大影響。濟公傳說充分表現了扶危濟困、蔑視權貴、無我利他的精神。弘揚這種精神對於形成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良好社會風尚,推進道德教育,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4、文化交流價值。濟公傳說隨着華人的遷徙而流傳於全世界,有華人處即有濟公傳說。濟公傳說是全世界華人的重要心理符號,是維繫華人精神的重要紐帶。近年來,台灣地區每年都要組織朝聖團來天台,濟公傳說已經成為推動海峽兩岸交流的重要橋樑。澳門地區每年在濟公誕辰日都舉辦濟公文化飄色巡遊(民間藝術大遊行)。

傳承現狀

由於生存的歷史環境業已改變,原生態的濟公傳說已處於瀕危狀態,急需採取切實措施加以保護。

傳承人物

姓名 性別 生年 文化程度 傳承方式 居住地址
徐小妹 1907 文盲 口頭 天台赤城街道橋上村
張廣路 1913 小學 口頭 天台平橋鎮
趙陳理 1915 小學 口頭 天台赤城街道
曹熙 1915 初中 口頭 天台龍門坦路24號
姜其妹 1915 小學 口頭 天台龍門坦路24號
曹雅川 1916 文盲 口頭 天台赤城街道
陳愛金 1921 文盲 口頭 天台赤城街道
趙汝金 1921 小學 口頭 天台三合鎮農民
陸斌 1930 小學 口頭 天台平鎮下街
趙光美 1933 初中 口頭 天台文化館
曹志天 1942 大專 文字 天台石寨路
陳維 1943 大專 文字 天台水廠宿舍
趙達樞 1952 初中 文字 天台平定巷
曹肖冰 1969 大專 文字 天台石寨路
張正義 1976 高中 文字 天台平橋鎮

保護措施

濟公的家鄉在他幼年讀書的赤城山上,新修了濟公院,重塑了金身。杭州淨慈寺重修了濟佛殿,杭州虎跑寺興修了濟公亭。天台縣還着手修建了濟公苑。在濟公的老家,修建濟公故居,成立濟公文化研究會,興辦中國濟公網,把濟公傳說的積極意義進一步強化。

社會影響

濟公傳說是一種濟公文化現象,也是一種民間文學,但它在濟公文化發展長河中卻帶有「源頭」和「母體」的性質,其影響幾乎涉及到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

一、對民間信仰的影響

濟公是歷史人物,由於他的奇言畸行,尤其是對弱勢群體的幫助和對為富不仁者的抑止,在其生前身後深為人們敬仰,創作了有關他出世、行善、扶弱、抑強和圓寂後顯聖等種種傳說,其中不乏有意無意的神化。由此導致禪僧道濟走向了神壇。濟公故鄉永寧村和濟佛院,杭州靈隱、淨慈兩寺的濟公舊址和虎跑寺的濟公塔以及後來修建的殿堂塔院,都成了四眾瞻禮和膜拜的地方。有一定「史」的成分的宋元說話人的底本《錢塘漁隱濟顛師語錄》(以下簡稱《濟顛語錄》),採擷民間傳說,對濟公由人到神作了一定程度的反映。眾太尉和受了濟公恩惠的人,都要供奉濟公的「神子」(畫像),即是一例。

以神化的方法創作的傳說,反映了民眾對濟公的信仰,也吸引和培育了更多的信徒。在輾轉反覆的傳頌中,隨着神化的升級,濟公也由「俠僧」而「神僧」而「羅漢」而「活佛」,在佛國(嚴格說應是「大眾佛教」)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有些民間教派崇拜濟公,作為自己的保護神。清同治、光緒間由趙萬秩創立的皈一道,提倡儒釋道三教歸一。有濟公扶乩訓文留下。義和團在「十請」神兵咒語中也有「五請濟顛我佛祖」之句,並於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發布《濟公禪師降壇詩。

大規模地將濟公作為活佛來供奉,是在民國6年(1917年 )夏。當時著名慈善家、佛教居士王震,皈依濟公,請活佛給自己取了個「覺器」的法名。他在上海邀約政界和工商界的信徒,成立了中國濟生會。該會以賑災濟生為主旨,通過自籌和以濟公臨壇扶乩的形式募捐錢物、施醫舍藥,為各地災民提供人道援助。民國15年3月,任天台縣知事的濟公信徒李錦枚陳立仁裘炳濤朱福履等一批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信徒,按照中國濟生會的模式成立了天台濟公會,親任會長。他們先後在泉亭、石牆頭、赤城山瑞霞洞設立明善壇,以扶乩降神等形式,託名濟公為人釋憂疑、卜吉凶、診病施藥,而將其實錄編成《清夜鐘聲》上下冊,於民國20年印行。當時在台州各縣和浙江、江蘇等省都有濟公壇。民國35年,廣州設立康濟會。這些都是信仰兼慈善性質的組織。

編撰有關濟公的善書,是濟公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民國24年蔣照定撰寫有《南屏佛祖密行概要》,以濟公口吻在菩提法會上宣講倫理道德,勸人積德行善,而以《佛說消災解厄心大陀羅尼經》結束。附以《迦葉尊者宣傳秘密真言》,稱其「專治小兒內外疾一切疑難問雜症」。民間還流傳《濟公活佛聖訓27句》言簡意賅,閃爍着佛門的智慧,對為人處世也有一定的啟迪和指導作用。再如1992年台灣慈恩壇託名濟公宣說《五戒》,包括綜論、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酒戒六講,然後印發善信。

改革開放以來,天台修復了赤城山濟公院和濟公故里濟公殿,民間也自發修建了石牆頭濟公殿和金釵墳濟公廟。各地濟公廟宇,如浙江東陽大智禪寺、義烏的濟公殿,福建鉛山縣慈濟寺的濟公殿,廣東梅州豐順法源寺的濟公殿,也得到了修繕,信徒如雲。

二、對繪畫雕塑舞蹈的影響

先看繪畫。最早的《濟公像》當數信徒們在他生前供奉的「喜神」。其後各種濟公畫,形象不完全相同。《增訂佛祖道影》中的《五十世濟顛道濟禪師像》,慈眉善目,方耳大口,八字鬍子,手執芭蕉扇。靈隱寺的濟公像,臉龐豐滿,俯首微笑,神情飄灑脫俗,一副慈悲、睿智、關懷眾生疾苦的佛相。為清末四川釋竹禪98歲時所作。《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以此作為「道濟」條目的插圖,從而成為濟公的「標準像」。現代王震的濟公畫,寥寥數筆,奇僧形象躍然紙上。當代濟公像可謂百花齊放,范曾的大寫意,王金泰的水墨,劉庸的漫畫,馬哲的長卷,各擅勝場。戴雲輝以水墨淡彩和速寫來描繪濟公,頗為傳神。表現濟公傳說的連環畫最受兒童歡迎。艾曉臨編繪的8冊《濟公傳》,風格輕鬆活潑,1995年由首都師大出版。羅偉國胡平羅壹撰文、潘之繪圖的「畫說傳說故事」的《濟公前傳》和《濟公後傳》,於2004年由黃山書社出版。

濟公最早的雕塑,已無從稽考。宋嘉定二年,居簡在赤城山發現一塊頗肖濟公的岩,稱之為「書記岩」。這是因為濟公當時任淨慈寺書記僧,後人則徑稱「濟公岩」。這可以說是最早的濟公天然雕像,也是最接近真人的圖像。其後出現了各種材質各種形貌的濟公像,但大體不出民間傳說中不修邊幅、灑脫顛狂的形貌。蘇州西園寺羅漢堂清代創作的濟公雕像,站在過道中,臉部一半作笑狀,一半作哭狀,以滑稽的形貌面對人生。五台山顯通寺濟公陶瓷像,面帶微笑,頸掛黑色佛珠,兩手分執僧鞋、破扇,襟袖不整,一副無拘無束而又幽默放蕩的情貌。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公博的《濟公百態》,被拍成新聞紀錄片。儲立之的《醉濟公》陶塑,虞金順的《醉濟公》雕塑,亦各有千秋。游本昌收藏的竹雕《濟公》通高36.5厘米,竹根是圓雕的濟公像,開懷大笑,下部則是整竹雕成的大酒瓮,可謂匠心獨具。台灣省有高雄縣旗山鳳山寺前1967年開光的濟公像,羅漢造型,右手持扇,左手握酒壺,高61.5尺,為全島最高的濟公像。嘉義市南恩寺的濟公像,高5.2公尺余,亞洲最大。濟公戴一墨鏡,以擋西曬,成為該縣對外宣傳一大亮點。台南市南化鄉有一雙面濟公像,則與赤城山三相濟公造像有異曲同工之妙。

濟公傳說進入舞蹈,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據金濤《舟山海洋藝術散論》介紹,清乾隆年間,福建漁民將「跳蚤舞」作為娛樂性的「船舞」之一,傳至舟山沈家門,繼而傳至舟山各島與寧波定海。民國初年,跳蚤舞與當地「送灶敬神」的活動結合起來,成為一種敬神的「跳灶舞」。1922年後,定海私塾教師章孝善,又將杭州民間傳說《濟公戲火神》揉合其中,擷取「寺外鬥法」的一幕,鋪敘為一個充滿喜劇氛圍的舞蹈,在灶頭、灘頭演出。建國初復由雙人舞改編為群舞,配上「舟山鑼鼓」,以高蹺形式展示於舞台。節奏明快,舞步粗獷,恢諧逗趣,贏來觀眾陣陣笑聲。1955年2月,榮獲浙江省首屆民間古典音樂舞蹈觀摩大會大獎,後又編入《浙江省民間舞蹈集成》。

三、對戲曲影視的影響

先看戲劇曲藝。濟公圓寂不久,他的傳奇經歷連同那些傳說,即被劇作家作為素材采入戲曲。13世紀下葉,陳德武在《馬頭調•醉打山門》中就有「那濟顛僧,五葷都用,他全不戒」的曲詞。明季張大復以《濟顛語錄》為本,採擷民間傳說,編成《醉菩提傳》,由老生扮演濟公,至今仍是崑劇保留節目。清末,隨着京劇戲班進入上海戲園表演,由評書《濟公傳》改編的《趙家樓》、《火燒大悲樓》、《馬家湖》、《古天山》、《雙頭案》、《白水湖》、《慈雲觀》、《八卦爐》、《八魔煉濟顛》等折子戲(陶君起《京劇劇目初探》,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 ),發展為連台本《濟公佳話》,於光緒四年(1878年)獻演。一些京劇折子戲還進京供帝後欣賞。民國初上海新舞台編演的18本《濟公活佛》,由丑角夏月珊飾演,以詼諧幽默吸引人,配上機關布景和幻燈魔術,造成強烈的舞台效果。40年代老閘戲院上演72本《濟公傳》連台戲,由「三公老生」筱芳錦主演,唱腔挺拔清越,表演亦莊亦諧,更是極一時之盛。漢劇也在繼承名丑汪中天、小麻子技藝的基礎上有所創新,1921年在北京為湖北水賑災義演,得到行家「身段念作無所不妙」的讚嘆。包括揚劇、甬劇、潮劇等在內的地方劇種都有濟公戲,潮劇還有連台本戲。台灣省的濟公連台本歌仔大戲更是載歌載舞,深受海峽兩岸同胞歡迎。

宋代的「陶真」是一種市民通俗說唱文藝,採取詩讚體。到了明代,衍化擴展為散文體的評書、評話。近代以來,評書名家輩出,還流傳「學評詞,有架式;學悟空,裝猴子;濟顛僧。趿拉只」的俗諺,可見其影響之大,深入人心。蘇州范玉山從京劇連台本戲中取材變化,將戲曲動作融入自編的長篇《濟公》之中,演得惟妙惟肖,人稱「活濟公」。虞文伯則有「滑稽濟公」之稱。當代評書藝人遼陽施夔星特來浙江採集濟公軼聞傳說,說起書來出神入化,有「活濟公」之譽。他的《濟公對詩》收入《中國評書精華•志怪卷》。杭州王超堂主持播講瀕臨失傳的《濟公傳》評話,深受歡迎。

濟公還進入影視藝術。妙趣橫生的動畫片《濟公鬥蟋蟀》,最早贏得兒童的喝彩。周星馳張曼玉主演的《濟公》則是香港拍攝的武打喜劇電視片,採用浪漫荒誕的手法,旨在表達「只要有愛人之心,天堂就在人間」的主題。台灣的濟公電影則由「諧星」許不了扮演。1985年,杭州電視台錄製的6集電視連續劇《濟公》,在天台拍攝部分外景,由游本昌主演,演得詼諧自如、妙趣橫生,又很有深度。在國內外播出後引發了「濟公熱」,各地的街頭巷尾都響徹起「鞋兒破,帽兒破……哪裡不平哪有我」的主題歌。游本昌也因而獲得第四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1995年,雙方再度攜手拍攝20集《濟公遊記》,對濟公形象的內涵作了更深層次的開掘。2003年2月,上海東方電視台來天台拍攝《濟公救山姑》短片。這一年三維動畫《濟公》的十分鐘樣片《飛來峰》製作成功,獲全國cg動畫大獎,繼獲國際大獎。2005年秋,張國立又在天台國清寺開拍30集的《濟公新傳》,正在播映。正在拍攝製作的則有曾煒的52集電視動畫系列長片《古靈精怪小濟公》。此外,還有《盛世吟丑角濟公》動畫片。據統計,在播的有關濟公的電影至少在13部以上。

四、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自從評書、評話將南宋說唱的詩讚(陶真)改作散文體,逐步導致以濟公傳說故事為素材的章回小說的出現。開頭只是將《濟顛語錄》分回,略加增飾。至清代中葉,說書人博採各種傳說故事,拓展場面,編成上百萬字的長篇章回小說《濟公傳》。光緒初年郭小亭240回本的《評演濟公傳》印行以後,嘯儂、坑餘生等續至50續,共1755回、580萬字,浙江古籍出版社分12冊印行。吉林文史等四家出版社則分16冊印行,最後一冊收《濟顛語錄》和《蒙文濟公傳》。這些超巨型的說部中,隨着全方位的生活畫卷和多層面的性格展示,以及神怪小說和言情小說相結合手法的運用,濟公由佯狂入世、除暴抑強、扶危濟困的神僧俠侶,演化為妙算如諸葛亮,仁義行道如宋江、法力無邊如孫悟空,集眾美於一身一護國佑民、忠義雙全的「大活佛」。給人一種「高大全」的感覺,不過原生態的濟公傳說故事卻因此而顯得模糊了。但其影響確實很大。據調查,「從十五、六歲到二十三、四歲的青少年,只要拿到《濟公傳》,沒有一個不如獲至寶,愛不忍釋的。這大概也就是所謂『百貨中百客』吧!」

當代民間文藝家陳瑋君鑑於舊小說思想和藝術上的不足,以杭州民間傳說為基礎,創作了20回、25萬字的《濟公外傳》,於1987年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印行。著名佛教學老師賴永海根據有關志書、民間傳說和《濟公語錄》、《醉菩提全傳》撰寫了《濟公和尚》,其性質介於傳記和小說之間。其後,著名兒童文學家孫幼軍編寫了《小濟公傳》上下冊(原名《仙籃奇劍傳》),給兒童送上了一份充滿童趣的少年武俠小說。羅偉國廣采民間傳說,吸收評書故事,所寫《話說濟公》(上海書店,2000年)形象通俗。孫雅菊編寫的《濟公懲治狗》、《濟公與秀才》等濟公傳說故事,近年由浙江少兒出版社陸續印行。

五、對民俗風物的影響

濟公與民眾親密無間,在民間有很大的影響。有些民俗風物與濟公的名字連在一起。就舉美食為例。外地人來天台作客,一提起「餃餅筒」,無不嘖嘖稱讚。一張徑尺的薄皮,包裹進各種葷素菜餚,放在平底鍋上敷油烤黃,就成為色香味俱佳的主食和下酒物。據說這是濟公當年在國清寺作沙彌時,預約的客人未來,他將剩菜包卷在餅皮中創製的(《腳餅筒》)。天台還有濟公家釀酒、濟公酒、濟公狗肉麵、濟公八大碗等美食小吃。杭州虎跑也有「濟公宴」。人們到無錫,總要嘗一嘗南門莫興盛肉店和三鳳橋余慎肉店的「無錫肉骨頭」。那醬紅色澤、咸中帶甜、酥爛濃香,真讓人垂涎三尺。其製法也是當年濟公對那位屢次施捨熟豬肉的店主的回贈(《無錫肉骨頭》)。此外,傅金煮玉、名吃扇骨相傳都與濟公有關。

有的濟公傳說成為後人的口頭禪。如重修淨慈寺時,工匠多,齋糧將盡,濟公從懷裡取出一個小口袋,往千人鍋倒進七粒米,不顧大家的恥笑,挑進八擔水,三百名工匠居然飽餐一頓。從此,杭州人管節約米叫「七粒米,八擔水」(《七粒米八擔水》)。再如俗諺「搗蟹醬,念彌陀」,一般解作「言行相背」,但聯繫上面的濟公傳說,解讀作「懲惡即是揚善」也未嘗不可。因為天台人將蟹比作橫行霸道的人,惡人遭到報應,人們也要念一聲阿彌陀佛。還有濟公用謊稱「牛生麒麟(奇人)」巧懲貪財的地主(《牛生麒麟》),後世成了鞭笞不講誠信、耍胡賴人的口頭禪。東陽「一家不曉一家事,和尚不曉大智寺」的諺語,寓意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源自濟公由臨安返台途中發現有這麼一座古寺的感嘆(《濟公掛單》)。

濟公的言行穿戴極富個性,後人用作俗語。僅《中華俗語詞典》就收有多條:「濟公的裝束——衣冠不整」、「濟公吃狗肉——不管清規戒律」、「濟公當和尚——不吃素」、「濟公過日子——只講吃不講穿」、 「濟公走路——瘋瘋癲癲」、「濟公治病——主動上門」。言簡意明,十分形象,讓人難忘。還有一條「早上包公,中午關公,晚上濟公」,則是諷喻當今一些幹部的不正之風。「三公」均為正面形象,這裡只取其中一個方面為喻。

傳說中的濟公還是一位高明的醫生,常為老弱貧病者診給藥,治法古怪而療效立竿見影。後世託名濟公的醫術驗方頗多。如《濟佛靜坐篇(上下)》、《濟佛靜坐法門》,熔佛道兩家於一門互證互參,頗有特色。台灣聖德寶宮所出《聖德治病秘方》,收有傳為濟公留下的單方、驗方數百種。香港康濟會印行的《康濟選集》也託名濟公,吸取中西醫藥知識和技術,將勸善和治病結合起來。日本吉元昭治博士的專着《道教與不老長壽醫學》,也將濟公列名於「道教與歷代名醫」之中

文藝作品

電視劇

*降龍羅漢 中國電視公司 (主演:許不了 1984年
*濟公 上海廣播電視台杭州電視台 (主演:游本昌 1985年11月)
*胡塗神仙 台灣電視公司 (主演:龍冠武小彬彬 1986年
*濟公 香港亞洲電視 (主演:林國雄 1986年
*大小濟公 中華電視公司 (主演:石英陳子強澎恰恰 1987年
*快樂神仙 台灣電視公司 主演:鄭平君林君翰 1987年
*濟公 上海廣播電視台杭州電視台 主演:游本昌
*濟公 上海廣播電視台杭州電視台 主演:呂涼
*濟公活佛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寧波影視公司 主演:游本昌 1989年
*濟公新傳 中華電視公司 主演:顧寶明游安順 1991年
*濟公 台灣電視公司 主演:周明增許不了之子 1995年
*濟公活佛 新加坡電視機構(今新傳媒 主演:謝韶光 1996年
*濟公活佛 中國電視公司 主演:周明增林佑星 1997年)
*濟公 香港無線電視]] 主演:[[梁榮忠 1997年
*濟公遊記 浙江有線電視台格力電器本昌文化 主演:游本昌 1998年
*濟公傳奇 亞洲電視 主演:麥嘉 2001年
*濟公 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主演:龍劭華 2007年)
*濟公新傳 北京國立常升影視浙江華新影視 主演:張默 張國立之子
*活佛濟公 上海崇遠文化杭州百乘影視 主演:陳浩民 2009年
*活佛濟公2 上海崇遠文化杭州百乘影視 主演:陳浩民 2010年
*[[戲說台灣 濟公十八嫁]] 三立電視 主演:霍正奇 2011年
*活佛濟公3 上海崇遠文化杭州百乘影視 主演:陳浩民 2011年
*新濟公活佛 拉風娛樂 主演:陳浩民 2013年
*濟公傳 上海怡然自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主演:郭德綱 2014年

電影

*1939年《濟公活佛》 香港魯魯影片公司 (主演:伊秋水
*1949年《濟公活佛》 香港星光影片公司 (主演:伊秋水
*1950年《濟公三氣華雲龍》 香港泰興影片公司 (主演:伊秋水
*1950年《濟公傳》 香港天星影業公司 (主演:洪波
*1954年《濟公新傳》 (主演:梁醒波
*1958年《濟公火燒琵琶精》 香港華僑影業公司 (主演:梁醒波
*1964年《濟公活佛》 香港順利影業公司 (主演:新馬師曾
*1965年《濟公大鬧公堂》 香港玉聯影業公司 (主演:新馬師曾
*1965年《濟公怒斬白骨精》 香港玉聯影業公司 (主演:新馬師曾
*1966年《濟公斗八仙》 香港大志影片公司 (主演:新馬師曾
*1969年《濟公活佛》 香港聯合影業公司 (主演:蔣光超
*1975年《濟公活佛》 香港新華影業公司 (主演:岳陽
*1977年《佛跳牆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主演:野峰
*1978年《烏龍濟公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主演:野峰
*1982年《新濟公活佛 (主演:許不了
*1993年《濟公 大都會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主演:周星馳
*2010年《濟公•古剎風雲》 (主演:游本昌
*2010年《濟公•茶亦有道》 (主演:游本昌
*2017年《降魔傳》 (主演:鄭愷、張雨綺)

動畫

*濟公鬥蟋蟀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1959年。
*濟公傳奇 CCTV 1999年 共5集。
*濟公 杭州盛世龍吟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 共36集。
*小濟公 CCTV 2016年 共52集。

書籍

單口相聲

相關景點

中國大陸
*台州市天台縣濟公故居:濟公祖居,現址為近年仿建的景區
*濟公家廟
*天台山國清寺
*靈隱寺
*淨慈寺:濟公修行與圓寂處
*虎跑:濟公入葬於此地的濟公塔
台灣
*桃園市龍潭區圓德慈惠堂
*雲林縣林內鄉林內濟公堂
*嘉義縣義竹鄉修緣禪寺
*嘉義縣番路鄉觸口龍隱寺
*嘉義縣水上鄉奉天宮
*嘉義市仁義潭南恩禪寺
*高雄市旗山區五龍山鳳山寺
*高雄市甲仙區龍鳳寺
*高雄市甲仙區天台山靈隱寺
*高雄市甲仙區五湖山清隱寺
*三芝貝殼廟
* 中和五聖靈濟寺:主祀黑面濟公為首之五方濟公禪師,於員山公園建有一尊北台灣最高黑面濟公禪師大佛聖像


視頻

濟公傳說相關視頻

《活佛濟公》傳說降龍對吃肉喝酒,但是他吃什麼吐什麼活物
傳說濟公活佛乃降龍羅漢轉世騎金龍降妖除魔維護人間嘞
濟公傳說之古井運木
《新濟公活佛》濟公用傳說中的剪子包袱錘,對付鬼面觀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