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宋代建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宋代建筑,泛指在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于北宋南宋境内的建筑,一如以往的朝代,继承著前朝的建筑传统。

宋朝在经济手工业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发展,使得宋代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块化,建筑物慢慢出现了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1]和移柱法,梁柱上硕大雄厚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了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

宋朝建筑物的类型多样,其中杰出的建筑都是佛塔、石桥、木桥园林皇陵宫殿。由于注重意境的园林设计特意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从大木作衍生的小木作专事精细木件加工,追求建筑细部刻画,往往会制作以3厘米为材的斗拱,建筑风格变得纤巧秀丽,柔弱纤秀,曲线柔和,注重装饰,华丽而繁细。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不像唐代浑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柱子造型更是变化多端。

建筑群的布局变化多端,既有单一轴线的建筑群,又有多条轴线的建筑群,还有十字轴线的建筑群。建筑物高低有序,层次分明,寺院在层层殿堂平面推展,时而十字工字,时而凹字凸字,或作曲尺,形圆弧亦非罕见,当中穿插高阁,时常出现双阁对峙,三阁鼎立。形象多变,远胜前朝。

历史

数千年来,建筑智慧多依靠口耳相传,子承父业传承下来,但关于建筑的文献亦早已存在,在传世的中国画中描绘的建筑物也让历史学家更好地解宋朝建筑的配搭。宋朝的建筑文献——《营造法式》对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献更有组织,为后世朝代的建筑提供了可靠依据。另一方面,朝廷设立了专门负责建筑营造及相关的官职与机构——将作监以掌管宫室建筑,使建筑技术的传承更加系统。为明朝的《营造法式》与清朝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奠定了基础。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城内城外到处都是商店

宋朝在经济活动、农业文化、都市化与人口各方面都有高速的发展。盛唐年间的人口最高达7500万,而宋代人口却由初年的约5840万增加到的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的15776万。大部分的宋代政治性城市都发展为经济中心,譬如汴京与临安。建筑方式打破了之前的里坊制,而转变为坊巷制,摆脱了里坊围墙的限制,容许商店直接面向街道。商业活动不再受到时间约束。各地遍布驿站、商店和中国戏曲舞台——勾栏[2]社会开始出现官商合流,经济活动空前蓬勃,商业建筑盛极一时。农业方面,土地开垦面积(高达7.0亿亩)与亩产量皆为唐代最高值的两倍。华北地区产量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曾高达12.7万吨左右。造船业方面,能够制造运载1536吨货物和装载500—600人的只。人民生活富庶,追求享受的风气蔓延,皇室、官员、文人、富商争相建造园林

文化方面,理学文学艺术都有较大的发展。自北宋起,儒学佛教复兴,道教盛行,三者相互融合。佛塔、寺院大量兴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标志了史学的发展。教育方面,除了朝廷筹办官学,地方民间也大量举办学校,城乡书院林立。当时著名的书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

视频

宋代建筑 相关视频

宋代建筑特点有哪些?
这个宋代木结构古建筑堪称“古代建筑博物

参考文献

  1. 古建筑中的减柱法是怎么减的,中国园林网,2016-8-26
  2. 戏曲舞台美术,搜狐,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