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信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信鸽(拉丁学名:Columba),别称通信鸽[1],是一种空中飞行的动物,所以它的形体一定要符合空中飞行的要求。信鸽是我们生活中普遍见到的鸽子中衍生、发展和培育出来的一个种群。它经过普通鸽子的驯化,提取其优越性能的一面加以利用和培育,人们利用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人们培育,发展,利用它来传递紧要信息。

中文名称:鸽

拉丁学名:Columba

别名:信鸽

科目:鸠鸽科

原理介绍

如今在经过数十年的调查研究后科学家证实鸽子的上喙着实具有一种能够感应磁场的晶胞,鸽子是靠地磁来判别方向的.科学家曾发现鸽子的脑里面有些磁性物质(四氧化三铁) 。较为为权威的解释包括敏锐嗅觉说和探测磁场说。如今在经过数十年的调查研究后,科学 家证实了鸽子的上喙确实具有一种能够感应磁场的晶胞,正是这种器官为鸽子的飞行导航。有关这一研究的报告发表在11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

信鸽的喙两边有六个磁性矿物质团簇,一边3个,都连着对磁场变化敏感的神经,其中能感觉磁场的单元是一个直径大约在3-5微米的泡囊,外面覆盖一层非晶态铁的化合物,周围则有10-15个直径1微米的小球;每个球中包含约800万个直径5纳米的磁铁矿晶体。这表明生物体中作为磁感觉器的矿物质晶体可能全都具有亚铁磁性。信鸽的每一个矿物质团簇中,这些磁场感觉单元都是规则排列的,彼此的间隔大约为100微米。更妙的是这3对团簇中感觉单元的排列方向是两两相互垂直的,俨然一个三维空间的坐标轴。这就难怪信鸽超强的导航能力,及时放飞千里之外也能准确回归了。研究还弄清楚每个感觉单元中的3种成分,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彼此分工合作。磁赤铁矿小片的作用如同电磁铁中的软铁芯,可以增加磁感应强度(地磁场作为外场),以增加同磁铁矿小晶体的相互作用。计算表明,这些磁铁矿小片如顺地磁场排列可是磁场增强20倍,从而在磁赤铁矿晶体上施加力使其运动引起神经细胞膜的畸变,从而打开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导致对磁场的感知。至于囊泡的作用还不清楚,一种看法是可能使铁集中以进一步增强磁场。    秘密藏在嘴上   

最近,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进行了一系列细致的行为试验后宣布,他们首次明确证明鸽子具有磁性感知能力,就像简易的磁性罗盘,这让鸽子也许还有其他鸟类和海龟一样,是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导航的。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生物学专家卡杜拉.诺拉博士在教堂山艺术科学院说:“关于鸽子能够识途的能力有两种主要的理论:一种是鸽子靠嗅觉找到回家的路;另一种是在它们的脑中有一个磁力图。我们的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后一种理论。当然,这一理论还需进一步的证明。”    对鸽子的这种研究是诺拉在新西兰的一项博士研究课题,有关这一研究的报告发表在11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研究报告的另几位作者是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迈克尔.沃克博士、迈克尔.达维森博士和马丁.韦尔德博士。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著名的生物学教授肯尼思.罗曼博士说:“这是一项迷人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诺拉训练了一些能够对磁场作出反应的信鸽。这是一项生物学上的重要新闻,因为,一些人在以前多年的时间里曾做过10多次试验,但均告失败,诺拉是第一个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的人。”   

生活习性

首先,鸽子是“一夫一妻”制的鸟类。鸽食物以植物性食料为主无论是野鸽还是家鸽,均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要有玉米、麦子、豆类、谷物等,一般不吃虫子等肉食。鸽习惯吃生料,人工喂养也可适应熟食。在人工饲养场也可用颗粒混合饲料喂养。 鸽子的活动特点是白天活动,晚间归巢栖息。鸽子在白天活动十分活跃,频繁采食饮水。晚上则在棚巢内安静休息。但是经过训练的信鸽若在傍晚前未赶回栖息地,可在夜色中飞翔,甚至可在夜间飞行。     鸽子反应机敏,易受惊扰在日常生活中鸽子的警觉性较高,对周围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闪光、怪音、移动的物体、异常颜色等均可引起鸽群骚动和飞扑。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鸽群周围环境的安静,尤其是夜间要 注意防止鼠、等侵扰,以免引起鸽群混乱,影响鸽群正常生活。     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鸽子记忆力很强,对固定的饲料、饲养管理程序、环境条件和呼叫信号均能形成一定的习惯,甚至产生牢固的条件反射。对经常照料它的人,很快与之亲近,并熟记不忘。若平时粗暴地对待它们,往往会不利于饲养管理。鸽子还是习惯性较强的动物,要改变他们的原有生活习惯,需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调适。因此,在鸽子的饲养管理中,应固定日常饲养管理程序和环境条件。以保证有较高的生产效能。   

鸽子具有强烈的归巢性无论家鸽或野鸽均具有强烈的归巢性。一般来说,它们的出生地就是它们一生生活的地方,任何生疏的地方,对鸽子来说都是不理想的地方,都不安心逗留,时刻都想返回自已的“故乡”,尤其是遇到危险和恐怖时,这种“恋家”欲望更强烈。若将鸽携至距“家”百里、千里之外放飞,它都会竭力以最快的速度返归,并且不愿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栖息。

类别介绍

[1]人们利用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无论是阻隔千山万水还是崇山峻岭,它们都要回到自己熟悉和生活的地方,因为它们的恋家和归巢性被人们所发现,而培育,发展,利用来传递紧要信息。

    ①用于通信的鸽子。 包括航海通信、商业通信、新闻通信、军事通信,民间通信等。    古罗马人很早就已经知道鸽子具有归巢的本能。在体育竞赛过程中或结束时,通常放飞鸽子以示庆典和宣布胜利。古埃及的渔民,每次出海捕鱼多带有鸽子,以便传递求救信号和渔汛消息。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17年)在一本著作中记述了一个叫陶罗斯瑟内斯的人,把一只鸽子染成紫色后放出,让它飞回到琴纳家中,向那里的父亲报信,告知他自己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赢得了胜利。古代中东地区巴格达有个统治苏丹·诺雷丁·穆罕默德,在巴格达和他的帝国各城之间建立起一个信鸽通讯网,形成一座著名的信鸽邮局。13非洲商业船队也将鸽子置放在船上作为海运帮手,不时放出鸽子通知岸上轮船到达等等。     相传我国楚汉相争时,被项羽追击而藏身废井中的刘邦,放出一只鸽子求援而获救。五代后周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在《开元天宝遗事》著作中辟有“传书鸽”章节,书中称:“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可见我国唐代已利用鸽子传递书信。另外,张骞班超出使西域时,也是利用鸽子来传递信息。    至19世纪初叶,人类对鸽子的利用更为广泛,在人类的军事冲突史中(一战、二战中都曾经有卓越的表现,至今的动画片都还有信鸽在二战中的传奇历史和卓越贡献),它是最早并最多较力于主人的。著名的滑铁卢战役的结果就是由信鸽传递到罗瑟希尔德斯的。在今天,人类利用它进行隐蔽通讯,海上航行利用它跟陆上联系,森林保护巡逻队有效地使用信鸽跟总部联系等等。  


 ②用于比赛的鸽子。 人们利用鸽子归巢的性能,先后用于通信和比赛,一直沿用着信鸽这个名称,已不再局限于“通讯”这个单一的含义,并且主要指用于飞翔竞赛的鸽子。   

最后,在通讯技术和应用非常发达的今天,信鸽已经退出传递信息的历史舞台。当今社会,无论外国还是中国,信鸽已经是另一场“战争”中的主角。那就是信鸽竞翔比赛。 现在社会发展了,信鸽已经成了一部分人们用来陶冶生活,发扬体育精神比赛主角了。信鸽比赛分得很复杂,且种类繁多,一般是将所有参赛信鸽带到某个地方(这是根据鸽子的品种来界定的),距离有400公里,800公里或者1000公里,2000公里等,然后同时放飞,看谁的信鸽先到达目的地谁就赢得了冠军,从而信鸽给自己和主人带来荣耀和财富,也赢得了信鸽爱好者的尊重。     而因为这样的竞赛,导致信鸽爱好者开始对信鸽的品种和血统(比如福乐血统,詹森血统等等)进行研究和培育,甚至对鸽子的育种、管理、训练都有了一门专有的学科。对信鸽的研究含盖甚广,包括生物学气候学,地理学,营养学,甚至磁场学等。非常复杂且系统庞大!

參考來源

  1. 信鸽的品种,中国信鸽信息网,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