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许佑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许佑生

图片来自books

许佑生(1961年1月10日)为华人社会著名性学家和作家,曾担任自立晚报主编。[1]

介绍

1996年,许佑生与乌拉圭籍男友葛瑞于台北市福华饭店,公开举行亚洲、台湾首场同志婚礼,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瞩目,除多家电视台SNG现场连线报导婚礼盛况外,众多国内政治文化媒体演艺领域知名人士皆到场祝贺。时任台北市市长陈水扁原允诺出席证婚,当晚却以养病为由缺席,委由北市新闻处处长罗文嘉出席代读讲稿,此举引发同志社群的反感与不谅解。

1996年公开结婚后,三年间,许佑生接受无数媒体邀访,致力于建立国内民众对同性恋的正确认知与同志人权运动。

2000年,许佑生隐藏多年的遗传忧郁症爆发,诊断为“中重忧郁症”,病情虽有起伏,但在该年底,仍毅然决定赴美攻读性学博士。于2003年取得美国旧金山“高级人类性学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of Human Sexuality)性学博士学位。

2001年,出版《晚安忧郁》成为疾病文学经典,在医师与病友间引起极大共鸣

2006年,其著作《口爱》(The Joy of Oral Sex)问世,为第一本华文口交专书。

2009年8月8日台风夜,许佑生因忧郁症发,部落格贴文透露轻生念头,当日引起超过两万人涌入部落格、近3百名网友留言打气,大批热心网友于PlurkPTT发动串连抢救。

经历

  • 1984年-专业作家
  • 1987年-1988年,文星杂志编辑
  • 1988年,自立晚报政治经济研究室研究员
  • 1988年,自立晚报台北人月刊副总编
  • 1988年-1989年,中央副刊编辑
  • 1989年,滚石唱片企划
  • 1989年-1993年,自立晚报新象版主编
  • 1991年,自立晚报选战工作室
  • 1997年,热爱杂志总编辑
  • 2003年-“身体意象与性爱成长”工作坊主持人
  • 2007年-《苹果日报》性松一下专栏作家
  • 2010年-《自由时报》青少年性私塾专栏作家

性学观点

许佑生在推动同志人权性学知识多年后,观察到华人社会众多性学领域相关书籍仍源自国外翻译,欠缺本土文化观与实际社会现象的探讨,造成华人在性学知识视野上的局限性。“像块荒芜的黄金地段,明明很重要,却无人去开发”,许佑生以此形容当时华人社会在性学知识上的景况。“多我不多,少我不少的事我不想作;我只想贡献于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就少一个人的事”一直是许佑生奉行不渝的人生信念。因此,性学正是他眼中的知识蓝海。而且,我是一直挑战禁忌的人,打开同性恋、忧郁症两道深锁的大门后,我馀生的这禁忌一关,是大众对性的健康认知。因此,许佑生于2000年底,在忧郁症病情仍不时起伏的情况下,毅然前往美国旧金山“高级人类性学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of Human Sexuality])攻读性学,并于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

同性之爱

1994年许佑生前往纽约探望重病的友人时,邂逅了终生伴侣葛瑞并交往。随后许佑生迁居纽约与葛瑞同居。私下两人会互相亲昵称呼对方为“宝宝”,因此朋友间常昵称作家许佑生为“宝哥”。

葛瑞出生于南美洲乌拉圭,十七岁时决定赴美求学,硕士毕业后居留美国工作迄今。葛瑞与台湾作家许佑生1993年成立家庭后,居住过纽约台北旧金山维吉尼亚州。他对罹患忧郁症的伴侣不离不弃,无怨扶持,深为许佑生感动与感谢。曾于许佑生出版的《晚安忧郁》、《听天使唱歌》两书撰写序文,描述身为病友伴侣的心境,真诚动人。葛瑞目前专职于Online Learning、E Learning、远距教学,以身为台湾女婿为荣,退休后决定定居台湾。两人极其爱,分别在台湾及美国寓所各养两只猫。到各地旅行也会买猫纪念品作为收藏,纪录两人曾共游的每个地方。许佑生从认识葛瑞到结婚至今十七年间,受到外界许多关于“同志关系不会长久”的批评,但他认为同性婚姻异性恋婚姻一样,需要互信、互让、互谅,没有别的窍门。相爱容易相处难,在一起很简单,但要学会经营,仍需智慧与耐心。

为同志结连理

多年前许佑生因参加一位作家的婚礼,看见新人向宾客敬酒的情景,深感终生大事与人生岁月中所有朋友共享的喜悦与珍贵。当时许佑生正巧和《喜宴》作者冯光远同桌,冯笑称许也应办喜宴。后来,许佑生在台北电台的同志节目谈及未来的结婚计画,遂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也让当时仍处保守传统的台湾社会,掀起了相当大的争议与关注。许佑生认为这场同志婚礼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是为了所有彼此相爱,却因为受到法律文化道德等社会价值规范所压迫,而不敢公开的同性恋人,挺身圆梦而迈出的一大步。

同志世纪婚礼

民国85年11月10日晚上,作家许佑生与乌拉圭籍男友葛瑞在台北市福华饭店举办台湾首场公开同志婚礼,席开四十桌。由许佑生大姊许慕霞、艺术家夫妇林耀堂担任主婚人,电台主持人李文瑗担任司仪。会场布置及招待工作由许佑生在自立晚报的同事,与当时文化人经常出入的“小蜜房”(卡拉OK店)热心员工共同负责。许佑生的新书《但爱无妨》也在婚礼上发表

同性婚姻,各界瞩目

婚礼当晚,四幅代表“同性恋骄傲”的彩虹旗高挂礼堂四周,众多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皆到场祝贺,如:立委施明德、台北市政府新闻处处长罗文嘉、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局长陈菊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陈文茜台大中文系副教授洪淑苓、导演张艾嘉、电视节目制作人王伟忠电视节目主持人蔡康永、媒体人冯光远等。婚宴场外,有专程来自香港的一名民众举牌抗议,指责同性婚姻违反法律、人伦及天理,但婚礼在保全人员戒护下未受影响。 时任台北市长陈水扁原允诺出席婚礼,但却于婚礼当晚以感冒养病为由缺席。另委市府新闻处处长罗文嘉出席代读讲稿,表达对同性恋人权的支持。但陈水扁以“生病”为由缺席婚礼,也引起不少同志族群的挖苦。施明德则自称是“不请自来”,并给予祝福。王伟忠说,他的祝福除了“早生贵子”之外,其他祝福的话都想说。

新书与家书

事实上,面对弟弟许佑生是同性恋的事实,许慕霞从震惊、拒绝、试图扭转,到接纳和祝福,整整花了十馀年的时间。婚礼上,许佑生发表的新书《但爱无妨》中提到,高中时代大姐从他同学的信里,发现两个小男生满纸情爱的“实在好肉麻”。但后来当许佑生远赴纽约和葛瑞共组家庭,大姐一个人在台湾读许佑生写的书,随后在一个月一封的家书里,她开始在信尾“问候葛瑞”,也写著“愿你去爱你所喜欢的男人”,给这对情人最深的祝福。许佑生在新书的扉页亲笔写下,这本书“献给大姐”。

“希望之爱”祈愿仪式

由许佑生和葛瑞一同点燃主桌上象征“希望之爱”的蜡烛,其他各桌也紧接点燃,期许同志婚礼从此踏上坦途。婚礼中许佑生与葛瑞深情相拥,许佑生也激动落泪。许佑生及葛瑞表示,已共同生活三年半的他们是依俗“补请喜酒”,“无意借此标新立异”,深信“有情人终成眷属”,只要二人心甘情愿“但爱无妨”。说到感动处,许佑生哽咽地握住葛瑞的手。

同志社群的共鸣

婚礼原预定席开三十三桌,但因前来见证的同志团体人数超乎预期,增开到四十桌。在婚礼祝福的气氛中,不少男、女同志恋人们也“搭便车”,互相交换戒指,形成一场“同志集体婚礼”。不少同志也在婚礼上感动得“泪如雨下”。 婚礼现场同志团体也发起连署,发表“让想结婚的人结婚”声明,主张任何性取向的国民皆应平等享有结婚权。女同志组成的“我们之间”也发表声明指出,这场法外的婚礼更凸显同性婚姻合法化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曾至立法院请愿、向内政部户政司争取同性恋结婚登记权的同志人权运动人士祁家威,也到场观礼。 这场世纪婚礼促成了台湾同志社群南北大会师,共同见证历史性的一刻。

忧郁症

2000年,许佑生隐藏多年的遗传性忧郁症爆发,诊断出为“中重忧郁症”。2009年8月8日深夜,许佑生先后于其“男色狂想曲”、“公猫狂想手记”部落格贴文“台风天,不是巨星诞生,就是巨星殒落的时刻。我两者都不是,只不过是一位受到大气压力变化很敏感的忧郁症患者,突然感到人生再度无望。…”“Farewell, My friends, This is the END”(别了,我的朋友,终点到了)。其告别话语引起网友PlurkPTT串连抢救,一天内超过两万人涌入部落格、近3百人留言打气,热心网友报警将许佑生送医。

参考文献

  1. 许佑生,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