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
舞狮 |
中文名称:舞狮 外文名称:lion dance 类 别:传统民间艺术 旧 称:太平乐 节 日:春节 |
舞狮是一种东亚民间传统表演艺术,于中国大陆、日本、朝鲜半岛、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琉球都能找到。然而,各地狮子的样貌,皆是对狮子形态宛然不同的艺术诠译。在台湾称「弄狮」、在日本称「狮子舞」。
一般认为,中国狮子的引入发生于中国历史上的时期(公元1世纪)。天竺、狮子国的外使朝贡,使宫庭的艺术部门有了发挥机会。随之,模仿真狮的艺术应机而生;可见汉史书《汉书礼乐志》[1]、唐史书《通典》、《旧唐书‧音乐志》、《乐府杂录.龟兹部》都有文字描述。白居易《西凉伎》诗中有提及狮子舞是西凉舞种之一支。
时至明、清,这项表演艺术经常与武术及武馆相联。表演者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在锣鼓音乐下,作出仿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
日本本岛土的狮子舞,据说引入自中国。实际年份尚待考核。朝鲜半岛,亦有舞狮,但与中日狮子在技法上又有差异。
舞狮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受到大力推广。但中国大陆的民间舞狮实际已经日渐减少。英国、美国、澳洲、加拿大的中国城或华人街,每年舞龙、舞狮都是必备的节目。
二十世纪中以前,舞狮经常被连系上地下组织。社会一般家庭对舞狮等抱持负面态度。但二十世纪中后期,通过诸如香港邵氏电影「南北狮王」、少林小子、黄飞鸿等电影,以及舞狮的国际化而逐渐扭转其形势。如今已成不少香港、台湾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来助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
目录
起源
舞狮起源众说纷纭。
神话传说是以前山中出现狮子,吃掉村庄内的村民,后来村民学会武功,格毙狮子,村民模仿狮子的形态而成为舞狮;亦有神话版本说是如来佛把狮子引走,因此南狮中常有「大头佛」引领狮子。亦有传说有村民以纸紥狮子及锣鼓驱走怪兽,演化成为舞狮。}}
较为可靠的说法是,在中华文化中,“狮”本来是和“龙”、“麒麟”一样都只是神话中的动物。中国本身没有狮子。到了汉朝时,才首次有少量真狮子从西域传入,当时的人模仿其外貌、动作作戏,至三国时发展成舞狮;南北朝时随佛教兴起而开始盛行于民间。史书中,《汉书礼乐志》中提到「象人」,据三国时的解释,就是扮演“鱼、虾、狮”的艺人。到了唐朝,舞狮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2]。当时的“太平乐”亦称为“五方狮子舞”出于天竺与狮子国等国。白居易的诗中描述狮子舞:“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当时的舞狮跟今日我们所见的已十分相似。
香港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叶德平引述典籍梳理了舞狮起源各种说法:
「狮子」即是「师子」,是一种来自西域的动物
传说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座骑,与「四灵」之一的麒麟一样,同是辟邪去恶的灵兽。因此,每逢喜庆之时,人们总爱舞动牠们,祈求神明庇佑。
狮子是来自西域的贡品
据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叶德平先生说,现存史籍之中,有关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初年。据《汉书·西域传》说,汉代文帝、景帝之时,「师子」与「钜象」、「大雀」等动物,都被视作奇珍异兽进献汉廷。而这些西域贡品都被「养食于外囿」(于园子里饲养)。其后的《后汉书》曾多次记录月氏、疏勒国等进献狮子。按理推论,狮子既被视之为奇珍异兽,当为中土所无之物,故狮子应是来自西域。
舞狮起源于北魏
虽然汉代已有狮子的足迹,然而舞狮活动却要在五百多年后的北魏时期(386年-534年)才见踪影。据北魏人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成书于547年)卷一记载,洛阳长秋寺佛像出游的时候,师子作为「辟邪」灵物,「导引其前」,为后面「吞刀吐火」的杂耍伶人及佛教仪队开路。这是狮子表演的最早记载,然而却没有说明表演的具体模式。而最早有清楚记载的,当是北周武帝的《太平乐》。
北周《太平舞》记载舞狮元素
北周武帝时期(543年-578年)出现了一种类似今日舞狮的表演,名叫《太平乐》。《太平乐》,又称为「五方师子舞」,在《旧唐书》卷三十三有详细的记载:人们会用兽毛编织成狮子的模样,然后居于其中,模仿狮子的跳跃起伏表演。同时,还会有两个伶人「持绳秉拂」逗弄狮子活动[3]。这些道具、动作与逗弄者(类似今日的「大头佛」),正是现代舞狮的基本元素。
汉文化中的舞狮
今天汉族的舞狮主要分南狮、北狮两种。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将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采用南狮的形象、北狮的步法,称为「南狮北舞」[4]。另外闽南民系有独特的「闭口狮」,并传至台湾。
舞狮之前通常还会举行「点睛」仪式。仪式由主礼嘉宾进行,把硃砂涂在狮的眼睛上,象征给予生命。
北狮
北狮,由身穿传统服饰的人带领,手拿绑有彩带的狮球。造型酷似真狮的北狮,今时今日狮头由玻璃纤维或木头制造,而狮身披毛呈金黄、橙、红色,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肖维妙的狮子。
一般来说二人舞一头狮子,但若是小北狮则是一人。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主要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传统而言利用踩球、摇板、板凳等道具。
北狮一般是雌雄成对出现,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有时一对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北狮表演较为接近杂耍。配乐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
如今,舞北狮已经成为中国的运动项目,并有香港发展的套路比赛。
南狮
南狮又称醒狮或广东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功架。南狮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狮子神态,一般只会二人舞一头。狮头以戏曲脸谱作鉴,色彩艷丽,制造考究;眼帘、嘴和耳朵都可动。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的狮头会有LED的装饰,可以随意开关。
南狮的狮头,有人说来自年兽的造形。南狮的狮头还有一只角,早年甚至以铁制做,舞者身备利器,以应付舞狮时经常出现的武斗。
南狮的狮头一般上可分为鹤山装狮和佛山装]:佛山装狮的狮头较大而圆,额位宽而有势,嘴较平阔;而鹤山装狮的狮头较扁而长,嘴突出如鸭嘴状,因此内行人又称之为“鸭嘴狮”。
传统上,南狮狮头造型上有「刘备狮」、「关羽狮」、「张飞狮」之分。「刘备狮」通常都走在中间,而颜色则常为金色。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根据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而异。
农历新年时,舞狮队会在嘈吵的炮仗声中每门每户拍门求利是。舞动时会配以大锣、大鼓、大钹。传统上,还会有一人扮作「大头佛」,手执葵扇带领。舞狮的花样很多,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寳、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上楼台等等;舞者透过表现自己的桩功,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造型抽象地表现出来。故此南狮讲究的是扎扎实实的下盘功夫和熟练的配合。按传统习俗,南狮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表演方式,当中「采青」最为常见,而采青又可以分为地青和高青等。也因为舞狮的多变性和自由性,慢慢成为中国舞狮表演的传统项目之一。
旧时华人舞狮庆贺店铺开张或者新年庆祝,采青是必备项目。采青一般是由舞狮队负责。采青中的「青」用的是唐生菜,相传“采青”原来是有“反清复明”之意,因此以青代表生菜以示忌讳。现时一般是取其意头,因生菜跟“生财”谐音,也有“生猛”之意。采走生菜进入店铺,象征店铺自开张以后生意兴隆。
为了增加娱乐性,会把生菜及利是于店内天花或者门上高高地悬挂起来,狮在「青」前舞数回,表现犹豫,然后一跃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采青时,舞狮队需要借助凳子或者椅子攀高采摘,有时还会用上特技动作,例如上肩(狮头者站在狮尾者肩上),上大腿(狮头者站在狮尾者大腿上),夹腰(狮头者双脚夹在狮尾者腰间),上杆(爬上竹杆),但如电视台等在新年庆典则可能采用梅花桩替代凳、椅。
南狮比赛种类可分为高椿狮艺竞赛和传统狮艺竞赛,其中较主流的为高桩(梅花桩——经过高低不一长木桩)狮艺的比赛。
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美国等地,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性的醒狮大赛。而较有着名的国际比赛有两年一度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而则是现时比赛必有的项目。
与此同时,在治丧的时候,同样可以舞狮拜祭先人,治丧之用的会称之为孝狮,又称「马超狮」。在香港,只会在新界围村、社团、武术界或舞狮界有人离世时才会舞孝狮,一般是在地位较高的人离世后,弟子或后辈便会在逝者出殡时舞孝狮,表达最崇高敬意。孝狮有别于一般舞狮,孝狮的颜色以白色为主,舞狮队成员也需要穿上白衣白裤及黑鞋。在舞孝狮时,狮子亦不能像平日般昂首舞动,而是要演绎悲伤情绪,低头缓慢跪行至灵堂拜别及瞻仰遗容。
闽海狮
闽海民系的舞狮见于福建、海陆丰及台湾南部,又称「青狮」、「金狮」,跟其他中式醒狮不同,狮头没有装饰皮毛,色彩非常丰富,眼睛有神,额上饰有粗眉毛、镜子或八卦,眼睛和嘴巴没有活动机关,故被称为「闭口狮」。台湾舞狮以新竹为界分北部狮、南部狮,北部开口狮(金狮)流行于台湾北部,嘴部开口很大可闭开自如,因其嘴巴是筛子所做成,故又称竹敢仔狮,或「开口狮」。台湾南部狮又俗称「弄狮」或「鸡笼狮」,狮头一体成形,嘴巴固定不能随意,由于其造型与古农村饲鸡的竹笼非常相似, 故又有人称为「鸡笼狮」,现今舞狮团, 也都以「鸡笼狮」或「闭口狮」来称之。
闭口狮的外形其他中式醒狮的在舞步上、乐器和节奏都不同,多用。
藏族雪狮舞
雪狮被藏族人所崇拜,舞雪狮是藏传佛教的吉祥象征。一般的雪狮舞蹈由两名引狮童与一头雪狮(两名藏族武士舞动)组成。
台湾客家狮
台湾客家人的舞狮,狮头呈方盒状者,嘴巴可自由开合,因其狮头用木头做成,嘴巴的形状如四方形之木盒,故有人称「盒仔狮」,或「客仔狮」。在台湾桃竹苗客庄的客人狮,为开口狮。
少数民族舞狮
河南沈丘回族文狮舞
舞狮起源于波斯,而回族舞狮则是最正宗的本民族文化。每逢大时大节皆会巡街演出,文狮舞有人民厌倦战乱及渴望和平的寓意。除了狮子,舞者更会扮演不同的野兽,如麒麟、独角虎、雌狮子、小狮子,而乐手会以波斯螺号和鼓、锣、钹、镲等搞击乐器伴奏着。
田阳壮族舞狮
各国狮子舞
日本狮子舞
日本的舞狮名为「狮子舞」(日语:狮子舞/ししまい Shishimai),是每年正月用以驱邪除魔的宗教仪式,后来发展成传统技艺。神乐系狮子舞以西日本为中心分布在全国各地。是古老的奏乐舞技艺,一般以太鼓及篠笛伴奏。大致分为二人舞动的「大狮子舞」、一人舞动的「中狮子舞」,及一人单手舞动小木偶狮子的「小狮子舞」,狮子头称为「狮之冠」,通常全木制,加上白色和纸作装饰,近代也有改用发泡胶制的狮子头。被认为是中国舞狮文化传入日本发展而成的。
风流系狮子舞主要集中分布在关东和日本东北地区 (日本)东北地区。通常是三个带着面具头饰的舞者为一组表演的。每一个舞者负责扮演一头动物,有的是三头狮子一组,有的是一头狮子加两头鹿或两野猪一组,也有的是三只老鼠一组,三个舞者会把太鼓捆绑在腰间,配合击鼓节奏起舞。
马来西亚舞狮与高桩舞狮
舞狮来到现代取得耀眼的发展,尤其在华裔占据总人口约23%的马来西亚。舞狮传入马来西亚有百余年的记载,从1980年代起,本地狮艺前辈发起组织总会,汇集各路狮艺豪杰,研制比赛规则,同时首开先河,自创高桩舞狮,传扬四海,成为现今全球舞狮团体的主要学习技艺。
雪隆龙狮联合会在1983年首创舞狮比赛后,大马狮艺活动渐渐蓬勃。大马舞狮各地舞狮比赛数目从1970年代的不超过10场,到目前超过百场大大小小的比赛,狮艺发展可见一斑。
出生于首都吉隆坡的萧斐弘创造了高桩舞狮,让舞狮表演从平面二维移动模式,扩展至三维移动,最大化舞狮表演空闲,展现出狮的活跃与敏捷[5]。
萧斐弘在70年代开始参与狮队,并在1992年因与麻坡关圣宫领导层理念相同,决定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幕后推手,把将马来西亚本土独特的高桩舞狮文化发扬光大,容纳国内多元民族参与,推向国际舞台。由此,高桩舞狮除了成爲马来西亚国产文化名牌,也充分展现出华人文化道地化爲国族文化的例子。萧斐弘在2009年被提名为国家文化人物,这是续继陈徽崇和沈慕羽后,第三名享有这项殊荣的大马华裔。
云顶世界狮王争霸赛(Genting World Lion Dance Championship)是由马来西亚云顶娱乐城和雪隆龙狮联合总会联合主办。自1994年开办,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世界性醒狮大赛。每一届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好手前来竞赛。
关圣宫狮队在国内外狮赛荣获多次冠军,有世界狮王的美誉。2015年11月1日,该队在雪兰莪州首府莎阿南市IDCC会展中心开幕仪式上以120米“高桩舞狮”表演,创造了世界最长高桩舞狮记录,并已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确认。
关圣宫狮队随后系统化教材,向全球推广马来西亚高桩舞狮技术,在2010年成立国际关圣宫同盟会,会员狮团遍布东南亚、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美国、加拿大、德国、澳洲等地。
马来西亚政府于2007年,宣布高桩舞狮为「国家文物遗产」,鼓励及表扬国内的文化活动。 大马多个国内组织积极申请高桩舞狮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包括麻坡关圣宫龙狮团,如今已在全球包括美国、英国、中国与菲律宾等国,取得百万个签名联署。此外,槟威华团联谊会于2018年8月14日举办活动,推动大马高桩舞狮申请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舞狮禁忌
新春佳节,一支支舞狮队伍给节日增添了不少的气氛,但同时也有不少的禁忌,旧时如果不小心犯了禁忌,轻则被赶出门,重则惹上是非。
一、舞狮禁见神不参拜
客家传统中多神论,每村每屋都有守护神,是每村每屋中的精神支柱,舞狮队伍经过神坛,一定要参拜,否则视为不懂礼节,看不起本村人,村中乡人也不会出钱请舞狮队。
二、舞狮禁先从新屋表演
传统民俗中,不到祖屋先舞狮者,其后裔新屋,不能请其舞狮。据传此规矩与客家崇拜祖先有关。
三、舞狮禁从右边进入围屋
传统民俗中,认为右边为小片,左边为大片,围屋来龙处在左边,所以舞狮队伍一定要从左片进入围屋,左边(大片)来龙来狮,意兆龙腾狮跃,人财二旺。所以舞狮队伍禁忌从右边进入围屋。而且进入围屋前一定要走丁字步,敲添丁锣进入围屋参拜,意在祝此屋添丁发财,新年万事如意。
四、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而坐
传统民俗中,舞狮队员禁与围屋相对面而入坐,相传围屋中女子一般都在屋檐下看舞狮,舞狮队员坐在屋檐下,背向着屋檐,女子站在其背后看舞狮,如果相对向而坐,会视为轻眺,而遭冷落。
五、禁打乱鼓
传统打鼓分快锣、慢锣,狮锣与龙锣,如果乱打一通,视为不尊敬本屋,而受到驱逐。
六、参神禁吹灭神前及花灯灯盏
神前及花灯灯盏,每一盏代表一位新丁,灯火愈旺,代表新丁愈兴,如果不小心吹灭了灯火,轻则赔礼,重则驱逐出门。
七、礼让
舞狮队如果遇上本围屋的狮子,或是比自已早来的舞狮队伍,要拱三下狮头,以示礼让尊重。
流行文化
电影
*1977年《少林小子》,郭南宏执导 |
---|
*1984年《少林小子》,张鑫炎执导 |
*1986年《南北少林》 |
*1992年《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
*2012年韩国组合Big Bang音乐片《Fantastic Baby》 |
*2014年《铁狮玉玲珑》 |
*2014年《狮神决战》(新加坡) |
*2014年《大舞狮一关圣宫》(马来西亚) |
参见
视频
舞狮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舞狮子的由来,中国教育在线 2007-02-15
- ↑ 舞狮的由来和历史文化...... ,搜狐,2018-07-29 16:00
- ↑ 《旧唐书》 志第九 音乐二:行列方正,象城郭,周世谓之城舞。舞者八十人。刻木为面,狗喙兽耳,以金饰之,垂线为发,画猰皮帽。舞蹈姿制,犹作羌胡状。《太平乐》,亦谓之五方师子舞。师子鸷兽,出于西南夷天竺、师子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五师子各立其方色,国学大师
- ↑ 南狮北舞,中国民间艺术的不败之花,豆瓣,2018-01-22 16:19:04
- ↑ 萧斐弘:马来西亚的舞狮带路人,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