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閩南民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閩南民系,簡稱閩南人,客家稱河老,是漢族中閩民系的分支之一。主要分布於福建、廣東、浙江、台灣以及東南亞等華裔聚居地,若加上世界華僑總和則人口超過5000萬。一般的閩南人指的是中國福建閩南地區以及台灣地區使用閩台泉漳片者,約為今日的福建南部沿海、廣東與香港、澳門、台灣、東南亞與歐美以及世界各地的閩南移民;其他的閩南族群則包括海陸豐話、浙南閩語、龍巖話的使用者。在中國大陸福建省(除了閩北、閩東、閩中、閩西)、台灣各縣市(除了南桃園地區、新竹縣、苗栗縣)、東南亞國家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地,閩南裔人口大多是當地優勢族群。

今日在台灣的泉漳後裔若以國語自稱,慣用詞多為「台灣人」、「本省人」,因台灣人並非由單一族群及使用單一語言所組成,在需依情境細分所屬族群時,亦會依來台祖籍使用「閩南人」一詞。若以母語台灣話自稱則有台灣人、河佬人(河洛人)、本省人等稱法。台灣史教科書多使用閩南人一詞。桃園市政府使用「河洛人」一詞,並舉辦「桃園河洛文化節」[1]。而東南亞各國閩南裔則常以「福建人」做自稱。

稱呼

常見俗稱有福佬、學佬、鶴佬、河洛等,分別源自不同方言的人對閩南民系的他稱,後轉為自稱。

簡介

泉州一直是北方漢人商家以及貴族移居的中心城市,亦有不少進入福州,為控制國貿,部分平民以及海軍又在中國東南沿海移居,以接應海貿及防禦海盜,但商家、士族和學者仍以福建沿海為居住中心,因大量人口向福建沿海移居,出現汰弱留強的情況,不少商人向周邊地區如溫州和潮州遷移。當地的閩民系則是衣冠南渡士人和當地的百越人的融合。越人是廣東與浙江沿海的閩語人口的族源之一[2]。中原移民經長三角由水路南下,因福州為福建省會,受更多歷代由江南南下的人群交流影響,而使方言和民系有所不同,而廣東沿海,珠三角的人當中不少亦是客家人南下的後代,所以亦有客閩粵一家親的說法,廣東珠三角也含被當地漢族互相影響同化的大量福建以及江西人等移民,閩民系只占其中一個重要組成,而且有不少聚居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閩商的資本由大陸各個省市轉為以香港和新加坡為中心,美國亦有60萬閩籍華人。

視頻

閩南民系 相關視頻

紀錄片《走向未來的閩南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