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中国浙江省丽水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位于浙江西南部、洞宫山脉中段,属浙南中山区。东接青田县、文成县,南连泰顺县和福建省寿宁县、西邻庆元县、龙泉市,北连云和县,东北毗莲都区。总面积1949.98平方千米,有着“中国畲乡”、“养生福地”的美称。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地方,也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地[1]。
目录
历史溯源
景宁县境西周属越。春秋仍属越地。
三国是属临海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永嘉、临海二郡,置处州设立括苍县(含景宁地域)。
明景泰三年(1452年)巡抚孙原员以“山谷险远,矿徒啸聚”为由始置景宁县,属处州府。清沿其制。
辛亥革命(1911年)后,属处州军政分府。
1914年,属瓯海道。
1927年,直属浙江省政府。
1935年9月,属浙江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8年4月,属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7月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12日,景宁城解放,5月21日建立景宁县人民政府,属丽水专区。
1952年,丽水专区撤销,改属温州专区。
1960年,并入丽水县。
1962年,划丽水县原云和县、景宁县辖地置云和县,属温州专区。
1963年5月,丽水地区复设,辖云和县(含景宁)。
1984年6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原景宁县地域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
1985年4月22日,即畲族传统的“三月三”节,县人民政府在驻地鹤溪镇举行盛会,庆祝中国第一个畲族自治县正式成立。
行政区划
下辖5个镇、19个乡,4个社区、4个居民区、283个行政村:
鹤溪街道、红星街道、渤海镇、东坑镇、英川镇、沙湾镇、大均乡、澄照乡、梅岐乡、郑坑乡、九龙乡、大漈乡、景南乡、雁溪乡、鸬鹚乡、梧桐乡、标溪乡、毛垟乡、秋炉乡、大地乡和家地乡。
地理环境
地形地质
景宁地处浙南山地中部,洞宫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峰峦耸立,千米以上山峰近800座[2]。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的狭长带,构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境内海拔高低悬殊,最高的大漈乡海拔1020米,最低的陈村乡海拔80米。
气候特点
景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热量资源丰富。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水文状况
景宁畲族自治县内有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处于浙南山区,流域范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植被覆盖较好,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其水文性质也较好。
景宁县水位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水位涨落迅速。每遇暴雨,水位陡涨陡落。有较大的洪水,自起涨到峰顶不会超过10个小时。但洪峰滞留时间短,甚至转瞬即退,长则达几小时。落水1-2天便到常见水位。二是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雨季4、5、6三个月的径流量约占径流总量的50%。枯水季每年的11、12月至年的1月三个月仅占年总量的65%左右。三是径流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径流量要比枯水年径流量大2-3倍。四是含沙量较小,水质好。由于流域内工业经济欠发达,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人为工业污染,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及许多小支流水质均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小溪、北溪集诸山之水汇入瓯江、飞云江。
交通
235国道过境。
S34 丽温高速过境
自然资源
土地类型丰富。根据2000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全县土地总面积193859.47公顷,全县有植物178多科,691多属,1552余种。植被以马尾松、杉木等会叶林为主,夹杂着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甸等。林相多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鹅掌楸、福建柏、香果树、银杏、厚朴等3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麂、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雕、短尾猴等44种。全县共有脊椎动物31目,78科,272种。其中:兽类8目,20科48种;鸟类15目40科162种;爬行类3目9科30种;两栖类2目5科18种;鱼类3目4科40多种。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县域内已发现或探明的矿种有:铁、锰、铅、锋、铜、钼、钨、金、银、叶腊石、莹石、硫铁、高岭土、石英、紫砂、大理石、花岗岩等20余种,产地100多处。其中:钼矿的储藏量占全省的首位,为本县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保证。
湿地资源全县境内有三个较为集中的高山湿地群,望东洋高山湿地、大仰湖湿地、仰天湖湿地,总共湿地面积约1200多亩。最为突出的望东洋高山湿地,海拔1230米,面积达600多亩,湿地内的江南恺木林属省内罕见,绝无仅有,国内也属凤毛麟角。而以高山地湿地群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在省内至今仍是空白。
人口民族
风景名胜
2003年旅游资源普查报批旅游资源单体212个。有五级单体2个:景宁畲乡风情、时思寺;四级单体8个:畲族婚俗表演、望东洋高山湿地、鱼漈坑原始森林、惠明茶、金奖黑木耳、大漈柳杉王、大均漂流、九龙湾阴阳界穹状火山熔岩;三级单体21个:畲族茶道表演、中国畲乡风情节、四幕风情歌舞剧《畲山风》、畲族服饰、畲族山歌、山哈寨、畲族祭祖表演、上标百丈漈、飞云峡、大仰湖、惠明寺、封金山、草鱼塘森林公园、上标漈云海、龙门峡、雪花漈、石将军、乌阴漈、群狮戏水、标溪小三峡、大赤坑廊桥。另有普通级旅游资源二级单体89个、一级单体90个。
畲乡风情
畲族是凤凰山的土著居民。“畲”字来历甚古,原义火耕。南宋末年,史书出现畲民(she)人(she与畲同音,意在山间搭棚居住)的族称。《宋季三朝政要》称闽、粤、赣交界地域的畲民武装为(畲军)。元代以后,(she民)、(畲徭)、(she徭)同时使用。清康熙、乾隆、同治《景宁县志》均设(畲民)一目。(1929年)夏,德国学者史图博和上海同济大学教师李化民到景宁畲乡考察,撰写了《浙江景宁县敕木山畲民调查记》,对景宁畲族的族称、姓氏、风土人情等作了介绍,也是研究民族学的史料。畲民自称“山哈”,表明是外地迁往山里的客户。景宁汉族称以畲客,畲族称汉族为“民家人”。解放前,由于民族歧视、压迫,“畲客”二字常被用作侮辱性称呼,有的畲民被迫更改、隐瞒自己的民族成份,畲族家谱有“徭人”或“徭家”的别称。
民族文化
1951年,贯彻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后,畲民要求确定族称。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53年8月派出以民族学专家施联珠为组长的畲族民族识别调查研究小组,在浙江省景宁县东弄村、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漳平县山羊隔村作了为期3个月的畲民识别调查,写出《浙江景宁县东弄村畲民情况调查》等资料。1956年12月,国务院认定畲族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并确定族称为畲族。
1984年8月,浙江省第一次畲族文化工作会议在景宁举行。1987年6月,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与省博物馆联合在杭州举办畲族文物展览。1987、1990年,丽水电视台先后摄制畲乡专题片《畲乡风情》、《畲乡风》,在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播放。1992年12月,首届景宁畲乡文化节在鹤溪镇举行,展现了丰富的畲族文化。
2009年3月28日,国家文化部授予浙江景宁为中华民族艺术之乡[3]。
历史名人
从历代看,宋明年代,景宁地域有进士22人,曾有巨卿名臣、儒林学士。景宁畲族自治县志记载入的人物有52人,其中清代以前16人,如:
北宋后期潘翼,精通经史及天文地理,著《九域赋》、《星图证验》等,南宋名宦王十朋曾搜集其著作。
明代潘琴殿试赐进士出身,为官29年,作《招鹤辞》,著《竹轩集》、《山居录咏》,终年90岁,齿德俱尊,为东南重望,嘉靖年间,县人建亚魁坊、进士坊、达尊坊纪念。
宋绍兴十五年进士汤思退,在同榜复中“博学宏词”第一名,任参知政事,掌管军机,官至岩仆射。曾罢相位,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复用为相,九月,晋封岐国公。
名优特产
特产丰富
历史悠久。惠明茶,唐大中年间咸通二年(861年)惠明和尚在惠明寺周围栽植茶树,明成化十八年(1482),惠明茶列为贡品,年贡芽茶二斤。迄今已有1100年的种植历史。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时获得金奖。香菇,据食用菌专家张寿橙、赖敏易编著的《中国香菇载培历史与文化》记载,香菇栽培源自中国浙江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连成一片的以创始人吴三公住地龙岩村为中心的1300平方公里的菇民区。龙、庆、景三县还世代传颂香菇是皇封专利。清道光19年(1839年),在景宁包坑口,建菇神庙,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起连续十天为菇神香期,延续至今。黑木耳、厚朴、茯苓等三种为浙江省的重点基地之一[5]。
美食菜名
龙风呈样,是景宁县畲族一道别具风格的传统名菜。“龙风呈样”是一种象征性的菜名,畲族人民的祖先创造这道菜时,取合家平安,吉祥如意的意思。
乌米饭
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乌饭节。每逢节日,福建十邑地区畲民便出门踏青,采集乌稔叶,蒸煮乌米饭,祭祀祖先。
城市荣誉
2018年11月10日,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奖。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视频
景宁畲族自治县相关的视频
参考文献
- ↑ 景宁畲族自治县概况,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门户网站,2019-09-27
- ↑ 打通农村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民主与法制网, 2017-3-20
- ↑ 70年征程看丽水丨景宁:打造民族自治县“小康样本” ,浙江新闻网,2019-09-29
- ↑ 古今人物传记——序言,景宁新闻网,2010-03-17
- ↑ 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全省最落后的县,网易网,2017-08-21
- ↑ 文化和旅游部公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搜狐网,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