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邵縣位於中部湖南省中部、是邵陽市東北部的一個下轄縣。

GDP總量145.26億元(2018);總人口為83.3萬人(2018),其中農業人口46.81萬人,非農業人口31.91萬人。縣治釀溪鎮。

地理坐標為東經111°8′~111°5′,北緯27°15′~27°38′。東北靠漣源市,東南鄰邵東縣,南鄰邵陽市區和邵陽縣,西毗隆回縣,北連新化縣冷水江市[1]。縣政府駐釀溪鎮大新街70號。

目錄

名稱確立

1952年3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奉中南軍政委員會2月24日電轉中央政務院2月16日電令,批准設立新邵縣。取新化、邵陽之首字命名「新邵」。也因此,新邵縣境內存在兩種方言:邵陽話和新化話。

4月1日,撤邵陽縣人民政府新辦事處,成立新邵縣人民政府,屬邵陽地區行政專員公署,縣治設釀溪。

1977年10月,劃屬漣源地區。

1982年12月改名婁底地區。

1983年8月改屬邵陽市[2]

地理環境

新邵地處雪峰山脈,雪峰山自西向東穿過全境,主要山峰有龍山 (山峰)、金龍山板竹山。主要河流為資水及其支流龍山河石馬河渙溪河釀溪河棠溪河龍口溪河岱水河。境內地勢南高北低,東北、西北以山地為主,東南和西南以丘陵為主;最高點為龍山主峰岳平頂,海拔1513米。

相鄰縣級行政區有,北界新化縣漣源市冷水江市,東依邵東市,南連邵陽市轄區和邵陽縣,西接隆回縣

地質地層

新邵縣境內地層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白堊系等。其中震旦系主要出露於龍山岱山大形山板子山一帶。

寒武系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周圍,以及白雲鋪—易家嶺和坪上的小河裡一帶。奧陶系零星分布於下源、中源、楓樹坑、厚里沖等地。志留系出露於中部山地邊緣部分地帶。

泥盆系分布於龍山山麓,新田鋪、龍溪鋪、龍口溪、筱溪、坪上、張家沖、嚴塘、高橋、易家嶺、曹家壩、陳家坊、扶錫等地。

石炭系廣布於縣境南部丘崗地區。

二迭系主要分布於雀塘鋪、陳家橋一帶。三迭系分布於大花塘等地。

白堊系分布於縣南部崗地及釀溪至寺門前一帶。其它第三系、第四系僅見片段,稍有發育。 新邵縣境內岩漿岩主要有加里東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崗岩。

加里東期花崗岩見於縣境迎光一帶,面積較少。印支期花崗岩燕山期花崗岩主要見於下源、迎光一帶。 新邵縣境內地層存有褶皺和斷裂。

褶皺主要有:陳家坊以北、孫家橋以東的龍山穹窿,沿穹窿核部,金銻礦化普遍;大形山——龍口溪背斜;坪上——豹馬嶺半背斜;田心坪——庫里向斜;長沖鋪——陡嶺向斜;十字路——鐵坑向斜。斷裂帶主要有:分布在扶錫至太芝廟、麥子排——帶的龍山穹窿東緣沖斷帶;位於大形山、龍口溪背斜與財溪至豹馬嶺之間的銅柱灘——高橋沖斷帶;發育於五湖廟、龍溪鋪、中源鋪——帶的龍溪鋪——中源鋪沖斷帶。

地貌類型

新邵縣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面積多,呈北高南低,南向敞開,逐級遞降形態。境內資江、湘江兩條水系縱貫,地表切割強烈,形成的山地丘陵平原、崗地和水面面積比例大致為4.7:2.2:1.5:1.2:0.4。

新邵縣平原面積為281.8612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縣總面積的16.00%。以江河、溪谷平原為主,分布在資水干、支流和湘江支流較平緩的地帶,如資江沿岸的王家坪、塘口、小廟頭和筱溪等處。

溶蝕平原處在石灰岩山丘包圍之中,零散分布縣境各地。 新邵縣崗地主要集中在縣境南部和北端,面積約為198.06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縣部面積的11.23%。其中低崗地大部屬邵陽盆地範圍,占縣總面積的5.07%。

高崗地散布各地,占縣總面積的6.88%。 新邵縣丘陵多分布於南部崗地和中部山地的過渡地帶,面積為398.93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縣面積的22.63%。

新邵縣山地分布在縣境東、中、西的偏北地帶,面積為871.0256平方公里(2011年)。占新邵縣總面積的49.41%,主要山脈有天龍山大形山板竹山川岩山金龍山朗概山龍山,海拔公里以上山峰136個,其中較大的31座,最高峰為龍山嶽坪峰,海拔1513.6米。

大山

東部大山是大龍山(當地人俗稱龍山,有湖南百里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中部大山是金龍山,西部大山是天龍山(到新化縣了)。

自然景點

白水洞景區

位於新邵縣嚴塘鎮白水洞村,距縣城釀溪鎮12公里,區域以白水洞村為主體,包含洞口村、岱山林場部分土地,總面積11.90平方 公里。精彩景點有:白龍洞吸潮岩、簡氏節孝坊、卓筆峰武士崖飛虹瀑布銀濤峽水簾洞瀑布羅山洞水庫七仙瀑布雷公山等。

白雲岩景區

座落在新邵縣巨口鋪鎮白雲鋪村,距S217兩公里,始建於南宋寶佑年間,續建於明清。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全國各地前來拜佛祈福的香客絡繹不絕。白雲岩古建築群由妙音寺毗廬寺牧雲寺關龍亭會仙橋等組成。

百里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新邵縣東北部,距邵陽市50公里,其東西長50公里,南北寬25公里,號稱「百里龍山」,歷史上藥聖唐朝孫思邈和御醫申泰芝曾在此採藥煉丹[3],留有「藥王殿」和「煉丹池」古蹟,故「百里龍山」又稱「藥山」。龍山主峰岳平雲頂海拔1513.6米,比南嶽衡山祝融峰還高223.6米,為寶慶十二景之一。境內有人文景觀8處,自然景區37處。包括有數百年歷史香楓銀杏搖錢樹,壯觀的天然瀑布峽谷溶洞,數百年歷史的風情山寨和工農運動的革命遺址等。

資江風光帶

資江是新邵的母親河,幹流由南向北貫穿全境,途經縣城及釀溪、新田鋪、嚴塘、大新、坪上等5個鎮鄉,流程54.5公里。境內的資江素有「小三峽」之稱[4],沿途景點有賽雙清、將軍石、護江石林、石門獻翠、清溪灘、銅柱灘、水洞岩、岩鷹石、金猴迎客、海豹出江、蛇形山、駱駝峰。

土地資源

截至2005年,新邵縣土地總面積為1762.86平方公里,約合264.43萬畝,減少1.52%。其中農耕地53.13萬畝(含水田41.20萬畝),占20.08%;後備耕地2.4萬畝,占0.91%;園地6.19萬畝,占2.34%;林地123.53萬畝,占46.72%;草地8.16萬畝,占3.09%;水域10.28萬畝,占3.9%;難利用地15.03萬畝,占5.68%;非農耕性占地45.71萬畝,占17.28%。

礦產資源

2011年,新邵縣硫鐵礦石灰岩保有儲量居湖南省第一,居第二。1995年境內蘊藏礦產資源總潛在價值達8899.67億元,按年采千分之一計,年礦產值可達8.8億元。至1995年縣境共發現礦種33個,其中有色金屬有金、銀、銅、銻、鉛、鋅、鎳、鉻、鈷、鎢、鉬、汞等;黑色金屬有鐵、錳、釩;能源礦產有無煙煤半煙煤煙煤石煤;非金屬礦有石灰石花崗岩白雲石硅石重晶石大理石陶瓷土;化學工業礦有維尼龍石灰石等。新邵縣有礦區(點)139處,其中大、中型礦床15處,礦點108處。有開發價值或前景的33處。

水資源

2011年,新邵縣地表水資源總量13.7222億立方米,其中縣境地表徑流量12.3017億立方米,客水1.3877億立方米,資水過境水機電提水量328.45萬立方米。境內河流69條,屬資水水系63條,流域面積1591.1平方公里,地表水總量11.11835億立方米;湘江水系6條,流域面積171.9平方公里,地表水總量1.18335億立方米。新邵縣多年平均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7.0752萬千瓦,其中資水幹流12.188萬千瓦,占71.4%;石馬江1.9892萬千瓦,占11.6%;龍口溪河0.7379萬千瓦,占4.3%;麻溪河0.3517萬千瓦,占2.1%;龍山河0.4199萬千瓦,占2.5%;其它河流1.3884萬千瓦,占8.1%。新邵縣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11.448萬千瓦,占理論蘊藏量的67%。其中資水幹流9.5萬千瓦(筱溪電站7.5萬千瓦,曬穀灘電站2萬千瓦),石馬江0.813萬千瓦,麻溪河0.16萬千瓦,龍山河0.1875萬千瓦,龍口溪河0.653萬千瓦,其它河流0.1345萬千瓦。

植物資源

2011年,新邵縣植物資源有被子植物243科868種,含喬木86科336種,灌木50科147種,藤木19科41種,草本88科344種;裸子植物7科42種,主要有馬尾松黃山松華山松油松雪松黑松杉木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柏木側柏雲柏羅漢松三尖杉銀杏等;還有蕨類植物、菌類植物(蘑菇草菇平菇金針菇木耳茯苓靈芝等)以及苔蘚藻類等植物。新邵縣自然植被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並有部分熱帶林成份。隨着海拔高度變化,植被垂直差異明顯。除農業植被外,主要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葉、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竹林,灌叢,草叢8個群落類型,9個群系型,24個群叢。原始植被無存,分布上的連續性與完整性被打亂,相互參雜,群落界限不很明顯。

動物資源

地理區劃上屬東洋界華中區東部丘陵平原亞區,野生動物資源生態分類屬中亞熱帶林灌草地農田動物群,種類繁多。截至2011年,脊索動物中:哺乳類有7目18科33種。鳥類有12目29科66種。爬行類有3目10科84種。兩棲類有2目7科。魚類有7目16科89種。節肢動物中:昆蟲有13目74科206種。蛛形類有16科32種。還有蝦、蟹等甲殼類,蜈蚣、百足蟲等多足類動物。環節動物中常見有蚯蚓水蝗山蝗等。軟體動物有4目10科。主要有園田螺等10餘種螺。園頂蚌背瘤蠣蚌背角無齒蚌河蜆湖蛛蜆蝸牛大蝸蛞蝓等。

氣候特徵

新邵縣屬中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0℃,最高為1998年17.7℃,最低為1984年16.2℃。年平均總日照時數1480.5小時,日照百分率33%。以2003年最多,1688.3小時、日照百分率38%;1982年最少,1258.3小時、日照百分率28%。降水量屬衡邵低值區邊沿與梅城高值區之間。年平均總降水量1365.2毫米。自北向南遞減,北部1500毫米,中部1350~1450毫米,南部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總蒸發量1201.6毫米。最多1978年達1385.4毫米,1982年只有1011.2毫米為最少。7月份以偏南風為主,其它各月以東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為1.0米/秒。年平均總霜日數19天。年平均初霜期11月25日,終霜期2月26日。年平均無霜期271天,1980年多達304天,1986年只有237天。年平均降雪日數12天。1985年多達25天,1981年只有2天。年平均初雪期12月19日,終雪期2月25日。

新邵縣氣候特徵:

(一)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

(二)4、5、6月多大雨,7、8月高溫乾旱。

(三)光熱水資源較豐富,但乾旱、洪澇、低溫等災害頻繁,大風、冰雹、冰凍、雷擊災害也不少見。

(四)地形複雜,造成溫度、降水、光照的地理差異明顯。北部和南部因海拔低而氣溫偏高,中部因海拔高而氣溫偏低。降水量年度和季節差異很大,又因地形和海拔不同,差異更顯著。

據新邵縣12個雨量點記錄顯示,潭溪、洪溪、大河灘、坪上等地的大雨、暴雨、雨日、雪日、年降水量等比其它地方明顯偏多,以潭溪暴雨最多。最大年降水量是1994年坪上達2351毫米。最大月降水量是1995年6月龍溪鋪達547毫米,該月降水量占該年降水量的36%。最大日降水量是1998年5月22日坪上達225.5毫米,占該年降水量的13%。日照,山脈南坡比北坡每天多0.5~2.0小時。

(五)近20年來冬季有偏暖趨勢,在冰凍和嚴寒期(日平均氣溫≤0.0℃且連續≥5天)天氣很少出現。20世紀60~80年代,冬季多有冰凍天氣出現,1984年冰凍多達10天。90年代以來冰凍天氣明顯減少,1993~2005年的13年裡只出現冰凍2天(高寒山區外)。

歷史名人

視頻

新邵縣 相關視頻

美麗的新邵縣城航拍
新邵縣白水洞風景區 這些景色你們都看到過嗎
新邵:天龍山霧凇冰花美輪美奐 白霧飄渺扮靚群山
航拍新邵坪上鎮時榮村和時榮橋

參考文獻

  1. 新邵縣,地合網
  2. 歷史沿革,新邵縣人民政府
  3. 湖南有片「四十八面龍山」美稱的國家森林公園,藥王孫思邈曾採藥居住於此! ,搜狐網,2017-9-20
  4. 邵陽資江風光帶「小三峽」 美景美如畫,騰訊大湘網,2017-12-3
  5. 張干,博雅人物詞典,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