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山龍山勝境風景區以魯南自然山水名勝龍山為主體,北與泰嶧雙峰一線相連,南距滕州城區僅6公里。其山勢如龍,突起龍湖,一脈蜿蜒18公里,俯瞰滕鄒大地。山中巨石巍峨,林木蔥蘢,素有「泰嶧首秀,古滕正脈」之稱,「龍嶺晴雲」被譽為古滕八景之冠,景區核心區龍首峰,海拔517米,山中分布着乾隆御書「龍」字、「福」字巨型摩崖石刻,古龍泉寺三面觀音 大型造像,劉墉敬師詠滕處、縣令祈雨處等眾多人文勝跡,望夫石、巨龜石、茶壺石惟妙惟肖,甘露泉、子母泉、聖井泉流水淙淙。登攬而上,時有陡階幽徑,不斷蟲聲鳥鳴,山風白雲觸手可得,古滕新貌宛在腳底。暢遊於茲,身染山水靈秀,體增鍛煉之益,盡享「中華龍山、健康福地」滋佑。

龍山勝境風景區以魯南自然山水名勝龍山為主體,與泰山、嶧山同屬泰嶧山脈,位於山東山水聖人旅遊線的中軸之上,北與泰山、嶧山一線相連,東西與微山湖紅荷濕地、蓮青山等景區毗鄰,距離滕州城區僅有6公里。山勢如龍,突起龍湖,一脈蜿蜒18公里,山中巨石巍峨,林木蔥蘢,自古而今,留下無數文人題詠、雅客幽品,素有「泰嶧首秀,古滕正脈」之稱,「龍嶺晴雲」被譽為古滕八景之,又創作採集之美文,堪稱一頁了解龍山、解讀龍山、攀越龍山山巔,是我國僅有的道教石窟,開鑿於元代初年,由全真教道士宋德芳(道號披雲子)主持興建。原來同時興建的道觀「昊天觀」已經殘破,但道教石窟完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山道教石窟共有八個洞窟。這八個洞窟是: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另外兩處道龕。這些石窟內,共有石雕像40餘尊,雕像內容各不相同,而且保存完好。這些石雕,風格樸實、莊重,手法凝練,衣飾雕飾簡潔、素淨。與佛教石窟的雕塑風格有明顯的差別。部分龕內,石窟頂部雕有蓮花、龍鳳等圖案,有的龕內兩側、前壁上留有元代題記,這些都是研究元代道教發展史以及石窟藝術。[1]

龍山原來有大大小小的廟宇80餘座,化黑陶的特點我想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黑、光、亮、薄、硬。不光是表面黑,掰開裡面也是黑,但是陶器表面都是經過了打磨,剛出土的時候,對着太陽都能反光。有一種黑陶我們叫蛋殼陶,實際上比蛋殼還要薄,0.3毫米,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只有山東地區龍山文化的黑陶做到了這個程度。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李新偉認為城子崖意義有兩點:一是為中國文化起源找到了另一條根脈,從另一個角度確立了中國文化的本土起源,二是將中國文化起源的一元模式扭轉為二元模式,開多元一體模式之先河。「 安特生髮掘完仰韶文化以後,他就提出仰韶彩陶和中亞有相似性,很有可能中國史前的人群是從中亞過來的,就在這個時候吳金鼎發現了城子崖,發現了和仰韶文化有很大差別的龍山文化,龍山文化的特點是磨光的精緻的黑陶,龍山文化的發現,大家認識到,中國這麼廣闊的範圍,不是只有一個史前文化,也是對中國文化西來說的一個否定。

景區介紹

高大的古槐:不知樹齡有多少年了,粗大的樹幹早已腐爛中空並分裂為兩半,樹冠卻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樹幹上釘有古樹名木的銘牌,編號為B—0017。古槐西邊不遠處有一座三間低矮老舊的土坯紅瓦房。房子很不起眼,卻有着鮮明的時代烙印。門楣上有「龍山無線電鐘表服務部」,西側的牆面上有修理各式家電的宣傳語。東側有「龍山表店」、「照相館」字樣。有些字還是用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簡化字。這座倖存下來的土坯房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吧。博物館穿越「時光隧道」到達序廳,依次看到龍山破曉西河、小荊山遺址、文明之星城子崖遺址與龍山文化、考古聖地城子崖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展廳等5個部分,內部展陳時間跨度6000餘年,龍山文化按時間順序一覽無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內專門設立一個玻璃通天櫃精品展廳,眾多龍山文化時期的陶器在玻璃櫃中錯落有致,參觀者可以全方位欣賞展品。提升後的博物館廣受國內外專家好評,在2015年召開第二十二屆世界歷史科學大會期間,曾多次到城子崖考察的耶魯大學人類學系主任文德安教授對博物館的改造提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2]

龍山道教石窟:作為本土教,其實它的窟龕造像遺存也是屈指可數,安岳玄妙觀造像、劍閣鶴鳴山石刻、泉州的老君岩造像、太原龍山石窟等。元太宗窩闊台時期,「國師」宋德芳游渥西山,見此山唐人已開2窟,於是繼續開龕造像,又造5窟。明代正德年間,內官暢英再補開2個辨道龕,龍山石窟始成今日之格局,龍山石窟在龍山東峰,其遠觀更像是在山頂隆起的一塊巨石,9窟渾然一體。面南有7窟,其中唐窟2個,廢窟2個,元窟3個;面東有2窟,均為元窟,共有石像65尊。其規模不大,造像不高,無法堪比佛教大龕巨佛,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窟。龍山9窟為虛皇龕、三清龕、臥如龕、玄真龕、披雲子自贊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2個辯道龕。 8、9號窟為辨道龕,裡面的石像毀之最甚,幾成廢窟。1號窟(虛皇龕)位於龍山之頂。石窟在歲月蹂躪中,風化與盜損,使得造像大多殘缺不全,有頭像者已為數不多。整個石窟的雕刻,借用了圓雕技藝,得之自然,出於意表,中規中矩、返璞歸真。

三天大法師:龕為唐代開鑿,裡面有張道陵、張衡、張魯祖孫3人和8位侍者像,張氏分別被後人稱為天師、嗣師、系師「三師」,造像各高1.35米。張道陵為五斗米道(天師道)首創者,其居中,為坐像,左右兒、孫為立像,此窟保存相對完好,臥如龕內雕有3人,1臥2立。正中一老者穿褐帔冠服,頭東足西,枕於床上,方向與佛教臥佛相反,雕像1.8米長,與真人略同。堪笑塵中人,三清龕在陡立岩石開龕,第一次沒爬上去,這次終於顫顫巍巍接近了洞口。正面雕刻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太上老君,兩壁各雕6尊真人和侍者像,是龍山石窟人物雕鑿最多的一窟。造像身後有彩色背光,借用了佛教元素。玄真龕為唐窟,主像玄真子張志和盤腿而坐,有侍者立於兩側。張志和是唐代中期道教「正一派」中的著名人物,琴棋書畫兼詩詞、道學、天文等均有涉及,是個全才。他將修煉心得輯為12卷的《玄真子》,被稱為《道德經》的補充版。而他的《漁歌子》一詞,世人也非常熟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中國詩詞大會裡就有一題,填「鱖」字。

窟中藻井:為鳳凰祥雲浮雕,這在中國石窟中十分罕見。紅黑黃三色構染,近800年不褪本色。雲海上下怒翻,鳳凰展翅遨遊在其中,呼之欲出。宋德芳給自己雕刻的主像窟。宋德芳號披雲子,他曾隨其師丘處機西遊大雪山,到哈剌子模覲見成吉思汗,是十八侍行者之一。裡面雕刻有4像。窟內,宋德芳坐於台上,左右站立的為弟子秦志安、李志全。左側壁面開一圓拱門,一道童手持書卷欲踏入,謂之「道童掩門」。主像、輔像均無頭,他們着寬袖大袍,蔽膝垂帛,雕琢手法細密,如雲舒行,如水暢流。七真龕是龍山石窟中規模最大的一窟,其有內外2室,內室上壁刻有「玄門列祖洞」5字,頂部鳳龍紋藻井,煞為精緻,裡面雕有王重陽7大弟子像和2名侍者,是講經論道的場景。

藻井鳳凰: 祥雲浮雕,他處還雕有青龍、白虎、仙鶴等祥瑞圖案。下部有保存完好清晰可見的讚頌披雲子功績的讚詞,以及宋德芳的自贊詩。內雕有王重陽七大弟子像: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和孫不二。雕刻技法樸實,人物形象穩實,衣飾線條簡練,生活氣息濃郁。昊天觀在石窟西部,坐北朝南,由牌坊、山門、玉皇大殿和東西配殿、燃燈塔平面呈六角形,塔身中空,內置燈室。下部束腰,塔頂為六角形屋頂樣式,周身的殘雕已漫漶不堪。燈室三面開窗,遠觀燈塔,玲瓏頎美,它也是童子寺殘留的最後遺影。燃燈塔當初為供養大佛而建造的,佛滅燈存。其高5.07米,是中國甚至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燃燈石塔。石燈在太原的崇善寺也有一款。[3]

雙塔寺:綿延汾河,巍聳寶塔,當年太原設計的市徽就有這兩塔的影子,是太原城的有形標誌。雙塔下就是雙塔烈士陵園,規模大、等級高,是龍城的「八寶山」,都可以憑窗眺望到東山寶物。忽然有了重訪雙塔寺。雙塔兩塔都能上,其中一塔還重度偏斜,寺院裡的牡丹「魏紫姚黃」開得肆放,天還沒有霧霾,流雲清拂 ,雙塔寺在東山郝莊的緩坡上,坐南朝北,所以拍很多建築都是逆光,無梁殿後面偏東南就是塔院,由西向東,文宣塔、過殿、文峰塔和後殿,一字排開。泉州開元寺雙塔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石塔,而永祚寺雙塔則是中國最高的一對磚塔。兩塔雖為高度比肩的兄弟,但建造年代、樣式和功能迥異。曾幾何時還能看見解放太原時給雙塔的累累創痕,現在已修復的光鮮奪目,藍天下靜佇無語,冬陽披照,古意盎然,文峰塔是寺院最早的塔建築,建於明萬曆27年 (1599年),它是一個提振文風的風水塔,高54.8米,13層八角形,磚石結構。現在已經封閉不讓上。塔的外形直上直下,兩塔之間相隔60米,但中間夾以卷棚式過殿,這種塔塔之間的建築形式是不多見的。西邊的文宣塔是9年後,既萬曆36年(1608年)五台山妙峰和尚所建的舍利塔,是佛教建築。萬曆的母后李氏篤信佛教,拜妙峰為師,此塔的最大捐資人就是李太后,故名宣文塔依舊是13層八角形,高54.7米,檐下是眼花繚亂的仿木斗拱,塔檐則用寶藍色琉璃剪邊,這與文峰塔的素色剪邊是不同的。此塔沒有塔基,外觀收分明顯,有着內張外擴的弧度美感。內設磚梯,旋轉登塔,可眺望着西邊2500歲的大晉陽。

歷史典故

龍山歷史悠久,據《章丘市地名志》記載:(龍山)漢代稱巨里聚,又名巨合城。龍山之名,最早見於《魏書·地形志》:「蠡吾有龍山,縣治未詳。」元人於欽《齊乘》云:「巨合城自宋為龍山鎮」。龍山村古蹟眾多,龍山起雲,不用問神」,意即降雨,謂其靈驗,又彰其精緻。山泉之奇之異,明萬曆年間、清道光年間《滕縣誌·山川志》多有記載。明代張守蒙詩讚為龍宮,侯維藩歌譽是靈池,清代大學士劉墉更是留下「南望微湖懷月夜,北瞻龍嶺仰晴雲」之佳聯。 人文龍山,集「古文詩詞」、「傳說故事」、「今文新韻」為一體,既有古代文人墨客之妙筆。

龍山文化世界著名,龍山小米也是聞名天下。龍山小米種植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就有種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人文地理特色和光榮革命傳統,改革開放40年來,這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與時俱進,追尋歷史的足跡,聽時代的聲音。蘊藏着一部史前文明史,4000多年前的古城,精美的黑陶、夯實的的城牆、豐富的隨葬品,發現龍山文化遺存。這一發掘與命名,在中國和世界考古史上有着劃時代的意義。《龍山黑陶文化之今天的觀察》,是考古學者關於龍山文化中最早的文章。傅斯年、李濟、董作賓、梁思永、吳金鼎等編著的考古報告集《城子崖》,揭開中國史前文化研究的新篇章。至此,歷史夜空又亮起一顆明亮的星星:龍山文化。遺址的古地貌與環境, 四千多年前的龍山文化之所以能興起,和當時的地貌和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是泰山以北海岱地區的土壤適合農作物生長,其次是能最大程度吸收水分的小米的大量種植,第三是海鹽豐富,第四是氣候適宜。後來龍山文化發展的逐漸停滯,很可能是因為黃河泛濫,使得位於黃河下游的龍山文化遭遇了很大的衝擊。 夏正楷認為,和中原地區的彩陶和灰陶不同,龍山文化之所以出現黑陶,和其所處之地擁有大量含碳的細緻粘土有關,「當時的人能把黑陶做得這麼細這麼薄,說明經濟已經相對發展,人們已經有了藝術審美上的需求。這足以證明龍山文化的文明程度。

明代遺存有雙塔、無梁殿,以及活的明代遺產-丁香和牡丹「紫霞仙」。其餘建構都是大清、國朝續建。無量殿在院的禮佛院裡,是寺院的大雄寶殿,重檐樓閣式,面闊五間,立柱、飛檐、斗拱、雀替、垂花柱及雕飾,全部由青磚完成。和峨眉山峨萬年寺、五台山顯通寺、南京靈谷寺、蘇州開元寺等等,都是明代優秀的無梁建築。」遺世,最終走上了「武聖」的神壇。給關爺建的廟全國遍地開花,連遙遠的拉薩都有「關帝拉康」,說明他們的藏文化中也需要關爺的四維。在明清太原最盛時,關帝廟有27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