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福仁宮
廟身簡介
嘉慶十八年(1813年)建立,占地3百多坪,為桃園供奉開漳聖王廟宇與臺灣其他地比較,桃竹苗有數量最多的開漳聖王廟宇,又以桃園大溪最高,如此廟外,尚有大溪瑞源宮、大溪仁和宮、大溪百吉復興宮及大溪東興宮等。占地最廣者。位在福仁里的和平路100號。
此廟虎邊牆壁鑲有一塊與林本源家族有關。1911年,林本源商號想拓墾大溪地區的葫蘆坑。該地又稱為「龍過脈」,被視為風水寶地。大溪人獲悉後緊張,由當時的舉人李騰芳與地方仕紳耆老出面勸止林本源家族。經過協調,最後將開挖處填平並恢復原狀,地方人士就在此廟設置石碑為證。在葫蘆坑也有設立,但已不知去向。
祭祀活動
由於地處大溪老街,有遊客入內參拜讓福仁宮香火興盛,每年農曆二月十一日開漳聖王誕辰前夕福仁宮舉辦慶典,為該地最熱鬧時期。廟中二樓有祭祀天上聖母的大溪天后宮。亦祭祀魯班,由木器、家具業為主要成員的大溪鎮協義社在農曆五月初七遊街繞境。此閩南文化的廟也有祭祀客家和潮汕神祇三山國王,顯現了當地的包容性。
過去艋舺可沿大漢溪直溯大溪,吸引不同族群進入大嵙崁山地從事樟腦業,但也會與原住民起衝突,因此閩南與客家間需要團結。
當時常為爭奪水源引起族群械鬥,在地方長老商議下,決定於大溪福仁宮的開漳聖王農曆二月十一日誕辰時,每年由十大姓氏輪流殺神豬大溪從農曆春節過後到農曆四月間會有宰殺神豬的熱潮,農曆正月初六有溪洲福山巖、同月十二日瑞興永安宮、十三日的瑞源宮、十四日的大溪仁和宮、十五日的員樹林三元宮、二月初五的百吉復興宮、同月十一日的大溪福仁宮、十五日的大溪東興宮、十九日的大溪龍山寺、三月初二的內柵仁安宮、同月廿三日的三層福安宮,四月廿六日大溪永昌宮。宴客,族群間因才和諧共處。順序分別是:一李姓;二江姓;三林姓;四簡姓;五張廖姓;六黃姓;七呂姓;八王游姓;九陳姓;十雜姓。
在1952年報導時,由簡姓主辦,共宰豬二百八十餘頭,最肥者八百餘台斤,耗費在新台幣六十餘萬元,被記者批判浪費。1999年為李姓舉辦,住大溪鎮中華路的李和雄養的神豬,以一千五百多台斤打破歷年紀錄。李和雄說他花了三個月看了一萬多頭,才在豐原找到一隻四百多斤的豬,以七萬元購回後用番茄鰹魚罐頭加上牛奶等,養到一千五百多斤,還為讓大溪李姓善信足夠面子,婉拒了三峽祖師廟以一百六十萬收購。次年輪到江姓時,為江聯輝奪冠,豬重一千二百台斤。2001年,林氏宗親改評比豬公造型的素食。到了2006年,王游姓宗親會還邀請大溪鎮各國小製作創意造型的神豬像,由大溪國小得第一,至於神豬比賽冠軍則是王有成的一千二百六十台豬。後來2014年黃姓輪值時只有鎮民黃金原一人參賽,殺豬公的師傅本地還找不到,只能從平鎮請來。
大溪陀螺
大溪陀螺專家吳建五表示,臺灣打大陀螺的文化起源於1968年的大溪老街,每年大溪文藝季或陣頭遶境都有團體在福仁宮廣場表演打陀螺,是大溪不可或缺的文化特色。
1968年8月,從事雕刻業的簡武雄見到孩童在打小陀螺,心想成人也應該可以打大陀螺,就找木器行朋友用車床製作一個五台斤重的陀螺。當時為木匠學徒的王銘祥成功讓此陀螺旋轉,於是簡武雄興致更高,接著再製作更重的陀螺,還於出現五十斤的大陀螺,轟動了大溪鎮。次年農曆正月初二、三,大溪鎮舉辦了這項史無前例的陀螺大競賽。後來一陣子,陀螺大賽的盛況遂不曾再現,直到1981年7月20日成立大溪鎮陀螺俱樂部,並在此廟廣場舉行陀螺王表演賽,更計畫舉辦全臺灣的陀螺王競賽。
之後,福仁宮廣場前會舉行民俗技藝競賽,在1982年10月1日還獲得比利時國家廣播公司採訪。陀螺玩家會在此廟廟埕的水泥地打陀螺,以吸引遊客觀看。大溪也產生了有「陀螺王」、「陀螺大師」之稱的江阿清。達文西瓜藝文館館長黃建義回憶成名後的鳳飛飛回家鄉時,喜歡在福仁宮廣場前套圈圈、打陀螺。
但2013年時,桃園縣政府施行名為「鳳飛飛足跡與入口意象」的工程,在此廟埕鋪上石板地磚,造成大陀螺不易旋轉。玩家只好移到有馬路經過、廣場不大的大溪普濟堂前打陀螺,相當不方便。對於居民擔心打陀螺文化就此逐漸式微,觀行局觀光發展科長張襄華建議,可在地磚上放鐵盤後再打;吳建五回應,鐵盤面積太小,不適合大型陀螺而且攜帶不便與昂貴。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統稱為廟宇[1]。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祠等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这些家庙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或宗廟,皇家太庙與明堂则合稱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門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或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闕,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與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獲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巖」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的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與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庙、義民廟、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參考文獻
- ↑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