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五大家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湾五大家族在传统上,是指台湾日治时期一直到战后时期,地方上曾显赫一时的本省五大家族,由北至南分别为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雾峰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陈家

简介

其中以板桥林家发迹最早,自18世纪末的乾隆晚期即迅速兴旺;雾峰林家与高雄陈家次之,约发迹于清治时期的19世纪中后期;基隆颜家和鹿港辜家发迹最晚,是进入日治时期后,透过日本官方支持而发展其经济事业的家族[1]

板桥林家来自闽南漳州林平侯随著父亲来到台北新庄,原是白米批发商,在林爽文事件中物价暴涨因而致富,平侯有五子,其中林国华林国芳二子组成了林本源商号,他们在板桥桃园大溪开垦了大量土地,其从事的生意广泛,兼营米、盐、糖、布、茶、木材、樟脑航运钱庄等等,并在大量的泉漳械斗中获胜,维系了家族势力。

雾峰林家来自闽南漳州,与板桥林家并称,台湾人称“一天下,两林家”[2],但两家并无亲戚关系。雾峰林家的林文察林文明因率领团练,亲自从军,帮助清朝平定戴潮春事件有功,并在战争中取得大量田产,最后得到清朝赐予的樟脑专卖权,而变为中台湾的首富。

高雄陈家是陈中和所开创,陈中和祖籍泉州同安县,在清末时期,陈中和从事蔗糖运输与进出口国际贸易,兼及布匹、食盐等而略有声名,并在横滨高雄香港三处设置据点,台湾日治时期因配合日本“米糖王国”政策,设立新兴制糖,逐渐致富。

鹿港辜家是辜显荣所开创,辜显荣祖籍泉州三邑,本来只是鹿港的普通居民,清末时到达台北府开设杂货店“瑞昌成号”,日治时期,在乙未之役时,台北城大乱,民兵在台北城烧杀掳掠,辜出面与和士绅白其祥李春生吴文秀李秉钧等洽谈后,引领日军顺利进入台北城,无血开城,并获得日本人的回报,取得许多特权事业,如盐、糖、鸦片、樟脑等经营权,因而致富。其中分出来的辜振甫辜濂松一脉,因往金融业发展,创立“中国信托集团”,所以鹿港辜家也称为“中信辜家”。

基隆颜家来自泉州安溪县,在清代时已经开始采矿,到了在日治时期颜云年与日资企业三井会社的合作,大型开采煤矿金矿,被称为“炭王金霸”,与另一支矿业家族瑞芳李家李建兴李建和家族)称冠于台湾矿界,被称为“爱生理,找颜李”(要生意,找颜李)。

新兴显赫家族概要

另外,台湾自2002年以来的金融改革,金融控股公司一一成立,许多大家族因为也大都有经营金融业,而产生了另类的“金控家族”。较著名者为新光吴家台新吴家中信辜家开发辜家(出于鹿港辜家)、国泰蔡家富邦蔡家等六家。

所以近年来也有人将此台湾前五大财阀,即台塑 王家、远东 徐家、国泰富邦 蔡家、和信中信 辜家、新光台新 吴家,称为新台湾五大家族。其中传统的五大家族独鹿港辜家犹引领风骚。而板桥林家、雾峰林家、高雄陈家尽管不在前五大榜上,但在金融产业方面仍保持著相当的影响力(例如目前华南金控最大民股仍是板桥林家后人),惟规模不及“吴辜蔡”三家。

2008年6月,《富比士杂志》所发表的台湾富豪榜,公布国泰蔡家以85亿美元资产居冠;台塑王家以68亿居次;富邦蔡家以51亿居第四;中信辜家以28亿位第六;新光吴家以23亿列第十一;远东徐家以17.5亿排第十四;和信辜家以12.5亿于第十九;板桥林家以12亿占第二十名。[3]

本土望族概要

除了五大家族以外,在台湾还有许多望族。这些当年兴盛的望族,大部份在台湾都拥有自己的宅园古厝。而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宅园古厝,可以让后世的子孙知道和研究当时的文化背景。现今有许多学校当作学生校外教学的场所,也有学校拿来当教科书的教材使用。例如:雾峰林家的雾峰林家宅园,板桥林家的板桥林家花园瑞芳李家义方商行,深坑黄家的深坑黄氏兴顺居深坑黄氏永安居[4]等等。在中南部的望族有许多仅留祖厝和发迹处,且不以财富兴旺,而以担任仕绅乡绅或兴办民利之物是,如兴学拓殖、兴义田、造水利等而代代流传。如佳里洪家便是在清末时大力兴学,进入日治时期时协助筑造乌山头水库嘉南大圳而起家,新化蔡家则被日本人延揽公职。

台湾本土望族

北台湾:

基隆颜家、九份苏家、基隆纪家、五堵余家、松山朱家、桃园黄家、宜兰黄家、瑞芳李家、瑞芳吕家、艋舺张家、艋舺洪家、艋舺黄家、板桥林家东门周家、稻江陈家、士林潘家、士林杨家、北投陈家、埤心林家、南港阙家、深坑黄家、大溪李家、龙潭萧家、三芝江家、新竹郑家、新竹彭家、新竹张家、新丰徐家、文山高家、永和王家、芦洲李家

中台湾:

台中吴家、内埔姜家、丰原张家、岸里社张家、溪湖杨家、西屯张廖家、北屯赖家、南屯简家、雾峰林家、大里林家、太平林家、清水杨家、梧栖王家、社口林家、神冈吕家、鹿港施家、鹿港许家、彰化吴家、员林张家、鹿港辜家、竹山林家、溪州谢家、草屯洪家、斗六吴家、西螺廖家莿桐林家

南台湾:

六脚苏家、六脚陈家、嘉义萧家、梅山张家、嘉义黄家、麻豆林家、佳里黄家佳里洪家、台南吴家、新化蔡家、桥头余家、屏东张家、里港蓝家、高雄陈家、高雄吴家。

离岛:

澎湖王家、澎湖赖家、澎湖欧家、澎湖望安许家、澎湖望安叶家、金门下坑陈家、金门琼林蔡家。[5]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