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子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冉求(前522年-?),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东周春秋时代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弟子,少孔子二十九岁。与冉伯牛冉仲弓同族。

冉有多才多艺、性格谦逊、长于政事。政治能力较强,名列“孔门四科十哲”之政事科。


生平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出生。孔子仕鲁期间,担任孔子的家臣。孔子离鲁。周游列国,冉求也追随孔子。哀公年间,冉求回鲁,成为季康子的家臣,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从卫国接孔子回到鲁国。孔子晚年归隐鲁国,冉有出力不少。


鲁哀公三年,冉求被鲁国召回,当时孔子也很想回去,但碍于面子,没有台阶下。冉求临离开时,子贡曾经嘱咐他动员鲁国出面叫孔子回去。当时孔子就推断,冉求此去必定会得到鲁国的重用。冉求回国后,当上了季氏的管家。季氏管著鲁国,冉求管著季氏的“家”。


冉求有出色的理政才能,又能迎合季氏的心思,将季氏的欲望都变成现实的利益,他们的关系是融洽的,季氏用他也很得心应手。九年之后,冉求成功的恳请季式召回了孔子。但是在孔子回国的这一年,季氏打算搞赋制改革了,当时称作“以田赋”,就是说把原先只有战争时期才征收的军赋,制度化为无军旅之出之岁也征之,并以田亩为征收标准的固定战争实物费。


这样做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当时列国争霸,大国兼并小国,战争频繁。当时的大国齐国与鲁国是邻国,齐强鲁弱。齐国总想吞并鲁国以壮大实力,所以齐国对鲁国的战争经常发生。为了保存自己,修守备及常年备战,也是需要的。


当时,季康子还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当然反对,他认为,这样会加重民众的负担。但季氏仍然一意孤行,第二年便正式用田赋。这个时候,作为季氏的家宰、得力干将冉求,显然站在了季氏这一边,而且,冉求为季氏的这次用田赋出了大力。


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把持朝政大权,这三家中,又以季氏势力为首,执掌朝政。当时的君主鲁定公只是个傀儡,没有实权。孔子的学生冉求,长于政事,具有出色的经济管理才能,尤其善于理财,季氏就聘他为宰臣,相当于季氏家的总管、总务长,他曾长期为季氏改革田赋,以增加税收。之前他也很多次征求过孔子的意见,但孔子言辞拒绝,结果冉求还是没有听老师的话。


论语.先进篇》[1]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篇》[1]也有一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冉求表达了自己愿治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能使足民,一说是人口充足,一说是民众富足。


周公是被封于鲁国的始祖,是鲁国的国君初祖。孔子说季氏家族为鲁国的权门,财富已经够多了,比始祖国君周公还多,已经富可敌国了。可是冉求你作为我的学生,还公然替他设法找钱,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更多的钱财,这就等于拍季氏的马屁,是趋炎附势的小人。


冉求这么做,自然引起孔子极大的不满。可以说是触动到了孔子“敛从其薄,以德为政”的底线了。


孔子的批评虽然这样严厉,但也没有影响到冉求对老师的感情,这主要是由于孔子待人处事公正不偏,为他的弟子们所折服和钦敬。虽然冉求多次受到孔子的责备,却依旧尊敬和热爱老师。当季康子问他孔子是什么样的人时,他带著无比崇敬的神情回答。


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 对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质诸鬼神而无憾。求之至于此道,虽累千社,夫子不利也。”[2]


孔子死后,冉求因为没听老师的话,深感内疚,毅然辞退了在季氏家的工作。


后世评价

孔子讲学图

有部份学者认为冉求没有做错。冉求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其才华自然不可否认,不然他也不会得到季氏的重用。而且冉求当年被季氏召回,也是得到了孔子的同意的,冉求作为季氏家宰,凭借其出色的才华,对巩固季氏的地位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果就单单的从上司和下属的关系来说,冉求做的非常棒!但问题就出在他是孔子的弟子。孔子非常推崇周礼,只要有一丝不符合礼制的东西存在,孔子都无法容忍,而那个时候人们又将懂礼之人视为君子。如果冉求违抗师命,那就必将被人指责。而冉求这个人,他本来就和孔子的政见不同,为人处事的原则不同。


冉求肯定孔子的学说是合理的,是应该肯定的,所以他能始终跟著孔子而没有离开。但他又认为孔子的主张是理想化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真正实现,一切努力都可能是徒劳,所以他在行动上显得十分被动,其实根本就不想去实践。


这就像是两个人,一个人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这个理想很难实现。另外一个人则迫于现实,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转而去适应现实。一个感性,一个更像是理性一些。我们都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孔子推崇的周礼固然高尚,但是也要看看适不适合。


坚守是一种美德,坚守正义的东西更是一种美德,但是时机不对,都说枉然!明知不可为还要坚持为之,那不是傻干是什么?当然,小怪还是很敬佩孔子的这份坚持,毕其一生去坚持推崇周礼,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到的。这份坚持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当时确实不是顺势而为。


当时需要什么,咱们就提供什么,如果《孙子兵法》是孔子的著作,孔子毕其一生去向各个国君推行他的这套兵法,那么无论孔子走到哪,都将会受到热捧!孔子没有顺势而为,导致自己一生都无法受到重用!冉求就是个很聪明的人,知道审时度势,为政者需要什么,我就给他提供什么,只要没有触及到做人的底线,符合道德标准就行。

冉求的才艺

有一次季康子就问孔子:‘冉有可以从事政治吗?’孔子回答他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就是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办政治有什么困难呢?又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一个完备的人?孔子回答说:‘要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及卞庄子的勇敢,再加上冉求的才能、技艺以及礼乐的陶养;也就可以算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了。’可见冉求的才艺在当时是非常出色的。

  有一次冉有跟随孔子到卫国去,看到卫国的人口很多,冉有就问:‘人民已经这样众多了。还需要给他们增加些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有’。冉有说:‘人民已经富有了以后呢?还需要给他们增加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受教育啊!’。[3]


冉求的性格

子有多才多艺,性谦逊长于政事,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孔子晚年归隐鲁国,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顾。


孔子对子路说要请教父兄才可以去做;而对冉有说,听到了就马上去做。这表示冉有天性较迟缓、稳重,所以孔子鼓励他要勇于实行,而子路因为好勇胜人,所以抑制他退让些。


冉有不仅在办事上如此,在求道方面,也显出他谦退的个性。像有一回,冉有就跟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道,实在是我能力不到啊!’孔子即鼓励、指正他说:‘能力不够总要做,做一半才停止,而你现在自己却先为自己划定一个范围,停在那里不前进呀!’可见冉有并不是没有能力求道,且说孔子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才那么鼓励他。


由于冉有这种谦退的个性,有时在办事上,难免会有太过或不及的情形。如有一次,公西华出使齐,他替公西华的母亲申请“安家费”,所给的数目超过孔子所说的很多倍,虽然他是一番好意,但如此则不合中道,因“君子可周济穷迫的人,而不使富有的更富有”


儒家先贤十二像

四科十哲

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


影片

孔子传 15孔子与冉求辨税制 作者:Hsu CHING WEN


孔门圣贤:(八)博艺善政冉有 作者:时哉时哉网路教育学院


孔子弟子列表

孔子传说有三千弟子,孔子认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4])。又一说:贤人七十二。

《仲尼弟子列传》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整理出孔子弟子的多人合传。在这篇列传中,有记述较详者,亦有记述简略,只有两字人名,例如商泽孔忠;可能也有遗漏者,例如郑玄子禽孔子的学生,但《史记》未载此人;又秦堇父曾和叔梁纥一起投军,“生秦丕兹,事仲尼。”[5],《史记》亦不载秦丕兹。

《仲尼弟子列传》也有不少错误,例如记录子贡错误百出,子贡参加“艾陵之战”,“大破齐军,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左传》只记有五将军。[6]

# 姓名
1 颜回 子渊
2 闵损 子骞
3 冉耕 伯牛
4 冉雍 仲弓
5 冉求 子有
6 仲由 子路
7 宰予 子我
8 端木赐 子贡
9 言偃 子游
10 卜商 子夏
11 颛孙师 子张
12 曾参 子舆
13 澹台灭明 子羽
14 宓不齐 子贱
15 原宪 子思
16 公冶长 子长
# 姓名
17 南宫适 子容
18 公皙哀 季次
19 曾点 子皙
20 颜无繇
21 商瞿 子木
22 高柴 子羔
23 漆雕启 子开
24 公伯缭 子周
25 司马耕 子牛
26 樊须 子迟
27 有若 子有
28 公西赤 子华
29 巫马施 子期
30 梁鳣 叔鱼
31 颜幸 子柳
32 冉孺 子鲁
# 姓名
33 曹恤 子循
34 伯虔 子析
35 公孙龙 子石
36 冉季 子产
37 公祖句兹 子之
38 秦祖 子南
39 漆雕哆 子敛
40 颜高 子骄
41 漆雕徒父 子文
42 壤驷赤 子徒
43 商泽 子秀
44 石作蜀 子明
45 任不齐
46 公良孺 子正
47 后处 子里
48 秦冉
# 姓名
49 公夏首
50 奚容蒧 子楷
51 公肩定 子中
52 颜祖
53 鄡单 子家
54 句井疆 子疆
55 罕父黑 子索
56 秦商 子丕
57 申党
58 颜之仆
59 荣旗 子祈
60 县成 子祺
61 左人郢
62 燕伋
63 郑邦[7] 子徒
64 秦非 子之
# 姓名
65 施之常 子恒
66 颜哙 子声
67 步叔乘 子车
68 原亢籍
69 乐欬 子声
70 廉絜
71 叔仲会 子期
72 颜何
73 狄黑
74 邦巽 子敛
75 孔忠 子蔑
76 公西舆如 子上
77 公西蒧 子上



评价

  • 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

历代追封

赠徐侯,封彭城翁,后封徐公。

参考资料

  1. 1.0 1.1 《论语·先进》第17、第26
  2. 《史记·孔子世家》
  3. 历史上的今天 -冉求
  4.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5. 《左传·襄公十年》
  6. 《春秋左传: 哀公: 哀公十一年》《左传·哀公十一年》:“为郊战故,公会吴子伐齐……甲戌,战于艾陵……获国书、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
  7. 刘邦,改称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