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營養成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簡介
白菜,白菜是我國原產蔬菜,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據考證,
在我國新石器時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遺址發現的白菜籽距今約有6000年-7000年。明代李時珍引陸佃《埤雅》說:
「菘,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
北方的白菜有山東膠州大白菜、北京青白、東北大矮白菜、山西陽城的大毛邊等。
南方的白菜是由北方引進的,其品種有烏金白、蠶白菜、雞冠白、雪裡青等,都是優良品種。
白菜為東北及華北冬、春季主要蔬菜。菜葉可供炒食、生食、鹽醃、醬漬,外層脫落的菜葉尚可作飼料。
形態特徵
白菜是二年生草本植物,高40-60厘米,白菜全株稍有白粉,無毛,有時葉下面中脈上有少數刺毛。
基生葉大,倒卵狀長圓形至倒卵形,長30-60厘米,頂端圓鈍,邊緣皺縮,波狀,
有時具不顯明牙齒,中脈白色,很寬;有多數粗壯的側脈,葉柄白色,扁平,
長5-9厘米,寬2-8厘米,邊緣有具缺刻的寬薄翅;
上部莖生葉長圓狀卵形、長圓披針形至長披針形,長2.5-7厘米,
頂端圓鈍至短急尖,全緣或有裂齒,有柄或抱莖,耳狀,有粉霜。
花鮮黃色,直徑1.2-1.5厘米;花梗長4-6毫米;萼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
長4-5毫米,直立,淡綠色至黃色;花瓣倒卵形,長7-8毫米,基部漸窄成爪。
長角果較粗短,長3-6厘米,寬約3毫米,兩側壓扁,直立,喙長4-10毫米,
寬約1毫米,頂端圓;果梗開展或上升,長2.5-3厘米,較粗。種子球形,直徑1-1.5毫米,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
營養成分
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9克(其中含膳食纖維0.94克)、
其中含異亮氨酸34毫克、亮氨酸55毫克、賴氨酸46毫克、硫氨基酸28毫克。
其中鋅的含量比一般蔬菜及肉、蛋等食品都多。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白菜是一種營養極其豐富的大眾化蔬菜,也是人體所需微量元素的寶庫。有「百菜不如白菜」、「冬日白菜美如筍」之說。
如果與肉類同食,既可增添肉的鮮美味,又可減少肉中的亞硝酸鹽類物質。正如俗語說:「肉中就數豬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鮮。」
通過測定黃色、桔紅心和普通白心大白菜的主要營養成分,結果表明:
在3種球色大白菜中,桔紅心大白菜品種的VC、β胡蘿蔔素、粗纖維、Ca、Fe、硫氰酸根含量最高,
黃色品種β胡蘿蔔素、粗纖維、Ca、Fe、硫氰酸根含量次之,[1]
而白心品種除VC含量顯著高於黃色品種外,其餘營養成分含量均最低。桔紅心大白菜最適於生食涼拌或做湯。
主要價值
從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大白菜含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能促進腸道蠕動,
幫助消化。而且,大白菜的維C含量高於蘋果和梨,與柑橘類居於同一水平,而且熱量還要低得多。
清代《本草綱目拾遺》記載說:「白菜汁,甘溫無毒,利腸胃,
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並說「冬汁尤佳」。
白菜還是減肥蔬菜,因為白菜本身所含熱量極少,不至於引起熱量儲存。
白菜中含鈉也很少,不會使機體保存多餘水分,可以減輕心臟負擔。中老年人和肥胖者,多吃大白菜還可以減肥。
但將「菘」稱之為「白菜」者,最早應是宋代的楊萬里。「新春雲子滑流匙,
更嚼冰蔬與雪虀,靈隱山前水精菜,近來種子到江西。」
(虀,就是搗碎的菜)這首詩的題目便是《進賢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
同是宋代的吳則禮也發出過「擬向山陽買白菜,團爐爛煮北湖羹」的感慨。
看來,那時候白菜的吃法還很單一,就是放進白水裡煮煮而已,卻已然是讚不絕口了。
其實將白菜稱為「百菜之王」的是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齊老不但愛吃,更愛畫,
其中有一幅寫意的大白菜圖,畫面上點綴着幾顆鮮紅的辣椒,並題句說:
「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百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體現了齊老對白菜的喜愛。稱白菜為「蔬之王」,絕對名副其實。
參考文獻
- ↑ 白菜的做法_家常做法大全_怎麼做好吃_ ,美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