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珊瑚海號航空母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珊瑚海號航空母艦
圖片來自青年日報

珊瑚海號航空母艦USS Coral Sea舷號[1] CVB/CVA/CV-43),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為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的三號艦。它是美軍第二艘以珊瑚海為名的軍艦,以紀念太平洋戰爭中的珊瑚海海戰

珊瑚海號在1944年於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始建造,並在1946年下水,最後於1947年服役。在接著十三年,珊瑚海號一直留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並曾在蘇伊士運河危機中協助撤走美國僑民。1960年,珊瑚海號調往太平洋艦隊,並在1964年北部灣事件後開始參與越戰。此後十一年間,珊瑚海號一共八次部署到越南作戰,參與了美軍多場重要戰事。1975年越戰結束前夕,珊瑚海號參與了常風行動,支援美軍直升機救走西貢多名南越人員及美國僑民。西貢淪陷後,珊瑚海號又在馬亞圭斯號貨船事件中轟炸了紅色高棉的軍事設施。

越戰結束後,珊瑚海號主要在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兩大海域執勤。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期間,美軍曾安排珊瑚海號為營救人質的特種部隊提供空中支援,但因營救行動失敗而未有成事。1983年珊瑚海號由太平洋艦隊調返大西洋,在1986年的黃金峽谷行動中空襲利比亞,又於1989年黎巴嫩內戰人質綁架風潮期間,協助貝魯特的美國大使館人員撤走。1990年珊瑚海號從海軍退役,並於翌年除籍,最後於1993年出售拆解。

建造及核武飛行中隊試驗

服役不久的珊瑚海號正在公海試航,攝於1948年2月11日。相片可見珊瑚海號飛行甲板的F4U戰鬥機A-1攻擊機,以及右舷的7門5吋火炮。珊瑚海號建成時只有14門5吋火炮,而兩艘姊妹艦中途島號羅斯福號則有18門。隨著美國海軍戰術演變,三艦的火炮在往後的數十年間陸續拆除。]]

美國海軍舷號CVB-43的航空母艦,在1944年7月10日於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始建造。當時海軍已經把「珊瑚海」用作命名舷號CVB-42的航空母艦,而CVB-43則未有艦名。後來,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5年4月12日去世,海軍決定把在4月29日下水的CVB-42更名為「富蘭克林·D.·羅斯福」,以紀念這位前紐約州州長對海軍的貢獻。至於「珊瑚海」的艦名,則改為套用到CVB-43航空母艦。

珊瑚海號(CVB-43)在1946年4月2日下水,由托馬斯·金凱德上將的夫人擲瓶。金凱德本人是珊瑚海海戰中美國巡洋艦編隊的指揮官。1947年10月1日,珊瑚海號在大西洋艦隊服役,以諾福克海軍基地為母港,並在1948年1月19日至4月5日於古巴墨西哥灣海域試航。

珊瑚海號投入現役之際,正值美國蘇聯之間的冷戰逐步升級。當時海軍只有經改裝的P-2V海王星巡邏機可以攜帶核武,而P-2因機身龐大之故,只能在中途島級航空母艦起飛。故此,美國海軍計劃為三艘中途島級編組核武飛行中隊,並在各艘中途島級舉行連串飛行試驗,珊瑚海號即為其中之一。P-2V巡邏機的首次艦上起飛是在1948年4月27日於珊瑚海號進行,而翌年3月7日,資深海軍飛行員約翰·T.·海華德又於珊瑚海號駕駛一架P-2V巡邏機起飛,並攜帶一枚10,000磅的假彈(模擬小男孩原子彈),空投到埃爾森特羅外的目標,最後折返到馬利蘭州的海軍航空站降落。後來AJ野人式攻擊機投入現役,成為美國海軍第一代專為核打擊任務而設的艦載機;而AJ-1攻擊機的首次艦上起飛及降落,亦是在珊瑚海號上進行(時為1950年8月21日,由海華德擔任試飛飛行員)。

地中海巡航及蘇伊士運河危機

珊瑚海號自服役之後,便定期到地中海巡航訪問,與歐洲盟國海軍演習備戰。1948年6月7日,珊瑚海號首次到地中海巡航,訓練海軍學院的見習軍官,並且與密蘇里號戰艦一同在公海操練。期間珊瑚海號曾到訪葡萄牙里斯本法國蔚藍海岸的胡安灣(Golfe-Juan)及直布羅陀,於8月6日返抵諾福克。返國後珊瑚海號進入船塢維修,並且更換艦島設施。

1949年5月3日,珊瑚海號第二次到地中海巡航。此行珊瑚海號先後到訪直布羅陀、西西里奧古斯塔灣巴勒莫那不勒斯利佛諾康城雅典伊斯坦堡蘇達灣,在9月26日返抵諾福克。

1950年上半葉,珊瑚海號一直留在近海訓練。同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但珊瑚海號未有派往遠東,繼續在大西洋艦隊。9月9日珊瑚海號第三次到地中海巡航,並到訪直布羅陀、薩丁尼亞阿蘭奇灣、奧古斯塔灣、胡安灣、康城、蘇達灣、雅典帕勒隆灣塔蘭托、利佛諾、那不勒斯、阿爾及爾奧蘭,於1951年2月1日返抵諾福克。這次巡航也是美國航空母艦首次攜帶核彈的非核子組件出征,而珊瑚海號在巡航期間曾多次在海上軍演。

珊瑚海號在1951年2月返國不久,旋即於3月20日再次前往地中海。此行珊瑚海號參與了北約代號「蜂巢」(Exercise Beehive I)的聯合演習。這次演習是北約首次大型海上演習,參與國家包括英國、法國、希臘(準成員國)及意大利。珊瑚海號亦在演習中途順道到訪各國港口,最後在10月6日返抵諾福克。稍後珊瑚海號進入船塢翻修。

1952年2月,珊瑚海號翻修完畢,留在近岸訓練。4月19日,珊瑚海號第五次到地中海巡航。此行珊瑚海號參與了第二次「蜂巢」演習(Exercise Beehive II),又曾到訪南斯拉夫斯普利特,使之成為第一艘到訪南斯拉夫的美國航母。南斯拉夫總理鐵托在珊瑚海號停泊期間,曾經登艦參觀。珊瑚海號在10月1日返航前夕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43,最後在10月12日返抵諾福克。

1953年4月26日,珊瑚海號第六次到地中海巡航,並再次參與北約的海上聯合演習,又到訪奧蘭、卡利亞里馬賽、塔蘭托、巴塞羅那熱那亞、康城、羅得島塞薩洛尼基、那不勒斯、拉斯佩齊亞華倫西亞及巴勒莫,最後於10月21日返抵諾福克。

1954年7月7日,珊瑚海號開始第七次地中海巡航,先後到訪直布羅陀、華倫西亞、塞薩洛尼基、雅典、康城、里斯本、那不勒斯、馬賽、黎巴嫩貝魯特及熱那亞。在本次巡航,珊瑚海號曾兩次與北約成員國海軍演習,而西班牙元首佛朗哥將軍曾在10月於華倫西亞登艦參觀。12月20日珊瑚海號返抵諾福克母港。

1955年3月5日,珊瑚海號第八次到地中海巡航。與此前數次的巡航相若,珊瑚海號再次到訪直布羅陀、里斯本、那不勒斯及伊斯坦堡等地中海港口,並且與其他國家的海軍演習,最後在9月29日返抵諾福克,然後進入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維修。

1956年2月1日,珊瑚海號完成維修,並在近海訓練航空聯隊。同年8月13日,珊瑚海號第九次到地中海巡航,接替返國休整的無畏號航空母艦,並先後造訪那不勒斯、巴勒莫、熱那亞、雅典及伊斯坦堡。珊瑚海號在雅典停留期間,希臘國王保羅一世及王后費德莉卡曾經登艦參觀。10月29日,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而英國、法國及以色列則在31日入侵埃及。當時美國政府下令第六艦隊到東地中海戒備,並協助撤僑。珊瑚海號在10月31日便抵達埃及北部海域,直到11月23日才駛離該地,而戰爭則在11月7日停火。稍後珊瑚海號再到訪奧古斯塔灣、塔蘭托、康城及那不勒斯,最後為福萊斯特號航空母艦所接替,於1957年2月11日返抵諾福克。

現代化改建及調駐太平洋艦隊

1957年2月26日,珊瑚海號前往美國西岸布雷默頓,進行代號SCB-110A的現代化改建。改建的主要內容包括增設斜角飛行甲板、封閉艦艏及三座C-11蒸汽彈射器。由於珊瑚海號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故此必須繞道南美洲合恩角。航行期間,珊瑚海號順道造訪巴西桑托斯、智利塔爾卡瓦諾瓦爾帕萊索及巴拿馬Balboa, Panama,於3月10日抵達普吉灣海軍基地。4月24日珊瑚海號暫時退役,開始改建。改建在1960年1月25日完成,而珊瑚海號則在同日重新服役,並以阿拉米達為母港,正式調駐太平洋艦隊。

1960年初,珊瑚海號留在美國西岸訓練第15航空大隊的機組人員,並曾經在3月18日到訪加拿大溫哥華。9月19日,珊瑚海號首次到西太平洋巡航,先後到訪珍珠港岩國市橫須賀佐世保神戶沖繩香港蘇比克灣。當時老撾危機正日益加劇,珊瑚海號曾在4月29日到南中國海警備,於5月9日才離開東南亞海域。5月27日珊瑚海號返抵阿拉米達。

1961年12月12日,珊瑚海號第二次到西太平洋巡航。此行珊瑚海號再次造訪珍珠港、蘇比克灣、佐世保、橫須賀、神戶及香港,並先後到白令海峽及南中國海警備,而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則在1962年3月30日率領23名日本國會議員登艦參觀。1962年7月17日珊瑚海號返抵阿拉米達,並在9月進入三藩市海軍船塢維修。

1963年4月3日,珊瑚海號第三次到西太平洋巡航,並先後造訪珍珠港、澳洲悉尼關島、蘇比克灣、馬尼拉、香港、橫須賀、沖繩、別府市、岩國和佐世保。當年香港因嚴重乾旱而要實施制水,故此珊瑚海號在6月3日到訪香港之時,亦向當地提供256,000加侖(970,000公升)食水援助。11月25日珊瑚海號返抵阿拉米達。

越戰

第一及第二階段滾雷行動

1964年初,珊瑚海號一直留在美國西岸。同年8月北部灣事件發生,美國國會通過東京灣決議案,授權總統林登·詹森向北越派軍,美國全面介入越戰。由於遠東情況急轉直下,海軍先在10月派出漢考克號航空母艦到遠東增援,而珊瑚海號則在12月7日隨後出發,最終於1965年1月23日抵達越南外海雖然美國海軍在北部灣事件後已即時發動飛箭行動(Operation Pierce Arrow),向北越報復攻擊,但詹森卻未再准許任向針對北越的後續進攻。要到12月2日,詹森才批准首階段的橫滾行動(Operation Barrel Roll),准許美軍飛機到老撾北部作有限的對地支援,行動在14日開始執行。

1965年2月1日,珊瑚海號回到越南外海的洋基站巡航數日,在7日與漢考克號一同返回菲律賓。但是兩艦離開不久,越共游擊隊便攻擊美軍位於嘉萊省波來古市(Pleiku)的空軍基地,造成多人傷亡。這促使詹森下令海軍執行第一次火飛鏢行動(Operation Flaming Dart I),向北越報復;而珊瑚海號及漢考克號亦被詹森即時召回越南。7日中午12時40分,珊瑚海號及漢考克號分別派出20架及29架飛機,前往攻擊洞海市的軍營及港口設施;而遊騎兵號則派34架飛機空襲洞海以南15哩的山區軍營(Vit Thu Lu)。由於天氣惡劣,漢考克號的機隊無法準確估計攻擊成效,珊瑚海號有一架A-4攻擊機遭防空炮擊落,而遊騎兵號的攻勢更以失敗告終。

2月10日,越共游擊隊再次發動攻擊,炸毀歸仁市一處美軍基地,造成23人死21人受傷。詹森因而下令海軍執行第二次火飛鏢行動(Operation Flaming Dart II),空襲位於正和(洞海市西北)的北越軍營。11日早上,遊騎兵號、漢考克號及珊瑚海號依次在9時、9時15分及9時30分派出機隊攻擊,但受到能見度及低雲影響,攻擊無法有效執行;再加上華府為攻擊設下多重交戰限制規則,又禁止使用凝固汽油彈,使美軍機隊大受制肘。最終珊瑚海號一共有兩架飛機遭防空炮擊落,而美軍空襲效果甚微。2月13日,詹森批准首階段滾雷行動,並在3月1日正式展開,而針對北越的藍樹偵察任務亦在3月3日開始。珊湖海號在3月5日前往菲律賓,到蘇比克灣休整一周。

3月15日,珊瑚海號回到洋基站執勤,參與首階段滾雷行動。18日珊瑚海號與漢考克號聯合空襲懷恩縣以西的富文(Phu Van)及洞海市以北的永山(Vinh Son),攻擊兩地的北越游擊隊補給點。到3月26日,珊瑚海號與漢考克號發動第二次聯合攻擊,派出70架飛機空襲河靜市白龍尾島、永山及枚閏角(位於河靜市東南)四地的雷達設施,其中漢考克號有兩架飛機遭北越防空炮擊落。4月3日,珊瑚海號兩艦分別在上午及下午派出機隊,空襲河內市以南70哩的東方鐵路大橋(Dong Phuong bridge),並使之暫時無法行車。

漢考克號在4月5日離開休整後,珊瑚海號繼續留在戰場,並在7日再次發動攻擊。4月10日中途島號航空母艦抵達增援,並在15日聯同珊瑚海號空襲了西寧省黑婆山(Núi Bà Đen),攻擊潛藏南越中央高地的越共軍隊。在4月的首兩周,珊瑚海號再有三架飛機遭北越擊落,其中兩名機師陣亡。此外,珊瑚海號的夜間偵察機發現北越正在河內興建SA-2防空飛彈陣地,但華府一直未有授權美軍攻擊。4月16日珊瑚海號離開洋基站,先後到蘇比克灣及香港休整。


5月1日,珊瑚海號回到越南外海會合中途島號,而奧里斯卡尼號航空母艦也在5月8日抵達。三艦的機隊除了攻擊胡志明小道的補給路線,亦被派往南越領土,為美軍及南越地面部隊提供空中密接支援。由於掩護成效甚為顯著,威廉·魏摩蘭要求海軍在南越外海設立固定的航空母艦執勤點,直至陸軍的機場可以全面運作為止;此一執勤點亦稱為迪西站(Dixie Station)。5月12日,詹森下令暫停滾雷行動,嘗試拉攏北越返回停戰談判,但北越未有理會。結果,詹森在18日下令開始第二階段的滾雷行動,並准許空軍及海軍轟炸更多北緯20度以北的目標。然而此時詹森仍拒絕派海軍及空軍攻擊河內的S-75防空飛彈陣地,以及北越各地的軍用機場,迫使海空軍只能為飛機增加電子干擾設備,作被動防禦。海空軍的飛機損失因而大幅增加。

5月27日,珊瑚海號前往橫須賀卸載武裝,預備按期返國。但由於越南戰局不斷升級,海軍只好延長珊瑚海號的巡航時間,直至另行通知。6月24日至7月23日,珊瑚海號在洋基站連日派出飛機執勤,並再有兩架飛機遭北越擊落,其中第15航空聯隊的聯隊長更告陣亡。7月24日珊瑚海號為中途島號接替,到香港等港口休假。同日空軍一架F-4被北越防空飛彈擊落,為美軍在越戰遭飛彈擊落的首架飛機。這使詹森終於在准許空軍攻擊河內數個指定的防空飛彈陣地,但效果卻極為惡劣。

8月12日,珊瑚海號回到洋基站,隨即在當日及13日與中途島號聯合行動,空襲河內的防空飛彈陣地,但兩艦卻有六架飛機遭防空炮擊落,兼且未能摧毀任何地面防空飛彈。經此一役,海軍嘗試改良作戰戰術,並將部分陸戰隊的飛行中隊轉移到航空母艦執勤,協助干擾北越的雷達設施;此等反防空飛彈作戰逐漸演變為鐵手行動(Operation Iron Hand)。

10月1日,珊瑚海號再次到洋基站執勤,並預備返國。此行珊瑚海號雖然只在洋基站逗留14日,卻在10月6日取得首次空戰戰績。當日美國海軍第151打擊戰鬥機中隊一架F-4B戰鬥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擊落了一架米格17。由於該架飛機可能隸屬於中國而非北越,海軍一直將這項戰績保密,直到數年後才向外公佈。10月14日珊瑚海號先到蘇比克灣卸載軍資,終於在11月1日返抵阿拉米達,並在22日進入三藩市海軍船塢大修。此行珊瑚海號打破美軍航母的持續海外部署日數紀錄(達331日),共有21架飛機遭北越擊毀,出擊數超過10,800架次,並憑著艦員戰功獲授海軍部隊嘉獎(Navy Unit Commendation)。

第四階段滾雷行動

1966年4月,珊瑚海號終於完成維修,開始在近海試航,並訓練駐艦的第2航空大隊。7月29日,珊瑚海號前往西太平洋,並途經珍珠港、橫須賀及蘇比克灣三個港口,預定在8月26日離開菲律賓往越南作戰。由於艦體其中一個螺旋槳意外損毀,珊瑚海號要折返橫須賀緊急維修,到9月12日才抵達洋基站作戰,並與星座號無畏號兩艘航母會合,接替延遲休假的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在珊瑚海號離開戰場的一年,越戰已經大幅升級。美軍在1966年4月開始第四階段滾雷行動,並在6月底獲准空襲北越的煉油設施(又稱POL攻擊)及部分指定的工業建築,但轟炸區域大致上仍局限於北越南部。北越仍可大量運輸各種防空炮、地對空飛彈及雷達設施到南方戰區,並由北方機場派出空軍迎擊珊瑚海號等航空母艦主要派飛機攻擊北越的港口、油庫、補給點、鐵路及道路通訊。由於北越防空火力強勁,美國航母的飛機損失不斷增加。在9月中至10月中,珊瑚海號一共有8架飛機遭北越擊落。10月19日珊瑚海號離開洋基站,到蘇比克灣休整。同月26日,奧里斯卡尼號航空母艦意外發生大火,造成多人死傷。

10月30日,珊瑚海號返回戰區作戰,並在11月聯同無畏號切斷了寧平市附近河道的鐵路橋,摧毀了該區25列火車卡。珊瑚海號亦與羅斯福號、提康德羅加號及星座號等協同作戰,繼續執行滾雷、鋼虎、鐵手等各種轟炸任務,各艦的機隊俱遭受不同程度損失。後來珊瑚海號再次出現機件故障,故此在12月4日離開戰區,到蘇比克灣維修,然後在20日至25日間於香港度過聖誕假期。

珊瑚海號在12月28日返回越南戰區,但受停火令影響,要到1967年元旦後才恢復作戰。1967年1月2日停火令結束,珊瑚海號、提康德羅加號(1月4日加入)、小鷹號企業號四艦恢復空襲,繼續以北越補給線為主要目標。珊瑚海號先後有四架飛機遭北越擊落,而越南在1月中旬遭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影響,令到天氣惡劣,從而干擾艦隊的飛機出擊。1月31日珊瑚海號啟程返國,途經蘇比克灣及橫須賀,最後在2月23日返抵阿拉米達。此行珊瑚海號再次獲頒海軍部隊嘉獎。

第五階段滾雷行動及春節攻勢

返國後珊瑚海號如常進行維修,然後開始訓練調駐艦上的第15航空聯隊。1967年7月26日,珊瑚海號再次前往越南戰區,先後途經夏威夷、橫須賀及蘇比克灣,在8月28日會合越南外海的美國艦隊。

當時滾雷行動早已升級至第五階段,美國海軍及空軍正集中切斷北越各地的水陸運輸路線,又獲准攻擊河內市海防市部分軍事、工業及港口設施,但河內及海防市中心的禁止攻擊帶仍然未有撤除。珊瑚海號在8月底聯同奧里斯卡尼號及星座號,開始攻擊海防所有的對外橋樑。雖然海防的公路全部有米格-16及密集的防空砲駐守,但珊瑚海號只有一架RF-8G偵察機在偵察任務期間遭到擊落,另外兩架飛機則因不明原因遭到擊毀。除了海防及河內兩城,珊瑚海號亦空襲了錦普市的港口設施,使之嚴重受損。

10月13日,珊瑚海號返抵越南外海作戰,卻接連發生意外。10月18日,珊瑚海號與卡特邁山號補給艦相撞,撞損右舷兩座升降台;25日珊瑚海號的飛行甲板又發生蘇尼火箭(Zuni)爆炸意外,但並未釀成慘劇。雖然珊瑚海號已經排期返回菲律賓維修,但駐艦的第15航空聯隊仍在21日早上突襲了清化市海港的北越巡邏艇,並於24日聯同奧里斯卡尼號及空軍飛機,空襲永福省福安市的福安空軍機場。這是美軍自開戰以來首次獲准轟炸該地,迫使駐守該處的北越飛機一度要撤退到中國境內,削弱河內的防空力量。然而詹森政府並未准許後續轟炸,北越空軍在數日內便搶修機場,並重新使用。10月27日珊瑚海號前往蘇比克灣維修,並在11月3日啟航到香港休假,期間曾救起於東沙群島遇上海難的37名中國籍船員。

11月12日,珊瑚海號再次回到洋基站執勤。當時華府陸續解除多座北越軍事設施的攻擊禁令,包括海防市的北越海軍船塢,但由於越南的天氣經常轉壞,使到艦隊的飛機出勤屢受干擾。12月7日珊瑚海號前往菲律賓休整,於9日抵達蘇比克灣。

珊瑚海號在12月17日再次返回戰場。受到惡劣天氣及三次停火令影響,珊瑚海號等艦的出擊次數受到一定限制。詹森先在12月24日實施24小時聖誕節停火令。北越一如以往乘機向南方加緊運送補給,而珊瑚海號等航空母艦則部署在停火令結束後空襲北越各地道路。相近情況在1968年新年再次重演:美軍實施36小時元旦停火令,而北越則繼續向南運送補給,並向非軍事區一帶不斷增兵。1968年1月6日珊瑚海號離開越南,前往蘇比克灣及香港休假。

1968年1月16日,珊瑚海號回到越南執勤。由於北越天氣持續惡劣,艦隊轉為支援非軍事區一帶的美國及南越部隊。1月23日,北韓扣留了普韋布洛號通用環境研究艦,使身在日本的企業號及休整中的遊騎兵號隨即前往日本海戒備,分散了越南的美國海軍兵力。1月29日,美國如期在北越實施三日春節停火令,但北越卻在同日放棄游擊戰,發動大規模的春節攻勢,試圖一舉攻陷南越,令越南戰況隨即吃緊。當時珊瑚海號已經預備啟程返國,只好延期作戰,聯同提康德羅加號及小鷹號參與尼加拉瓜行動,集中支援溪生戰役的美軍陸戰隊,並攻擊清化、榮市及南北越各地的公路。隨著企業號等陸續南下增援,珊瑚海號在2月20日離開越南,先後到蘇比克灣及佐世保休整,並到3月29日才離開第七艦隊轄區,最後在4月6日返抵阿拉米達。此行珊瑚海號共有15架飛機戰損,並再次憑戰功獲頒海軍部隊嘉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