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深圳現代設計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深圳現代設計博物館深圳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中路市民中心A區,北靠蓮花山公園,南臨深南大道,是一座以地誌性為主的綜合類博物館,是深圳文物收藏和歷史研究中心。深圳博物館始建於1981年,於1988年11月開館。占地面積約3.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1995年5月,深圳博物館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1]基地。獲2014年度深圳市文化志願服務先進單位、2014年度深圳市文化志願服務示範項目。2016年12月,深圳博物館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

歷史沿革

1981年10月17日,深圳市編制委員會下發「深編字[1981]49號」文,批准成立深圳市經濟特區博物館。1982年5月1日,深圳市計劃統計局下發文件,確定博物館基建立項。1982年8月6日,在南頭中學舉辦全市「文物普查講習班」。在大梅沙遺址中發現青銅鏃、青銅戈各l件。又於被拆毀的赤灣天后廟舊址中搜集一對清嘉慶石雕大獅子和一些石柱礎。1982年9月1日,聘請南海艦隊水兵在赤灣打撈一艘清代沉船,獲船體龍骨以及青花瓷碗、桅燈架等文物。1983年開始征地,設計館舍建築,11月1日,修復南頭城南門。1984年2月4日,動土施工。與此同時,籌備開館展覽,編寫陳列大綱,開展文物大徵集。1985年1月1日,博物館展樓、辦公樓、文物庫、視聽廳四座獨立建築物全部封頂。1985年4月6日,向文化局提交《關於深圳博物館的性質、任務和機構設計方案》,提出深圳博物館是「以地誌性為主的綜合博物館」,任務為陳列、收藏、研究,立足於深圳發展史。

1988年11月01日,舉行開館典禮。展覽內容有《古代深圳》、《今日深圳》、《瀋陽故宮博物院清代兵備展》、《廣東省博物館陶瓷精品展》、《館藏字畫展》。1990年1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生平展》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習仲勛出席了開幕式。1995年9月28日,由市委、市政府主辦,市計劃局、市委宣傳部承辦的《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舉行隆重的開幕儀式。該展覽被評為全國「十佳展覽」之一。2001年3月5日,對鹽田區大梅沙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發現商時期墓葬3座,春秋戰國時期墓葬3座,並在地層上揭示了兩者的疊壓打破關係。2002年1月2日,參加西麗鎮福光村屋背嶺商時期墓葬群的發掘工作。共清理商時期墓葬81座、戰國墓6座,被評為「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建築布局

綜述

深圳博物館由展樓、工作樓、文物庫和視聽廳等4處獨立的建築物組成,形成一組內部功能現代化的建築群。展樓為建築群中心,展樓前廣場寬闊,南廣場所樹立的鑄銅雕塑《闖》是深圳市標誌性的着名雕塑。視聽廳在展樓東南角。

展樓

以展覽為主要功能的展樓,是全館的中心。展樓計4層高24米,面對南面6800平方米的廣場,逐級下降,最後銜接深南中路的標高。展樓主體貼米黃色仿泰山磚,裙牆嵌兩道剁斧加工的花崗岩條石。大門兩側鑲嵌有花崗石[2]雕塑《古代耕戰圖》,門前噴泉水池矗立十二生肖石雕。展樓內以中央大廳為中心,螺旋式分布了4層32個展廳。展樓主體走廓地板用英國寶靈頓磨光青石板鋪砌,日本鋁製優質天花板頂;高級柚木與鋼化玻璃結合的首層欄杆。展樓中庭場地面積600平方米,通高21米,頂部採光用新型的鋼化茶色中空玻璃,形成全封閉的空間。中庭設有3部觀光電梯展廳為全封閉形式,採用中央空調合主控光源,配備有多種類保安設施和自動報警系統。?其他展廳共32個,每個110或90平方米,總面積3,500平方米。平面呈八面方形,壁面貼壁毯,地面鋪地毯,除自然採光外,另設壁燈、活動軌道燈、展櫃內部自然燈。各層展廳,呈四合院式環繞中庭四面分布。

視聽廳在展樓東南角,占地400平方米。主體建築是1個擁有200多座位的小型會議室,配備錄相、投影電視、電影、幻燈、音響、激光唱片電視等多種現代化視聽設備,成為多功能的學術活動中,視聽廳除控制整個博物館供電系統外,還備有小型發電機,以供急需之用。

展出內容

新館

古代深圳展廳

古代深圳展廳陳列的主要目的是向觀眾傳播文化與知識。深圳文博工作者組織了「先民足跡」、「城市開端」、「海洋經濟」、「海防重鎮」、「古代移民」五個部分的陳列內容,勾勒古代深圳的歷史輪廓,展示了深圳7000多年的人類開發史和海洋經濟發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800多年的廣府和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五個部分的陳列以地下出土文物為主,結合沙盤、模型、照片、圖表以及電腦多媒體數字技術(如三維成像、虛擬現實)等輔助手段,向觀眾展示古代深圳6千多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歷史發展進程。

近代深圳展廳

近代深圳展廳是新館四大基本陳列之一,位於二樓,展覽面積近1400平方米。「近代深圳」展覽分為「百年抗爭」和「經濟社會」兩大部分,展示深圳地區從九龍海戰至深圳解放一百一十年間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宗教、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演變。「百年抗爭」採取編年體方式,分為「反抗英國的殖民侵略」、「反清革命運動的發展」、「農工運動轟轟烈烈」、「南粵抗日的一面旗幟」、「深圳解放」共五個部分,按照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鋪排事件。「經濟社會」則以專題志的形式,分為「行政區劃和人口」、「華工出國和洋教傳播」、「海關和鐵路」、「文化和教育」、「農村墟鎮」五個部分。陳列凸顯鮮明的深圳地方特色,重點展示九龍海戰、香港三次割占、三洲田起義、營救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等政治、軍事內容,對基督教的傳播、九龍海關、廣九鐵路、寶文台、深圳墟等經濟社會的內容也很多。

深圳民俗展廳

深圳民俗展廳展覽共有「區域民俗」、「廣府民俗」、「客家民俗」、「海洋文化習俗」四大部分,以廣府和客家民係為主的傳統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又因瀕臨大海,扼守珠江入海口,自古以來由於海洋經濟、海上絲路貿易的發展,又演繹出氣象萬千、絢麗多姿的海洋文化習俗。

走進野生動物的情感世界《走進野生動物的情感世界——貝林先生捐贈世界野生動物標本展》展出的是美國着名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貝林先生向深圳博物館無償捐贈的部分野生動物標本,共82種159件,包括北極熊、非洲象、獵豹、尼羅鱷、長頸鹿等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的珍稀種類。展場約800平方米,分為草原、森林、沙漠和北極四大展區,通過還原動物生存地區的原生態景觀環境,製造了一個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濃縮動物世界。

舊館

海洋生物展廳

《海洋生物》展覽是深圳博物館常設展覽之一。展覽面積200平方米,共展出海洋生物標本及古生物化石標本1000餘件和大量宇航出版社《海洋地圖集》的圖繪資料。

野生動物展廳

《野生動物》展覽是深圳博物館的常設展覽之一。展覽面積500平方米,共展出各類野生動物標本1000餘件。這裡展出的動物標本分為獸類、鳥類和蝴蝶等三類,有些還是世界珍稀品種。該展覽向觀眾介紹野生動物知識,並表達這樣一種思想: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館藏文物

三段區段式神人紋鏡

年代:北朝(公元386-581年),直徑17.5厘米、緣厚0.4厘米。照容用具。圓形,扁圓鈕。內區紋飾被夾鈕的兩條平行線分為上、中、下三段。上段中部為玄武龜座背上豎起華蓋,其右為正面端坐神像,神像旁有側身站立的侍者三人,華蓋左邊有面向主神躬身站立手持物的侍者六人;中段亮主神頭朝鈕端,夾鈕對置;下段二神身軀後仰作鳳舞狀,二神中間有「8」形蔓帶間隔。外區為12個方枚與12個半圓相間環繞,方枚內各有1字:「圄口明鏡口山口口湅三岡」。其外為一周斜線紋和纏枝紋帶,素緣。

龍泉窯褐彩連座梅瓶

年代:元(公元1279~1368),通高16.7厘米、口徑3.5厘米、底徑4.7厘米 梅瓶為連座式樣。

小口外侈,短頸,豐肩,弧腹,小圈足。瓶座圓唇外翻,束頸,座身斜收,其上有三個花瓶式鏤孔,底座置四小足。瓶身與瓶座可以拆開。通體施青釉,釉厚瑩潤,有細冰裂紋。口沿與瓶身以褐釉點彩作裝飾,幽雅古樸。

鳥紋鼎

年代:西周(約公元前1100~前771),通高41.5厘米、 口徑42厘米。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屬飪食器。平沿,立耳,半球形腹,圜底,粗壯獸蹄足,里側內凹。口沿下飾竊曲紋一周,腹部飾鳥紋一圈。此器是一套七件列鼎之一,本館現藏五件。其造型敦厚、穩重,花紋粗獷流暢,是西周晚期標準器。

褐彩牡丹紋梅瓶

年代:元(公元1279-1386年),高36.6厘米,口徑6.5厘米,底徑14.3厘米。深圳南頭後海出土。胎呈米黃色。素胎上繪褐彩。侈口,短頸豐肩,斜腹束收成台形足。肩附雙系,近底有四小孔。頸和足施醬色釉。彩繪紋飾分五層,從上而下依次為蓮瓣紋、卷草紋、龜錦紋為地的折枝牡丹菱形開光、蓮瓣紋、卷草紋及朵花紋菱形開光。此梅瓶造型秀美,紋飾描繪生動細膩,富有層次,為元代廣東地方瓷窯有特色的佳作。

玉石豬龍

新時期時代紅山文化(距今約5000年)佩玉。深褐色。長6厘米,寬5.2厘米,厚1厘米。龍呈圓形彎曲狀。扁體。以兩道去地陰線將龍分為頭、身、尾三部分。深刻圓眼。背面裝飾兩條凹線。正中穿孔對鑽而成。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與翁牛特旗交界處五分地出土。2000年深圳市博物館從天津購藏。

雙獸首玉石雕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距今約5000年)佩玉。青色,近底處發白。長7.2厘米,寬3.9厘米。

對鑽穿孔成雙目,去地陰刻成嘴。以三條凹槽將身體分為頭、身、角。底有小部分突出體沿,作尾或足。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陽河出土。2000年深圳博物館從天津購藏。

視頻

深圳現代設計博物館 相關視頻

深圳博物館之上集
到深圳博物館裡面看看珍貴的青銅器,件件都是無價之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