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峰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赤峰市[1]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內蒙古東南部,介於北緯41°17′10″~45°24′15″,東經116°21′07″~120°58′52″之間,蒙冀遼三省區接壤處,蒙東遼西冀北地區(舊熱河地區)經濟中心、區域中心城市。被自治區政府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全市總面積9萬平方公里,轄三區、七旗、二縣,是一個以蒙古族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

赤峰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漫長,春季乾旱。

赤峰是中華文化發源地之一,境內有紅山文化遺址

赤峰地處環渤海經濟區和東北經濟區的腹地,京津冀協同發展輻射區,2015年GDP總值為1861.27億元,是中國50家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之一。


歷史沿革

史前時期

赤峰境內被國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類文化類型有距今8150--7350年新石器早期的興隆窪文化;距今7150-6420年的新石器中期的趙寶溝文化;距今6660-4870年的新石器中晚期的紅山文化;距今5300年的新石器晚期的富河文化;距今5000-4870年新石器晚期的小河沿文化;距今4500-4200年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銅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層文化。從考古發掘出來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銅器等生產生活器物證明,早在8千餘年前境內的原始先民已經過着原始農耕、漁獵和畜牧的定居生活。20世紀70年代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距今5000餘年前的大型玉龍,更在全國引起轟動,被譽為"華夏第一龍"。證明赤峰地區的古文化和中原地區一樣,是遠古中華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

古代時期

赤峰地區曾是商族東胡族匈奴族烏桓族鮮卑族庫莫奚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北方少數民族繁衍生息之地。

夏、商、周至春秋時期,活動在這一帶的主要是商族和東胡族,行政區劃屬傳說中古代中國九州中之冀州

戰國初期,全境屬東胡。

秦初,南部屬燕國和遼西、右北平郡,北部屬東胡,後屬烏桓。

東漢中期到三國前期,全境悉屬鮮卑

魏晉南北朝時期,初屬鮮卑、後屬北朝的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北燕和後魏、東魏、北齊、北周。

隋唐時期分別設饒樂都督府和松漠都督府。

遼時,契丹族建立了遼王朝,設上京臨湟府、中京大定府。金時屬北京大定府。元時屬中書省和遼陽行省大寧路、全寧路、應昌路、上都路。

明時,初屬大寧衛、全寧衛、應昌衛,後屬兀良哈三衛。

清代,赤峰大部分地區屬昭烏達盟,南部一部分屬卓索圖盟。

近代以來

中華民國前期屬熱河特別區,後改制為熱河省,屬東北四省之一;偽滿洲國成立後南部屬偽熱河省,北部屬偽興安西省。

抗日戰爭勝利後,赤峰境內分別建立了熱中、熱北、熱遼、烏丹4個專署,隸屬熱河省

1947年中共領導的內蒙古自治區成立,1949年5月,將克什克騰旗、林西縣、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55年12月熱河省撤消,又將赤峰縣、寧城縣、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劃歸為內蒙古自治區,與北部五個旗縣合併為昭烏達盟。

1969年,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

1979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83年10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昭烏達盟建地級赤峰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赤峰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7個旗及一個市級新區。即紅山區松山區元寶山區寧城縣林西縣巴林右旗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漢旗阿魯科爾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騰旗和赤峰新區

赤峰市行政區劃表
區域 面積(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郵政編碼 行政區劃代碼 政府所在地
赤峰市 90000 464.3  024000 150400 新城管委會玉龍街道玉龍大街黨政大樓
紅山區 506.6 43.4785 024010 150402 橋北街道英金河大街
松山區 5618 57.3571 024020 150404 松州街道松山大街廣場路交匯
元寶山區 952.6 29.3246 024030 150403 城區街道寶山路銀河街交匯 
寧城縣 4305 61.0000 024200 150429 鐵西街道燕京街
林西縣 3933 20.0619 025200  150424 林西鎮
阿魯科爾沁旗 14555 27.2205 025500 150421 天山鎮
巴林左旗 6713 32.7765 025400 150422 東城街道契丹大街
巴林右旗 9837 17.5543 025100 150423 大板鎮
克什克騰旗 20673 21.1155 025300  150425 經棚鎮
翁牛特旗 11882 43.3298 024500  150426 烏丹鎮
喀喇沁旗 3071 32.7765 024400  150428 錦山街道錦山大街
敖漢旗 8294 54.7043 024300 150430 惠州街道新惠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赤峰市地處自治區東南部,地理坐標北緯41°17′10″~45°24′15″,東經116°21′07″~120°58′52″。東、東南與通遼市和朝陽市相連,西南與承德市接壤,西、北與錫林郭勒盟毗鄰。四至極點:東點阿魯科爾沁旗紹根蘇木的朝倫巴特爾房身;西點克什克騰旗達爾罕烏拉蘇木的少布查干;南點寧城縣山頭鄉的哈巴氣村南山;北點阿魯科爾沁旗呼熱吐古魯班諾爾的輝特扎哈諾爾北岸。東西最寬375公里,南北最長457.5公里,總面積90275平方公里。市政府駐赤峰市新城區。東鄰遼瀋,南近京津塘,西北靠錫林郭勒大草原,交通四通八達,距錦州港220公里,北京420公里,瀋陽440公里。

地形地貌

赤峰地處大興安嶺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分布在西拉木倫河南北與老哈河流域廣大地區,呈三面環山,西高東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徵。山地約占赤峰市總面積的42%;丘陵約占24%;高平原約占9%;平原約占25%。大體分為四個地形區:北部山地丘陵區;南部山地丘陵區;西部高平原區;東部平原區,海拔高300-2000米。東部在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匯流處大興三角地區,海拔高不足300米,為赤峰市地勢最低地帶;西部克旗、郊區和河北省圍場縣交界處的大光頂子山,海拔高2067米,為赤峰市第一高峰。主要山脈有大興安嶺南段,努魯兒虎和七老圖三條山脈。

氣候特徵

赤峰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季漫長而寒冷,春季乾旱多大風,夏季短促炎熱、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氣溫下降快、霜凍降臨早。大部地區年平均氣溫為0~7℃,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10℃左右,極端最低氣溫-27℃;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20~24℃之間。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受地形影響十分明顯,不同地區差別很大,有300-500毫米不等。大部地區年日照時數為2700~3100小時。每當5~9月天空無雲時,日照時數可長達12~14小時,日照百分率多數地區為65~70%。

水文信息

主要水系有烏爾吉沐淪河水系,包括烏蘭壩河、浩爾吐河、干支嘎河、烏蘭白旗河、查干白旗河、沙力河、歐木倫河、黑木倫河,總流域面積為27917平方公里;西拉木倫河水系,包括大克頭河、碧掩河、查干沐淪河、少朗河、古力古台河、沙巴爾太河、木希嘎河等十三條河流,總流域面積為28 961平方公里;教來河水系,包括白塔子河、李家窩鋪河,乾溝子河、高力板河、騰克力河、孟克河,總流域面積為12 397平方公里;老哈河水系,包括黑里河、英金河幹流、飲馬河、汐子河、錫伯河、西路嘎河等19條河流,總流域面積為28 463平方公里;內陸河水系,包括貢格爾河、鎬林郭勒河、伊和吉林郭勒河、巴嘎吉林郭勒河。貢格爾河流入達里諾爾,其餘3條流入錫林郭勒盟,瀦於沼澤或沉積沙錫地。地上水年平均徑流量為32.67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2]

已發現各類礦產70餘種,礦產地千餘處,金屬礦主要有鐵、鉻、錳、銅、鉛、鋅、鈷、鎢、錫、鉬、金、鈮等;其中鐵、鉻有探明儲量的工業礦床,鐵礦產地168處,礦石儲量1.191億噸,主要分布在克旗、敖漢旗、寧城縣、松山區和巴林左旗。克旗黃崗梁鐵礦石儲量 1.08億噸,占赤峰市探明儲量的90%以上。赤峰市有銅礦170處,儲量20萬噸,以林西縣大井子銅礦為主。鎢礦主要分布在敖漢旗、克旗,位於敖漢旗的哈力海吐鎢礦是自治區唯一的鎢礦床(截至2010年)。貴重金屬礦主要包括金礦、銀礦和鉑、鈀礦。

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主要黃金產地,累計探明儲量占全自治區原生金礦儲量的80%以上。非金屬礦主要有螢石、水晶石、冰洲石、硫、沸石、石灰石、大理石、硅石、玄武岩、珍珠岩、膨潤土、雞血石。赤峰市非金屬礦主要包括燃料礦和其他非金屬礦。已發現的燃料礦有煤、泥炭和油頁岩,煤炭分布較廣泛,主要集中在平莊、元寶山煤田,儲量占赤峰市總儲量的79%。赤峰市是國家重要的黃金產地和能源及有色金屬基地,巴林奇石作為藝術瑰寶蜚聲海內外。

土地資源

赤峰市的土地資源特點是,地處內蒙古高平原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北部為大興安嶺南段山地,燕山山系的七老圖山屏於西部,努魯爾虎山呈於東南側,構成了三面環山的半環形,地勢西高東低,海拔一般在500—1500米之間,海拔最高為2067米。地貌形態可分為山地、高平原、熔岩台地、低山丘陵、沙丘平原。其中山地面積占17.74%;高平原占5.72%;熔岩台地占3.21%;低山丘陵占19.44%;黃土丘陵占22.9%;河谷平原占8.17%;沙地占23.3%。

生物資源

赤峰的野生動物資源種類多,品種全,據普查資料記載,野生動物146科551種。國家列為一類保護動物的有梅花鹿、丹頂鶴、白鸛、黑鸛、白鶴;二類保護動物有豹、盤羊、青羊、猞猁、馬鹿、大天鵝、疣鼻天鵝、鴛鴦、黑鶴、白提鶴、黃羊、岩羊、紫貂、水獺、百靈鳥、紅嘴鴨等。其中獸類253種。

赤峰市有野生動物551種。其中獸類46種,野生禽類253種,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動物有:梅花鹿、丹頂鶴、白鶴、白鸛、黑鸛等5種,二級保護動物有:豹、黃羊、猞猁、馬鹿、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白頭翁、白枕鶴、百靈鳥等10種。赤峰市野生動物的種類多、品種全。獸類占內蒙古自治區114種43%,占中國獸類種數的10%左右。屬國家一、二、三級保護的珍禽益獸有22種。占自治區49種的44.9%。

赤峰市地處歐亞草原區和東亞闊葉林區的接觸過渡地帶,並與華北、東北、大興安嶺和蒙古植物區交錯分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氣候條件的差異,形成了野生植物分布廣泛,種類繁多。赤峰市共有野生植物1863種,分屬118科,545屬。其中草本1513種,喬木96種,灌木232種,藤木22種。其中586種植物具有野生藥用價值;739種植物具有飼用價值。珍稀樹種白音敖包沙地紅皮雲杉林、三百年牡丹。

區域人口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赤峰市常住人口為434.12萬人,在赤峰市公安機關登記的戶籍人口數有460萬。[2]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中赤峰市常住人口中少年人口為66.52萬人,占常住人口總數的15.32%;成年人口為335.21萬人,占77.24%;老年人口為32.40萬人,占7.47%。人口結構符合人口老齡化特徵。[3]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初步匯總結果顯示,赤峰市常住人口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減少17.68萬人,下降3.91%,年平均下降0.40%。橫向比較,赤峰市常住人口十年間呈下降趨勢的這一特點與全區、全國人口呈增長趨勢的特點截然相反;縱向比較,與1990年至2000年間赤峰市人口呈增長的特點截然相反。

民族 赤峰市共有30個民族,漢族占赤峰人口的多數。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355733人,占77.30 %;蒙古族人口為829824人,占19.11%;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 155688人,占3.5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150696人,下降4.30%;蒙古族人口減少9145人,下降1.09%;其他少數民族人口減少16960人,下降9.82%。

回族人口超過2萬,滿族人口超過10萬,其外還有朝鮮族、達斡爾族等民族。

區域經濟

綜述

2015年赤峰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1.3億元,增長8.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4.6億元,增長6.7%;固定資產投資1272.1億元,增長1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7.1億元,增長8.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95元和8812元,均增長8.6%。[4]

2015年從產業結構看,三次產業比例為14.9∶47.4∶37.7。

(一)綜合施策穩定經濟增長

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實施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638個,完成投資832億元,220個項目竣工,赤峰至京瀋高鐵喀左站項目啟動建設,國電投2×30萬千瓦熱電聯產、中糧150萬口生豬全產業鏈、赤峰商貿物流城、經錫高速公路、集通鐵路增二線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着力穩定企業生產,認真落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全年降低企業電費成本1.9億元,減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費17.1億元,「一企一策」推動89戶停產企業實現復產,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實施契稅補貼、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上限等措施,全市商品房銷量增長15.9%。推動農牧業穩產增效,新增高效節水種植面積220萬畝,糧食產量達103.2億斤,6月末牲畜存欄2285萬頭只,規模以上農畜產品加工企業銷售收入383億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推動企業開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全市直接融資企業達29家,金融機構貸款餘額1163億元,增長11%。

(二)多輪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堅決淘汰落後產能,關停124家小礦山和小冶煉企業。鼓勵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實施技改擴能項目35個、資源綜合利用項目9個,完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項目193個。壯大新型化工產業,推進13億立方米煤制氣、120萬噸緩控釋肥、4萬噸季戊四醇等項目加快形成產能。圍繞清潔能源輸出基地建設,大力推進新能源項目,123萬千瓦電力裝機實現併網發電。推進赤峰製藥、丹龍、蒙欣、艾克等醫藥企業退城入園,產能和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大力培育電子信息產業,液晶顯示屏產量達到1000萬套,雲計算孵化園正式運營,入駐企業48家。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赤峰保稅物流中心實現區域通關一體化,全市物流園區實現銷售收入478億元,旅遊收入19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5個百分點。

(三)着眼長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抓住新常態下新機遇,認真謀劃「十三五」發展,確定了總投資1.3萬億元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圍繞做大做強赤峰經濟開發區,啟動赤峰城區東部經濟帶規劃與建設,大力推進元電改接冀北電網、開發區自備電廠、銅產業園區、浩克新能源汽車重組等前期工作。圍繞建設宜居城市,紮實推進智慧城市、綠色交通、綜合管廊、河道治理、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工作。圍繞提升發展保障能力,謀劃了千億元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工程包,涵蓋交通、水利、能源、電力、通訊等多個領域。圍繞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市醫院改造、職教城和健康養老園區建設等前期工作。圍繞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撬動作用,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推出了千億元PPP重點項目。

(四)注重實效推進改革攻堅

全年確定改革舉措399項,形成改革成果214項。公布了市縣兩級政府權力清單,優化再造了工作流程,市本級減少審批環節706個、辦理時限壓減近60%。工商、質監、食藥監實現三局合一,衛生計生機構改革全面完成。率先在全區推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新增市場主體4.8萬戶,新增註冊資本402億元。進一步優化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實現交易額140.1億元,同比增長27.7%。組建交通、工業、開發區基礎設施三個投資公司,市級平台融資53.3億元。頒布了全市河道管理辦法和城鎮集中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開展了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完成了左旗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和克旗草原確權承包試點,有序流轉土地草牧場950萬畝,寧城縣、喀喇沁旗擴權強縣試點穩步推進。完善了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完成了「救急難」國家級綜合試點工作。

(五)舉全市之力推進「十個全覆蓋」和扶貧開發兩大工程

直面工程覆蓋面廣、任務艱巨的現實,把「十個全覆蓋」工程作為最大的綜合性民生工程,通過財政投入、金融支持、群眾自籌等方式解決資金難題,通過加強領導、公開承諾、典型示範、嚴格考評等措施推動任務落實,全年完成投資115.5億元,硬化街巷6244公里,改造危房5.4萬戶,新建飲水安全工程737處,全市1230個行政嘎查村實現了「房路水電訊、文教衛保商」十個全覆蓋,1523個自然村同步建設。把「十個全覆蓋」作為扶貧開發的主戰場,將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覆蓋範圍,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年投入各類資金35億元,13.2萬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赤峰學院是2003年4月16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赤峰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赤峰教育學院、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赤峰分校三所專科層次的高校合併,同時併入赤峰衛校、內蒙古幼兒師範學校的部分資源組建的一所多學科、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赤峰學院2013年招收學生3020人,在校學生11114人,畢業生2439人;3所高等職業院校2013年招收學生2919人,在校學生7642人,畢業生2537人;44所中等職業學校2013年招收學生16652人,在校學生49821人,畢業生16814人。

2013年末赤峰初中和小學在校學生分別為12.69萬人和25.24萬人,入學率均為100%。初升高升學率達到90.54%,高中階段在校生達到15.37萬人。其中赤峰二中被北大清華認定為名校!

2013年普通中小學新增校舍21.55萬平方米(小學、初中、高中當年新增數)。中小學計算機擁有量達到28129台,圖書815.42萬冊。

科技事業

2013年鑑定科技成果25項。年內簽訂技術合同92項,合同成交額7634萬元。

文化事業

2013年末赤峰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0個,公共圖書館14個,群藝館、文化館13個,博物館10個;廣播電視台10座,電視發射台、轉播台和差轉台204座,其中功率一千瓦以上50座。廣播綜合覆蓋率97.9%,電視綜合覆蓋率98.4%。《赤峰日報》2013年出版11896千印張。

醫療事業

2013年末赤峰擁有醫療衛生機構(不包括村衛生室)1130個,其中醫院76個,衛生院240個,採血機構1個,婦幼保健機構13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12個。年末赤峰醫療衛生單位實有病床位22991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5779人。

體育事業

2013年體育健兒參加自治區級21大項比賽,共獲獎牌265枚,其中金牌89枚。2013年發展二級運動員112人。赤峰老年體協組織已發展到2608個。

社會保障

2013年末赤峰各類社會福利院實有床位10298張,收養7846人。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465處。城鄉居民得到國家救濟人數達83.4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9.54萬人,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補助水平由上年的345元增加到359元。農村牧區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30.02萬人,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補助水平由上年的1483元增加到1587元。2013年低保資金支出10.1億元,增長140.5%。

2013年末赤峰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1.4萬人,比上年增長3.5%。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62.15萬人,增長5.9%。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05.44萬人,增長1.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5%。

基礎設施

赤峰地處東北、華北地區結合部,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距北京、瀋陽等中心城市400公里左右,距出海口錦州港最近處僅130公里,也是內蒙古距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區。境內已建成4條高速公路、4條鐵路和11條國省幹線公路,12個旗縣區中有11個通高等級公路。赤峰公路通車總里程2.3萬公里,鐵路運營總里程1100公里,實現了縣縣通鐵路、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開通了多條航班航線,初步形成了立體便捷的交通網絡。

公路交通:赤大高速 (G16丹錫高速公路赤峰-大板段)、 赤朝高速(G16丹錫高速公路朝陽-赤峰段) 、赤承高速(G25大廣高速公路赤峰-承德段)、赤通高速(G25大廣高速公路通遼-赤峰段)、赤凌一級公路(南接在建綏中-凌源高速公路)、內蒙古省際大通道,均已建成通車。另有G1611經棚-承德高速公路、S23赤峰-經棚高速公路在建

鐵路(出站):赤峰火車站

赤峰站為瀋陽鐵路局所轄鐵路客貨二等站。

風景名勝 [3]

遼上京遺址

位於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內。

遼中京遺址

位於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以西約15公里的鐵匠營子鄉和大明鎮之間的老哈河北岸。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地處克什克騰旗西北部,渾善達克沙地邊緣。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

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18′~118°55′,北緯4 3°59′~44°27′,總面積為10.04萬公頃。保護區地處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是草原向森林、東亞闊葉林向嶺北泰加林雙重交匯的過渡地帶。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段,也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景觀的縮影。

山峰達壩

赤峰市的山峰達壩(達壩,蒙古語。意為有山口的山)分屬於大興安嶺和燕山山脈兩大山系,大興安嶺山系的最高峰(2090米)就在赤峰市黃崗梁林區。主要景點有紅山、馬鞍山、黃崗梁、茅荊壩、罕山、烏蘭壩、台香山、大黑山、玉女峰(棒槌峰)、遮蓋山等。

岩溶洞穴

位於喀喇沁旗十家滿族鄉上燒鍋村的石灰岩溶洞是內蒙古自治區首次發現的溶洞。該溶洞發現上下2層,各長150餘米,有大小洞廳十餘個。溶洞內有石鐘乳、石花、石筍、石幔、石珍珠等多種岩溶形態。

第四紀冰川遺蹟

冰臼群中,以克旗大青山最為典型。在海拔1500米,方圓約2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大小冰臼300多個,最大的直徑達10多米,最小的只有幾公分。並有冰石林、角峰、石河、刃脊等冰川地貌伴生。

沙地風光

赤峰市西拉沐淪河兩岸,是著名的科爾沁沙地的組成部分,有「八百里瀚海」之稱。

湖泊水庫

赤峰市有大小湖泊近百個,比較大的有達里諾爾湖、其甘泡子、布日敦泡子、達拉哈湖、小河沿水鄉等。

熱泉和礦泉

赤峰市有3處熱泉。克旗熱泉出口水溫87℃,寧城熱泉出口水溫96℃,敖漢熱泉出口水溫66℃。

草原

赤峰市草原面積廣大,著名的草原有貢格爾、烏蘭布統、巴林和海哈爾塔拉草原。

山地森林

赤峰市森林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大興安嶺山地及南部的燕山山脈所屬的努魯爾虎——七老圖山地,以天然次生林為主。[1]

冰雪旅遊資源

赤峰市克旗的烏蘭布統、達里諾爾、黃崗梁等地,地處高寒地區,每年積雪在半年以上,厚度達50——100厘米,可開展滑雪、雪雕、冰雕、冰帆等多種冰雪旅遊活動。

巴林石與巴林奇石館

巴林石是一種葉臘石,因產於赤峰市巴林右旗而得名。

草原那達慕

「那達慕」是蒙古族傳統的節日。每年夏季7月或秋季舉行。「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或「遊戲」。「那達慕」成為集娛樂、體育、經濟、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草原盛會。遊人可以在那達慕大會上欣賞到極具蒙古族風情的賽馬、摔跤、射箭等競技比賽,還有蒙古象棋、田徑、球類、拔河、鞦韆、跳板、射擊、自行車、摩托車等比賽項目和團體操、武術擒拿等表演。

參考來源

  1. 「赤峰之旅, 太平洋攝影博客, 2010-06-09
  2. 「 鷓鴣天·赤峰新貌, 新浪博客, 2010-06-09
  3. 「小蔥帶你吃天下」——赤峰:找尋赤峰美味!, 搜狐首頁,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