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永久自行車,是中國大陸的一個著名自行車品牌,其前身為日本人小島和三郎於1940年在上海創立的「昌和製作所」,是上海歷史上第一家自行車工廠。最初該廠生產的自行車使用的商標為鐵錨牌、扳手牌、熊球牌,1949年底開始使用永久牌商標。21世紀後已民營化,現時永久自行車由民營企業中路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818[1]上交所:900915)生產

目錄

時代意義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曾經被稱作「自行車的王國」,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成為街上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上一代人對自行車的感情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永久、鳳凰是他們至今不能忘卻的牌子。自行車,記載了太多的故事,見證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巨大變化。

1986年12月1日,中國第一個自行車生產集團——「永久」自行車集團成立。自此以後,「永久」牌自行車就成為了那一代人抹不去的記憶,同時也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百姓心中衡量生活水平的標準之一。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曾被稱為中國家庭的「三大件」。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自行車,成為當時許多年輕人的夢想。那時候生產的自行車絕大多數外觀是清一色的黑,沒有現在五彩繽紛的顏色,更談不上五花八門的樣式,可選性幾乎為零。當時人們對自行車樣式的挑剔也沒有現在這麼高,因為當時生活條件有限,一個家庭有一輛自行車就不錯了,還都得小心呵護着。

改革開放初期,自行車在人們心裡的位置很高,就像現在私家車一樣。大城市的人還可能做公交車上下班,但自行車往往更方便。家裡有一輛自行車,可以提高人們的出行效率。上世紀八十年代,自行車還是重要的運輸工具,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吃和用,基本上是靠自行車運回家的。其所承受的重量是我們現在的人無法想象的。在當時,自行車對年輕人的戀愛關係還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小伙子騎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去約會,成功率大大提高,單車戀情的始祖就是從那時開始的。上一代人賦予自行車的意義和感情是現代人不能理解的,自行車也已經超出了人們賦予它的意義。成為他們一個永久的記憶。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自行車的角色已經發生了轉變,轉變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用五顏六色、五花八門這兩個詞來形容當時街上的自行車一點也不為過。而且那時,自行車的替代品已經出現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口袋裡的錢更多了,對交通工具也逐漸「挑剔」起來。這個時侯,摩托車悄然興起,替代了之前自行車的重要地位。道路上的機動車也多了起來,自行車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自行車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也見證了老百姓30年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短短30年間,經濟迅速發展,交通工具越來越多樣化,自行車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但自行車並沒有被人們所遺忘。現如今,自行車更多是代表着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我們相信,在這個意義上,自行車的回歸將會成為新的時尚。

生產商其他業務

雖然永久自行車的生產商中路股份依然以自行車為主業,但該公司亦生產其他產品,包括保齡球裝備、棋牌桌和塑膠跑道等。另外,中路股份還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成立「中路三五旅遊發展有限公司」[2],以項目投資、景點景區、度假區投資作為主要業務。由於公司總部臨近上海迪士尼樂園,因此中路股份利用地理優勢發展,創立旅遊公司以增強盈利能力。

視頻

永久自行車 相關視頻

《老店新說》永久自行車
永久自行車安裝教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