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林京子
圖片來自NHKアーカイブス

林京子,(日語:林 京子/平假名:はやし きょうこ ,羅馬拼音:Hayashi Kyōko),1930年8月28日出生於[[日本]長崎東山手町,於2017年2月19日逝世,本名宮崎京子,是一位日本小說家散文家[1] [2] [3] [4]


目錄

簡介

林京子[5],是一位出身日本長崎東山手町、幼年成長於中國上海虹口

林京子根據長崎原子彈爆炸的經歷出版了許多小說---「原子彈爆炸只持續了一天,但它在人類的身體和精神中持續至今。

1975年,她以描寫長崎被爆者的作品《祭祀的廣場》(日語:『祭りの場』),或譯《祭場》)獲頒芥川獎[6],隨後因寫作諸多相關主題作品為人所知。[7][8][9]

14歲的她在女子高中三年級時就遭受了原子彈襲擊。他當時就在震源附近,但奇蹟般地生還了。結婚生子後,在兒子成長的推動下,她開始寫下自己在原子彈爆炸中的經歷。此後,他以「原子彈爆炸的故事講述者」的身份創作了多部作品,並不斷質疑與原子彈爆炸共存的意義。

此後,通過《Giyaman Vidro》(1978)和《Naki ga Gotoki》(1981)等作品,他繼續審視人類生命的核心和意義。挖掘原子彈爆炸的工作有時會遭到反對。有時候,我很害怕自己的疾病所帶來的後遺症,並害怕將其傳染給我的孩子們。然而,他並沒有逃跑,稱核武器的使用「否定了人類地球上生命的延續」。

生平經歷

1930年,宮崎京子因父親工作關係,她在不足一歲時就與家人一同遷居上海市虹口區密勒路(現稱峨嵋路)上一弄堂。此後,附近的黃浦江周圍地區是她成長的主要環境。[7]

1932年及1937年,林京子在一·二八事變淞滬會戰發生前後被送回長崎躲避戰禍。[7]

1945年2月,林京子的父親因獲知日本可能將戰敗,讓妻子先攜帶她與姐妹回日本。因上海與長崎間的海域已遭美軍封鎖,他們由陸路經滿洲國朝鮮(日據時期,再乘船前往長崎。抵達諫早市後,母親欲將她轉入當地中學就讀,但遭校長排斥拒絕;後轉入長崎縣立大學長崎高等女學校[7]

入學後,林京子因口音 (社會語言學)與語言理解差異與同學產生隔閡。不久,她又在當地經歷長崎市原子彈爆炸(長崎原爆);此後,她因身為被爆者屢遭歧視與排擠。[7]

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發表後,林京子開始期盼再訪上海,但同時也因日本社會的反應與兒時記憶的連結而感到猶豫。

此後,在社會潮流與氛圍中,林京子開始撰寫以兒時記憶為題材的作品,1975年憑藉《祭場》獲得第77屆芥川獎,並在1979年發表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米歇爾的口紅》(日語『ミッシェルの口紅』);在《米歇爾口紅》中,她寫出了對上海的眷戀,也使用兒童的視角描繪出其中不同角色的多重空間與權利角力關係[10][11][7]

1981年8月,林京子藉由參加旅行團重返上海,並在返回日本後寫成長篇小說《上海》(日語『上海』);其中,她藉由小說敘述者描繪了自己在再訪上海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同時,她因日本反核運動的社會內部紛爭、在美國生活的經驗、冷戰的局勢、中日關係的變化等,她對於相關事物的看法逐漸深廣。[11][7]

語錄

參見

參考資料

  1. 林京子さん死去:核と人間の歩み照射…芥川賞作家 , 毎日新聞,2017-03-01
  2. ふるさと長崎へ =「8・9」私の思い= 4(完) , 長崎新聞ホームページ:長崎のニュース、話題、スポーツ,2005-08-04
  3. 作家の林京子さんが死去 長崎での被爆體験つづる,【西日本新聞me】,2017-03-01
  4. 林京子|人物,NHKアーカイブス
  5. 作家の林京子さんが死去「祭りの場」「三界の家」. 産経新聞. 2017-03-01 [201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6. 林雪星. 林京子的《祭祀的廣場》裡的「生」與「死」-從敘述者的「我」的視點來看. 台灣日本語文學報. 2014-06-01. 
  7. 7.0 7.1 7.2 7.3 7.4 7.5 7.6 日本書房》戰後日本的「他者/異物」:安部公房、後藤明生、林京子的「歸鄉」之路. Openbook閱讀誌. [2019-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9) (中文(繁體)‎). 
  8. 自由評論網. 超A評論》女作家筆下的長崎核爆 :以林京子、後藤美奈子的作品為例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talk.ltn.com.tw. [2019-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9. 原爆受害作家林京子之上海經歷的文學意義-手機知網. wap.cnki.net. [2019-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10. 林京子. 上海 ; ミッシェルの口紅: 林京子中國小説集. 講談社. 2001. ISBN 978-4-06-198243-7 (日語). 
  11. 11.0 11.1 林雪星. 論林京子文學裡戰爭表象的上海-以《蜜雪兒的口紅》及《上海》為主. 淡江日本論叢. 2013-12-30 [2019-12-30]. ISSN 2075-356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12. 林京子作品在意大利獲得反響 – 明報月刊. [2019-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30)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