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出生 公元1844年10月15日
國籍 德國
別名 尼采
職業 哲學家、詩人、散文家
知名於 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
知名作品 《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偶像的黃昏》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 - 1900年8月25日),德國人,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了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語區古典語文學教授,專攻古希臘語,拉丁文文獻。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出生日期 公元1844年10月15日
外文名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逝世日期 公元1900年8月25日
別   名 尼采 職   業 哲學家、詩人、散文家
國   籍 德國 畢業院校 波恩大學萊比錫大學
民   族 日耳曼人 信   仰 唯意志論
出生地 普魯士薩克森州勒肯鎮洛肯村 血 型 AB型
星 座 天秤座 主要成就 唯意志論繼承者 存在主義的演進過程中的重要人物
代表作品 《悲劇的誕生》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偶像的黃昏》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1844—1869)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於普魯士薩克森州勒肯鎮附近洛肯村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尼采的生日恰好是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的生辰。尼采的父親是威廉四世的宮廷教師,他曾執教過四位公主,深得國王的信任,於是他獲得恩准以國王的名字為兒子命名。 幼兒時期的尼采是個沉默的孩子,兩歲半才學會說第一句話。 他的祖父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寫過神學著作,他的外祖父是一名牧師。母親是法蘭齊斯卡娜·奧勒爾(1826-1897),雙親在1843年結婚。他的妹妹伊麗莎白在1846年出生,小弟路德維希·約瑟夫則在1848年出生。尼采的父親因腦軟化症而在1849年去世,兩年後他的弟弟也去世了。1850年尼采全家搬遷到薩勒(Saale)河畔的瑙堡(Naumburg),與尼采的祖母和父親的兩名未婚姊妹共同生活,由於他的母親終身未改嫁,因此尼采幾乎在一個充滿女性的環境中成長。在祖母於1856年去世,尼采全家搬了出來。

10歲時他就讀於瑙姆堡文科中學,對文學與音樂極感興趣。14歲時他進入普夫達(Pforta)中學,課程以古典教育為主,且以訓練嚴格出名,這一開始讓尼采很不適應。尼採在學校里也認識了保羅·杜森(Paul Deussen)和卡爾·馮·格爾斯多夫。尼採在這段時間也專注於撰寫詩賦和音樂。在普夫達中學裡尼采接受了希臘羅馬古文學的訓練,這也是他首次接觸到與家中基督教教育完全不同的環境。

1864年畢業後,尼采進入了波恩大學,開始對神學和古典哲學進行研究。在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後(也是出於對他母親的不滿)尼采失去了對基督教的信念,停止了對宗教的研究。造成尼采轉變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閱讀了神學家大衛·斯特勞斯(David Strauss)所著的《耶穌的生平》一書,這對當時年輕的尼采產生極大震撼。尼采接着將心力放在研究哲學上,接受弗里德里希·威廉·里奇爾(Friedrich Wilhelm Ritschl)教授的指導,並且在隔年追隨他前往萊比錫大學就讀。在那裡他也認識了後來成為古典學家的同學歐文·羅德,並且發表了第一份文字學的研究。

在1865年尼采研讀了許多亞瑟·叔本華的著作,並在1866年讀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所著的《唯物主義之歷史》一書。1867年尼采自願加入普魯士軍隊於瑙堡的炮兵部隊服役一年,然而在1868年3月發生的一場車禍卻使他無法繼續服役。在他研究告一段落的那一年他也認識了理察·瓦格納。兩人久久地談論他們共同喜愛的叔本華哲學。隨後的幾年中瓦格納和妻子成為尼採在藝術和理智方面的良師益友,一個家的代用品。 他今年24歲,體格健壯,精力充沛,身體健康,身心都很頑強……他是萊比錫這裡整個青年語言學家圈子裡的寵兒……您會說,我這是在描述某種奇蹟,是的,他也就是個奇蹟,同時既可愛又謙虛。」李契爾是第一個向世間預言尼采是位天才的人。

教授生涯(1869—1879)

1869年2月,年僅25歲的尼采被聘為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教授。 尼采以「荷馬與古典哲學」作為他教授教職演說的主題。在大學裡他認識了神學教授弗朗茨·奧韋爾貝克,兩人從此成為終身至交。尼采也認識了默默無名的俄國哲學家Afrikan Spir以及他的同事—歷史學家雅各·布克哈特,尼采還經常前往聆聽布克哈特的授課,兩人對尼采都產生極大影響。尼采也一直與在萊比錫認識的理察·瓦格納和他的妻子柯西瑪保持聯繫,尼采相當欣賞瓦格納夫妻,經常前往瓦格納在琉森州的住所拜訪。

在1873年至1876年之間,尼采陸續發表了四篇長篇論文:《大衛·斯特勞斯:自白者和作家》、《歷史對生命的利與弊》、《教育家叔本華》、和《理察·瓦格納在拜魯特》(這四篇論文後來被收錄以《不合時宜的考察》為名出版)。四篇論文都帶有文化批判的色彩,吸納了叔本華和瓦格納的思想,挑戰當時正快速發展中的德國文化。

尼采接着在1878年出版了《人性,太人性的》一書,以格言方式討論從形而上學到宗教乃至於性別等各種議題,也是在這本書里尼采明確的拋棄了瓦格納和叔本華的哲學。尼采與歐文·羅德等人的交誼也在這時開始冷淡。

漫遊生涯(1879—1888)

1879年,尼采辭去了巴塞爾大學的教職,開始了十年的漫遊生涯,同時也進入了創作的黃金時期。 一直到1889年為止以私人身分游遍了許多城市。他在瑞士的格勞邦頓州地區度過了好幾年的夏天,並在意大利的熱那亞、都靈以及法國的尼斯等地度過許多年的冬天。

1882年4月,在梅森葆夫人和另一位朋友雷埃邀請下,尼採到羅馬旅行。在那裡,兩位朋友把一個富有魅力、極其聰慧的俄國少女莎樂美介紹給他,做他的學生。尼采深深墜入情網,莎樂美也被尼采的獨特個性所吸引。兩人結伴到盧塞恩旅行,沿途,尼采向莎樂美娓娓敘述往事,回憶童年,講授哲學。但是,羞怯的性格使他不敢向莎樂美吐露衷曲,於是他懇請雷埃替他求婚,殊不知雷埃自己也愛上了莎樂美。莎樂美對這兩位追求者的求愛都沒有允諾。最後,兩人只能保持着友好的接觸。然而尼采的妹妹伊麗莎白卻對他們的友誼滿懷妒恨,惡意散布流言飛語,挑撥離間,使他們終於反目。僅僅5個月,尼采生涯中的這段幸福小插曲就終結了。尼采接着躲至了意大利的利古里亞,在那裡他寫下了第一部分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僅花了十天的時間。[2][3]   在這幾年裡尼采持續接觸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他很快便受之影響。他也與依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保持書信聯繫,後來也認識了丹麥文學家布蘭德斯(Georg Brandes)。在1870年代以講授克爾凱郭爾哲學思想為主的布蘭德斯曾邀請尼采前去一同研讀克爾凱郭爾的作品,尼採在回信中承諾會抽空前往哥本哈根拜訪他,但在他來得及實現這個承諾前自己便已經被病魔纏身了。在1888年初,布蘭德斯於哥本哈根大學首次正式講授尼采的哲學思想,不過這已是他發瘋前夕了。

雖然尼採在1886年曾宣布(在《善惡的彼岸》的結語中)他會着手撰寫一本名為《權力意志》的新書,他最後放棄了這個計劃,並且以其中未完成的文稿匯編了另外兩本著作:《偶像的黃昏》與《反基督》(兩本書都在1888年完成)。

晚年(1889—1900)

縮略圖

1889年,圖林的災難降臨了。長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於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孤獨,在都靈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馬夫虐待的馬的脖子,最終失去了理智。數日後,他的朋友奧維貝克趕來都靈,把他帶回柏林。尼采進入了他的生命的最後十年。他先是住在耶拿大學精神病院。1890年5月,母親把他接到南堡的家中照料。 [4]  

1897年4月,因母親去世,尼采遷居到位於魏瑪的妹妹伊麗莎白?福爾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在尼采的一生中,他的家庭始終是他的溫暖的避風港,作為這個家庭中唯一的男性,家中的五位女性成員始終圍着他轉,無微不至地關懷他,精心呵護他,儘量滿足他的一切願望。但尼採為了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捨棄了這一切,像個苦行僧一樣在這個風雨飄搖的世界中飄泊遊蕩,忍飢挨餓,沉思冥想。   

1900年8月25日,這位生不逢時的思想大師在魏瑪與世長辭,享年55歲。「銀白的,輕捷地,像一條魚,我的小舟駛向遠方。」[5]

哲學思想

行動哲學

尼采哲學在當時曾經被當作一種「行動哲學」,一種聲稱要使個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的哲學。他的哲學具有傲視一切,批判一切的氣勢。這正是他的哲學被後現代主義欣賞的重要原因。    

生活即哲學,哲學即生活

對他來說,哲學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學思索。他創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態迥異的奇特哲學,展示自己的哲學思想。他的哲學無須推理論證,沒有體系框架,根本不是什麼理論體系,是他對人生痛苦與歡樂的直接感悟。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學術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就已開始了對現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儘管物質財富日益增多,人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機械模式壓抑人的個性,是人們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創造文化的衝動,現代文化顯得如此頹廢,這是現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縮。尼采指出,要醫治現代疾病,必須恢復人的生命本能,並賦予它一個新的靈魂,對人生意義做出新的解釋。他從叔本華那裡受到啟示,也認為世界的本體是生命意志。   

反理性哲學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傳統的基督教道德和現代理性。在認識論上,尼采是極端的反理性主義者,他對任何理性哲學都進行了最徹底的批判。[6]

他認為,歐洲人兩千年的精神生活是以信仰上帝為核心的,人是上帝的創造物,附屬物。人生的價值,人的一切都寄託於上帝。 殺死了作為神的上帝,又迎來了資本的上帝,資本化身的上帝。尼采忽視了一個基本事實:被資本奴役,不會比被上帝奴役自由得多。但他的「上帝死了」的呼喊,斷喝的啟蒙價值是不能低估的。 尼采認為,在沒有上帝的世界上,人們獲得了空前的機會,必須建立新的價值觀,以人的意志為中心的價值觀。為此,要對傳統道德價值進行清算,傳統的道德觀念是上帝的最後掩體,他深深的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腐蝕人們的心靈。尼采自稱是非道德主義者和反基督徒,他猛烈批判基督教的道德,基督教所崇尚的美德。  [7] 

尼采對現代理性也持批判態度。他首先拿具有理性的哲學家開刀,他指出哲學家的第一特性是缺乏歷史感,幾千年來,凡是經哲學家處理的一切都變成了概念木乃伊。理性所起的作用無非是把流動的歷史僵固化,用一些永恆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現實。結果是扼殺了事物的生滅變化過程,扼殺了生命。

尼采要建立新的哲學,將生命意志置於理性之上的哲學,非理性的哲學。作為對理性提出了挑戰,他提出了強力意志說。用強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傳統形而上學的地位。強力意志說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生。強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權勢,它是一種本能的,自發的,非理性的力量。它決定生命的本質,決定着人生的意義。  [8]

超人哲學

尼采還提出他的超人哲學,關於建構理想人生的哲學。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徵,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標和人生境界。尼采對現代人,現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夢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體的人,是一個虛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閃電那樣的氣勢和風格。尼采認為,超人還沒有現實的存在,它是未來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給現實的人生提出了價值目標;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 [9]

權力意志

尼采鼓吹人生的目的就是實現權力意志,擴張自我,成為駕馭一切的超人。超人是人的最高價值,應當藐視一切傳統道德價值,為所欲為,通過奴役弱者、群氓來實現自我。同時,他特別反對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性解放,在他看來,人們對待婦女的方式就是「別忘了你的鞭子」。   

尼采的唯意志論哲學價值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尼采繼承了啟蒙運動的精髓,反映了現代意識的覺醒。對人生價值的積極肯定,引發了人們對人生意義人生價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對工具理性和工業文明的否定性批判,開啟了現代非理性主義思潮。另一方面,對理性的批判,對傳統的否定也存在着片面性,這正是後現代主義欣賞的一面。他的倫理思想反映了正在形成的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   

主要著作

《悲劇的誕生》

尼採在187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悲劇的誕生:源於音樂的靈魂》(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在1886年則改以《悲劇的誕生:希臘文化和悲觀主義》(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Oder: Griechentum und Pessimismus)為名重新出版。第二版包含了一篇序言—「自我批判的嘗試」,之中尼采對他的這本早期作品做了一些評論和檢討。   

《悲劇的誕生》剛發表時受到了古典文字學家Wilamowitz-Moellendorff等人的激烈批評。到了1886年尼采也對這本書抱持保留態度,將其稱為「一本難以忍受的書…寫的很糟糕、沉悶、讓人難堪、瘋狂。」[10]

《人性,太人性的》

《人性,太人性的》的第一部分最初於1878年出版,尼採在1879年出版了增補的第二部分《各種看法和原則》,1880年出版了第三部分《流浪者及其陰影》。三個部分一起在1886年以《人性,太人性的:自由靈魂之書》(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ches, Ein Buch für freie Geister)為名出版。這本書代表了尼采創作生涯中的「中期作品」的開端,拋棄了德國浪漫主義和瓦格納的影響,開始顯現出完全的實證主義的傾向。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在1883-1885年間完成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本寫給所有人及不寫給任何人的書》(Also Sprach Zarathustra, Ein Buch für Alle und Keinen)象徵了尼采中期作品的終結和晚期作品的開端,這本書成為尼采最知名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書中使用的寫作格式相當獨特,尼采使用了一種哲學小說風格的寫作方式,類似於新約聖經以及柏拉圖對話錄的風格,同時也相當類似於前蘇格拉底哲學作品裡的語調,經常以自然現象作為修辭和講述故事的手段。尼采也經常提及西方文學及哲學的各種傳統,解釋並討論這些傳統的問題。透過查拉圖斯特拉(瑣羅亞斯德教的創教先知)的角色作為媒介,由他四處進行哲學的演講,描述他的旅程、以及各種聽眾對於其哲學的反應。這些聽眾的反應(就如同其他的教育小說一般)就可以視為是對於查拉圖斯特拉(以及乃至尼采本人的)哲學的評論。 [11]

《善惡的彼岸》

在尼采的「晚期作品」中,1886年出版的《善惡的彼岸:未來哲學的序曲》(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Vorspiel einer Philosophie der Zukunft)最接近於他的中期作品的風格。在這本書里尼采定義了真正的哲學應該具備的條件:想像力、自我主張、危險、創意、以及「價值的創造」—其他的他都認為是附帶的條件。從這裡出發尼采質疑了一些哲學傳統上的重要假設,例如許多哲學流派常使用的「自我意識」、「知識」、「真理」、以及「自由意志」等概念。 [12]

《道德譜系學》

由三篇專文構成、在1887年出版的《道德譜系學》(Zur Genealogie der Moral)一書是尼採在進入混亂的1888年前的最後一本著作。每篇專文都專注於討論道德概念的發展以及傳統,尼采試着證明當代道德觀的最初起源根本沒有半點道德根據,殘酷的權力鬥爭才是形塑道德的主要角色。與其他作品相較,這本書在寫作形式和語調上都較為傾向哲學論述的風格,也因此這本書成為哲學界對於尼采思想分析的主要來源。

《偶像的黃昏》

同在1888年出版的《偶像的黃昏:如何以一支鐵槌進行哲學思考》(Götzen-Dämmerung, oder Wie man mit dem Hammer philosophiert)是極具爭議性的一本書,書名是取自瓦格納的同名歌劇尼貝龍根的指環中第四部「諸神的黃昏」(Die Götterdämmerung)。在這本篇幅不多的書里,尼采重新提出並且總結了對於許多主要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以及其他基督教哲學家)的批評。他在「蘇格拉底的問題」這個章節里指出沒有人可以計算生命的價值為何,任何試圖計算人命價值的人都只是證明了自己具有否定生命或是肯定生命的傾向。他認為在蘇格拉底之後的哲學發展都是「墮落的」,因為那些哲學家們企圖以辯證法作為自我辯護的工具,而傳統思想的權威則被毀滅了。 [13]

《反基督》

《反基督:對基督教的詛咒》(Der Antichrist. Fluch auf das Christentum)是尼采最知名而又最具爭議的著作之一,尼採在這本書中對基督教的道德觀發起了論戰式的猛烈攻擊,後來世人將尼采視為是反基督教的狂熱者的形象主要也是源自於這本書。在這本書里尼採集結了他在之前的作品裡對於基督教的各種批評,但改以一種諷刺的寫作風格表達他對於基督教倫理中奴隸道德腐敗了高尚的古羅馬道德的噁心和痛恨。他舉出基督教中的一些成分—例如福音書、保羅、 殉教者、神父、以及十字軍,認為那些都屬於奴隸道德中的怨恨,企圖鼓吹軟弱和不健康以犧牲掉那些更強壯的道德。

《瞧!這個人》

尼採在1888年出版的《瞧!這個人》(Ecce Homo)是一本風格極為獨特的自傳,有些章節的名稱甚至是「為什麼我這麼有智 慧」、「為什麼我這麼聰明」、「為什麼我寫出這麼好的書」。自傳中記述的主要是尼采哲學思想的發展經歷,而不是尼采個人的生平。書中凸顯了尼採在研究各種 哲學傳統上的計劃,但較少提起他對於哲學與文學之分裂的理論,以及哲學與個人特質、身體和心靈之間的衝突。

《尼采反對華格納》

1888年底出版的《尼采反對華格納:來自一個心理學家的檔案》(Nietzsche contra Wagner, Aktenstücke eines Psychologen)收錄了一系列尼採在1878至1887年間撰寫的有關華格納及其音樂的評論。這些文件說明了尼采與華格納之間在美學上的差異,並且記述了華格納的音樂如何逐漸的遭到基督教、亞利安人種至上主義、以及反猶太主義的腐化。[14]

人物影響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尼采對20世紀的哲學留下深刻的影響,尤其是歐陸哲學,雖然以分析哲學為主的英美國家要到20世紀後半期才開始注重他的作品。尼采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在於他企圖揭發社會的既有價值觀的本質,尼采指出人的動物本性和欲望在形塑人類行為上扮演的角色這一點也大為影響了後來的心理學家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榮格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學說中重視心理力量的部份也是受到尼采權力意志說的影響。

尼采不僅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存在主義,他的影響所及還到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解釋學等,尼采所提出的「上帝已死」成了存在主義的中心論點:若沒有上帝,那麼就沒有必然的價值或道德律。以及若沒有沒有必然的價值或道德律,那人類應該如何自處的問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尼采的思想開始被人與納粹主義與反猶太主義相連結,這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妹妹伊麗莎白對於他作品的竄改所造成的,伊麗莎白甚至主動與納粹人士合作,選擇性的解釋尼采的理論以正當化對其他人種及國家的戰爭和侵略,儘管尼采本人曾明確反對反猶太主義。

尼采名言

1、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尼采[15] [16]

2、 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尼采

3、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尼采

4、 "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 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尼采"

5、 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所謂的終極目的是虛無的。---人的情況和樹相同。它愈想開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處,向深處,向惡---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 眼中的形象 越是渺小。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6、 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訴說,以求同情,因為一個有獨特性的人,連他的痛苦都是獨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別人的同情只會解除你的痛苦的個人性,使之降低為平庸的煩惱,同時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貶值。 --尼采 《快樂的知 識》

7、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 --尼采

8、 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尼采

9、 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尼采 《善惡的彼岸》

10、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 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 不是沒有 人懂你,而是 你不懂你自己。 --尼采

11、 白晝的光,如何能夠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尼采

12、 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尼采 《查特拉斯如是說》

13、 人的精神有三種境界:駱駝、獅子和嬰兒。第一境界駱駝,忍辱負重,被動地聽命於別人或命運的安排;第二境界獅子,把被動變成主動,由「你應該」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動爭取,主動負起人生責任;第三境界嬰兒 ,這是一種 「我是」的 狀態,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的一切。 --尼采

14、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標,一切筆直都是騙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彎曲的,時間本身就是一個圓圈 --尼采

15、 我走在命運為我規定的路上, 雖然我並不願意走在這條路上, 但是我除了滿腔悲憤的走在這條路上 別無選擇 --尼采

16、 人類的生命,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為永恆! --尼采

17、 完全不談自己是一種甚為高貴的虛偽。 --尼采 《人性,太人性的》

18、 你今天是一個孤獨的怪人,你離群索居,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民族! --尼采

19、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一個受苦的人,如果悲觀了,就沒有了面對現實的勇氣,也沒有了與苦難抗爭的力量,結果是他將受到更大的苦。 --尼采

20、 所謂高貴的靈魂,即對自己懷有敬畏之心。 --尼采 《善惡的彼岸》

21、 假使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所以沒有神! --尼采

22、 世界瀰漫着焦躁不安的氣息,因為每一個人都急於從自己的枷鎖中解放出來。 --尼采 《不合時宜的考察》

23、 謙遜基於力量,高傲基於無能。 --尼采

24、 理想主義者是不可救藥的:如果他被扔出了他的天堂,他會再製造出一個理想的地獄。 --尼采

25、 「他沉淪,他跌倒。」你們一再嘲笑,須知,他跌倒在高於你們的上方。他樂極生悲,可他的強光緊接你們的黑暗。 --尼采

26、 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 --尼采 《尼采遺稿選》

27、 你的良知在說什麼?--你要成為你自己。 --尼采 《快樂的科學》

28、 如果我們整天滿耳朵都是別人對我們的議論,如果我們甚至去推測別人心裡對於我們的想法,那麼,即使最堅強的人也將不能倖免於難!因 為其他人,只有在他們強於我們的情況下,才能容許我們在他們身邊生活;如果我 們超過了 他們,如果我 們哪怕僅僅是想要超過他們,他們就會不能容忍我們!總 之,讓我們以一種難得糊塗的精神和他們相處,對於他們關於我們的所有議論,讚揚,譴責,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聞,連想也不去想。 --尼采

29、 不要停在平原,不要登上高山,從半山上看,世界顯得最美。 --尼采 《世界的智慧》

30、 聰明的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 --尼采

31、 也許你感覺自己的努力總是徒勞無功,但不必懷疑,你每天都離頂點更進一步。今天的你離頂點還遙遙無期。但你通過今天的努力,積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 --尼采

32、 愚昧無知是一切痛苦之源。 --尼采

33、 自從我厭倦了尋找,便學會了找到 --尼采

34、 男人骨子裡壞,女人骨子裡賤。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35、 "要真正體驗生命,你必須站在生命之上。 --尼采"

36、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身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雲漂泊。我的時代還沒到來,有的人死後方生。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37、 常常談論自己的人,往往只是為了隱藏自己。 --尼采 《善惡的彼岸》

38、 沒有真理,只有解釋。 --尼采

39、 一棵樹要長得更高,接受更多的光明,那麼它的根就必須更深入黑暗。(www.siaNdian.com 閃點情話網) --尼采

40、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着你。 --尼采 《善惡的彼岸》

41、 當心!他一沉思,就立即準備好了一個謊言。 --尼采

42、 遲到的青春是持久的青春。 --尼采

43、 人可以控制行為,卻不能約束感情,因為感情是變化無常的。 --尼采

44、 無選擇的求知衝動,猶如無選擇的性衝動一樣--都是一種下賤的本能! --尼采 《初期遺稿》

45、 如果你想走到高處,就要使用自己的兩條腿!不要讓別人把你抬到高處;不要坐在別人的背上和頭上。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46、 誰若孜孜於尋找,就越容易迷失自己。一切孤獨皆是罪過。 --尼采

47、 無需時刻保持敏感,遲鈍有時即為美德。尤其與人交往時,即便看透了對方的某種行為或者想法的動機,也需裝出一副遲鈍的樣子。此乃社交之訣竅,亦是對人的憐恤。 --尼采48、 最好的作者,是那羞於成為作家的人。 --尼采 《人性,太人性的》

49、 "當某一動物, 某一種族或某一個體失去其他種種本能時,當它選擇以及當它偏愛對它不利的東西時,便稱它為墮落。 --尼采 《反基督》"

50、 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義都是虛偽的 --尼采[17]

人物評語

無論如何,尼采思想是現代思想的一座巍然聳立的里程碑。在尼採去世後的一個世紀中,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如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里爾克、赫塞、托瑪斯•曼、斯蒂芬•喬治、蕭伯納、紀德、薩特和馬爾盧這樣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不僅在德、法語區域聞名遐邇,而且還流傳於遙遠的北美南美亞洲大洋洲非洲

尼采大無畏地反對哲學形而上學及其在認識論方面的絕對優勢;反對千百年來哲學以純理性觀察宇宙、運用邏輯推理程序建立的以理性為中心的龐大思辯體系;他熱愛生命,提倡昂然的生命力和奮發的意志力,肯定人世間的價值,並且視自然界為惟一的真實世界,給歐洲古典哲學注入新鮮血液並開闢了古典語言學的嶄新時代。從這個意義上說,他開創了人類思想史的新紀元,哲學史可以以尼采前和尼采後來劃分。在尼采之後,傳統的哲學體系解體了,哲學由非存在轉變為存在,從天上回到了地上,由神奇莫測、玄而又玄轉變為引起億萬人心靈的無限共鳴。[18]

尼采對他自己比任何活過的人或可能活過的人有更多的自我認識。——佛洛伊德

尼采刺穿了人類知識的基礎,並像前無古人似的那樣質疑它們。沒有什麽人在其思想的正確性、深度、及徹底性方面能比的上他……。費爾巴哈不能、馬克斯不能、甚至連佛洛伊德也不能。——漢斯·昆

沒有一個人曾經為自己的天才付出這樣重大的代價。——威爾·杜蘭

家庭成員

父親 卡爾·路德維希·尼采 曾任普魯士王國四位公主的教師、新教牧師

母親 弗蘭切斯卡·奧勒 虔誠的新教徒

妹妹 伊麗莎白·福斯特-尼采 尼采著作編注家

人物視頻

1、尼采:嫉妒

尼采:嫉妒

2、當尼采哭泣 智慧醫生被治療法醫病

當尼采哭泣 智慧醫生被治療法醫病

3、尼采 Beyond Good and Evil 6

尼采 Beyond Good and Evil 6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