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大文明古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四大文明古國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四大文明古國

英文名: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定 義 世界四大

古代文明的統稱

所屬文明 中華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埃及文明、印度文明

現今位置 中國、

伊拉克、埃及、印度

提出定義 梁啓超

四大文明古國,是廣泛流傳於中國國內的關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統稱。分別是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地域屬伊拉克)、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地域屬埃及)、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範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於東亞)。

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着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稍後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對其所在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屬於派生文明,深受臨近地區原生文明的影響。[1]

定義來源

梁啓超在其寫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認為「地球上文明古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

國際認可

世界文明史》(美國威廉·麥克高希)稱「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古希臘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發源地」。

全球通史》(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中提及:「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更明確地說,中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古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歐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從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上占有明顯的優勢。應該說明,這裡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而在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觀點裡,中東文明即包括了尼羅河文明和兩河文明。
 
日本NHK電視台的大型紀錄片《世界四大文明》也認為中國、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為世界四大古文明。

中國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形成國家,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君主政體退出歷史舞台,共和政體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朝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占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古巴比倫


古巴比倫(Ancient Babylon)文明位於今天的伊拉克一帶,古巴比倫與古中國、古埃及、古印度一併稱為「四大文明古國」。

流經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的兩河流域,產生過飲譽世界的兩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奪目的古巴比倫文明。巴比倫古城廢墟和巴比倫「空中花園」遺蹟被列為世界奇觀
古巴比倫文明是兩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河流域文明還包括蘇美爾文明阿卡德文明亞述等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大約於公元前3500年產生於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是人們已知的歷史最悠久的古代東方國家之一。根據大量的考古發現,約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這一帶的蘇美爾人已有較為發達的文化,不僅發明了文字,而且發明了用於書寫文字的「泥板書」。公元前3500年以後,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隸制小國。蘇美爾衰落後,古巴比倫城邦興起。

古埃及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國家文字通用聖書體、世俗體,古代埃及人自稱為太陽的子民。

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於約7450年前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區(約公元前5450年),終止於(公元639年)阿拉伯將埃及伊斯蘭化。

古埃及王國於約5150年前(約公元前3150年)建立,終止於(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埃及第三十二王朝(托勒密王朝)。

古埃及王國先後歷經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第三中間期、晚王國、托勒密時期,共10個時期,31(或33)個王朝的統治。

第十八王朝時期達到鼎盛,南部尼羅河河谷地帶的上埃及的帝國領域有蘇丹埃塞俄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區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亞以外,其帝國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托勒密時期疆域包含昔蘭尼安那托利亞南部,塞浦路斯和地中海諸島,領土最南時可達努比亞

古埃及有着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統、政治體系和制度,以及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統。古埃及國土緊密分布在尼羅河流域的狹長地帶,古埃及人通過治理和控制尼羅河一年一次的泛濫,獲得農業生產的巨大成功。

埃及是世界古國中的古國,有着曠古悠久而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博大精深、絢爛多彩,其自古以來的民族認同就是看文化,在世界文化體系內占有重要地位,地理位置、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藝術形式有詩歌雕塑繪畫等,古埃及文明對後世的古希臘、古羅馬猶太等文明產生巨大影響。

古印度


古印度與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地域範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印度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雖然是一個多種姓的、歷史包袱較沉重的國家,但依然為世界文化留下了獨特風格的遺產。

文明起源

恆河文化昌盛於公元前1800~前600年間,為印度著名的吠陀時代。吠陀時代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時期,約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後期約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經典很少提到家庭,社會仍局部落性質;後期部落社會分解為4個瓦爾納的社會。4個瓦爾納中首陀羅為最低層,吠舍為中層,剎帝利和婆羅門為上層。

古代印度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簡史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摩亨佐·達羅城,面積達260公頃,全城劃分為12個街區,有整齊寬闊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有的住宅精美寬敞,開始邁入文明的門檻。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位於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的中亞地區和南俄草原上向印度次大陸西北方(靠近青藏高原阿里地區)入侵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歐羅巴人種)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併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分別於公元前6世紀中期和公元前518年遭到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和大流士一世的入侵。古波斯人統治印度西北部將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來自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地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希臘人起義,經過7年的鬥爭,將馬其頓--希臘駐軍全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公元前305年,繼承了亞歷山大的亞洲領地的塞琉古一世率軍入侵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迫使旃陀羅笈多回師與其決戰。關於這場戰爭古印度人和古希臘人中有着不同的說法。在印度人的版本中,旃陀羅笈多徹底打敗了塞琉古--希臘人的軍隊,奪取了現今帕米爾高原西南部的興都庫什山脈以南所有土地,迫使希臘人求和。而在古希臘人的版本中恰恰相反,塞琉古一直打到了華氏城,印度人再也無力支撐。不管怎麼說,在前302年,雙方達成了和約,塞琉古承認旃陀羅笈多對北印度的統治,並將一個女兒嫁給旃陀羅笈多,以換取印度人送給他五百頭大象和象手,支持他對埃及的擴張。和約的簽訂確立了孔雀帝國的大國身份,因此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帝國都向孔雀王朝的首都華氏城派出了常駐使節。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他經過多年征戰,使王朝版圖擴展到除印度半島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600年以前)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為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稱哈拉巴文化)和恆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銅時代的文化,存在於公元前2300年~前1750年間。成熟於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消逝於公元前1750年左右。但是哈拉巴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賈斯坦及北方邦北部等仍有遺留。

佛陀時期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前6~前2世紀) 從吠陀時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據佛教文獻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只薩羅、跋只、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在這個時期的大國里,瓦爾納的等級製取代了部落制。國君和武士成為剎帝利,祭司和教師成為婆羅門,農戶和納稅者成為吠舍,服務於以上3個等級的勞動者則成為首陀羅。
[2]  

孔雀王朝時期

(前324~前187) 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與佛陀同時的頻毗婆羅。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國王有權擁有常備軍和接受貢奉。國王權力標誌着剎帝利對婆羅門長期鬥爭的勝利,但婆羅門在孔雀王朝仍然擁有大權。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治達到頂峰。為了擴大他的王國,阿育王征戰了11年,但戰爭的血腥與殘酷使他悔悟了。後來阿育王皈依了佛教,並在佛教和平教義的基礎上建立了新法。阿育王在國內修築道路,擴大灌溉工程,發展國家的經濟,使國家繁榮和興盛起來。
[3]

為什麼中國被稱為唯一現存的文明古國

歷經戰爭和歲月的洗禮,中國被稱為唯一現存的文明古國。而古埃及被羅馬給征服,古印度被雅利安人征服,古巴比倫被波斯征服。這其中隱藏的文明基因密碼和無窮奧秘值得探究。

中國文明極具包容性。例如,唐朝在文化上就顯示出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勢。公元635年,一個在歐洲已經被摧毀了200多年的景教,傳到長安時,長安給了它極高的禮遇。唐太宗曾經下過一道詔書:「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眾生。」大意是:道沒有固定的名字,只要能夠對老百姓有幫助,就允許傳播。

在唐朝的長安,有古希臘的雕塑,也有印度的雜技魔術;有儒、釋、道各家的道場,也有摩尼教、拜火教等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長安向世界敝開了自己,世界也把長安當做了舞台。

中華文明具有一種開放性和偉大的包容性,能夠尊重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不同的信仰,這種開放包容的精神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的體現!

視頻

講給孩子的人類簡史 03-四大文明古國

參考文獻

  1. cota 360資訊 白馬的城市 「四大文明古國」是誰最早提出來的?
  2. 搜狐 道訊 2018-08-13 10:25 「從王子到佛陀的故事,佛祖釋迦牟尼沒出生就註定是千古聖人」
  3. 玄奘西遊記 記載古印度的傳奇故事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8-28  內容來源: cctv 「玄奘西遊記 記載古印度的傳奇故事」